首頁 > 英雄的故事作文

英雄的故事作文

手機:M版 分類:熱門內容 編輯:zeimm

回目錄

抗震救災小英雄的故事作文400字

大家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一個抗震救災小英雄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12歲的陳浩。 

  陳浩是成都市溫江區玉石實驗小學六年級(1)班的一名普通學生,但就在地震發生的那一霎那,陳浩救出了一個自己素不相識的女孩,把她拉出了死亡的境界。 

  5月12日下午,黃老師照例在講台上講課,陳浩在下面邊做筆記邊聽,可是,原本平靜的教師突然劇烈的搖晃起來。黃老師立即組織同學們疏散,就在大家即將逃出教學樓的那一刻,意外卻發生了。升旗台旁一面圍牆突然垮塌,作為班長的陳浩發現了一個女孩就要被瘋狂倒塌的圍牆壓住,他趕忙掉轉身,一把把女孩推開……“轟”!圍牆倒了下來,陳浩和其他幾位同學被掩埋在了瓦礫之中。可被埋在一片瓦礫底下的陳浩並不灰心喪氣,而是鼓勵大家堅持下去。 

  12日晚,陳浩終於被武警軍官搶救了出來,那時的他高燒近40度。可是在那樣的情況下,他還救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孩,而那面磚牆奪去的,是他3個最要好同學的生命。 

  我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回目錄

抗震救災小英雄的故事作文3000字

抗震救災小英雄的故事 

  抗震小英雄陳浩:不救人我會感到慚愧 

12歲的陳浩靜靜地躺在重症監護室的病床上,雙腿和右手都打上了石膏,胸前滿是心電圖監護儀的膠貼,腿上的紗布還隱隱透出紅紅的血印。在地震的一瞬間,陳浩推開了即將被坍塌的圍牆砸到的同學,而自己被厚厚的圍牆壓倒,身負重傷。 

5月12日下午,成都市溫江區玉石實驗小學950餘名學生都在教室里上課。14時28分,陳浩的班主任黃志德老師正站在講台上,突然感覺到地面劇烈地顛簸起來。 “當時我就意識到是地震了。”黃志德立即組織學生疏散。“大家一定不要驚慌,還有黃老師在後面。”由於學校平時進行過多次演練,學生們一個班接一個班地有序疏散,很快就撤離了教學樓。 然而,就在六年級(1)班的學生全部走出教學樓時,意外卻發生了。樓邊升旗台旁一面兩米多高、4米多寬的圍牆突然垮塌,包括陳浩在內的4名學生被重重壓倒在地。 “他本來可以不這樣的。”黃老師有些哽咽。 原本跑在前面的陳浩,已經穿過了樓邊的升旗台,到達了開闊的安全地帶。這時候,身為班長的他習慣性地轉頭一望,看見一個女孩還站在升旗台旁搖搖欲墜的高牆前,他趕忙掉轉身,一把把女孩推開……磚牆轟然垮塌,女孩得救了,陳浩卻被掩埋在了瓦礫之中。 兩個小時后,在武警消防官兵的幫助下,壓在磚塊下的4名學生終於被刨了出來。 被送到醫院時,陳浩的右臂肱骨骨折、腰椎骨折,肺部挫傷出血,背部幾乎沒有完好的地方。12日晚,陳浩高燒近40度。昏睡中,他的雙手在不停地顫抖,還一直呢喃着:“我抓住她了……” 被救的女孩,與陳浩素不相識;那面磚牆奪去的,是他3個最要好的同學的生命。 十幾天過去,陳浩已經恢復清醒,但身體還非常虛弱。從陳浩的主治醫師口中,記者得知,目前陳浩的傷勢仍然相當嚴重。 雖然只有12歲,這位小小男子漢卻在危難面前表現出了不同常人的勇敢。 陳浩的母親,守在重症監護室外,十幾天來一直在流淚。她告訴記者,在最初清理傷口的時候,由於傷員太多,陳浩沒能用上麻藥,可他愣是沒有哭出一聲。 父親陳強說,陳浩一直沒有跟他聊過地震時的情況,直到有一天十幾位同學來到醫院看望兒子,他才知道陳浩是為救人而受的傷。 “要是再遇到這樣的事,我還會的。不救人,我會感到慚愧。”陳浩的聲音斷斷續續,平靜中流露着堅強。 身高1.7米的陳浩看上去比同齡人更成熟,但他畢竟還是一個孩子。“換藥的時候太疼了,偷偷哭過好幾次。”陳浩悄聲說。 “我們都叫他小英雄!”對於陳浩捨己救人的行為,醫生護士們都十分感動,他們給了陳浩這個特別的綽號。 在學校里,由於成績優異且樂於助人,陳浩不僅擔任了班裡的班長,同時也是學校的大隊委員。在父母眼中,陳浩是個懂事的孩子,常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料理日常家務,幾乎從來沒有讓在外打工的父母擔心過。 愛打籃球的陳浩,一直以來都很渴望能和姚明通一次電話。5月31日上午,陳浩收到了最特別的“六一”禮物:身在美國的姚明特地給陳浩打來了越洋電話。父親陳強告訴記者,從那天起,陳浩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9歲半小學生從地震廢墟下背出兩名同學 

