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解讀浦城的閩派古琴文化

解讀浦城的閩派古琴文化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解讀浦城的閩派古琴文化 標籤:文化苦旅

  解讀浦城的閩派古琴文化

  福建省浦城縣文體局——甘躍華

  各位觀眾: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浦城的閩派古琴文化。

  一提到古琴,我們大家腦海中倏然浮現出的自然是那個千古流傳的成語“高山流水”。

  這個成語故事出自《列子·湯問》。說的是,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 有一天夜晚,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琴興大發,於是撫琴面彈。忽然岸上傳來大聲的稱讚叫好聲。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通過交談,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緻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意思就是說,彈得真好呀!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意思就是說,彈得真好呀!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兩個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琴。

  講到這裡,聽到我的那句開場白,也許有人會忍不住發問——中國古琴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浦城只不過是一個偏遠的山區小縣,哪來的什麼古琴文化?這種質問不能說沒有一定的道理,確實,一個小小的山區小縣,奢談古琴文化,不得不令人心存疑惑。但是,我可以驕傲並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就是這麼一個山區小城,在中國近代,誕生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這個人叫祝桐君,他所創立的古琴流派——閩派(也稱浦城派),成為了當時中國古琴四大流派浙派、蘇派、川派、閩派當中的一個重要流派。並且,2005年,閩派古琴還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所以,作為閩派古琴發源地的浦城,不僅有條件談談古琴文化,並且,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當今社會,更有必要鼎力傳承古琴文化,強勢推介古琴文化,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地將閩派古琴文化推向新的輝煌。

  一、古琴——中華文華的結晶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了解閩派古琴文化,自然得從古琴說起,它是閩派古琴的源頭和根本。

  下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古琴。

  眾所周知,中國社會,歷來將琴、棋、書、畫相提並論,並以此來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是在如今,這四項文化技能也常常成為體現一個人的綜合文化素養的代名詞。而在琴棋書畫中,古琴傲然挺立於四者之首,由此可見古琴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所佔據的獨特位置。

  古琴,又名七弦琴,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根據《史記》記載,古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詩經》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名句,意思就是,美麗賢淑的姑娘啊,我為你彈琴鼓瑟,好讓我能夠親近你。這裡的琴,指的就是古琴。不過,據相關資料介紹,通常而言,古琴,原先只是稱“琴”,到了20世紀初,為了區別西方樂器(如鋼琴、小提琴等),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所以約定俗成地被稱作為“古琴”。

  一張古琴,歷史久遠,文化厚重。每根琴弦都彈撥出文化的韻律,每一個音符,都跳動着文化的深沉。可以說,古琴,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展示,更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

  古琴豐富多彩的文化內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大致的體現。

  第一,古琴的別稱韻味豐富。

  我們知道,別稱,就是指正式名稱以外的別的名稱。比如,我們福建簡稱閩,閩,就是其別名,湖南簡稱湘,湘,就是其別名。古琴的別稱很多,每個別稱,都有着文化的記載,每個別稱,都是一個文化的專利符號。例如:七弦,因為古琴有七根弦,故名之。三國魏嵇康《酒會》:但當體七弦,寄心在知己;絲桐,古琴以絲為弦,多用桐木所製作,故名之。三國魏王粲《七哀詩》: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桐君,桐為斫琴佳材,擬稱為“桐君”。宋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三尺桐,傳說神農桐木製琴,長三尺六寸六分,故稱。宋蘇軾《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賴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此外,古琴的別稱還有許多,諸如:玉琴、珠柱、清英、落霞、鳴絲等等。

  第二,古琴的構造象徵明確。

  象徵這個詞的意思有多種,如,用具體的事物來表示某種特殊的意義,如,用部分事物來代表全體。魯迅先生在《華蓋集續編·不是信》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正如中國戲上用四個兵卒來象徵十萬大軍一樣。”

  古琴的製作,包括形體、長度、寬度等等全都包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着獨特的象徵意義。

  比如,古琴的長度一般約為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的寬度一般約六寸(20公分左右),象徵六合,什麼是六合?簡而言之,六合也就是指東南西北上下,泛指整個天下。再如,古琴的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和地。 古琴前廣后狹,象徵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別象徵十二個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

  第三,中國歷史上的名琴和名曲無不閃耀着歷史文化的燦爛光芒。

  古琴的製作歷史悠久,一些名琴也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在這其中最著名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

  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繞樑”。據傳“繞樑”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據說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七日不臨朝,難道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

  有名琴自然就有名曲,琴曲相依才可稱天作之合。《瀟湘水雲》、《廣陵散》、《高山流水》、《漁樵問答》、《平沙落雁》、《陽春白雪》、《陽關三疊》、《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醉漁唱晚》通常被稱為中國古琴十大名曲。這十大名曲之所以千古流傳,不僅因為其藝術水平高超,還由於體現了中華古人的氣節和風骨。

  如,《瀟湘水雲》為古琴浙派創始人南宋郭望楚作。金兵入侵時,他移居於湖南寧遠九嶷山下(瀟水自九嶷山流過),深感國事飄零,借雲水掩映,煙波浩瀚的景象描寫,抒發對山河殘缺,時勢飄零的感慨和蕩氣迴腸的愛國熱情。

