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失落的夢想

失落的夢想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一

  我站在涅瓦河口,面向大海,芬蘭灣的海風撲面而來。陽光下涅瓦河粼粼波光挾着一種陰沉而又自信的氣勢,終於與大海相匯。開闊的水面浩浩蕩蕩,彷彿在向全世界展示俄羅斯民族那種難以估摸卻又不可小覷的精神與胸懷。

  我站在彼得一保羅要塞,腳下這塊土地叫做兔子島,這裡是聖彼得堡的搖籃。聖彼得堡在這裡誕生,從而成長為一座令全世界羨嘆的歷史文化之都。我細細打量着要塞,打量着那歷經滄桑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這是一座極為完美的軍事防禦設施,城內多個子堡既各自獨立自成體系,又貫通勾連互為犄角,雖歷經三百餘年風雨,依然一副固若金湯的氣勢。

  城堡的中心有一座通體金色、造型獨特的尖塔式建築,這就是保羅大教堂。高高的塔尖像一支利劍直刺藍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座教堂乃聖彼得堡的締造者——彼得大帝和後來沙皇們永遠的棲息地。

  教堂已成為聖彼得堡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我的眼前浮起一幅畫面:三百多年前的一天,年青的彼得大帝也許就像今天的我一樣站在腳下這塊土地,面對着芬蘭灣,百感叢生,心潮澎湃。

  數十年的殊死博弈,北方戰爭終於以俄羅斯人的勝利宣告結束,強悍的瑞典人遭受沉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再也無法抖擻起強國的雄風,俄羅斯人奪回了芬蘭灣東端的涅瓦河口,豪情萬丈的青年沙皇拔出凝聚着民族希望的長劍,劍尖向腳下大地奮然一擊,斬釘截鐵地向全世界宣告:這裡,就在這裡建一座城池,名字叫聖彼得堡!

  這一擊,石破天驚,民族之魂勃然高揚。

  1703年5月27日,第一塊奠基石落下,聖彼得堡誕生了,俄羅斯偉大而又輝煌的崛起之夢正式開啟。

  從這一刻開始,波羅的海的海風輕輕翻過俄羅斯那些黯昧無光的歷史篇章。聖彼得堡象楔子一樣嵌進涅瓦河口,通向歐洲的新門戶被打開。身披農奴制枷鎖躲在樹洞里冬眠的俄羅斯睡熊終於睜開了一隻眼睛,它走出樹洞,擁抱隔絕已久的外面世界。這隻巨熊將以聖彼得堡為支點在世界的舞台上開始精彩的表演。

  我來到伊薩基輔大教堂與涅瓦河之間的十二月黨人廣場,廣場中央矗立着彼得大帝的紀念碑,這就是著名的“青銅騎士”雕像。

  年青的彼得大帝騎着駿馬,昂然立於一塊巨大的危岩之巔。彼得大帝登鞍攬轡,威風凜凜,意氣風發,一副雄視天下、捨我其誰的氣慨。老對手瑞典人化身為一條蛇被踩在馬蹄之下。這座雕像濃縮了當年俄國人打開通往歐洲出海口的歷史事件。據說,這是聖彼得堡的第一座雕像,也是聖彼得堡最具歷史意味的城標。

  “那裡,在寥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充滿着偉大的思想。

  ……

  在這裡就要建立起城堡,

  使驕慢的鄰邦感到難堪。

  大自然在這裡設好了窗口,

  我們打開它便通向歐洲。”

  我的耳邊響起普希金當年詩句,字裡行間那種期待和深情,我們今天依然能夠真切感受。

  一個不可思議的起點,開創了一段無法想象的輝煌。當年,年青的彼得大帝站在涅瓦河口,身後是一片河流縱橫,沼澤遍布的不毛之地。

  海風吹來,水草波浪般起伏。在一塊最不合適、也最不可能建設城市的地方建造一座王朝都城,這是一個歷史性抉擇。那個時候的彼得大帝想過一些什麼呢?也許那一刻他已經想像到涅瓦河對岸會矗立起一排排承載着俄羅斯歷史榮光和登峰造極燦爛文化的宏偉建築,一片沼澤之地會崛起一座氣象恢弘、讓全世界為之驚嘆的城市,這座城市會成為一段輝煌歷史的見證和俄羅斯永久的文化符號。

  300年前,這是一個多麼偉大超凡的夢想!

