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活着讀後感

活着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熱門內容 編輯:zeimm

回目錄

活着讀後感

  余華《活着》讀後感

  “只要人活得高興,就不怕窮”

  文/jydfy

  余華的名著《活着》,悠悠在飛機上就幾乎一口氣讀完一半,很有一種欲罷不能的強烈感覺。可惜,飛機總不能始終在天上飛。當碩大的飛機在沉悶的發動機聲音中,飛行了三個小時之後,最終還是按照計劃安全地落地了。悠悠的心中卻漂浮起一股莫明的惆悵……

  飛機落地后,正如悠悠所憂慮的,在日益繁忙的公務堆里,悠悠只能是忙裡偷閒、陸陸續續地用了一周的業餘時間,讀完了剩下的另一半。

  然而,讀《活着》卻是很是震撼人心的。

  小說的主人公福貴可謂是完整地經歷了人生的喜怒哀樂,也嘗遍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對此,美國《時代》周刊2003年11月9日刊登的一段評論可謂切中要害:“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

  是的,的確如此!

  福貴出生於地方家庭,用福貴的話說:“我爹和我,是遠近聞名的老爺和闊少爺,我們走路時鞋子的聲響,都像是銅錢碰來撞去的。”家中有一百多畝良田,供給福貴一家享受着悠哉悠哉的富貴生活。徐家的祖宗從“養了一隻雞,雞養大后變成了鵝,鵝養大后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就這樣一步步地發起來了。到了福貴他爹手裡,就把祖宗留下的二百畝良田,變成了一百畝,而福貴最終又把這一百畝全部輸給了龍二。“徐家出了兩個敗家子”,就將從白手起家養雞,雞逐步變成牛的反應進行了一次還原。福貴從一名闊少爺變成了龍二的佃戶。福貴想到死,但更想到了“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過日子了,我得養活我娘和鳳霞(福貴的女兒,筆者注)”。於是,福貴向龍二租了五畝地,開始了他的貧民生活。

  福貴的貧民生活充滿坎坷,充斥悲哀!

  他相繼經歷了兒子有慶為了救縣長春生的太太過度獻血而死、女兒鳳霞難產而亡、女婿二喜因工去世、相伴一生的妻子家珍積勞成疾而去。人生中所能經歷的痛苦無不在福貴的身上得到一一體驗。然而,這些還不夠。更為殘忍的是,最後,福貴將從“雞變成牛”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孫子苦根的身上。但是,即便這樣,這個與他相依為命的孫子也沒有留住,還是由於吃豆子因噎而死。

  天災人禍,讓福貴受盡生離死別的痛苦與悲哀!

  然而,與此同時,福貴還看到了,得到他的一百畝地,卻在解放初期的鎮壓地主中被槍斃的龍二,和從共產黨俘虜而成為共產黨縣長,又最終在文革中被迫害而亡的春生。

  一個又一個看似意外的結局,終於讓福貴看清了自己的人生。得出的結論是:“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不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一個死去,我還活着。”

  這句話,是不是福貴的真心話,是福貴在經歷了人生接連不斷的大悲之後,徹底看清人生后的由衷感悟,還是被苦難人生重重壓抑之下的由衷無奈!這,悠悠始終是不得而知,也許,就是作者余華自己也並不清晰。余華在《中文版自序》中,開篇就寫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為內心而寫。”是的,余華的小說簡潔、簡單,而這種簡潔、簡單,是一種讓人慾哭無淚的簡潔、簡單!是一種直抵人心,讓人心靈顫抖、心靈震撼的簡潔、簡單!是一種無需複雜、也無法複雜的簡潔、簡單!

  在閱讀過程中,悠悠時常覺得余華是否寫得過於殘忍了!

  然而,當悠悠讀到福貴和那頭名叫福貴的老牛,漸漸遠去的身影,和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的歌聲時,悠悠又覺得這一切是真實的。生活,需要的是一種韌性,而這種韌性在福貴的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活着!

