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舌尖上的作文

舌尖上的作文

手機:M版 分類:熱門內容 編輯:zeimm

回目錄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800字

  我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最常說的話就是:“吃飯沒呀?”這讓外國人驚訝不已,中國人怎麼就對吃如此情有獨鍾?確實,“民以食為天。”從人們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們的物質文化等信息。不同的時代,人們吃的東西也是不同。人們說:“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從舌尖上去看中國。

  奶奶——麻煩的糧票時代

  在我奶奶的那個時代,資源緊缺。什麼東西都要靠相應得票(比如:糧票、布票、油票……。)才能換取物資,並且要到供應站才能領到。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據奶奶回憶:一次過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應站換些糧食。這時,正值排隊高峰,供應站門口排起了長龍,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終於領到了。可這個時間別說是午飯了,就連這年夜飯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緊趕慢趕,總算是趕上了。而這年夜飯吃的又是什麼呢?腌蘿蔔、腌白菜,幾碗稀粥,中間放一個鹽罐子,就湊成了一桌“別具一格”的年夜飯。“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過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飢挨餓了!”說到這兒奶奶發出了感概。

  媽媽——“奢侈”的小康時代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糧票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人們的菜籃子,米袋子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腌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鍋清粥也被一粒粒飽滿的米飯所替代。我聽媽媽說:到了80年代後期,在“飲食大舞台”上粗糧“退了休”,細糧成了“配角”,人們從未吃過的山珍海味晉陞“主角”。還有更另類的:什麼蛇、鼠、穿山甲、果子狸紛紛出籠……

  我們——饕餮的營養時代

  到了我們這一輩,鮑魚、鱸魚等“土豪式”食物已舉行了“閉幕式”。人們對養生又多了一重認識,個個都追求起“純天然,無公害”的食物來。粗糧重新“上崗”,頗受人們青睞。乳業更是進入了一個巔峰!怎麼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在今天,人們吃着並選擇着。人們的健康觀念在21世紀清醒而大步地邁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

  六年級:張紫蝶

回目錄

舌尖上的幸福作文450字

  舌尖上的幸福

  從小到大,我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放學回家后,坐在飯桌前和爸爸媽媽一塊兒吃上一頓簡單營養、香噴噴熱乎乎的飯菜。一邊吃着飯、一邊一家人隨意地聊着,溫馨寧和地得像一場夢,誰忍心打斷它呢?對我來說,此時,飯菜里流淌的是愛與幸福,這飯菜不僅溫暖着我的胃,也把我的心焐得熱乎乎的。

  共進晚飯,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對於感性的人來講,就是幸福的時刻,濃濃的親情和飯菜的熱氣縈繞在一起。記得我的爸爸曾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去縣城買書。帶着一大摞書回來的時候,天已經擦黑了,而我的爺爺奶奶卻還在守着一桌子飯菜,等著兒子回來吃飯。我爸爸在回憶時深情地講道:其實那天的飯菜很簡單,一盤子黃豆芽而已,最常見不過的吃食。可那樣一個普通而美好的夜晚,卻永遠留在了他的記憶中。

  是啊!一家人坐下來和和美美地吃頓外援,所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是實實在在的。手捧一碗飯,一邊細細地咀嚼,一邊聊着在學校里碰上的形形色色的事兒,既填飽了肚子,又將心中盛上了幸福,滿滿的。

  初一:李濰伊

回目錄

舌尖上的世界作文1100字

  當一聲清脆響亮的尖叫,劃破藍天,這個渺小的世界就又多了一條生命。然而,這脆弱的生命雖然需要周圍的呵護,更需要帶給他思維,帶給他站起來的能量——“食物”

  十四個春秋將在眨眼間過去,鏡子前的我,已不再如當年那樣。我有了自己獨特的思維,自己獨特的童話。曾經我害怕自己看不見色彩,被可怕的黑暗籠罩;害怕自己聽不見音樂的起伏,在凄涼的無聲中度過;害怕自己聞不見芳香,孤獨的在花海中哭泣。

