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電影活着觀后感

電影活着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電影活着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活着

  電影活着觀后感(一)

  中國有句古話:“好死不如賴活着”,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這是一種很消極的人生觀,甚至我會鄙視這種沒有志氣的人。而很多人也跟我一樣都比較崇尚那種英雄般的壯烈的犧牲。看完《活着》這部影片后,對於這句話我卻有了不同以前的理解,其實,不管怎樣活着、活得怎麼樣,可以活着,便是一種幸福。

  《活着》這部電影給我最深刻地印象是它跨度的時間之長,人物的經歷和遭遇都深深的刻上了時代的印記。那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動蕩的30年:從40年代的小賭場、國共對峙的大戰場,到50年代的祖國山河一片紅,再到60年代末的浩劫結束。無論是小到一盞茶杯、一本賭帳,還是大到戰場上的軍車、大炮,都給我們留下了很真實可信的印象,從這印象中很自然的衍生出來了一種很切合電影主題的滄桑感,一種有些悲傷、有些凄涼,還有些懷舊的滄桑感,這種滄桑感是微妙的、不易察覺的縈繞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過程中,很自然,卻給人很真實、很深刻的感受。

  雖然電影《活着》在原着的基礎上改動了許多,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不但很好地符合了原着的精神,同時也不缺少導演獨特的理解。這也是使得電影同樣感動人的一個關鍵之處。可以說導演張藝謀很深刻地理解了余華這部小說的內涵,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演繹了他心目中的活着。看着電影,我不知不覺地被感動了,我開始思考什麼是人,什麼是活着,為什麼要活着。

  電影里,故事主人公福貴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帶着女兒鳳霞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又帶着新生的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後來又糊裡糊塗的當了共產黨的俘虜。他們約定,一定要活着回去。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到家中,母親卻已去逝,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一家人繼續過着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躍進”中當上區長的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有慶,一家人傷痛欲絕,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她說:“你記着,你欠我們家一條命。”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對春生說“外面涼,屋裡坐吧。”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春生,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饅頭,聰明可愛。影片結尾,福貴對饅頭說,“你是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而從原着來講,作者是通過福貴的回憶來敘述的。作者在一個窮極無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貴和他的牛。然後一段故事從這個看似平凡的老農嘴裡講出來。國民黨抓丁,文革,疾病,死亡。福貴的親人一次次離開他,最後只剩一頭老牛。鳳霞先聾啞,然後有慶因輸血過多而死,鳳霞大出血死了。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是被餓死的。孫子苦根是被豆子撐死的(太餓了)。經過一次次死亡的考驗,老人以一種超脫的姿態活在世上,沒有怨天尤人,沒有尋死覓活,他心裡的親人沒有死,都陪伴着他,他在回憶,繼續努力快樂地活着。他把他的一生,講給作者聽,竟然有些像一個哲人,但他的的確確是一個普通德再也不能普通的農民。

  可以說電影里的活着遠沒有小說里的凄慘,但是張藝謀加入了一些諷刺的東西,卻同樣讓人看了心寒。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電影最後講到鳳霞生孩子的情節,那些沒有經驗的小紅衛兵變成了醫院的主治大夫,而真正有經驗有技術的卻被判為“反動學術權威”而關進牛棚,最後鳳霞大出血,而小紅衛兵卻不會處理,會處理的王教授又因為被饅頭噎着而不能動手術,而福貴一家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鳳霞死去。這種諷刺性的情節還有很多,例如,大躍進期間,鎮長到福貴家收鐵,福貴的兒子有慶把福貴心愛的皮影箱拉出來,說要把那木箱上面的幾根鐵釘還有皮影上面的幾根鐵絲都拆出來。還有有慶那一句“那不解放台灣啦”,連天真無邪的孩子說的話都印上了時代的烙印。

  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一直在琢磨“活着”這兩個字,其實不管怎麼活着,只要活着,就是一種幸福;只要活着,對家人、對朋友就是一種安慰、一種支撐。電影中,有好多個情節都讓我深深地感覺到只要活着,能見到自己的家人、朋友,就是已經很幸福了。

