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徵文範文 >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

手機:M版  分類:徵文範文  編輯:小景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 標籤:做最好的家長 我的中國夢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一):追憶我的父親

  洛陽市糧食局軍糧供應管理中心 王一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撫摸你的雙手,我摸到了艱辛,不知不覺你鬢角露了白髮,不聲不響你眼角上添了皺紋,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嘗了三分……".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眼淚不聽話的奪眶而出,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2016年元月27日,天陰陰沉沉的,飄着小雪,這一天我永生難忘,就在這天晚上我最敬重的父親閉上了那雙慈祥而又疲憊的雙眼,安靜的走了,終年58歲。那一刻我是多麼的無助,天彷彿塌下來一樣,聲嘶力竭的哭喊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而我還執拗地幻想着父親能突然睜開眼睛,哪怕再看這個世界一眼,完成他未了心愿,但是我摸着父親冰冷的雙手,看着他緊閉的雙眼,我知道這再也不可能。父親真的離開我們了,永遠的睡著了。如今回想我的一路走來,不斷成長,是父母那潤物無聲的言傳身教,那質樸、節儉、善良、純真的家風,引領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南陽市卧龍區,父親的出生和成長正是在國家困難時期的五六十年代,那個年代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當時,爺爺被打成右派,沒了工作,回家勞動。爺爺奶奶要下地勞動,家中弟妹多,父親作為老大,從小就擔負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重任。由於爺爺有文化在大隊當了支書,每次吃飯可以"照顧",爺爺帶回去的食物,父親也從不去爭搶,都是由着弟弟妹妹去吃。父親總說"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樣子,就要照顧好弟弟妹妹,承擔起家庭責任".

  在父親15歲時,就和大他十多歲的人一道去平頂山為生產隊拉煤。去平頂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來回要走500多里路,千斤重的煤車,全憑兩條肉腿拖回來,一來一回要五六天,即使是身強力壯的漢子也要累掉幾斤肉,何況還是十幾歲的少年。隊長不解地問父親,隊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圖啥?父親實話實說,圖的是多掙點工分,為家裡省點糧食。弟弟妹妹多,越來越能吃了,我想為父母減輕壓力,不忍心讓弟弟妹妹餓着肚子啊。

  時至今日,父親和叔叔姑姑感情很好,叔叔姑姑家有什麼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父親,父親也會不惜代價去幫助,即便自己家中困難,也要傾囊相助。這就是我的父親,勇於承擔的父親。

  1978年,父親高中畢業,去山東濰坊光榮參軍。在部隊的幾年,父親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屢獲嘉獎,從戰士干到了副班長,班長,並光榮入黨。

  在部隊的3年生活,父親養成了風風火火,雷厲風行的作風,辦事從不拖泥帶水。1980年,部隊營建新營房,父親作為突擊小分隊負責人,發揚艱苦奮鬥作風,帶領全班戰士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得到連隊支部嘉獎。

  由於在基層連隊表現出色,父親得到機會要上調營部機關當文書。對於千載難逢的機會,父親選擇了放棄,連長和指導員都是不解。父親卻說"這個機會讓給別的同志吧,家中弟弟妹妹都在上學,我的父親剛剛平反,恢復工作,家中生活的重擔全在我母親身上,我復原回去。"就這樣,父親背起行囊,告別了軍營生活,復原回鄉,承擔了作為家中老大的責任。"多為別人想想,少為自己盤算",是父親的行為準則,也顯示了一個普通人的寬闊胸襟,並深深地影響了我的一生。這就是我的父親,心繫家庭的父親。

  去年11月,父親身體突然出現異樣。一天晚上,我和父親、叔叔商量要去女友家提親之事,父親顯得異常興奮,在他看來,兒子娶妻是天大之事,必須準備充分,盡全家之力辦好,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小叔在醫院工作,看到父親異樣。第二天我帶着父親去醫院檢查,父親執拗不去,害怕花錢,影響我的婚事。醫生當即建議住院治療,父親一聽要住院,當時就火了。父親責任心極強,住院就意味着要請假,影響工作。我和父親大吵一架,父親見拗不過我,答應第二天和單位請假,住院治療。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化驗,等待也意味着煎熬,然而噩耗傳來,父親腹部長了惡性腫瘤。拿到結果那刻,我淚如泉湧,抱怨這世界的不公,老天的無情,厄運怎麼會降臨到我們頭上?為什麼會是我的父親?