6月10日,依然滿臉稚氣的林浩出現在大地震后的汶川縣映秀鎮街頭。這個9歲半的小學生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表現出與其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和勇敢,不僅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增加勇氣,而且還救出兩名同學。 5月12日那天,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2年級的31名學生中,僅有10人在地震后幸免於難。這10名學生中,有兩人都是被同班同學林浩冒險救出的。林浩成為了汶川地震中年紀最小的救人英雄。 虎頭虎腦的林浩,一笑還會露出小豁牙。地震發生時他和同學們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當時石板後面傳來一個女同學的哭聲。我就告訴她,別哭了,我們一起唱歌吧。大家就開始唱學校教的歌。最後一首《大中國》唱完后,女同學不哭了。” 兩個小時后,小林浩開始慢慢挪動身子向外爬。由於個子小,他幾經努力終於爬出了廢墟。 小林浩向記者描述當時的情景:“我使勁爬,使勁爬,終於爬出來了。爬出來,我看到一個女同學昏倒在走廊上,就轉身把她背出去了。背出去交給校長,校長又把她交給她的媽媽背走了。後來我又爬回去,又把另外一個男同學背出來交給校長,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講述自己救人過程的時候顯得非常鎮定,“我背得動他們,我開始爬出來的時候,身上沒有傷,後來爬進去背他們的時候才受傷的。” 小林浩在映秀留守了2天,找到了自己的表妹和兩個姐姐。走了7個小時的山路后,他們來到了都江堰,而後又輾轉到成都找到了在那裡的堂哥。19日,小林浩和姐姐、表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 因為救同學,小林浩的頭部多處被砸破,左手臂嚴重拉傷,志願者每天都用熱毛巾為他熱敷。志願者張朝芝說:“小林浩剛來時和父母聯繫不上,情緒很不好。後來聯繫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靜下來。” 被問到為什麼要這麼做時,小林浩說:“我是班長。”從那天起,四川省兒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長”。 據映秀鎮中心小學副校長張春東介紹,由於映秀鎮在地震遭受毀滅性打擊,林浩可能會轉到省內其他地方繼續完成學業。 

  12歲藏族女孩為救同學被埋廢墟身亡 

“女兒,你為啥子不‘自私’一下哦……”昨天上午9時,在汶川縣映秀小學坍塌的教學樓廢墟旁,43歲的藏族漢子鄒丁望着女兒鄒雯的遺體,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訴着。他的妻子任朝秀和另一位親戚正在給鄒雯的遺體換上乾淨衣服,鄒丁80歲的老父親也站在旁邊望着孫女,流出混濁的淚水,身體止不住地抖動,口中喃喃低語,“好乖啊,老師都愛得很啊!” 縣運動會100米拿了第五名 身高1.6米的藏族姑娘鄒雯是映秀小學五年級一班的學生,也是該班的班長和學校少先隊大隊長。 5月12日大地震發生后,鄒丁和妻子趕到映秀小學,發現教學樓已經夷為平地,只剩下樓梯還突兀地立着。廢墟里傳來小孩兒撕心裂肺的哭喊聲。當時他們夫婦倆堅信,女兒鄒雯會活着出來,“她的心一直是那麼善良,在學校里同學們都很喜歡她,她很大方,自己有啥子吃的都會分給同學吃。老師也很愛她,她經常幫着老師批改作業。在家裡她也很懂事,很聽話。” 鄒丁回憶起女兒,滔滔不絕又痛苦不已,“她學習成績一直是年級第一名,字寫得好,作文經常被老師當範文在班上誦讀,班裡的黑板報也是她主持辦的。可以說她是德智體全面發展,她自學繪畫和音樂,最愛好體育,4月底她代表學校去汶川縣城參加運動會,100米和200米都拿了第五名。”女兒從小就身體好,跑得快,這也是鄒丁夫婦一直堅信女兒會及時逃生的原因。 但是14日下午,人們在廢墟里發現鄒雯的遺體,鄒丁的心,就像他自己形容的那樣,“一下子就碎了”。 “她本來是可以活着的” 