  二

  聖彼得堡充滿霸氣,是一座真正的氣度恢弘的帝王之都。

  聖彼得堡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衝著世界之最來的。彼得大帝這位身高2.06米、野心與個頭一樣舉世罕見的千古一帝,就是要建造一座全世界最氣派的帝王之都。他要用他氣度非凡的帝都來代表他那個名垂青史的時代,用他巍峨壯觀的宮殿來炫耀俄羅斯趾高氣揚的歷史文化。為此,他向那個時代展示了他無與倫比的想象力。

  在沼澤地里建造城市首先要解決地基問題。彼得沙皇下令,全國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頭蓋房子,凡是進聖彼得堡的商船必須上交一定數量的石頭抵作稅賦。可以說聖彼得堡是用全俄羅斯的石頭稅一塊一塊壘起來的。

  彼得大帝的偉大構想,俄羅斯人的非凡創造力註定了聖彼得堡與生俱來就是一座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城市。

  此時,我像一位文化的探尋者,恨不得把聖彼得堡的歷史遺迹一處一處走遍,以期對這座擁有巨大能量和豐富內涵的城市能夠獲得一種清晰的文化解讀。

  我必須心懷虔誠、小心翼翼,因為聖彼得堡整個城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在全世界是唯一的。

  我來到皇宮廣場,廣場中央矗立着巨大的圓柱——亞歷山大紀念碑,準確地說,應該是亞歷山大紀念柱。硃紅色的花崗岩石構成紀念柱的主體,在灰色天空的幕布下顯得幾分凝重。圓柱頂端是一尊手持十字架、腳踩長蛇的天使。紀念柱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打敗拿破崙的記功碑:天使腳下的蛇正是代表着曾經令世界顫抖的拿破崙。紀念柱在向全世界宣告:沒有哪一個人能夠征服俄羅斯民族,即使是像拿破崙這樣的超級牛人。所有的征服者只有一種下場——失敗。

  廣場的南邊是總參謀部大樓,弧形建築有着儀仗隊般的威武。建築中央的雙拱廊通道,頂部是一組氣勢磅礴的雕像:駕着六匹奔馳戰馬的勝利女神。女神正好與紀念柱頂的天使呼應。

  廣場的北邊有一座氣宇軒昂、舉世聞名的建築——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這個名字對中國人來講比較生僻,它還有一個我們很多人都熟悉的名字:冬宮。

  青年時代,有一部風靡中國的前蘇聯電影,叫做《列寧在十月》。影片中列寧有一句驚天動地的名言:

  “為什麼不進攻冬宮?

  應該進攻冬宮!”

  於是,阿芙爾樂巡洋艦的大炮響了。

  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都曾從影片中窺視過冬宮,雖然只是幾個片斷,已經足以刻下終生不忘的印象。

  今天我真的走進它的身邊,真實地目睹冬宮那精美的建築和琳琅滿目的藝術瑰寶,深深的感覺到那種歷史文化藝術直抵靈魂的衝擊。

  冬宮這座過去沙皇的宮殿,已經成為屬於全俄羅斯乃至全人類的財富。它和巴黎盧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成為人類文明的奇葩。

  市郊西30公里,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是佔地800公頃的彼得宮,此乃沙皇的夏宮。夏宮面海而建,開闊宏大,是一組裝飾極其華麗的建築群,被稱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到了這種地方不可避免的就是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種感覺和當年我第一次見到凡爾賽宮一樣。在我來看,無論造型、規模、氣勢,彼得宮與凡爾賽宮真有得一比,特別是宮殿前有一座被稱為大瀑布的噴泉群,梯形瀑布如銀河下瀉,數十個噴泉似天女散花,尤其是數十座金色雕像,還有幾十座浮雕,上百個小雕像格外扎眼,向世人展示出令人眩目的皇家尊貴與奢華。

  市區往南而行,有一處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皇家園林,那就是著名的皇村。皇村是彼得大帝送給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的禮物,皇村的中心建築便是葉卡捷琳娜宮。對於這座宮殿,我已經無法再用文字去描述,“金碧輝煌”、“富麗堂皇”已不足以表達我在這座宮殿所看到的一切。我走進當年葉卡捷琳娜的接待大廳,整座大廳就像完全被金子包裹起來,金光燦燦,耀眼逼人,給人一種超出感官承受力的震撼。

