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一位教師的絮語

一位教師的絮語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關於教師節:

  教師節是八五年開始的,當年之所以專門尋找一個日子為教師過節,是對文革時期對教師和教育以及知識的徹底否定的一種撥亂反正。沿襲至今,如果只是尊重當年制定教師節的意義來看,那麼這個節日大約早就沒有過下去的必要。

  今日的中國,教育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已達到一種鼎盛狀態,各種教育都明晰地負有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只是一種目的和功利性的加強,讓人看到了一些負面效應,有點過猶不及的味道了。所以,今天的教師節大約要負有新的責任,更要負有新的價值和意義,只是到現在沒有明確的說法,依然是“尊師重教”,似乎有些朦朧,今年又有希望把教師節改成孔子誕辰,大約更有點南轅北轍的味道吧。一種節日的確定如果失去了確定的立意,那大約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了。

  而實際上的這個節日也沒多少意義,我作為教師,依然忙碌着剛開學的各種工作,甚至很不希望,在學生剛進入學習狀態的情況下,再來什麼節日擾亂,一般都是低調再低調,恨不得大家都忘記這個節日才好。一般是以班級的名義,給各科老師的講桌上放一支鮮花,一張賀卡,就算過節了。還有真正熱鬧的是,手機上會受到歷屆學生天南海北發來的問候。自然也會有些家長送來些禮品,要看這個老師的風格,有的老師收的多點,有的是堅決不收,但學校的傳達室里,在這一天還是滿滿當當的。

  不知道,大家對這樣的節日有什麼感慨,其實作為教師,我對這樣的節日沒有任何期盼和幸福感,甚至覺得這樣變味的節日,多少有點擾了人心境,多了塵俗,大可不必的好。

  關於“蠟燭”的比喻:

  首先要確定,蠟燭的比喻是“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這裡不是簡單的付出,必須是以燃燒自己為代價的,不是簡單的一份工作換一份工資,是以犧牲自我換學生美好未來的,我真的無法確定,現在還有幾個教師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這樣的程度,還能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蠟燭”,還能堂而皇之地接受“蠟燭”這個稱號的讚美。

  我曾被那些真正做蠟燭的教師感動過。不再說五六十年代那些經典的故事,就說我來到這所學校,坐在我對面的是一位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因為年老,因為哮喘,因為他整日的抽煙,沒有年輕老師願意坐在他的對面,又因為上課常咳嗽,又因為在黑板上寫字開始發抖,他教的班級的學生和家長總投訴他,可我還是發現,他就如一本康熙字典,多麼艱澀的古文,他都能立刻給我講解的清晰明了,後來,他似乎每天的快樂就是陪着我備課,只要我問一個問題,他就能用整整一天去研究,然後告訴我答案,並告訴我怎樣跟學生講才容易接受等等。

  終於,他還是被通知提前退下來。那一天,他從早上就那麼磨嘰磨嘰地在我面前收拾東西,桌子底下,牆角,到處是他那發黃的資料,我上完課,開始幫他收拾時,突然發現,有成捆的發黃的表格,我細細一看,竟然是學生成績冊,他點着煙微笑着對我說:閆啊,你看看上面的年代,從我教的第一屆學生,到現在這一屆,一份都不少……我那麼翻看着,最早的是手畫的成績冊,每個學生,每一次考試,從高一到高三,後來是油墨手印的成績冊,到後來是學校統一發的,三十年教齡,十六屆學生,一屆不少,一年不少,不及格的成績是紅筆的,幾個的是藍筆的,每一次下面都統計着進步名單……我的眼淚頓時充滿的眼眶。這樣的生命才是燃燒了三十年,照亮別人的生命。

  無需太多的絮語,只有當你真的不求回報不在意得失用盡一生心血的的時候,你才配是蠟燭。

  那天一位教師來找我,說是自己的課參加了各種比賽,獲得了各種獎勵,可是自己還想更進一步提高水平,卻發現找不到進步的方法和途徑,希望我能推薦他看一些有價值的書。那一刻,我心裡百味雜陳,實話說,我對把教書當做表演的各種行為都是很反感的,當全世界都把孩子的成績當做教育成果來爭取時,教師大約也不得不把教學當做功利來爭取了。

  我微笑地對他說:“功夫在詩外”,任何職業拼到頂的時候,拼的不是方式方法,拼的是人格品德,尤其是語文教學,所有文章里都是心在表達,我想,要做好語文教師,要比別人多一顆心。修養好自己的心,感悟好學生的心,傳達好文字的心。教育最終的目的是,三十年後,那些學生回來感謝你,你給了他們一生心的啟迪,而不是高考完了,向你彙報成績。

  我現在還不配被人讚頌為蠟燭,但我會一生努力去做蠟燭,只有這樣大約才配的上教師這個稱號。

  最後,請允許我在這個節日,對我的學生們說一句:感謝你們,這麼多年是你們的青春餵養了我不老的靈魂,永葆青春是你們送我的最好節日禮物,我將更加努力,在十八歲的歲月永生。

您正在瀏覽: 一位教師的絮語
網友評論
一位教師的絮語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