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散文欣賞 > 游淶灘鎮

游淶灘鎮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得得9

  初春天氣,乍寒乍熱;時陰時陽。我們同學會,一行15人來到重慶古鎮-淶灘鎮遊玩。

  淶灘鎮歷史悠久,始建於晚唐時期。建鎮成街興盛於宋朝。首先印入眼眶的是高大古樸的清代嘉慶年間的禦敵瓮城。敵樓上‘淶灘鎮‘三個楷書大字格外醒目。木柱黑瓦的護城廊閣,古香古色,立刻把心境帶人有幽古的時代。瓮城是禦敵的前沿陣地,是有進無出的捉鱉之地。

  一條青石板路不寬不窄,乾淨古樸,直通二佛寺,,始建於晚唐時期的二佛寺坐落在鷲峰頂上,寺廟披山帶河,臨高望去渠江悠悠環繞,碧水,綠丘;大地蒼茫,視野廣闊,景色秀美。同學們閑庭興步古鎮老街,左盼右顧。坡屋房頂,斗拱挑梁,商店民居青瓦,黑漆木柱,白牆古樸幽古。古玩商店,古木傢具,大開眼界。鋤頭鐵犁,日用百貨,充滿鄉土氣息;冥器紙燭陳放店內。熙日普照,老幼戲笑,一副小鎮春秋。久居鬧市,看見悠悠場鎮,使人神遷悠境。我貪婪地觀賞古鎮風貌。

  街道兩邊,有許多飯館,掛鈎上懸着豬肉,蔬菜,臘排骨,豬蹄;案板上排列着切好了的菜兮,配料,門前的鍋灶,煤碳加上蒸氣,一覽無遺,跟城裡廚房置身房后,大相徑庭;服務員報上菜單,廚師吆喝着菜名,用勺子敲擊鍋邊,融融熱氣,氛圍佳佳。我們一行15人圍坐兩桌。古樸的抖卯桌子,洗的白凈,重重的白木長板凳都使人感到先人的生活環境。

  召集人王茗柯招呼點菜,忙前跑后,熱情有加,他說要盡地主之誼,因為他在合川釣魚城風景區工作,這次同學會就是他的邀請。

  席桌之上,斟酒舉杯,祝賀又一次同學會,憶往追今,情意綿綿,意猶未盡。那裡的菜飯很好吃,我飢餓的肚皮很吃了兩碗。酒足飯飽,又回目觀看小城街景,沒有的過去更珍貴。飯後自由活動,我同周安植沿着小街觀看古鎮每一個角落。香樟樹林下,青石生青苔,石柱欄邊,花落地下,一切跟家裡不一樣,心情當然就愜意。

  回到同學們休息的茶館,山崖之巔,亂石圍磊,梧桐樹下,私人茶館,是王茗柯的朋友,很客氣,茶品多,我要了清茶,懶懶地躺在睡椅上,眯了眯眼,真有點疲倦。

  王茗柯總用玩笑的口吻戲謔別的同學,叫喚別人的倬號,生着一對眯眼,總是挑逗和好強的嬉笑,人群中當然也少不了這種人。

  體態風韻的王茗柯介紹古鎮的風貌,女同學們總是問長問短,十分快樂。春日裡,陽光乍熱,梧桐樹上,蟬蟲鳴唱,我在睡椅躺了一會,恢復了精神,趁在石塊磊的亂石壁上,眺望遠處,渠江水源源而來,碧綠如黛;寂靜秀美的丘陵大地美倫美奐。再看眼下懸崖陡壁,感想鷙山山頂上的淶灘鎮風雨千古,歷史悠久,使人感嘆!作為一個現代人,親近自然,回顧歷史是生活的使然。

  談笑風生,喝茶休息,不一會兒,已近下午2點,回程中我們又去逛二佛廟。

  二佛廟又名鷙峰禪寺,踏進廟門,飛檐翹角,雕龍刻鳳,大有廣州寺廟的風貌,黃牆檐頂,也有江南寺廟風光。一坡石梯,陡峭直下,二佛寺建在半山壁上。如來佛主像刻於石壁之上,高達12,5米,氣勢宏偉。山門石頭雕空,精美絕倫,大雄寶殿內,四根高14米的整石戳成的石柱,堪稱古代建築一絕。據說原有1700個佛像,如今,塌鼻陷臉,少臂削手的佛像不少,可想文化大革命破壞之嚴重。好在主像完好。主像石壁外,建有寺廟,步入主殿二層,看佛安詳慈愛,加上遠遠的悠悠的渠江,致遠而心悅神廣。

  同學們怕用錢,沒有去大雄寶殿,我也遺憾。只好跟幫前往,一起去了孝子院。

  我們緣着城牆向孝子院走去,遙望山野之間,菜籽花黃,胡豆,豌豆花開,空氣中併發出陣陣幽香。凝望古城牆,想那烽火年代,古人英雄抵抗元軍,男人扔石擊敵,婦女搬運協助的場面。使人憶古敬佩。在青青的草坪中,竹林曲徑,黃葛樹下,許多不大的石塊上刻有幼輩奉養父母的故事,攔虎救父,百里背米,割股喂母,棄官在家待父母,讓蚊子露背吸血,待父母酣睡,故事多多,雕像多樣,銘石述文,很有教育意義。一個才修的公園,小橋流水,亭閣點點。沒有城裡公園華美,使人感到清秀。當我們邁出了孝子園,望着沒去的大雄寶殿,悻悻而去,不知何時再來?

  下午四時許,陽光隱去。我們駕車向釣魚城駛去,明日在山上開同學會,今日就宿在山上了。

  老山雀

您正在瀏覽: 游淶灘鎮
網友評論
游淶灘鎮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