  當我走進那座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琥珀廳時,我的整個神經已經完全麻木。這座大廳以通體鑲滿比黃金還貴若干倍的琥珀而命名,這種近似水晶剔透、勝過美玉溫潤的物質,產生一種柔和曼妙,撩動心旌的光與色,在恍惚中讓我生出一種背離時空的幻覺。據說這座廳鑲嵌的琥珀、黃金、寶石數量高達10萬片,價值數十億美金。

  我對建造琥珀廳的動機感到極其不可思議。說實話,這般奢華除了帶給人一種視覺衝擊,實在說不上其它價值。

  我無法理解這種並沒有多少創造性的奢華所代表的文化智慧,本能地產生一種抗拒式困惑。在我看來,它只不過反映了一種專制者揮霍財富的巨大能量罷了。

  什麼是帝王?帝王不過是那種擁有絕對權力,佔有巨大財富,幹什麼事情只追求滿足私慾而不計成本,比土豪更會顯擺的渾球罷了。

  誠然,一部歷史大多是帝王史;所謂的歷史文物,大都是帝王的奢侈品。後人看重的是奢侈品里所包含的創造性智慧,如果沒有文化智慧的凝結,只有“奢侈”二字,儘管有華麗的外表,還是令人噁心的。

  如果說冬宮展現的是藝術與歷史,那麼葉卡捷琳娜宮則是一種無以復加的窮奢極欲。

  與葉卡捷琳娜宮相比,斯莫爾尼宮給人一種莊重典雅的感覺。加上宮門前那座靜謐的林蔭廣場,更沉澱了幾分歷史文化的韻味。因為這裡當年為十月革命的司令部,懷着一種別樣的情感,我專誠訪問了這個曾經的聖地。

  如果說,帝宮是聖彼得堡之脈,那麼,教堂則是聖彼得堡之魂。俄羅斯是一個宗教傳統十分濃郁的民族,聖彼得堡有許多著名的教堂,這些教堂是俄羅斯人的精神聖殿。

  最著名的要算伊薩基輔大教堂。這座教堂與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薩的百花聖母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教堂。這座教堂被視為俄羅斯的國家教堂,它最著名的特徵就是擁有一個巨大的金光閃閃的鍍金穹頂,就像一輪太陽照耀在涅瓦河上,幾乎在聖彼得堡的任何方位都能看到這座雄偉的教堂。它氣勢非凡的造型至今被視為俄羅斯晚期古典主義建築的精華。

  俄羅斯是東正教的沃野,位於涅瓦大街的喀山大教堂是東正教最宏偉的建築。更重要的是教堂存放着俄羅斯最靈驗的聖物——喀山上帝之母聖像。對俄羅斯人而言,喀山聖母不只是一種信仰的神靈,而且是一位具有超自然力的俄羅斯庇護神。喀山聖母的獨門絕技是“寒冰大法”。

  據說在俄羅斯歷史上,喀山聖母曾三次顯靈。第一次顯靈於伊凡雷帝時期,使蒙古大軍不戰而逃。第二次顯靈於俄法戰爭,元帥庫圖佐夫到喀山教堂向喀山聖母祈禱,結果寒流使拿破崙軍隊凍死過半,一敗塗地。第三次顯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聖母託夢再使德軍都凍成了殭屍。

  俄羅斯人相信,當災難來臨時,喀山聖母會再度顯靈。

  精神殿堂有時就是虛幻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結合體。喀山大教堂廊柱前矗立着俄國傳奇元帥庫圖佐夫紀念碑。教堂內一代軍神的骨灰安葬於此,永永遠遠的陪伴着給他力量的喀山聖母魂靈。

  聖彼得堡教堂眾多,而每一座教堂的造型都很有個性。在我眼裡,最醒目、最有俄羅斯味道、最具歷史意義的教堂乃是滴血大教堂。這座教堂是為紀念俄羅斯的一位改革家——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而修建的。那天,亞歷山大二世乘着馬車準備去簽署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政改進程的法令,涅瓦河畔民意黨的極端分子扔來炸彈,這位史上口碑甚好的沙皇倒於血泊中。

