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洪崖丹井

洪崖丹井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得得9

  洪崖丹井,為古“豫章十景”之一。位於灣里烏井水庫下游,翠岩寺右側的一個峽谷之中,是南昌最古老的名勝古迹。

  相傳,黃帝的樂官伶倫——洪崖先生,曾在此煉丹,洪崖丹井因此而得名。

  據1936年版《辭海》,其中有“洪崖”條目註釋:“一名伏龍山,左右石壁陡峙,飛泉奔注,相傳先生得道於此。下有煉丹井,名曰洪井。”徐世溥在《西山紀勝》中說:“洪崖先生,三皇時人也。……石間大水出流為洪,峭石壁為崖。邃古之初,姓氏未起,依事立名,因其得道處,稱之為洪崖先生。”《豫章書》載:“洪崖先生者,得道居西山洪崖,或曰即黃帝之臣伶倫也”,曾受帝命“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於谷,生其竅厚而均者,斷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鐘之管。”

  五千多年前,洪崖先生杖策而來。在這個幽谷中,先生一邊煉丹,一邊取竹斷節而吹,模仿流水聲和鳥鳴聲,竹管中飛出了一串串美妙的音律,漸漸形成了樂譜。後來,洪崖先生被尊為華夏音樂的鼻祖,洪崖也就成了華夏音樂的發祥地。如今,在一塊渾圓的巨岩上,塑造了一尊洪崖先生半跪半蹲,左手高高托起樂譜,仰望蒼穹的紫紅色石雕。該石雕線條粗獷古拙,意味深遠,內涵豐富,足以引發遊人思古之幽情。

  王勃《滕王閣序》開篇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之句,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全國統一命州,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為洪州。

  在洪崖丹井峭拔的北岩石壁上,刻有“洪崖”兩個古樸蒼勁的大字,為清代“康熙丙辰年九月下浣笑堂白書”。其左有一聯:“兩峽懸流聯瀑布,一泓活水出洪崖。”由閩長溪游起南題刻。其右刻有:“海陵周次張、龔中、鄴枚惟,以淳熙乙巳冬,攜樽訪葯臼,徘徊不覺暮矣。曝西日,掬清泉,相與樂而忘歸。”

  “逢泉皆可坐,擊石自成吟。”這是明代萬曆年間位至宰相之尊的詩人張位詠洪崖瀑布的兩句詩。洪崖丹井,兩山相夾,一泓清水,自嶙峋的岩石間,噴射而下。據《南昌府志》記載:“石壁峭絕,飛泉北來,其下井洞深不可測。每歲六七月時,水高一二丈,湍激可畏,其旁人語不相聞。”徐世溥《游洪崖記》中寫道:“由三十里抵洪崖。兩崖石數十尋,皆釜色,時有白綉,紛若疊菊。相望四五丈,勢常欲合。無土有草,剝若成文。直上,高五六里,西山之水,飛鳴而下,時從石壁橫灑,飄忽若疾風吹雨,莫不斜飛。前有巨石,當之若塹,水稍匯之。上瀑奔流於此,則復衝激土山,左右噴薄,洗石壁逆流而下矣。左右有鐘磬兩石,巨若輪,橫無所倚。若水東奔激之,則然為鐘聲;若倚瀉西擊,則鏗然若磬。至春夏水彌不復見,但聞水中鐘磬聲也。”今洪崖丹井游修了兩座水庫,水勢大不如從前了,就是有些石刻,也被炸毀,很可惜。

  洪崖丹井的水也是古今有名的,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曾來此汲泉煮茗,將此水品為“天下第八泉”。宋乾道三年(1167年)冬,左丞相周必大也來此“芟草徑,坐崖石,汲泉品茶,縱觀飛瀑。”

  不遠處有一亭,名為品泉亭。亭畔香樟蔥鬱,臘梅飄香。若有閑情,煮上一壺洪崖瀑布泉的水,泡上一碗上好的梅嶺雲霧茶,呷上幾口,吹上一支嗚嗚咽咽的“高山流水”的曲子,那一定叫人兩腋生風,滿身愜意。

您正在瀏覽: 洪崖丹井
網友評論
洪崖丹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