  在醫院住院治療期間,面對病痛的折磨,父親顯得異常輕鬆,很是樂觀。總想早點回去,為我操辦婚事,還有他放心不下的工作。每次醫生在傷口換藥,用鑷子在刀口處探查,父親從不說疼,在外人來看,簡直不可思議。

  父親一生節儉,吃飯總是粗茶淡飯,不捨得為自己添一件新衣。但是為子女,弟妹卻慷慨大方,毫不保留。在醫院,父親總是嘮叨用藥要用便宜的,不要用進口的,太貴了。殊不知,親愛的爸爸,依你的病情,國產藥物作用已經不大,只能使用進口藥物才能控制。我知道父親怕增加家裡負擔,是想省下錢來。但是,親愛的爸爸,你若走了,留下再多錢,又有何用!父親走時,就剩下皮包骨頭,我知道他是帶着遺憾,帶着不舍走的,什麼話語也沒留下。願親愛的爸爸,在天堂再也沒有病痛折磨。

  父母辛勤勞作,勤儉持家,家中父母,弟妹和睦相處,孕育出了樸實厚道、誠信友善的家風,教會我做人的道理,伴我走到今天。大學畢業,通過考試,進入單位工作至今。在工作中,牢記家風,以單位大局為重,團結同事,和睦相處。在生活中,勤儉節約,百善孝為先。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清明,回鄉祭拜父親,故人已逝、田園依舊,望着村前清澈的溪水,綠葉成林的村莊,習近平總書記溫暖的話語再次湧上心頭:"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二): 家風傳承 言傳身教

  市教育局老乾科 范永健

  家庭作為國家的一個細胞,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社會風氣的好轉、樹立文明新風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沒有良好的家規家訓難以形成良好的家風,但凡家規較嚴的家庭,其家庭都和睦,家人都彬彬有禮、有涵養,都文明向上向好,都事業有成,在立身處事,持家治業都十分成功。我家的家規不是我杜撰的,是上一輩的示範、身體力行傳下來的,共16個字,即"尊敬老人,與人為善,勤儉節約,誠以待人。"

  從我記事起,父親就經常教育、叮嚀我說,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根本談不上愛國、愛家、愛社會。在孝敬父母贍養老人方面,我的父親、大叔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和模範。我的爺爺去世后,奶奶成了家庭的核心,儘管她沒有文化,但是父親對於奶奶的話總是言聽計從,從沒見父親與奶奶紅過一次臉,頂過一次嘴。或許是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在父親身上"忠、信、溫、儉"的思想體現的淋漓盡致。2002年盛夏時節,年事已高的奶奶生病住進了醫院,父親請假回家,晝夜在病床前伺候,都說床前百日無孝子,可是父親用他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奶奶去世后,父親由於傷心過度,幾次住進了醫院,後來心臟出現問題,在北京做了心臟換瓣手術,母親說都是當時傷心過度落下的病根。目睹父親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我們兄弟兩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以父親為榜樣孝順老人。

  奶奶去世以後,父親秉承了祖輩的做人準則,又將這些準則毫無保留地傳承下來。平日里,父親曾多次告誡我們:做人要誠實、做事要清白、處世要正直。並教育我們一定要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等名言警句。後來,隨着自己年齡增長,我覺得父親說的每句話對自己都很有用。日常生活中,我的母親也經常用"穿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等話語,來教育我們勤儉節約珍惜勞動,讓我在年少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價值觀和做人準則。在吃的方面,我們家中的剩菜剩飯從來不倒掉,除非是壞掉不能吃了,要不然一定會留到下一頓再吃。記得小時候我們吃的很多小零食,外面賣的,母親很少買給我們吃,能自己做的都是自己做,用母親的話說,這樣既省錢又健康。現在我們的家庭也是一樣,從來不輕易下一次館子,總說飯店的菜貴,好不容易帶母親去吃一頓,她都能念叨上好幾天,說在外面吃一頓能頂上在家吃好幾天了……

  前幾年,兩個老人閑着沒有什麼事情,就開了一個小商店,賣一些生活用品,始終堅持物美價廉、童叟無欺,深得附近鄰居的信任,有時我們都覺得買的太便宜了,不夠來回的路費錢,父親總是說,都是回頭客,主要是方便大家。夠本就行。