  教堂本是上帝救贖罪惡的地方,卻被世人冠之為“滴血”,看來人類的救贖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依次走過聖彼得堡一座座宏偉的建築,彷彿細讀着這個民族曾經的光榮,直到今天我依然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當年那睥睨四海、氣吞山河的情懷。

  三

  聖彼得堡洋溢着高貴,這種高貴就在於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以俄羅斯文化代表者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雖然只有短短兩三百年的歷史,但在他的身上濃縮了太多、太多的高貴元素:濃郁的科學之風、聞名遐邇的科學學派、後來居上卻又登峰造極的科學技術水平、傲視全球的教育科研水平、厚積薄發令世界仰視的文學藝術……。

  我走在聖彼得堡大街,晚風習習,聖彼得堡的仲夏夜晚風清爽,彷彿這座城市每個角落都散發一種無處不在軒昂而又優雅的氣息。

  有人說:“沒有去過聖彼得堡就沒有真正到過俄羅斯”。我還要說,不了解聖彼得堡,就無法真正認識俄羅斯。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歷史的靈魂。

  在聖彼得堡之前,俄羅斯幾乎沒有幾頁值得向世界炫耀的篇章,聖彼得堡的崛起標誌俄羅斯“從愚昧無知般深淵登上了世界光榮的舞台。”

  聖彼得堡代表着俄羅斯文明,以一種耀眼的方式超越俄羅斯疆界,擠進世界先進文明的星空。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科學文化藝術之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和教育中心。說來也是一個奇迹,從聖彼得堡誕生以來,這個世界300多年的科學發明成果,大多數均出自這座城市。

  這裡有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其中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聖彼得堡國立技術大學是響噹噹的世界級名校。

  說實話,我對聖彼得堡科學領域的成就知之甚少,但對聖彼得堡的文學成就和藝術氣質感受強烈。因為它很直觀,就立在那裡。

  列賓是我少年學畫時遙不可及的偶像,矗立在涅瓦河畔的列賓美術學院,是與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巴黎美術學院、倫敦皇家美術學院齊名的四大美術學院之一。柴可夫斯基是我大學時代頂禮膜拜的音樂大師,他的名作《天鵝湖》曾讓我們那一代青春痴迷。柴可夫斯基畢業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聖彼得堡是可以與維也納、巴黎、布拉格、倫敦及柏林平起平坐的世界音樂之都,聖彼得堡俄羅斯芭蕾舞劇院是世界頂級劇院之一。

  你想一想,一座曾誕生過《天鵝湖》、《睡美人》這些藝術經典的城市該擁有一份何等的雍容典雅!

  聖彼得堡這塊有着豐富歷史文化遺產的土地,產生過一大批璀璨奪目的天才巨匠。這些巨人把他們的名字連同那種高貴一起留給了這片土地。

  聖彼得堡有一塊地方叫名人墓。墓地安葬着享譽世界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歷史人物,如“俄羅斯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羅蒙諾索夫、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著名生物學家巴甫洛夫、文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寓言家克雷洛夫、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作曲家魯賓斯坦、里姆斯基、柯薩科夫、斯特拉文斯基……,如果把聖彼得堡所有名人的名字列出來,將是一個長長的名單。透過這個名單你會看到更多熟悉的名字:批判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列賓、詩人萊蒙托夫、俄國散文之父諷刺文學大師果戈理、作家高爾基、音樂名流格林卡、肖斯塔科維奇。當然還有政界名人,譬如現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總理梅德韋傑夫。

  一位俄羅斯文化名人曾經自豪地說過:“在任何地方不到100年的光景都不曾像俄國這樣人才輩出,群星璀璨。”我還要補一句:世界上很少有一座城市像聖彼得堡這樣在百年內擁有如此之多的世界級人物。僅此,已足以讓任何一座城市羨慕。

  令人驚訝的是,那個時代的世界也是風起雲湧、天才輩出的時代。而聖彼得堡引領的俄羅斯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卻獨樹一幟,獨領風騷。聖彼得堡在那個時代走在了世界文明的一線,它留給世界的文化經典不遜於那個時代的任何一座城市。