“她是他們班跑在最後面的一個,發現她時,她的手還緊緊攙扶着一位同班同學,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幫老師組織同學撤離。”鄒丁邊哭邊說,“她都跑在二樓樓梯上了,要是她不幫助老師救同學,以她那麼快的速度,自己一個人跑下來,肯定就不會出事啊!她本來是可以活着的,都是為了救同學啊!她的心太好,太善良了!我們平時一直教育她跟同學要和睦相處,要愛別人,只有你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她要是‘自私’一回,就不會……” 最讓鄒丁懊悔不已的是,女兒曾經跟他說過學校教學樓是危樓,想轉學,但他沒有答應。“她跟我說過好幾次,今年春節后她又跟我說映秀小學教學樓出現裂縫,是危房,想轉學到都江堰去,但我們家經濟條件不允許,我就沒有答應。她也很聽話,沒說什麼。哪曉得會……” 昨天,鄒雯的媽媽任朝秀最後一次給女兒穿上了她最喜歡的衣服——灰色長袖休閑服,藍色長運動褲。她拿出半個月前給鄒雯拍的照片,“她過12歲生日,我給她拍了幾張照片。沒想到這卻成了她的遺照。” 鄒雯遺體旁,停放着數十具在地震中遇難的映秀小學師生遺體,有的遺體旁還擺放着小書包。不遠處,挖掘機正在搜尋埋在廢墟里的師生,校方說,還有200多人埋在下面
回目錄

讀《革命英雄的故事》有感600字

  暑假裡,我看了《革命英雄的故事》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英雄們的光榮事迹,他們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被捕之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面色不改,寧死不屈。這些英雄人物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堅貞不屈,傲骨凌霜的江竹筠。小說《紅岩》中江姐的原型就是她。

  江竹筠十歲的時候就到襪廠當了童工,後來到一所學校邊工邊讀,抗日戰爭暴發后,就積极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8年春,她的丈夫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她勇敢地接替了她丈夫的革命工作,6月因叛徒出賣而被捕。

  在一次審訊中,特務拿來一把特製的四棱筷子,用力夾在江竹筠的幾個手指間。大汗淋漓,疼痛難忍的江竹筠使盡全身力氣喊道“你們可以整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我說出組織,永遠辦不到!”幾天後,江竹筠傷口未愈,特務分子又用竹筷子猛夾她的手指,看她還是不說,就殘酷地把竹籤子釘進她的指尖,竹籤撕裂着血肉,可江竹筠斬釘截鐵地喊道“竹籤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的意志是用鋼鐵做的!”然後就疼痛地暈了過去。

  為了讓江姐開口。國民黨軍統用盡了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帶刺的鋼鞭、撬杠、電刑等酷刑,簡直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江姐被折磨的皮開肉綻,但她堅貞不屈,正義凜然,關鍵時刻守住了黨的機密。

  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前夕,江竹筠被特務殺害於渣滓洞監獄,年僅29歲。

  看到這裡,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想到現實生活中,我們面臨困難,總是沒有足夠的勇氣,畏縮不前;面對誘惑,又意志不夠堅定,犯下了種種錯誤。我們都應該向這位英雄“江姐”學習,什麼事都要堅持,不能放棄。

  無錫市錢橋中心小學五年級:xueziyan

回目錄

讀英雄的故事有感600字

《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敘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勝利地完成了阻擊敵人,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轉移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在彈盡糧絕,就要被敵人俘虜時,毅然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樂章。 

  1941年9月25日,日軍糾集三、四千人的兵力,進犯我晉察冀根據地的狼牙山地區。當時在這一地區隱蔽着我們的許多幹部和三、四萬群眾。由於我主力部隊轉移到敵後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軍只有一個連的兵力,這個連就是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七連經過一個多月的英勇奮戰,給了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決定將連隊主力和幹部群眾轉移到龍王廟,由這個連的六班擔任掩護。 

  他們與敵人激烈戰鬥,打退了敵人5次衝鋒,打死敵人50多名。當手榴彈、子彈打光后,他們寧死不屈,縱身跳下身後深不見底的懸崖。五壯士跳崖后,馬寶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一棵橫生的樹掛住,身體負傷,沒有犧牲。他倆蘇醒后,不顧劇痛堅持爬上山頭,經群眾幫助,又回到了連隊。 

  文中這樣一個片斷令我最感動:五壯士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然後昂首挺胸,邁開大步,相繼跳下懸崖。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喊出了中國人的肺腑之聲。多麼偉大的五壯士啊!他們毫不畏懼,不怕犧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五壯士的英雄壯舉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是中華兒女的楷模;他們的英雄氣概將浩氣長存,他們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不知不覺,我心中聳立起一座雄偉而莊嚴的豐碑,上面鐫刻着狼牙山五壯士的名字: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這五位英雄。 

  劉名鐸
回目錄

小英雄的故事作文800字

男,1998年出生,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小學二年級學生。在汶川5·12大地震發生時,小林浩同其他同學一起迅速往教學樓外轉移,還未及跑出,便被壓在了廢墟之下。此時,身為班長的小林浩表現出了與年齡所不相稱的成熟,他在下面組織同學們唱歌,安慰因驚嚇過度而哭泣的女同學。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掙扎,身材矮小而靈活的小林浩終於自救成功,爬出了廢墟。 