  現在我也結婚生女,按照父親的教誨,對女兒嚴格要求,絕不姑息遷就。在子女教育方面,我始終認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孩子來到人世間,都是一張白紙,要塗成什麼樣的圖案和色彩,就要看父母是否能把自己家族中延傳下來的家風傳遞給孩子。在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上,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成長的導航燈,更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在孩子的成長足跡中,都會伴着家規和教育,使家風一代一代流傳下去。所以我時常把鄭板橋的名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不斷告誡女兒,讓她從小養成了自食其力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家風就是父母之風,父母的良好品質是孩子的無價之寶,父母的品質、作風、性格、愛好,都會自然地在孩子心靈上顯現,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僅體現着個人素質的高低,也體現着一個家庭家風的良莠,一個個人、一個個家族組成了一個民族,而個人素質、家庭的家風形成的則是一個民族的民風,需要我們共同來維護。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三):父親的"百寶箱"

  洛陽市第二十四中學 郭肖飛

  也許是小時候家境過於艱難,總覺得父親是一個"小氣"的人。一身衣服已經洗得褪了色,仍舊穿在身上;一雙襪子補了又補,還繼續使用;一塊饅頭掉在地上,撿起來拍一拍繼續吃。家裡很多物件用了一二十年,明明已經破舊不堪,可父親總也捨不得扔、捨不得換。

  他有一個木製的舊箱子,裡面放了生鏽的鐵釘、廢棄的螺帽、截斷的電線、變形了的管子以及傢具家電上拆下來的舊零件,五花八門,不勝枚舉,儼然一個亂七八糟的雜貨鋪。這些東西,有的是從廢舊的器物上拆卸下來的,有的是做工時剩餘的邊角料,有的則是從外面撿回來的。箱子表面灰暗無光,木紋開裂,銹跡斑斑,放在家裡總覺得格格不入,實在有礙觀瞻。

  有一年春節前夕,父母外出做工,我和妹妹負責打掃屋子。為了徹底改變家裡"髒亂差"的局面,我和妹妹達成一致:凡破舊無用、影響美觀的東西,一律清除。父親的破箱子理所當然地被扔進了垃圾堆。誰知父親回來后"龍顏大怒",晚飯也顧不得吃,自己跑出去找了大半夜,硬是把箱子從垃圾堆里翻了出來。回到家裡,他用抹布反覆擦拭了一番,第二天又在上面塗了油漆,並且鄭重地告誡我們,不要隨便亂扔東西。就這樣一個我們視如敝屣的箱子,父親卻愛如珍寶。從此我們一家人便戲稱其為"百寶箱",再也沒有動過"清除"的念頭。

  有一天,母親正在打掃衛生,拖把壞了,她便喊我過去看看。我對母親說:"反正已經用了兩年了,該淘汰了,明天我再買一個吧!"誰知還沒等到第二天,就被父親發現了。只見他打開"百寶箱",找來了鐵釘、鐵絲、木塊、布頭、鉗子、鎚子等物品。在拖把柄上襯了木片、纏上布頭,釘子釘了幾下,鐵絲繞了幾圈,最後用鉗子一緊,拖把便又完好無損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我佩服地說:"爸,想不到你還有這手藝!"父親看了我一眼說:"這需要啥手藝,過日子就得修修補補,照你們那樣的過法,即便是金山銀山也不夠花啊!再說,大小東西都是花錢買來的,扔了可惜。"就這樣,這個修好的拖把又用了兩年。

  後來,我結婚成家了,也仍然跟父親在一起生活,生活瑣事有父親打點,我只是專心致志地上班,全無後顧之憂。有一天,妻子下班回家,向我抱怨說她的電動車爆胎了,我安慰她說:"沒事,一會兒我去幫你換一條輪胎。"這話被父親聽到了,他從裡屋走了出來,沉着臉說:"換什麼換!換一條不得二三十塊錢?"說罷,他轉身去翻他的"百寶箱".不一會兒,他拿了一把銼刀、一把剪刀、一把螺絲刀、一瓶膠水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東西,便出去了。大約過了半個小時,輪胎補好了。父親對我們說:"先騎着吧,幾個月應該沒問題,等實在不能補了再換。現在生活條件是好了,但也不能鋪張浪費,別忘了以前咱家的生活多艱苦,能有今天的不容易。人生在世,來日方長,只有開源節流,才能細水長流。"我沒有接話,看着父親紫黑的面龐、花白頭髮以及額上遍布的皺紋,心裡掠過一絲酸楚。我暗下決心:以後類似的事情我要和他一起做!