  曾經我天真的以為,味覺可以被自己的無情的丟棄。

  但隨着時間的變遷,隨着時間的磨練,我才明白任何東西與味覺相比,輕如鴻毛,我才明白食物是生命的延續,是生命的源泉。

  食物的味道可以與生活媲美,正因為有了食物的酸甜苦辣,才有了我們對生活的形象描繪。

  古人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就算死,也要做一個飽死鬼,這是懶羊羊的口頭禪,也是他的誓語。可見“吃”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命的延續。秋天隨着秋風起舞,金黃的稻穀也隨着秋風起舞歌唱,在田間,我看見了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我觸摸到了農民們汗水的結晶。望着這觸心的一幕,我不覺像一個犯了錯的孩子,帶着猴屁股般的紅,垂下了那高高揚起的頭。學校里,我總是挑食,面對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不懈望一下,便頭也不回的把它無情的拋棄了。卻曾未考慮過這糧食的來之不易,卻曾未有過愧疚……

  站在繁華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輛,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那路旁邊五顏六色的車輛直直的排列着,可謂是一道不錯的風景線,紅的紅,綠的綠,花的華,讓人眼花繚亂。一看這情景就知道是就餐時間了,伴隨着雜亂的步伐,我懷着無限期待,踏進了這“人間天堂”。頓時,一股久違的香味迎面撲鼻,香氣籠罩着我的心頭,香氣引誘着的步伐。點了菜,也上了菜,桌上的斑斕如一幅水彩畫,讓我大飽眼福,開動了,之間讚美聲淹沒了雜音,一切都這樣美好,一切都這樣溫馨,在食物的酸甜苦辣中,我們不僅品味着生活,更多的是在享受生活。

  是誰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是誰?是都被常人拋棄的“食物”。

  懂了,作為人類,我們總是自私的,總是在自己討厭的食物前露出自己猙獰的面孔,總是在捧懷着飽食之後,忘卻汗水的結晶,忘卻食物的偉大。但是,作為一個學生,我有必要奉勸大家要珍惜食物,我們要對得起我們生命的延續,生命的源泉——“食物”。

  秋風送爽,隨着秋風,把我的懺悔帶遍世界吧……

  生命的源泉,生命的延續,神聖的“你”,純潔的“你”偉大的“你”,值得我歌頌,讚揚,在世界的一角,我在徘徊“你”的“身影”……

  初一:詮釋你的微笑

回目錄

舌尖上的華爾茲作文800字

  10月25日 星期五 晴

  當美味穿過味蕾,讓人沉浸在無限的享受之中;當香氣撲鼻而來,整個人彷彿在吃的世界里遨遊;當一股股香氣在口中輾轉回蕩,所有的美味似乎都在舌尖上舞蹈。

  是何等美食讓我如此痴迷?沒錯,它就是一道創意菜,叫做“大話西遊之火焰山肥牛粒”,《大話西遊》大家都看過吧,這道菜,就是以這部片子為主題,製作出來滴!哈哈,還沒聽我介紹,你們是不是就十分有興趣了呢?

  這道川菜的味道,是我所吃過的任何菜肴都無法攀比的,可以說是獨一無二。菜還沒上桌,一股甜甜的,帶點鹹的味道向我撲來,我頓時胃口大開,恨不得立馬把這道菜吃個精光。終於,菜上來了,只見熊熊烈火圍住了一顆顆色澤鮮艷的牛肉粒,當真好看,可是那火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啊,是在牛肉粒的周圍放一點點玫瑰酒,然後將其點燃而成!細看這一盤色澤艷麗的牛肉粒,只見它棕色的外衣下好似塗了一層層好吃的醬料,當真誘人至極。此時,望着美味,我早已垂涎三尺,立馬拔出筷子,輕輕地夾了一塊,放在鼻子邊聞了聞,那種甜甜的,香香的味道立馬竄進了我的鼻子,我實在忍不住了,一口咬了下去……“哇!好吃!”我剛輕咬了一口,牛肉的湯汁濺在我的嘴裡,只覺得一股淡淡的香辣向我襲來,鹹味接踵而至,緊接着是第二口。一股酒的清香與蛋清的爽滑先在口中回蕩,緊接着咖喱的濃郁芳香與黑胡椒的辛辣在嘴邊徘徊,此時此刻,我彷彿在吃的海洋中遨遊,在吃的世界里飛翔,在吃的王國里漫步,在吃的舞台上舞蹈,這種感覺,從未擁有過,真是暢爽至極!