  第一次覺得活着好是在福貴被國民黨捉丁后,在一次戰役上戰友們都死光了,吃的穿的什麼都沒有了,福貴只想快點回家,看看自己的母親、老婆和孩子。他把手高高地舉起的時候,我是多麼地替他擔心,心裡不禁替他祈禱,只要能活着就好,不管怎麼活着,都要回家看看。

  第二次心裡被活着感動是在龍二被槍斃的時候,聽到那響徹街巷的五聲槍響,福貴嚇得尿了褲子。要知道當初如果他不是把家產都輸給了龍二,那麼那五槍就是福貴的了。雖然福貴那時候活得很艱苦,但是能活着看到老婆和孩子對他來說就已經很好了。

  第三次是在有慶被區長的車撞倒的牆壓死了。福貴看到血肉模糊的有慶時失聲痛哭,家珍悲痛欲絕。區長春生也因此無法原諒自己的過錯,後來春生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老婆也自殺了,他把畢生的積蓄交給福貴,一來是當作補償,二來他覺得在世上已經沒什麼好留戀了,他想把錢交給福貴后就自殺。這些都被家珍聽到了,她最後原諒了春生,並叮囑春生說“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你要好好活着”。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質樸的感情啊!雖然兒子死了,但是善良的家珍和福貴卻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朋友也死去,春生能好好地活着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安慰啊!

  電影《活着》沒有告訴我們悲慘的命運,裡面的一次次死亡和不幸,沒有使我們看到絕望,去控訴那個社會或者命運,相反每一次都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活着,認真的活着,因為這兩個字很重要。

  電影活着觀后感(二)

  晚有閑暇,在網上看了電影《活着》。記得是前幾年看了余華的小說,今晚看了同名電影,雖然影片對小說情節的改編頗多,淡化了原着的悲劇色彩,但同樣感人至深。先結合相關影評資料,略說淺見如下。

  張藝謀 1994 年根據余華的小說拍攝的電影《活着》,講述了上個世紀中國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中一個家庭的生活經歷。影片記述了 40 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到 70 年代初期這段歷史時期的世態變遷。

  《活着》從細微之處講述生活中的事件及給予這個家庭如何的影響,影片在擬寫的敘述之中展開喻意的層面呈現歷史言說的真相。影片中明確的人物特徵、事件、視覺圖像,成為中國現象,或中國情況的象徵、寓言,生成普遍意義。

  概而言之,影片《活着》可以被分為三個部分,由字幕上提示的活動年代或時間做出自然的劃分。第一部分發生在“ 20 世紀 40 年代”。出生於富裕地主家庭的福貴性迷賭博徹夜不歸,傲慢無視妻子的勸告最終把全部的家產輸給了皮影戲班主龍二。加之妻子攜女懷子離他而去,父親責其不孝以杖相擊力衰猝死。福貴失去了地位,財富和家庭,以僅存的一點財產設攤街頭度日。

  福貴的失意影射了中國當時的勢局,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作為西方的半殖民地,不平等條約的簽署以及後來日本的侵佔,中國失去了自己的地位、身份和主權。一度豐饒的“ Middle Kingdom ”不屑歐洲為“野蠻人”的自大累其難以直起腰身與西方勢力分庭抗禮。前塵影事,雪恥自強。(影片中家珍帶着孩子主動回返,福貴亦洗心革面。)

  第二部分,影片講述了另一個悲劇,福貴和家珍的兒子有慶的意外夭折。依據字幕的題示,發生在 20 世紀 50 年代,始於 1958 年大躍進運動處於一系列經濟改革最困難的時期,全體號召全民動員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完成工業、經濟農業的基礎建設以求十五年內趕超工業化的西方世界。要求土地歸公,建立大規模的公有制的農業社,打破傳統意義上單一家庭的生活模式,並且組織群眾性的冶鍊鋼鐵運動以足所用之需。