  說來慚愧,我們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明至今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我們的文化確確實實很厚重,但過於純粹的文明未必具有衝擊世界的活力。

  宋元以下中華文化淪為專制的奴僕,數百年間,除了王陽明的心學如一道流星劃過天空,似乎沒有產生過有歷史影響力的文化作品和文化人物。直到今天,聖彼得堡在我們眼裡還是一座文化高峰。

  那些耀眼的巨星永遠令人景仰,這些燦若星辰的人物都代表着聖彼得堡的高貴。

  當然,如果讓我推選,我會推選我最熟悉的一個人物來代表聖彼得堡的高貴,他就是俄羅斯文學的創始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

  普希金,我少年時代的夢。那天在皇村,我生平第一次與他相遇:一片靜靜的樹林中,一尊雕像。詩人身披風衣,一手托腮依坐在長椅之上,正陷於沉思。陽光照進靜靜的樹林,鮮花在腳下靜靜綻放,林中瀰漫著一種詩意的寧靜。我靜穆的端詳着詩人,不敢有絲毫驚擾。

  當我還是一個懵懂少年時,已從普希金的詩歌中認識到皇村。我熟悉了皇村美麗的建築、綠毯般的草坪、白色的雕塑以及那歡唱於林間的不知名的小鳥,游弋於湖中的野鴨子。今天,我真的走進皇村,僅僅因為這個名字,已經讓我像走進夢裡童話不知所措。我的心又一次沉眠於詩人的《皇村回憶》:

  “沉鬱的夜的帷幕

  懸挂在輕睡的天穹;

  山谷和叢林安息在午夜的的靜穆里,

  遠遠的樹叢墜入霧中。

  隱隱聽到溪水,潺潺地流出了林蔭;

  輕輕呼吸的,是葉子上沉睡的微風;

  而幽寂的月亮,像是莊嚴的天鵝,

  在銀白色的雲朵間游泳。”

  那是詩人的歌,在皇村,我聽到每棵樹、每棵草都在悄聲吟誦。

  四

  聖彼得堡是一座浸透悲壯與苦難的城市,悲壯與苦難鑄成了聖彼得堡永遠的驕傲。曾經的苦難把這座城市打磨成為一座鐵打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堡壘,在它的身上記錄著整個俄羅斯民族大喜大悲的歷史命運。

  聖彼得堡建有好幾座凱旋門,其中有些算得上世界著名。凱旋門是這座城市、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光環,它把歷史永遠定格在光榮的瞬間。光環背後凝聚着一種歷經磨難、堅韌不拔的力量。

  17世紀到19世紀,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俄土戰爭打了兩百多年;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俄羅斯人與瑞典人為爭奪波羅的海沿岸的控制權前仆後繼廝鬥了三百多年。

  聖彼得堡就是大北方戰爭的成果。

  所有的苦難、羞辱最後都隱退於勝利光環的身後。所謂凱旋寓意滿載而歸。戰爭終了,帶給勝利者的是土地、人口、財富……。

  凱旋門就是像世人昭示:我,勝利者,更強大了。這種強大並不關乎正義與非正義。

  在聖彼得堡的歷史上有一次勝利,只有那一次勝利,與強弱無關,只關乎正義與非正義。在遭受了戰爭的重創,經受了嚴酷的磨難之後,在一片廢墟瓦礫之上,聖彼得堡向全人類展示了正義的強大。

  那就是著名的列寧格勒保衛戰。

  聖彼得堡是十月革命的搖籃,為紀念十月革命的領導者列寧,1924年聖彼得堡改名列寧格勒,1991年蘇聯解體,經市民投票恢復聖彼得堡舊名。而所有這些並沒有絲毫改變這座城市骨子裡的東西。

  如果說拿破崙是超級牛人,那麼希特勒就是超級狂人。

  狂人來了,挾着當年牛人未曾實現的夢想——征服俄羅斯。但是,他遇到了列寧格勒,狂人之夢在這裡被碾的粉碎。這裡是一個讓全世界瘋子至今都膽顫心驚的地方。

  歷史記錄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困近900天,共有一百多萬人餓死和凍死或死於德軍炮火之下。冷冰冰的數字後面是用文字無法描述的血腥。列寧格勒圍城戰被列入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