  生活或許對某些人而言,是有着一種眷顧,讓那些人活得有滋有味。但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的,就像徐家,有“從雞變成牛”的輝煌,也就必然會有“從牛變成雞”的衰敗!這就是生活的哲學,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

  輝煌的生活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生活給出種種磨難中消沉,此時此刻,“活着”就顯得如此不易!

回目錄

活着讀後感

  活着讀後感1000字

  《活着》實際講述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它富於的內涵和哲理太過複雜,非三言二語能夠詮釋清晰的,現僅將自己的幾點感悟表述出來吧:

  這位名叫“福貴”的老人成長於解放前期,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內革命戰爭、新中國成立、大躍進時代、文革時代、改革開放初期,他的一生實則是現代中國的演變史,雖然故事情節以他及他的一家為主,但反映出來的場景卻是多方位的,它讓我們見識了戰爭的殘酷,見證了神化的中國,更讓我們這些文革后出生的年青人了解什麼是文革,這是一個多麼混亂和陰暗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中國人已經瘋狂,在一陣陣風暴中艱難度日,文革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災難,是一場抹滅人性的大洗禮,而這場災難並非自然引起,是人為的,是一個集權國家的必然結果。作為年青人,是應該記住這段歷史的,它讓我們知道自己人性的弱點,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麼,但遺憾的是,這段歷史因為種種原因而是那麼的不明不白,更令人擔心的是,現今的年青人又有多少能想起呢,“一個善於忘卻歷史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我們更應該了解並牢記這段歷史,而這也許是《活着》帶給讀者的重要啟發和引思吧。

  在描述苦難時代的背景下,“福貴”老人也經歷了人生所有的痛苦,當他看着一個個親人離自己而去的時候,心底實際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過來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着人生,在年近古稀之時,以一頭耕牛為伴,卻沒有一絲的沮喪,在他的臉上,你看不見生活有多麼的不好,看不到對世道的厭倦,有的只是歲月留下的滄桑,有的只是他帶給你的人生取向。“福貴”老人其實只是廣大中國農民的一個縮影罷了,在他們身上,遺存了太多的優良品德,勤勞、善良、任勞任怨、樂觀、堅韌,正是無數像“福貴”這樣的老百姓,我們的國家才能在那無盡的災難中挺過來,他們為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呢?唯剩下溫飽與一絲的憐憫,在我們的國家,實則是二重國家,二元制的戶籍制度讓一個中國分成了城市和農村,而各種不平等制度讓廣大的農村仍然停留在原始狀態。可以說,中國革命的勝利是與農村密不可分,毛澤東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才使中國革命取得了成功,如今的改革開放也是源於農村,不過,這些都已不重要了,農民還是那麼苦,農民依然受到某些城市人的歧視和欺凌,他們每年都要為了生計從自己的故土奔向陌生的城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得到是最低微的收入,他們骨子裡的品質,讓他們無怨無悔,當然也無可奈何,而聯想到我們自己,在他們面前,顯得是何其的微少,輕微的挫折就會讓我們一些人意志消沉,讓我們一些人痛苦流涕,而我們自己卻還在感嘆工作的辛勞與不易,在感嘆命運的不幸,一部分則選擇了“混”,相比於“福貴”和那些農民兄弟們,我們有資格說我們苦嗎,有資格對自己所遭遇的挫折訴苦嗎,有資格感嘆命運的不濟嗎,我們不配,當他們面對困難勇往直前時,我們滯步不前,我們在猶豫、在彷徨,他們才是真的勇士,才是中國走向成功的生力軍,因而,《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鏡子,它讓我們知道什麼樣的品性才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品質,才是民族希望所在,“公子哥”式的品性只會讓我們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我想,余華寫這本書的初衷,也許正基於此吧。

回目錄

活着讀後感

  讀《活着》有感

  前幾天,偶爾的一次書協的交流會上,我有機會看了余華寫的小說《活着》,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位老人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徐福貴出生富貴,但卻是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幹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等事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窮光蛋,但期間他人生中做的最對的就是娶了一個同樣出生在富貴家庭的老婆,但是她卻不會嫌棄徐福貴的無能,還一個人扛下苦難生活的一切。看完了主人公一聲的苦樂哀愁,內心總有說不出的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經歷,禁不住問自己: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總的來看,徐福貴從地主到赤貧,最應該恨的人便是他自己,原本就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都沒有用,他活着就必須重新接受這個無能的自己,就如他的娘親所說:“人活着,快樂就好,窮也不怕”或者的意義並非只是富貴。