  接着,大躍進瀰漫的盲目樂觀情緒和所付的代價及最終的失敗呈現在《活着》的視覺畫面之中。人民公社和群眾性的大鍊鋼鐵反映了大躍進的基本概貌,後者也是影片敘述的話題。這是一場社會運動,包括徐福貴一家都參加了組織在當地小學校里的沒日沒夜的治煉勞動,福貴演出皮影戲娛樂工人,家珍為他們端茶送水,甚至孩子也參與了徹夜無眠的工作。依據影片鋪陳的線索,因為區長要來到鎮區檢察,徐家被通知要求回到學校參加下一夜的勞動。儘管父母意識到了他們的孩子已是筋疲力盡,但還是勉強的叫醒了有慶,一路辛苦步向學校,其部分原因在於區長的檢察,部分原因出於不想讓善良好心的牛鎮長失望。福貴背着睡意朦朧神志模糊的有慶,一路上仍在為了晚上的勞動調動他的精神。這一幕福貴幾乎成了毛澤東的代言人,使用着主席慣常動員民眾的烏托邦式的言辭。“有慶要是聽爹的話呀,咱們的日子就越來越好……咱們家現在也就是一隻小雞,雞養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養大了就變成了羊,羊再養大了就變成牛啦……牛以後就是共產主義啦”!那一夜,筋疲力盡的有慶在沉睡之時意外的被區長的車撞死了,這位曾是福貴的老戰友的區長也因工作的極度疲憊以致在駕車時睡著了。

  有慶的死成為了大躍進失敗的寓意象徵。因為早先反右鬥爭的懾力和自然分散的公社模式,實際的產量是由當地官員自己計算和上報的,並非出於一個集中的機構,官僚的或是與之不同的集中的機構。一些不稱職的盲目樂觀的當地官員往往報出誇大和虛假的數字,循環反覆造成調配失控。如果一個公社上報了誇大的產量,所有規模相應的公社就被期望着展開你追我趕的競賽,以致人們過度地操勞,筋疲力盡,情志不振,落後的操作工藝直接影響到冶鍊的質量和農業的產量,決定了大躍進的失敗,最終被中國共產黨棄之不宣。過度操勞造成有慶和區長的筋疲力儘是導致有慶死亡悲劇的直接後果。

  第三部分,降臨於這個家庭的第二個悲劇是女兒鳳霞的難產不治身亡,影片在此時也達到了整個劇情的高潮。無論從影射還是寓言的層面,鳳霞的死都寓示着同時也批評了文化大革命那段無政府的混亂時期。文化大革命由毛澤東突發靈感而起,部分意圖在於他要重新樹立自己因為大躍進的沉重失敗從而低落的統治中國共產黨的威望。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要防止由此滑向“修正主義”退向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治理模式。為達到這一目的,毛澤東號召徹底消除他所認為資本主義文化根源,並在此平台上建立無產階級的文化。毛澤東號召“永遠革命”的理論作為徹底打倒資本主義文化的方法和手段。響應毛澤東號召的是新一代的年輕人,紅衛兵。

  影片中鳳霞在醫院生產的情節表現了“永遠革命”時期全國上下一片混亂無序的狀態。紅衛兵以“反革命”的罪名關押了主管醫院的醫生和教授,鳳霞的父母和丈夫十分擔心,因為留守負責看病的醫生們過於年輕沒有經驗,也由此鑄成了鳳霞分娩時因併發症死亡的悲劇。鳳霞先是產後大出血,而那些只備學生資格的醫生們心慌意亂不知所措。趾高氣揚的革命者一下變成了驚魂不定的孩子無助的跑前跑后,撇下鳳霞,導致鳳霞因失血死去。