  但此時,小林浩的班上還有數十名同學被埋在廢墟之下,9歲的小林浩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驚慌的逃離,而是又鎮定地返回了廢墟,將壓在他旁邊的兩名同學救了出來,交給了校長,在救援過程中,小林浩的頭部和上身有多數受傷。逃離了廢墟的小林浩此時卻發現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聯繫,焦急的小林浩同14歲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鎮滯留了兩天,14日,他們三人同其他鄉親一道,經過7個小時的艱難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鎮,轉移到了都江堰,其後又來到成都與堂哥匯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兒童活動中心,這裡安置了所有來自災區的孤兒。 

  小林浩到成都市兒童醫院做了身體檢查,索性並無大礙,只是一些皮外傷。20日,中央電視台和各大地方電視台播出了《九歲救災小英雄林浩》的專題採訪報導,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幾乎每一個中國人,短短几天之內,網絡上便出現了大量尋找林浩的帖子,還有熱心的網友建立了“九歲小英雄林浩”吧,目前發帖量已超過4000條,與此同時,京華時報等媒體又對林浩做了更進一步的採訪和報導。許多中國人從小林浩身上看到了我們祖國未來一代的希望,他的樂觀和勇敢感染了每一個人。六一兒童節,林浩來到北京參加了慶六一特別演出,之後,林浩又隨同父母來過河南、上海等地,小林浩一時間成為了公眾人物。6月7日,中央文明辦下發了《關於開展"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林浩名字赫然在列。6月27日,林浩被授予“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稱號,受到了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四部門的聯合表彰,並在頒獎晚會上受到了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的親切接見。談及未來,小林浩父親表示,林浩很有可能在上海繼續讀書
回目錄

英雄的故事作文900字

七十多年前,一位叫許亨植的朝鮮人走上了東北抗日戰場,他率領着抗日聯軍的勇士們英勇打擊日寇,把自己的名字捐刻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許亨植又名李熙山,1909年生於朝鮮慶尚北道善山郡,因其父參加朝鮮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義兵運動失敗,於1913年被迫舉家流亡中國東北,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9.18事變后,許亨植到濱縣、湯原、慶城等地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游擊隊,1936年1月起,先後在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路軍任團長、師政治部主任、十二支隊政委、東北抗日聯軍第九軍政治部主任、軍長兼第十二支隊政治委員等職,率領部隊在哈爾濱東部地區與敵周旋,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許亨植還大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救國會組織,為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積蓄了力量。在這個時期,他在慶城縣(慶安縣)指揮了十六道崗、八里川等多次戰鬥.1936年9月,許亨植帶領部隊奉命西征,來到慶城縣十六道崗宿營。午夜,突然有兩名老鄉跑來報告,說有300多鬼子,有的騎馬,有的乘汽車,從鐵力方向圍過來了。隊伍剛集合起來,雙方就交了火。因抗聯部隊處於平地,背靠歐根河,地形不利,許亨植派二團趟過河去,搶佔了對岸山頭,用密集的火力,打亂了敵人的馬隊,封鎖了敵軍步兵火力,打得敵人抬不起頭來。)戰鬥從後半夜打到天明,又持續到傍晚,晚7點時,在山頭火力的掩護下,抗日聯軍向敵人展開了衝鋒,到夜裡10時擊退來犯之敵。戰鬥中抗聯部隊傷亡十幾人,但殲滅日軍四十餘人,並繳獲了一部分槍支彈藥。這次戰鬥的勝利,擴大了抗日聯軍的影響,當地一些群眾積極報名參加抗日聯軍。1940年4月,許亨植率第三路軍十二支隊在慶城東南50里處的八里川,伏擊日本開拓團,殲滅日本警衛兵20多人,繳獲戰馬39匹和一些軍用物資。1942年8月1日傍晚,許亨植帶領兩名戰士,返回慶城密營途中在青峰嶺南坡少凌河轉彎處露營,生火做飯,由於地勢低洼且無風 ,炊煙不散,被南面四里處元寶頂山上的慶城“討伐”挺進隊發現,翌日早2時,挺進隊50多人開始行動,設四道卡子,拂曉前包圍了許亨植的宿營地,經過2個小時的激戰,許亨植終因寡不敵眾英勇犧牲,時年33歲。解放后,慶安人民為紀念這位抗聯英雄,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陵園內為許亨植將軍設立了紀念碑。紀念碑上記載了他的生平簡歷及抗聯時期譜寫的動人詩篇。每年,廣大黨員群眾和學校師生都來到這裡開展紀念活動,重溫革命鬥爭史,緬懷先烈,增強愛國情懷。
查找更多英雄的故事作文(共6篇),請進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