  自從變成了低等的佃戶,生活成了改變一個人最好的毒品,為了活着,為了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貴終於努力勞作,不再是從前的荒唐,活着似乎也就有了目標,即使再窮,一家人和和樂樂的一起過日子,其實日子再苦再累,心裡卻是踏實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養殖各種的牲畜,但是悲劇也開始從這裡開始,各種人生的不幸,經過了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日子清平但安穩就好。

  直到最後兒子有慶死了,老婆病重,各種的打擊徐福貴差點活不下去,但是跟着他受盡苦難的老婆需要他活下去,於是他撐着活下去了。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這句話真的很對,一個人的日子有多長,誰都不知道,活着,好好的活着,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着的事實,就改變活着的態度吧,只要活着,總有希望,態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着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盡頭知道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努力過。

回目錄

活着讀後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 選擇活着

  文/羽鹽

  大師李安的電影柔軟細膩,娓娓道來。你完全不能從一般概念的電影去速讀他的影片,必需慢品,靜下心慢慢地看。從《喜宴》到《斷背山》,從《推手》到《卧虎藏龍》,大部分時間裡, 他只是在講故事。講故事的人似乎鮮有情緒起伏,然而故事的高潮之後,正待完結時,你才覺出其中的意味已入心底。像平靜的海面下蘊藏着美麗的星空,或暴風雨的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前奏說的是派的成長,姓名、父母、動物園、老虎等等。派的講述緩慢得有些過分,就像那個急躁地追問又追問的記者一樣,我不停地低聲自語:怎麼還不去海上漂流?

  當動物上了那條必然覆滅的貨輪時,奇異的事情發生了。暴風雨的夜裡,猩猩、老虎都跑出了籠子,紛紛游到海面上,和派爭搶着唯一一條救生船。在動物間的弱肉強食后,剩下了老虎和派。

  更奇異的事情發生了:池塘一樣平靜的海面上,魚群在天堂般的水中游弋,食人島上滿滿當當的狐獴,夜晚的水中倒映出天籟的星空……這時的李安,給我們說的是一個童話。

  派年少時,他的父親說:科學幾百年來幫我們認識到的東西比幾千年的宗教都多。父親是一個曾被科學醫治和救命的唯物論者。派的母親是宗教的追隨者,素食。派信仰三個教。

  派的母親很貼切地解釋了這個狀況:他還在選擇。

  這時的重點就不再是信什麼了,只關乎如何選擇。

  真實的海洋漂流記里,派選擇了活着。信仰是有所堅持。派曾虔誠地信奉三種教義,甚至吸收了宗教和父親的科學觀,好在,他把所有堅持融合在一起,提煉出自己的法則,生成一種新的信仰。

  影片中被談話不斷強調的信仰,是一種排斥在電影之外的無法忽視的枯燥。這其中的一句對白,說明了一切:神讓你在勞徒中行走時,你應當跟隨,不必懷疑地跟隨與堅持,當你在疲倦不知時,他會給你停留休息,之後便將繼續帶領你。

  也許,這部影片的前半段,就是信仰被信仰的堅持。臆想一下,或者是李安藉此排除掉了他不喜歡的那類觀眾。

  選擇在無論何時都是雙向的。哪怕信仰。當你堅定的信仰將你拋棄時,你會如何選擇?