  從敘述的層面而言,這一幕表現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後果。這一意外的死亡悲劇再一次歸因於毛澤東政策導致的災難。鳳霞的死是因為傲慢的紅衛兵顛覆了醫院的正常制度。如果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為鳳霞接生,也許不會出現併發症,或許局勢也可以得到控制。再從寓言的層面分析,鳳霞的死,尤其是她如何會死,是影片指責文化大革命的重點。暗紅的鮮血染滿潔白的床單構成強烈的視覺語言,寓示着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國的文化和社會自身經受着嚴重的“大出血”。

  1966 年,由於紅衛兵對工業和經濟基礎的查抄衝擊造成工業產量下降了 15-20% ,儘管一開始預期會有 5% 左右的增長率。整個中國學校被暫時性關閉,教育家、優秀的學生和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以毛澤東思想的教條修訂學校的課程,並且降低學生的入學標準,為了適應鄉民和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大眾階層導致的知識停滯狀況,造就了既沒有掌握良好的技術也沒有受過良好訓練的“失落的一代”。更不用說以建設一種新興文化的名義毀掉的無以數計的無價的文化古物。中國的社會和經濟在大躍進時期制下的微薄基礎也被消耗殆盡,同時中國的文化亦遭受到了難以估量的破壞。

  影片三個部分所描述的事件,每一事件不僅從實際敘述的層面上影射同時也從象徵寓意上對應着特殊的時間段或是那十年的活動。影片開始描寫的福貴財富的損失和地位的喪失,寓示着中國當時的勢局。有慶的夭折寓示着大躍進的失敗,同樣鳳霞的死亡寓示着文化大革命的命運。

  此片因其中涉及的政治因素一度被禁放,今天得以解禁,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政府對歷史採取的客觀公正態度。另外,葛優、鞏俐、擰∧、姜武等演員的演技均給此片的感染力增色許多。

  總之,此片不失為頗值一看的好影片。

  電影活着觀后感(三)

  今天下午看了部電影《活着》,葛優和鞏俐拍的,應該是個老片子,不過原來沒有看電影的愛好,現在閑來無事,看了看。片子很讓人有所感觸。一個小人物的命運,從四十年代的富家子弟,賭博輸光家產到後來演皮影戲養家糊口,被國民黨抓去充軍,后又於戰場上死人堆里存活下來。半路上遇到共軍,給共軍演皮影戲,拉大炮。回到家中,母親已經過世了,女兒高燒七天成了啞巴。五十年代大躍進,兒子在一場意外中被吉普車推倒圍牆壓死了,六七十年代文革中,啞巴女兒出嫁了,找了一個瘸子女婿,女婿人很好,誰想到才過了一年好日子,女兒生孩子大出血死在產床上。一系列的打擊下,這對夫妻仍然堅強的笑對生活,因為他們知道活着就是幸福。

  是啊,“活着就是幸福”--其實是一句很無奈的話,看了這部影片,我的思緒難以平復,人生來就像基督教所說的是有原罪的,佛教中也說因為有業力所以才會投胎為人。人活着其實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南師說過人這一生就是這樣糊裡糊塗一輩子所謂“莫名其妙的生下來,無可奈何地活着,又不知其所以然地死去”看過這部片子后,我覺得劇中的這對夫妻與其說他們活着就是幸福,不如說他們是無可奈何地活着,活着就是受罪,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非常悲慘的事情,看后讓人涕淚縱橫,活着是一個什麼概念,什麼叫活着,似乎很難定義,如果活着看到自己的親人撒手人寰,自己卻愛莫能助,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羨慕長壽的老人,其實長壽的老人有他自己難言的苦衷,長壽就必然會比一般人經歷更多的世態炎涼與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所以活着本身就是一種悲哀。