  品味這道菜的時候,我時常會夾一粒牛肉沾一點玫瑰酒,牛肉的香甜可口,再配上玫瑰酒的清香誘人,搭配在一起,當真是享受至極!啊!玫瑰酒那清香的味道,回蕩在我的口中,讓我有了一絲綿綿的醉意,彷彿自己不是在餐廳,而是在舞台上表演着一個人的華爾茲……

  舌尖上的華爾茲,無限的享受,無限的美味,無限的暢爽,每一個味蕾都好象在向我致謝,每一個味覺又好似在為我鼓掌……

  六年級:海臨

回目錄

觀“舌尖上的中國”有感600字

這幾天,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憑藉著高清的攝影技術,令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對熱愛美食的中國人的描寫,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為一個小小的美食愛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國”我不禁一陣感慨呀。在這裡,我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心得。 

  食物,對中國人來說,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說:“民以食為天。”而美食,更是廣大中國人民所追求的,中國人對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熱愛恐怕可以居於世界之最。正因如此,無數的美食隨着地域,時間,空間的變化也不斷變化和改進。中國人所創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數的。無論是湘菜,川菜,粵菜,閩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長,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稱,有的則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覺備受好評。每個人對食物的愛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的鹹的,有的喜歡辣的,有的喜歡甜的,有的喜歡苦的,更有甚者喜歡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每個人都對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個湖南人,就只吃得慣湘菜那香辣,濃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島,北海那一帶吃味道較為清單的海鮮,就很吃不慣。我認為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錯的,浙菜就不太對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學就有很多喜歡浙菜和粵菜的。 

  食物,真可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連性格都可以隨着食物變化,像川湘一帶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樣火熱,開朗。食物,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國人的基因里,用舌尖品嘗中國的飲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不可磨滅的記憶。
回目錄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1600字

  在我看來,年味是凝結在舌尖上的,一年又一年,我們就在這樣的年味中,慢慢長大了。

  “進了臘月門,就是過年”老話雖是這麼說,但在現在,過年的熱鬧喧騰,似乎是從小年開始的。在小年這個春節的盛大開始中,餃子第一次揭開了她的面紗。

  餃子永遠是過年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餃子寓意着更歲交子,無論這一年過得怎樣,春節的餃子永遠是一家人的年終盛宴。“舒服不過躺着,好吃不過餃子。”餃子美味,餃子餡更是變化多端,令人多吃不厭。

  在我的老家,餃子餡總是經典的韭菜豬肉餡。韭菜是新下的,鮮嫩多汁,剛買來摘來的韭菜更是青翠欲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地上鋪着幾張報紙,一起摘韭菜,年味與家的味道就在這裡,慢慢升華。豬肉最好是手切的,可以一粒粒清晰地嚼到,最好有些肥肉,豬肉的肥而不膩與韭菜的鮮辣融合在一起,正是對年味的最完美詮釋。

  韭菜豬肉餃子本是最佳組合,可年三十晚上子時要吃的餃子卻是素餡。老一輩人說這象徵著來年樸素平淡、平平安安。我對這種說法不太相信,但素餡餃子的確也別有一番風味。

  把胡蘿蔔、粉條、豆腐切碎,攤一個蛋餅切成小塊,有時加些木耳,素餃子餡基本上脫不了“這一套”,但就是這幾味簡單的食材,卻能調出美味的餡兒。素餡沒有了肉餡的那種濃烈的肉滋味,多了一股清淡的感覺,也可以對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起到一個很好的調節作用。不過令我疑惑的是,有時素餡里也加些海米蝦仁,這還叫素餡嗎——也許素餡只是人們的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寄託與嘗鮮的滿足罷了。

  餃子皮也頗有講究。必須要用死面的那是一定的,放了酵母就變成煮包子了。這幾年新出了一種“餃子粉”,據說是專門用來做麵皮用的,其實味道嚼勁與一般的餃子皮沒什麼差異。擀麵皮真是門手藝,擀麵皮講究中間厚,邊上薄。要想擀得又快又好,挺不容易。現在,肉店裡有賣機器壓的餃子皮,兩片皮之間撲上點麵粉,顯得死氣沉沉,口感也一般。