  一定要回憶漂流記的那一段話。李安的海面上也許有三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裡,派僥倖落在救生艇的艙蓋布上得以生存,與他同處一艇的還有一條鬣狗、一隻斷了一條腿的斑馬、一隻猩猩,以及那隻本該叫“口渴”卻有着一個人名的老虎。故事裡鬣狗活吃着斑馬,咬死了猩猩,老虎又殺死並吃掉了鬣狗、斑馬和猩猩。接下來這個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漂流記,大部分都是如何對付老虎的故事。

  第二個故事裡,救生艇上有一個性格暴戾的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還有派和他的母親。廚子先後殺害並吃掉了水手,然後又殺死了母親,最終派忍無可忍同樣殺害並吃掉了廚子。第三個故事裡,派就是第一個故事裡的那隻老虎。

  李安把第一個故事描繪得極為精美,對第二個故事吝嗇到一個鏡頭都沒有。第三個故事則是一種類似臆測的隱喻。他把殘酷的現實嚴密包裹起來,層層偽裝和修飾,化身成一個信仰遞給自己和大家。宗教信仰者從中看到神的力量,無神論者從中看到對神的否定與稀釋。

  作家和保險公司相信了第一個故事;派本人無法釋懷的是第二個故事;至於第三個故事……個人以為,第三個故事大約是很多聽完第二個故事的人,會在腦海中剎那間掠過的一個陰影。至於真假,派說得對,這取決於你相信什麼。

  李安用這種極度不均衡的敘事手法強調信仰的力量,卻最終把選擇權出讓給觀眾。他打開了幾條路,卻避開終點設置。每一個人在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時候,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我到底看到了什麼?

  選擇權不再取決於故事的解讀,而是取決於觀眾的內心。就像派不停地問那個記者,你相信上帝么?如果你相信我的故事,你就是相信上帝的。

  李安曾經在自傳中寫道:“恐懼鞭策我不斷地求改進,因為沒有比恐懼更強烈的感受了。”兒時的派接受的第一個恐懼就是那隻生生拖走一隻活羊的老虎“口渴”。

  也許派曾是那隻羊。但之後的一切都變了。派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那隻老虎。

  這部影片里被廣大影迷膜拜的深海藍天幻境篇,在李安2009 年的《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中我曾領略過。如果說那部片子的幻境是迷幻視覺里一百多萬朝聖的年輕人在音樂高潮中的幻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乾脆省略了藥物致幻的視覺引導步驟,直接進入思維幻境,將他的想象力發揮到了海天一派的壯觀。

  不得不說的是,李安為了將殘酷的事實不動聲色地刻進他的幻境里,前半段,也就是我和影片中那個記者不停追問的那些前奏,是必不可少,也是拖沓冗長的。以大師的功力,他也許完全可以把節奏感調整一下。

  that´s it 《定罪》

  故事是真實事件的改編。事實上,這個故事我們已經聽過很多遍。高中輟學、沒有工作、帶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貝蒂·安妮·沃特斯在1983 年眼睜睜看着背負謀殺與搶劫兩項罪名的哥哥肯尼斯·華特斯被判無期徒刑鋃鐺入獄。在接下來的12 年裡,貝蒂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拿到法學學位。於是,她在1995 年開始着手重新調查哥哥的謀殺案,最後她以DNA 證據並不確鑿為理由證明哥哥的清白,成功地挑戰了之前的“有罪推定”,使哥哥在入獄服刑18 年後於2001 年3月重獲自由。

  準備寫幾句的時候我開始回憶,為什麼一部明明知道結尾的片子還如此投入地觀看,彷彿對待一個史詩般的電影。不是純粹當做勵志或者人性影片去看待,只是靜靜地看着,跟着女主角的執著而執著。

  直到片中最感動我的鏡頭一閃而過:汽車裡,媽媽在節後送兩個兒子回爸爸的家,囑咐他們不要告訴爸爸,其實他們並沒有時間在一起慶祝節日……後座上的兄弟倆正在爭論着什麼——他們在問對方,如果他們也被冤枉了,對方會不會像他們的媽媽救他們的舅舅一樣,拼了一生的力氣去為其平反。

  貝蒂呆住了:你們認為這就是我的一生么?事實上,我們每一個看客都會覺得這就是她的一生了。哥哥的冤案改變了妹妹一生的命運。在她自己看來,一定並非如此。她是個如此積極的人,她的積極和所爭取到的,影響了她和她的哥哥,以及她所有的家人和相關的人,也包括我們這些看到了的看客。