  當然這樣說是很消極的,因為每個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將來必定要死亡,道家雲“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對人生的生死問題看得就很透徹了,所以人有的時候是很奇怪的,為什麼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會讓人們高興,而一個生命的死去又會讓人們痛不欲生呢。如果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去思考,那麼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不值得慶祝,因為生命誕生就註定要死亡的,那麼又有何值得高興呢。一個生命的死亡是順應自然規律,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恆的,那麼一個生命消失能量不滅就意味着另一個生命又將出現,所以死亡似乎也不應該是一件讓人傷感的事情,反而應該慶祝。佛教中說到的往生就是這個人死後去了天道中或佛國,生命等級上升了,這本身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為什麼反而悲傷呢。難怪中國有紅白喜事一說,白喜事就是指的死人。所以生命的誕生也好逝去也罷都沒有什麼好高興或是悲傷的,因為生命始終存在,不生不滅。生命死亡了其實不是死亡而是肉體死亡了,它的靈魂又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活着的人能做的不是哭泣,哭泣沒有用,而應該是讓死亡的生命不要對人身有任何的眷戀,放下一切慾望與執着用一顆平靜的心來對待死亡,祈禱阿彌陀佛接引靈魂到極樂世界去繼續進修,這是真是存在的一個世界,不要有任何的疑惑。如果能夠這樣做,那麼對於亡者將是莫大的幫助啊!每當看到電視中出現生離死別的鏡頭我都不忍觀看,自己已然被劇情所感染,痛苦流涕。人生是無常的,沒有人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一口氣上不來這個肉體就會死亡,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死亡並不可怕,但是必須是在死亡之前明白人為什麼活着,為什麼出生,又為什麼死亡,這也是所有宗教中所探討的主要問題——生死。所以為什麼只要有人類的地方就有宗教信仰。所有的宗教都在談論這個問題,只有佛教講的最徹底最圓滿,出生是因為因緣果報,活着是讓人領會到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後去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和等級,而死亡則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死後又被這股業分吹往六道中的某一道,所以佛說的六道輪迴是真實存在的,因果也是真實存在的。

  打小時候起,我就很喜歡在夜深人靜之時,思考人生的問題,為什麼有我?我是誰?為什麼我看我說我想都在這一個肉身之中?為什麼人會死?如果人死如燈滅,那麼死了以後去到哪裡?難道沒有我了?沒有我的話,那麼為什麼現在有我,每每想到此,我就會產生莫名的恐怖感,因為想不透啊。直到我接觸佛教經典的那一刻,我發現我所疑惑的問題在佛法里都能夠找到答案,而且是非常完美的答案。同時我也知道了此生的目的和意義何在。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認識到生命的根源去向和生命的意義,讓人們放下煩惱與執着,佛說現在是末法時期,世人不信因果,驕奢淫逸,的確是這樣,科學代替了原來的宗教信仰,人們開始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卻不知道達爾文在臨死之前對神父說“主能夠寬恕我嗎,我願意收回我所寫的所有學說”。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人們卻利用愛因斯坦的理論製造出了殺人武器原子彈。愛因斯坦晚年的時候走入宗教,並十分欣賞佛法,愛因斯坦曾說過:“佛法是最圓滿的科學,是最高的獨一無二的真理!”。因為科學把人類誤入歧途,卻無法自拔,醫學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高度,卻產生更多的讓人類束手無策的疾病,科學到現在還是無法解釋出人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這樣一個生命科學的問題。

  到現在,世界大國都掌握了核武器,一旦爆發世界大戰,則人類將自取滅亡。這樣看來科學能解決問題嗎,連最基本的戰爭都解決不了,又有何用呢?所有的一切問題都歸結於人心,人的道德問題。如果道德缺失,人心不古,那麼科學越發展下去,只能是越把人類推向毀滅的邊緣!2012是瑪雅曆法中所說的本次人類終結的時間,誰也無法斷定瑪雅人說的是不是事實。如果是,我們這些正走在通向2012時間道路上的渺小的人類又將何去何從?是在這短短的1年多時間裡盡情揮霍,還是去利用好這不多的時間努力思考生命的問題並找到真理?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也”,找到了道,我們的生命就有了正確的指引和方向,就不會迷失。就像一盞明燈,帶領我們在生命的時空中遨遊,找到自己最終的歸宿。

您正在瀏覽: 電影活着觀后感
網友評論
電影活着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