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節日散文 > 秋天的稻床

秋天的稻床

手機:M版  分類:節日散文  編輯:小景

  秋天的稻床

  。

  秋天的稻床,是我兒童時山區集體經濟年代,用一種原始的方式,在田裡給稻子脫粒的地方。它是檢驗山區農民一年勞動成果的場所,也是我童年夢中經常光顧的地方。

  在童年的記憶里,當家鄉梯田稻子滿眼金黃時候,正是鄉親們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光,於是,他們選擇梯田底層比較大的田,將該田水放干,稻子先收割,再用牛犁、耙過後,讓牛套上石磙將泥土壓結,這樣,就成了山裡人脫粒堆稻草的稻床了。

  稻床做好后,接下來就是到各田塊去收割稻子。從梯田最上的一塊往下收割,那時是以生產組為單位生產,因為人多,一壠田一天就可以收完,隨後,將割下來的稻子連禾子一起打捆挑到稻場,當稻子全部收到稻場的時候,已經是太陽偏西了,這時,大伙兒還要坐在稻場的田埂邊休息一會,吃上一筒旱煙,舒展一下勞累的形神,看着快下山的太陽,他們不得不趕緊將一捆捆稻子鋪到稻場的中央,鋪成一個大圓形,趕來水牛,推來歷年放在田邊的石磙,套在牛的脖子上,牽着牛拖着石磙,在稻禾上不斷地來迴轉圈,將稻穀慢慢地碾下。

  天已黑了下來,這時,會點亮準備好的四個馬燈,高高地掛在四周竹竿上,照得稻床通亮。我們這班等待大人一起回家吃晚飯的童年孩子們,也高興地來到這裡,看着牛拉着石磙,就跟在石磙後面跑着好玩。記得我有一次跑着跑着,不小心被稻草絆倒,半時爬不起來,拉磙的牛又轉了一圈追到我的屁股後面了,嚇得一身冷汗……。經過兩個鐘頭的碾壓,一根根圓圓的稻草都被壓扁了,稻穀也只好分離,於是,父輩們將軟綿綿的稻草收起,在旁邊堆成一個大草堆。草堆恰好成了我們童年遊玩的場所,很長時間,我們會在這裡躲迷藏,打滾,盡情地揮灑着童年的時光。

  當收起稻草后,緊接着就是將稻穀收堆,進行揚稻程序。揚稻就是把稻子里的細草和空稻殼去掉。揚稻人將自已平時擦汗的老布大手巾,緊緊扎在頭上,並圍好自已的頸部,以防它們侵入。再看風的方向,然後順着風用長長木杴高高地揚起稻穀,這樣,比重輕的細草和空殼就被風吹到前面去了,而落到腳跟的全部是飽滿的稻穀。經過幾個年輕人輪流杴揚,一大堆的稻穀很快就揚堆成了一個小小的山崗,揚完后,又將稻穀堆成金字塔形狀,塔頂輕輕拉平,再用一個八寸見方的裡面裝有石灰,下面挖有“豐”字的木頭大印,蓋到上面去,隨後又在谷堆的四周蓋上一些“豐”字,目的是防止晚上看場子的人做小動作。然後,輕輕地蓋上一層薄薄的稻草,以備晚上下雨或稻穀星露受潮,等待明天早晨再進行分配。當隊長確定晚上看場子人選時,估計是晚上八、九點左右了,大家才回去吃飯。

  在這裡看場子的人是不能回去的,必須趕緊搭建自已晚上睡的棚子,將稻床的竹篙、竹耙子、長凳、揚叉都利用起來,棚子緊靠草堆面朝谷堆,將帶來的四個凳子做為四根柱子豎起,竹篙做為橫樑,竹耙子直放在上面,再用稻草扭成草繩子預以相互捆綁,以防棚子崩塌。蓋上厚厚的稻草,然後,篩子和揚叉將兩頭擋起來,用稻草堆在兩邊擋風,當棚子搭好時,家裡人把晚飯和被條也送過來了。我依稀地記得小時候,我曾陪父親看過一夜稻場,那時農村的深夜,萬物似乎都進入一種睡眠的狀態,靜靜的夜,沒有蚊子叮咬,也沒有鳥蟲的鳴叫,只有月光灑下一絲絲清涼。

  歲月悠悠,如今,昔日做稻床的水田已經被高速路深深地吞沒在腹中,兩壠梯田也被國道橫穿而破,剩下的田有的改種了茶葉,有的無人興種,已經荒蕪成山林了,即使是交通方便、水源好的地方種點水稻也是用腳踏的打稻機,童年的稻床,它在現實中已不存在了。存在的只能在我記憶中!

您正在瀏覽: 秋天的稻床
網友評論
秋天的稻床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