  每當吃完餃子,總要喝上一碗煮餃子的清湯,說是“原湯化原食”。其實拋開營養不講,清湯的味道品相還是不錯的:清湯的色澤是有着穀物氣息的淡黃色,味道既有一種餃子皮的清淡,也有露餡餃子肉餡的鮮美——所以煮餃子時,露餡餃子還是必不可少的呢!喝下一碗湯,感到周身熱乎乎的,寒冷驅散殆盡,也沖淡了剛才吃餃子的鹹味。

  在吃餃子時,總少不了幾個翠綠色的身影,那就是臘八蒜。吃一口餃子咬一口臘八蒜,感覺那種辣味在鮮味里散開的感覺,緩解了肉餃子的油膩以及臘八蒜的辛辣,可謂是兩全其美!米醋、綿白糖、大粒蒜,把它們種在玻璃瓶子里(原來是用瓷罐子以及玻璃罐子的),小年時便可收穫一瓶翠綠臘八蒜。今年我家的臘八蒜是翠綠色的,可醋卻成了草綠色,沒達到老舍先生“色味雙美”的標準啊。

  說到小年,似乎還有一種沉寂已久的習俗:祭灶、吃關東糖。在濟南城區里,祭灶的習俗早已無影無蹤,關東糖、糖瓜也越來越少。不過我今年有幸尋覓到了桿狀的關東糖。關東糖很脆、很酥,有時咬一口還會迸濺出許多渣渣,不過那甜味是沁人心脾的,與廚房裡柔弱無骨的綿白糖是沒法比的,多了一層過年的香氣,讓人很是舒暢。

  我在福建吃過一回白年糕:味道雖不錯,可口感是單一至極,好像在咬糯米糰子。山東的黃米年糕就不一樣了。原材料是黃糯米面,和面時直接把洗凈的大棗整顆放進去,正好隨着和面被絞碎一部分,進到黃米面裡面,捏成窩窩頭狀,上鍋蒸熟。吃黃米年糕時,離大棗越近,棗味越濃,還要時刻提防着,別被棗核咯了牙,多麼有趣!

  說到年糕,就不能不說豆包了。豆包講究心裡美,其實也是餡料的重要性。做豆包前一天晚上要把大紅棗以及紅小豆放糖放水,煮沸了再燜。第二天上午餡料已燜得差不多,甜糯軟香,直接吃更是美味無比,即刻用發麵包了放進蒸籠里,還要一同做些饅頭。蒸出來的豆包外表普通,裡面卻是紅彤彤的,煞是好看、煞是美味。

  最後要介紹的,也是我最為喜愛的,就是酥鍋了。酥鍋這手藝,我的親人里只有我姑姑有,而奇怪的是我奶奶卻不會。酥鍋之做法,我也不清楚,大概就是把喜歡的食物煮熟了加某種香料燉吧。最後收了汁,放涼以後,每種食物既保存了些許原味,也有一種互相聯通的不可名狀的香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酥鍋涼了才好吃,可地凍天寒的,不免令人不太適意,也是春節美食中的特色一員了。我們小區來了個賣酥鍋的,掀開鍋蓋,冒出的竟是陣陣熱氣,這算什麼酥鍋!他那酥鍋還有哩啦的湯水,味道一般,竟然還有人買!於是我便決定再也不吃他家的了。

  酥鍋有酥白菜酥豆腐酥魚酥雞酥豆角酥海帶酥肉酥口蘑酥木耳等等,什麼都可以往裡放,我最愛的是酥海帶。

  過年,其實不僅是一個盛大節日,也是億萬中國人的心靈寄託。我衷心希望這些美食,凝固成舌尖上的年味,一代又一代流傳下去,一年又一年期盼下去。

  初一:江韞瑤

回目錄

舌尖上的美味之魚肉鬆作文350字

  媽媽會做各種各樣關於魚的美食。比如:豆腐魚湯、水煮活魚、魚丸子、魚肉鬆等。說到魚肉鬆還有一個小故事呢!

