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徵文範文 >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

手機:M版  分類:徵文範文  編輯:得得9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 標籤:慈善讀本 文化苦旅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一):愛心創造奇迹

  "最終,他被救活了,他的身體里流着十多名同志的血液。"媽媽講完了這件發生在她們公司的事。我驚訝得張開了嘴,用手摸着下巴,眼睛瞪得大大的。難以置信,媽媽的同事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幾個月前,他靜躺在手術室的床上,進行一場小手術。不幸的是,這場不引人注目的小手術竟帶來了敗血症。幾個調皮的致病細菌跑入了他的血液循環系統,卻釀成了嚴重的敗血症。他的器官功能開始衰竭,面色蒼白得發青,很快就被醫生告知病危。要治好他,必須要大量新鮮O型血液,即便如此,死亡率還是高得駭人。救人如救火,眼看他逐漸失去了意識,已在死亡邊緣徘徊,公司里30多名同事在第一時間趕赴上海,不是O型血的同事只恨自己不能在危急關頭幫上一把,就在紹興翹首默默祈禱。

  在獻血現場,同事們愛心涌動。一名退伍軍人第一個捋起袖子抽血化驗,獻血小板;一位孩子患重感冒的父親為搶救同事毅然趕來獻血;獻血隊隊長獻完血後顧不上休息,忙着為大家安排食宿,協調各種工作;還有一位父親剛去世的員工,多日勞累的他第一次測血壓沒合格,但他堅持要求休息后再測量第二次,他說,好不容易來到上海,獻不上血,那有多遺憾。一管管新鮮的血液流進他的血管,這些血液來自於不同的身體,飽含着同一種愛心和希望,奔赴同一個軀體。經過一個星期的搶救,那不同的血凝聚成的一股力量,竟推動了他體內的循環,使他的生命重獲動力,如一座廢棄的工廠重新運作。他的心靈流着幾十個人的血液,這支撐起他生的信念。他的面色漸漸紅潤,器官功能漸漸恢復,漸漸能獨立行走,很快他又成了一個不普通的正常人。

  愛心的力量竟如此驚人,誰能相信愛心這個抽象的東西竟能扶持起一條垂危的生命。愛心足以創造奇迹,愛心能給久陷沙漠的人一片遼闊的綠洲,愛心能給身陷囹圄的人一次珍貴的機會,愛心更能給奄奄一息的人一絲重生的希望。讓我們都獻出自己的愛心去感受生命的溫暖!

  本文作者系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教育集團龍山校區學生 沈定宇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二):把慈善做成令人感動的事

  慈善,多麼溫暖動人的兩個字,真正的慈善行為應是一種不附加任何要求的給予。給予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微博:"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家,上車后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置上,老公沒有讓這位女士讓位。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公為什麼不請她讓出位置。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台北,從頭到尾都沒有向這位女士表示位置是他的。下了車,我和他說:‘讓位是善行,但這麼長的路程,大可中途請她把位置還給你,換你坐一下。’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三小時而已。’"

  這句話着實令人感動。那是發自內心的慈善,用與他人平等的靈魂給予愛和尊重。這條微博的配圖就是一位腿腳不方便的女士安詳地坐在車上,而旁邊立着一個挺拔的身影,目光堅定。這幅圖沒什麼特別,卻和諧而溫暖,吸引人的目光。

  因為他把慈善做成了好看的事,這種好看不是花架子,沒有光鮮亮麗,也沒有做作,只是單純地想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連同愛和尊重一起給予他們。

  "慈善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但凡慈善的舉動,都會令人感動。"但是,施捨永遠不會帶來真正的道德優越,只會與道德顯得格格不入,永遠不會成為"好看的事".所以,我們不要那些高高在上的施捨,我們需要的是基於愛和尊重的給予,因為只有那樣,慈善才好看,才耐看。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靈石初級中學學生 牟思敏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三):慈善在我心

  付出點滴慈善之心,匯成人間大愛暖流。《慈善讀本》讓我們知道了貧民窟里孩子過的是我們難以想象的生活,還有那些全心全意幫助他們的慈善家,像比爾·蓋茨、特蕾莎姆姆。

  大愛者愛國愛天下。毛主席打江山,打出了中國的安定與祥和;習主席治國家,治出了中國的富裕和強盛。平常大家關注更多的也許是"我們",但如果把視線轉向"他們",你一定會為他們的生活現狀所震撼:8歲的她背一筐蔬菜去賣,需要翻過兩座山;7歲的她交不起學費,只好上山砍柴;因為沒有合適的聾啞學校,一個啞巴小姑娘至今沒有學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個令人心痛的事實。泥濘的教室、風雨中露天的課堂、站着上學的孩子……這一幕幕,都撥動着我們的心弦。他們,是不幸的小天使。