  一次、兩次、三次……,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也開始翻父親的"百寶箱"了。水龍頭漏水了,我去翻"百寶箱";電燈不亮了,我去翻"百寶箱";柜子拉手壞了,我去翻"百寶箱".在我的不斷嘗試之下,大多數問題居然都解決了,父親的"百寶箱"不知不覺也成了我的"百寶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也許父親說不出這樣的大道理來。但是他的生活態度卻讓我深刻體會了句話的現實意義。

  父親沒有掙下萬貫家財,卻教會了我艱苦奮鬥的生活作風;父親沒有定下什麼家訓族規,卻讓我深刻明白了勤儉持家的道理。唐朝詩人李商隱曾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相信,只要我們不忘記勤儉節約的美德,只要我們秉承艱苦奮鬥的作風,就一定會實現家興國富的中國夢。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四):踏着父母的足跡,做一個幸福的人

  洛陽市第二十四中學 王玉娟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而我的家,父母文化程度有限,沒有什麼成條成文的家風家規,有的更多是以身作則與言傳身教。他們經常說:"吃虧是福","人都不容易,要體諒他人","勤儉持家"等等。這些話一直影響着我,可以說這就是我的家風,我行為的準則,在教育孩子上亦是如此。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有時放學回家,母親經常拿出兩袋差不多的物品像小孩子一樣問我:"哪兜好?"我往往都審視一番后告訴她結果,然後母親會笑着說:"我覺得也是!"然後就把好的一袋遞給我,並囑咐我給誰誰家送去,我知道這又是某個鄰居讓她幫忙捎的東西。我有時也會不解地問:"你幫別人捎東西,既費力又費時,最後還要把好的讓出來,圖啥?"母親就會笑着說:"別人相信我才會讓我幫忙的,再說吃虧是福,那麼小心眼幹嘛!"母親還經常告訴我:"你在佔便宜的時候,肯定就有人在吃虧,你就是在拿別人的不開心換自己的開心,不值當!"母親的"吃虧是福"一直在影響我做一個坦誠、大度之人。為人母之後,當自己的孩子因為玩具等心愛之物被其他小朋友拿走玩而不開心的時候,我就耐心的告訴兒子:"好朋友之間是要學會分享的,大家都快快樂樂的,你是不是會更開心?"兒子這時就會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再因此而不開心,再後來就是主動的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看到孩子臉上高興自豪的表情,我知道他已經明白了分享的樂趣。

  記得在剛工作時候,生活的瑣事接踵而至,與人之間的摩擦是很難避免的。當時經常向母親抱怨,母親聽后總是呵呵一笑,讓我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想想,很多煩惱也就沒有了。按照母親的建議換位思考,果然自己就不那麼狹隘了。再想想父母這一輩子與人為善,什麼好東西都願與鄰里左右分享;碰到走街串巷的手藝人,媽媽總要多做一碗飯端過去;儘管家裡並不富裕,但跟小本生意人打交道,他們都習慣性的不還價,常而往之,這些人無論在哪碰見都很熱情。在他們做這些的時候總會加上一句:"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你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人都不容易,要相互體諒。"就是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我慢慢學會了體諒、寬容,甚至到後來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這些都使我受益無窮,我想我們也都在享受着這份幸福。

  我還要感謝父母,他們教會了我勤儉持家。父母都是從苦日子裡走出來的,深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平時精打細算,量入為出,使家庭開支安排井井有條,取用有度,包括節水、節電、節省煤氣、節約糧食和不浪費瓜果蔬菜,他們都為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教會了我很多生活的技巧,使我在經營自己的小家時能做到從容自如。另外,他們勤儉的習慣對於我的性格培養有很大的益處,勤儉讓我明白人不能只為今日而活,要為明天做好充分的準備;勤儉還讓我學會了剋制,理性的面對自己的消費;勤儉時刻檢驗着自己的虛榮心,使我擁有安逸閑適的平和心態。我想這都是無比珍貴的財富,我也會繼續把勤儉的習慣傳遞給我的孩子,使他們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中也不會迷失方向。

  這就是父母用他們的一言一行告知我做人和持家的道理,讓我從"吃虧是福"中學會了坦誠與大度;從"人都不容易,要體諒他人"中學會了寬容與友善;從"勤儉持家"中學會了理性與剋制。就是這些簡單而質樸的家風使我成為了一個幸福的人,我將繼續把這些珍貴的財富作為我的家風傳承給我的孩子,讓他們也做一個懂得幸福的人。

您正在瀏覽: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
網友評論
"我的家風我的家"徵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