  話說媽媽剛懷上我的時候,她吃什麼就吐什麼,不愛吃肉只愛吃點青菜。爸爸看到非常着急說:“這樣子下去可不行,會沒營養的。”外婆知道了就做了一些魚肉鬆。

  沒想到媽媽很喜歡吃,從此以後我也非常喜歡吃。

  但魚肉鬆的製作方法太複雜了。

  得先把骨頭和肉分開,再把肉煮熟,最後還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把肉烘乾,才能做出香噴噴的肉鬆。

  每次媽媽做完這道菜都腰酸背痛,我都特別心疼。我真想對媽媽撒個小謊說:“媽媽我不愛吃魚肉鬆了,你以後不要再做了。”但又想撒謊是不對的,我可以給媽媽打下手讓媽媽可以不用那麼累。

  媽媽我喜歡吃魚肉鬆,但我更愛你。

  福建泉州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二年級:徐悅

回目錄

舌尖上的初一作文900字

舌尖上的初一 

  不知不覺,小學已從筆尖上和日記里悄然離去,帶走了生命的一抹亮色和一縷縷天真無知。在六年級過後的那個夏天,我們暫時放下了那對曾載着我們掠過三個年頭的羽翼,好好的休息一陣。站在八月的尾巴,我走進了我的初中生活,初中特有的味道,強烈的刺激着我的味覺,忽地伸出舌頭,觸到了酸酸甜甜的滋味······ 

  草莓味的初一 

  告別了同窗六載的同學們,告別了有些散漫的初中生活,新鮮親切的環境,各具風采的老師,充滿個性的同學,一波波的衝撞着我的眼帘,於是常常會有種酸酸的感覺,使得我禁不住的流淚,有些失落,有些膽怯,有時也會對自己胡來的多愁善感而啞然失笑。草莓,帶着淡淡的酸味,如同我的初一生活. 

  榴蓮味的初一 

  耳邊響徹着老師的淳淳教導眼前閃過老師對我們苦口婆心相勸的畫面,無形中,揮別一月的硝煙味,有從這個新的集體中瀰漫開來,教學進程的一步步加快,老師的批評也愈加簡單,於是在每天晚上,我又多了項新的功課——預習。眼看着窗外一道道明亮的燈光逐漸熄滅,低頭望見幾科尚未複習的書本,只有無奈的嘆幾口氣,強打起精神來,繼而又一次開始奮筆疾書。唉,榴蓮,入口的苦澀讓我難以下咽,正如我的初一生活。 

  薄荷味的初一 

  體育課,操場上,男生們在球場上揮汗如雨,在競技中體會那份刺激和快感;女生們在草地上,三三兩兩的聊着天,做着遊戲,在交流收穫友誼的快樂。教室里,同學們各自發表着獨具匠心的看法,在我們固執的眼神中,分明是屬於我們的青春在躍動。哦,清新的薄荷味,我們的初一生活! 

  西瓜味的初一 

  第一次上社會課,帶着一絲絲的期待與興奮走進校園,天空中,灰濛濛的霧宛如薄紗給校園披上了一層外衣,裝飾着陌生的校園,是它多了一份神秘感。走進教室,發現同學們也正好奇的討論着今天的社會課。終於上課了,與本不安的心情在此刻寧靜下來,周圍鳥兒的鳴叫成了最自然的背景音樂,在這份祥和中,我感覺到格外的充實,同學們偶爾報出的幾句妙語也會使得氣氛變得輕鬆不已,多麼快樂呀。西瓜,甜甜的滋味,充滿希望的初一生活。 

  我用舌尖收集着我初一生活的點點滴滴,多彩的初一,多味的初一,在充滿水果味的泡泡中,我快樂着······
回目錄

舌尖上的浪費作文800字

  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還有一億多農村扶貧對象、幾千萬城市貧困人口以及其他為數眾多的困難群眾。這種“舌尖上的浪費”引起人們的關注。“舌尖上的浪費”有民間的,更有官場的。人們去餐館吃飯,點完的飯菜吃不完就直接廢棄在飯店;同時,公款吃喝之風盛行,大行其道。

  節慶時節,聚會增多,請人吃飯一定要多點菜,不然覺得丟面子。往往造成請客的點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會被浪費。

  有調查顯示,一個人每天至少消耗糧食一公斤,而一個中等規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費掉64000公斤飯菜,64000公斤飯菜能至少滿足6萬人一天的口糧。