  遭受如此戰爭重創的城市大約只有波蘭首都華沙有點形似,不過華沙最終倒在敵人的鐵蹄之下,而列寧格勒卻以一種無與倫比的堅韌始終與侵略者面對面的對峙,眉頭不曾一皺,眼睛不曾一眨,直到侵略者最終崩潰。

  英國《旗幟晚報》曾這樣評論:“列寧格勒的抵抗乃是人類在經受不可思議的考驗中取得輝煌勝利的一個榜樣。在世界歷史上也許再也找不到某種類似列寧格勒的抵抗。”

  從此,列寧格勒成為全世界正義力量抵抗侵略的精神堡壘。

  列寧格勒保衛戰是一場極其艱苦卓絕的戰役,我讀過許多史料,看過許多以此為題材的影視作品,所有的情節都被流血、死亡,再流血、再死亡這種無止境的重複磨損得一片模糊,唯有兩個字在我大腦里永遠無法磨滅:慘烈。

  在聖彼得堡我拜謁了二戰勝利廣場,廣場的核心建築是列寧格勒英勇保衛者紀念館和紀念碑。

  這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紀念聖地。這裡的每一個數字都與當年的歷史事件息息相關。紀念館選在當年列寧格勒防禦圈的重要關卡上,這裡距衛國戰爭前線僅9公里。紀念館主體是一座有花崗石圍成的環型露天大廳,寓意封鎖。紀念館的出入口設在封閉的環形石壁南部方向,象徵著當年列寧格勒從這個方向突破圍困。

  大廳有一組名為“圍困”的群雕,環壁四周長明火熊熊燃燒,象徵著列寧格勒永不屈服、永不熄滅的大無畏氣慨。紀念館里有九百塊青銅板,象徵著被圍困的900天,每一塊都記載着當時一天發生的事情。俄羅斯人就是用這種方式把那段悲壯且可歌可泣的歷史和精神永遠傳承給自己的後人。

  我凝望着方尖碑,碑腳一組群雕,他們是列寧格勒的保衛者:飛行員、水兵、戰士、游擊隊員、防禦設施建設者……,他們中間許許多多的人都倒下了,他們的生命連同他們的精神永遠留在這塊土地。

  當戰爭的硝煙散盡,和平的陽光來臨,我們倍加感到這座經過苦難洗禮的城市那樣一種深沉而又堅定的力量。戰爭是歷史長河的一瞬,然而留給人類的那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則一定會沉澱為永恆的主題。我沉浸在紀念碑的歷史訴說之中,就像輕輕地撫摸這座城市曾經痛楚的身體,我似乎開始明白:為什麼在俄羅斯人的心中,聖彼得堡永遠是一座燈塔。

  五

  雨打風吹,世事滄桑。

  暮色中聖彼得堡鬱鬱寡歡,就像芬蘭灣畔一座孤獨寥落的行宮,默默地守候着波羅的海落日。

  殘陽如血,英雄遲暮。

  在世界大潮面前,俄羅斯自身的結構性差異總是一次次給自己帶來困擾。這個橫跨東西兩個半球的龐然大物,綿延的海岸線從太平洋一直伸展到北冰洋,邊界線從東亞延續到北歐,陸地與10多個國家接壤,隔海與美國、日本、加拿大對望,如此大的地理跨度和地理差別不可避免地決定了民族文化的差異性。

  俄羅斯文化就像一個巨大的鐘擺,一直在東西方文化之間擺來擺去。聖彼得堡一直伴着俄羅斯歷史的搖擺而前行。

  聖彼得堡的誕生是俄羅斯文化鐘擺一次最猛烈的向西一甩。歐洲之門的洞開,西方文明的湧入,給俄羅斯文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創造出俄羅斯文明空前的繁榮。俄羅斯民族終於登上世界舞台。從彼得大帝時代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一個個天才巨星登場,叱吒風雲,呼風喚雨。那個時代是俄羅斯文化的黃金時代。準確地說,是聖彼得堡時代。