  "慈濟世間仁心有自,善行天下大道無垠。"這說的就是他們——兒童慈善家。湖南的王達佳從7歲起就開始做義工,累計捐款24萬多元,被封為"愛心少年";北京小學生組成的"小志願者聯盟"為貧困小學募捐圖書,為地震災民義賣籌款,為災區孤兒募集過冬物資;美國11歲男孩扎克·班納微跛,卻堅持步行78英里,籌集了300萬美元的善款,是徒步募捐史上成交率最高的……要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回答也許永遠只有一個字:愛!

  別以為只有這樣才是慈善,扶老爺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孕婦讓座,耐心的給陌生人指路,幫迷路的孩子找到媽媽,這些你或許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足以溫暖人心。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伸出援助之手,將慈善之風傳遍全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本文作者系紹興市魯迅小學人民路校區五(7)班學生 秦藝珊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四):慈善沒有專利

  就像是乞討永遠對應着的是乞丐一般,在我,亦或是說在絕大多數人的觀念里,慈善亦是永遠對應着富豪的,這就像是一種固定的模式——大手筆地捐出錢是他們的專利,正義地弄排名是我們的專利——於是我們會很理所當然地把在汶川地震中捐了錢的姚明罰下場,還能義正言辭地說:"誰叫你胳膊肘往外拐,怎麼給自家的還不如送進美國的多,少幾十萬呢!"

  風水輪流轉,時間久了,如果光盯着一幫有錢人,比誰更正義也變得索然無味,於是我們放眼四方,看見了一股股民間的力量,幾十年如一日地奉獻,不求回報,默默無聞。我們的心被那一些質樸的面孔打動了,我們會在CCTV的感動人物頒獎禮上無盡地灑淚,給報道他們的新聞點個贊,偶爾路過他們的生命,順手發條微博感慨讚揚。於是這些草根也被我們無形地頒發了慈善的專利。 只是回過頭來,我們呢?

  沒有富有到眾人皆知,也沒有貧窮到勉強度日,於是我們藉著自己的中立,成了看客,只剩下不斷的評述,會心安理得地覺得理所應當——沒有專利,何談用權?反正一來沒人家有錢,二來又沒人家有時間,等我有錢了再做又不遲!像是鎮定劑,自我安慰后,繼續給更多的"姚明"們開批鬥會,卻忘了自己是不是也該做些什麼。

  直到剛剛才過去沒多久的一件事,我覺得是時候卸下自己的"安魂香"了。那是在學校後門的車站,和朋友等車,是七月剛剛撩起的狂躁。晌午,熾熱的太陽肆意地散下一地的熱浪,不一會我便汗流浹背,四下留意,看見個冷飲店,和朋友轉去,一人一杯地走出,嘴裡吸着冷涼的飲料,漫不經心地看四方,這時,我留意到一個穿着橙色背心的環衛工人,他站在一家軍裝店的門口,半晌沒動靜,繼續看下去,只見他像猶豫很久,慢慢地掀起門口模特身上的一件軍大衣仔細地撫摸,眼裡充斥着愛意和無奈。

  不知道如何去描摹,只是那般炎熱下,一個黑瘦環衛老人,腳邊還堆放着衛生工具,卻在渴望一件軍大衣。那時我雖心有所動,卻想着自己身上沒幾個錢,以後有錢再說吧,只是事後告訴了一個好友,第二天他卻打來電話問:"你們學校後門在哪兒啊?"

  就是那一霎那,我一下子醒悟了——為什麼不試着盡一份力,我們或許真的很微小,我們或許做一輩子的慈善也不如那些名人動動手指的力量,但是我們卻是該參與的人,慈善沒有專利,我們只是給自己劃了條虛偽的線,既然只是在做給自己的良心看,何必等待,我們沒有理由對別人的"吝嗇"嗤之以鼻,因為微慈善亦傳遞大愛心。

  本文作者系紹興市第一初級中學龍山校區學生 陳亞琳

您正在瀏覽: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
網友評論
慈善文化進校園徵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