  多數人認為,在餐廳就餐把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回家,是一種當下所提倡的節約行為,他們表示會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而部分人則認為,打包剩菜得視情況而定,都是親朋好友餐后打包大家習以為常,但生冷菜品是否會變質,與不熟的人共同用餐,對他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熟悉,又沒有使用公筷,這樣的情況不會選擇打包。部分市民會因“菜沒剩多少”、“嫌麻煩”、“礙於面子”,很少把剩飯菜打包帶走。

  我認為人們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有一首古詩這樣寫道: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有誰知道人們碗里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呢?是啊!我們每天都吃着又香又甜的大米飯,碗里吃不了就倒了,一點兒都不覺得在浪費,真是無所謂,難道真的不知道“粒粒皆辛苦”的詩意嗎?現在我們不妨想想農民是怎樣在地里為莊稼除草鬆土的。一位農民正在地里剷除草已經忙到中午,熱汗滴到了苗下泥土裡的情景。我們就這樣浪費地倒掉了,一點也不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

  所以我呼籲從現在開始大家要珍惜糧食,愛護。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

  六年級:徐旖琳

回目錄

舌尖上的北京作文1000字

  我喜歡去姑姑家,喜歡住姑姑家的大房子,在大方廳里看大電視,在卧室里看國外動畫片,坐在一體機電腦前查資料。可我最喜歡的還是讓姑姑領我吃北京的特色小吃、美味佳肴。有廉價的,也有昂貴的。家裡人都說我是個好吃的美食家。

  我喜歡那家小館的宮廷菜——皇罈子、砂鍋居的焦溜丸子和砂鍋白肉、正宗東來順的涮羊肉、旺順閣的魚頭泡餅、星期五餐廳的西餐——斜管面和鮮榨檸檬汁、宇宙韓餐的韓式排骨、百慧尚餃園的煎餃……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北京烤鴨。

  北京有好多烤鴨店,我去過全聚德烤鴨店前門的店,王府井的店,那個店還有一盤栩栩如生的“小鴨子”哪,羲和雅居的合和烤鴨,我覺得還是大董烤鴨店的烤鴨最好吃。

  北京大董烤鴨店(原北京烤鴨店)成立於1985年4月28日。大董烤鴨店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原來總經理董振祥被朋友們昵稱為大董,由此而得名。聽人們說大董是個奇才,不僅是因為他的烤鴨店門庭若市,還因為他在烹飪行業有着很高的聲譽與地位,更因為他還是中國餐飲圈內唯一一位獲得MBA學位的廚師兼餐飲管理者。

  大董烤鴨店布置的富麗堂皇,餐廳的裝修很有主題性,是以四庫全書為主題的,非常文雅和人文化。烤鴨店的生意每天都紅紅火火,若不是提前訂桌,還吃不上呢!

  那兒的烤鴨比全聚德的好吃多了,我最愛吃的是鴨皮沾糖,太美味了,很酥,不覺得油膩,入口即化,滑而不膩,鴨肉質瘦嫩卻不澀,還有小餅,跟其他地方的小餅不一樣,似乎是加了糯米還是什麼,成色均勻,薄厚適當,卷很多鴨肉汁醬也不會漏,很有嚼勁,比很多地方吃起來像春卷皮的那種餅好多了,另外還有那個空心的餅,不知道怎麼做的,那麼薄又不碎掉。這裡的烤鴨“有八個調料、八種吃法”,鴨皮“蘸糖”,“入口即化”;鴨肉“蘸蒜泥”,也是“一絕”。鹽水鴨肝“做得嫩”又“入味”,值得嘗試。烤鴨吃法的挖掘和保留也是大董烤鴨店的特色,每桌上都有一份關於烤鴨吃法的指導小冊子,讓顧客感受到文化的關懷。其它的菜品做的非常精緻,每道菜都有各自的特點,每道菜都很藝術,造型“別緻”,擺盤“像一幅畫”,味道也“有特色”,而且能把菜做出一種意境,給人以驚喜。有機會一定要嘗嘗董氏燒海參!價錢也是很貴啊。正像奶奶說的,看價格,嚇你一跳,嘗味道,也嚇你一跳,前者是膽戰心驚,後者是心滿意足。

  除了這些,北京還有很多好吃的,像:驢肉火燒、無量羊湯、糖葫蘆、驢打滾年糕……更多好吃的等你們去發現哦!

  天長小學五(4)班  任秋宇

  五年級:任秋宇

查找更多舌尖上的作文(共10篇),請進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