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古琴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風騷古琴
在許許多多的樂器中,最厚重優雅的也許只有古琴了,你看!它與凝重的青銅在一起,是那樣融洽,與剔透的玉器在一起,是那樣匹配。 與華貴的絲綢在一起,是那樣親近。 與晶瑩的瓷器在一起,是那樣和諧。
它渾樸如《詩經》的色彩,平滑似《離騷》的光澤,古琴,在綿延的歲月里,以它的太古之音,以它的七弦之響,回蕩於廟堂之高,訴諸於江湖之遠,帶着東方的暢想,攜着東方的神韻,鳴奏着七弦的風騷。
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在古琴的身上,已經體現得幾近圓潤。古琴上的一個個年號,留下了時間的驛站,也留下了文化的陽關。儘管魏晉告別了兩漢,儘管兩宋告別了隋唐。但是,那七根中國古琴上的絲弦,卻穿越了無數次寒來暑往,連接着古代與今夕。
歷代的琴人大多崇尚自然,寄情山水,所以都特別的強調環境的優雅,注重心境的淡泊,因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中才能生動體現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你看!在優雅拔俗的環境里,孔子撫琴吟唱邵樂,竟三月不知肉滋味,可見孔子對古琴曲痴迷已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日日操練,夜夜揣摩,這時的古琴更像是一位隱逸的智者,飽學的長者,待人親和的尊者。它不只是在引領着孔子操琴度曲,而是在這位儒家思想文化的奠基者身上,注入了中庸平和的基調。
伯牙彈琴奏曲高山流水,相遇知音鍾子期,千百年來傳為佳話。琴人無數藝人眾多,聽眾更是多如繁星,唯有子期能懂伯牙心聲,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琴曲重在意境,意境由心而生,撥動心靈的弦是大音稀聲,難求難得,一生得一皆足矣,這時的古琴曲是溝通他們心靈的橋樑。所以後來子期病故,悲傷的伯牙摔琴謝知音。
如果說古琴的旋律抒情而妙曼,剛健而蒼涼,那麼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則融入了離別的愁緒和人生的無常,描繪出了主人公對祖國、對故土的深切思念,文姬歸漢一步三回首,十有二載氈幕風砂,拋兒別女聲咽胡笳,蔡女之作《胡笳十八拍》是自己內心真實的寫照,曲音表達了她坎坷的人生之路,和對兒女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
幾乎每一首古代的琴曲都有一個十分恰切的名字,《陽關三疊 》《漢宮秋月》《廣陵散》《醉漁唱晚》《平沙落雁》《陽春白雪》《漁樵問答》反覆品味琴曲的名字,靜心聆聽琴曲,你就會茅塞頓開,體會到什麼是天機乍現。一杯清茶,一曲古琴,茶飄着裊裊的氤氳緩緩上升,曲內斂深邃把這指尖的舞蹈演繹的天衣無縫,美哉!悠哉!品茗聽曲,這種心境,這種氛圍,把你和演奏者一起帶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