  然而,俄羅斯向西之路崎嶇曲折,流血與殺戮開闢出的生路,荊棘叢生。

  在中國人眼裡,俄羅斯人就是歐洲人,他們沒有什麼不一樣。可在歐洲人看來,俄羅斯人應該是東方人,無論宗教信仰、文化傳統甚至外貌特徵都帶有明顯的東方血統。西方人對俄羅斯人一直持有一種非我族類的排斥。

  聖彼得堡在芬蘭灣畔就如一位孤零零的蓑笠翁,佇立於人鳥蹤跡俱無之地,守望着獨釣寒江的孤獨。環望波羅的海沿岸,幾乎沒有實力相當的對手,也沒有知心的夥伴,大家都對這位後來居上的大哥持着一份不冷不熱的狐疑和猜忌。

  這座地處歐洲東端,建着歐洲式建築的城市,無論經過多少喬扮,總也難以彌合與歐洲的文化距離。它的心、血液、情感始終未能夠真正融入歐洲。

  俄羅斯背靠東方文化,可畢竟與東方文化迥異。東方文化也無法給予這個民族心靈歸宿。

  一個巨人就這樣痛苦地、游移不定的在曠野徘徊。

  造物弄人,歷史總是一次又一次讓俄羅斯人品嘗站在十字路口的孤獨,經過多少令人扼腕嘆息的故事,雖然尚未繁華褪盡,寂寞已留下歲月的痕迹。

  俄羅斯文化鐘擺的一次次回擺,聖彼得堡的衰落就像波羅的海的潮汐一次次隨着地心引力後退。海邊露出大片的灘涂,追着退下去的潮水,可以在灘涂上發見好多令人驚奇的海螺、貝殼,從而勾起人們對它們弄潮於大海那充滿活力的聯想。

  往事如煙……。

  灰色的天空,昔日的帝都看上去有些暗淡。那種群星閃爍、優雅而浪漫的高貴已漸漸沉澱。引領風雲、萬象更新的時代離今天越來越遠。雖然這座城市還揣着當年的夢想,而這個夢想更多的成為一種歷史的記憶。放眼這個世界,現實多少有些痛苦:聖彼得堡只是站在今日世界的邊緣,它只能跟在這個世界的後面,看上去還有點步履蹣跚。

  文化就像人生,你站的舞台越大,影響的觀眾就越多。那種安於在自家院里表演的文化,永遠沒有力量讓世人心動。

  離開聖彼得堡時,我們一行乘火車前往莫斯科。那是一列陳舊的老式機車,火車“哐當、哐當”喘着粗氣,我們一行在車上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我突然想起列寧從芬蘭回聖彼得堡時乘坐的列車,如此陳舊的老爺車在中國除了用作旅遊創意的噱頭,已經再也見不到了,而它還行進在俄羅斯最主要的鐵路線上。

  那一天我真正理解了為什麼聖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之際,俄羅斯人興師動眾搞了如此大的排場。歷史上這座城市曾托起過俄羅斯民族的偉大夢想,後來這個夢想失落了。充滿歷史榮光的聖彼得堡成為俄羅斯人永遠的精神高地,也成為俄羅斯人難以言表的渴望與心痛。

  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幅普京獨自走在聖彼得堡街頭的照片:聖彼得堡巨大的古典建築牆體背景映襯着一位踽踽獨行的政治俠客,堅毅而憂鬱的眼色,凝重而沉思的表情掩蓋着一顆巨大而又複雜的心。這副照片極其傳神地捕捉到這位生長於聖彼得堡的時代巨子,面對俄羅斯歷史與未來的內心寫照。

  我的思緒回到前一天,那一天俄羅斯海軍節。

  涅瓦河畔一派喧鬧,鼓樂聲、歡呼聲交織一片。大街上穿梭的人們好多穿着海軍服。一輛吉普車載着一群身着海軍服,揮舞着俄羅斯海軍旗幟的人們呼嘯而過。

  在這座俄羅斯海軍搖籃城市,人們自發地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對傳統節日的情感。看着那一面面旗幟、一簇簇激情四溢的人群,給人一種感染。聖彼得堡的後人血管里依然流淌着祖輩不變的血液。我知道,他們夢寐以求,一定在呼喚那個永遠自強不息的聖彼得堡之魂,一定在鍥而不捨地追尋那個永不失落的夢想。

您正在瀏覽: 失落的夢想
網友評論
失落的夢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