  這就是導演的企圖

回目錄

活着讀後感

  讀《活着》有感1000字

  第一次讀余華先生的《活着》這本書還是高二的事,也可以說是它打開了我的讀書啟蒙的大門,當時由它給我的震撼現在還能感受得到,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一本書竟有這麼大的威力,讓我當時幼小的心靈第一次觸及生活本質,久久不能忘懷。每每別人問我對你最有影響的一本書時,我都會不叫思索的說是《活着》。

  它語言很平實,可以說是有些詞句會比較"粗俗",但就是這份"粗俗"讓我不用刻意去理解字面上的意思,書的思想會平緩的向你娓娓道來。它主要講訴了地主少爺福貴崎嶇的一生,從衣食無憂的大少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敗光了家產,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妻子、兒女、孫子相繼離他而去,最後和他相依為命的是一頭老黃牛,艱難孤單的活在世上。

  書中催人淚下的劇情很多,當福貴敗光了家業,他的妻子家珍帶著兒子有慶回來時,他是那麼的不敢相信,那麼好的妻子可他在以前確實厭惡至極,他後悔啊;還有當家珍病重,在床上對福貴說"我不想死,我想天天能看到你們",多麼樸實的詞句,但就是這句話讓我淚流不止,我想當時的福貴肯定也是內心在煎熬,他多麼不想要他的妻子離他而去,他是多麼的恨自己,恨自己以前沒有好好的珍惜。隨着劇情的不斷發展,發生在福貴身上的崎嶇人生好像是自己在親生經歷一樣,太大的衝擊,多大的磨難,最後感受到生命其實沒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活着,在這世上安靜的活着。

  這次通過"書香中交"的活動,讓我重溫了這本書,也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人為什麼活着?",胡適曾說:"生命本身沒有什麼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它就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作點有意義的事。"余華在《活着》的前言中說:"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人生本身就是尋找活着的意義的過程,痛苦和幸福都只是活着的一段感受,絕大部分都只是平淡的。

  小時候總是喜歡聽父母說他們年輕時候的事,我父母家裡都是農村進城市的一代,家庭條件都不好,當時他們結婚還是向親戚朋友借了100多元辦的婚禮,結完婚外債累累,當時也沒有新房,還住在我外婆家,我媽媽看着一貧如洗的家坐在床上哭,我爸爸則坐在門口抽着煙,"有我在,不會讓你們吃苦的",這是當時我爸爸對媽媽和我這個未出世的兒子說的話。當時的條件是艱苦的,但從他們的回憶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滿足,他們當時對生活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可能能吃到包子,我爸爸能抽上廉價煙就已經很滿足,更重要的是能和愛的人在一起,相依相偎的過日子。

  現在人們的生活都提高了,物資條件也不可同日而語,但伴隨着生活質量的提高,幸福感有增加嗎?我覺得沒有,相反會覺得沒有以前開心。手機微信、電腦網絡基本覆蓋了人的生活,"自閉症"人越來越多,大家都不想走出去,都想呆在自己的空間獨自對着冰冷的高科技,就算朋友難得聚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手機,毫無以前大家談天說地的暢快感覺。

  大家現在想吃什麼基本都可以滿足,全球各地的風味都可以購買得到,讓人真正喜歡的卻很少,我現在覺得我小時候家門口的那家粉店的米粉讓人留戀,還有娃娃頭冰淇淋能在回憶中勾起我的味蕾。那是為什麼呢?我覺得還是人自身的問題,富足的物資條件雖然提高了,但也會將幸福的需求度提高,也就是會膨脹人的慾望,幸福感總在上方,無法觸及。

  人生有苦難,才有了去感受幸福的體驗。人的幸福從對比中得到,學會感恩的生活,珍惜身邊的人,感受生命的美好,用需找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體驗真正的幸福。人生不會一路平坦,可就是暫時的苦難也會是你尋找幸福的過河石。活在當下,活的自信坦然,就可以追求幸福美好的明天!

  作者:洞庭湖大橋A2標 肖捷

查找更多活着讀後感(共5篇),請進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