  上面,我向大家簡單介紹了古琴的一些基本知識,下面,我們重點來了解閩派古琴。

  二、浦城——閩派古琴的發源地

  我們知道,發源地,它的原義是指河流開始流出的地方,後來借指事物發端﹑起源的所在。比如,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以及沿岸流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所以,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浦城是閩派古琴公認的、無可置疑的發源地,也就是說,浦城是閩派古琴的發端、起源的所在。

  據《八閩古邑浦城》一書記載:“清代古琴廣為流傳,以吳越為中心,逐漸分出許多流派,影響較大的有四大派別,即浙派、江派、閩派、川派。閩派,以浦城祝桐君為代表。”

  劉承華先生在《古琴藝術論》一書中談到近代琴派淵源時,直接就把閩派稱為“福建浦城派”。他說:“浦城派的代表人物是祝鳳喈(桐君),家有藏琴數十張,專設十二琴樓貯之。”此外,據《查阜西琴學文萃》記載:清代琴學從康熙時起即由廣陵派稱盛,直到太平天國時期,江淮間軍事緊張,這時,福建浦城的祝秋齋祝鳳喈(桐君)兄弟來到上海,得了琴壇盛名。……這時江南琴壇正在衰歇,唯祝氏的琴學大盛,甚至傳到了京師。

  關於浦城是閩派古琴發源地這一點,蔣仁先生在《閩派古琴與琴樓》一文中也有清楚的記述:“1982年元月,福建省藝術學校教師李禹賢,來到浦城縣文化局。李禹賢先生說,他來浦城之前,知道古琴全國有江浙閩川四大派,而閩派古琴發源地在什麼地方?發源人是誰?自1979年至1982年,先後在福建考察過13個縣市,最終在建甌圖書館發現有關閩派古琴的書籍,才知道發源地在浦城,發源人是清代的祝桐君。

  綜上所述,浦城為閩派古琴的發源地,這是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般的歷史事實、歷史定論。

  當然,作為一個古琴流派的發源地,肯定在這個地方會遺留有若干歷史的遺存,鐫刻着若干歷史的印記。這就像江西南昌的的滕王閣,滄海桑田,興廢頻仍,歷千載而盛譽不衰,究其原委,非建閣之人而揚名,實王勃一序而立萬。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穿透千載時光,至今仍振聾發聵。就是在當今,滕王閣前遊人如織,人們不僅僅是為了一睹滕王閣雄姿,更是為了親臨其境,領略王勃如椽大筆所描繪的人間勝景。

  上文提到的“十二琴樓”,便是閩派古琴一個重要的歷史印記標誌。關於“十二琴樓”,原先也有些爭議。有的研究者原先以為是祝桐君在浦城築有十二座琴樓貯琴,現在,較為一致的說法是,十二琴樓是一座琴樓的名稱,取義依據應為蘇東坡的《琴詩》。大家知道,蘇東坡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屬於一位頂尖級的人物,他的詩詞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有的詩還加上清新別緻的小序,給了我們另類的享受。《琴詩》就屬於有小序的那一類詩,並且小序較長,長達一百一十個字,而詩只有二十八個字。全文如下:

  --- 武昌主薄吳君亮采,攜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說,與高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平之頌以示予。予不識沈君,而讀其書如見其人,如聞十二琴之聲。予昔從高齋先生游,嘗見其寶一琴,無銘無識,不知其何代物也。請以告二子,使從先生求觀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後和。元豐五年六月。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小詩,不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說,悠揚悅耳的琴聲,是從哪裡發出的呢?如果是從琴弦上發出,那麼把琴放在匣中,無人彈奏,為什麼又沒有聲音呢?如果說,琴聲是從琴師的手指上發出的,怎麼又不從他的指頭上去聽取琴音呢?不過,有人分析說,這是一首別緻的以琴喻佛詩,其中所包含的深義與佛理有關。

  蘇東坡在這首詩的小序中,提到了“十二琴”,我想,祝桐君是不是讀了蘇東坡的這首詩后,來了靈感,才將琴樓以“十二琴”來命名,所以稱之為“十二琴樓”呢?當然,這都是我們後人的推測,目前還找不到很實在的史料依據。

  不過,祝家的十二琴樓在浦城,那卻是一種真實的實物存在。

  蔣仁先生在《閩派古琴與琴樓》一文中介紹道:閩派古琴代表是祝鳳喈,字桐君,約生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約終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家住城關後街頭,祝氏祠堂東側,相傳後有園林,貯琴數十張,擇其優者,築十二琴樓貯之,接納琴家詩友名士。筆者所見到的是其主屋有一小磚門進入後園,園中東南兩廂各有一座木結構三層琴樓連接成屈尺形,交接處螺旋式樓梯。南向一層與西連接成走廊,磚鋪地面,西向走廊盡處有一圓磚門進後園。門上有亭,設琴台,與東、南琴樓呈三角形,利於琴聲和韻。北面三級花台,園中有一株古丹桂,樹下有魚池,環境幽雅。

  古塤先生在《閩派古琴的現狀與傳承》一文中寫到:“我在建甌縣插隊落戶,曾到浦城祝桐君的故居參觀過。那時祝桐君的故居還破爛不堪地存在着,十二琴樓上堆滿穀物與農具。”

  此外,祝桐君在十二琴樓接納天下名士,這也是歷史的真實。這裡我們得提到兩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一個是林則徐,一個是梁章鉅。林則徐,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史稱他為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敬仰。梁章鉅,祖籍福建長樂,清初遷居福州,曾任江蘇布政使、廣西巡撫、江蘇巡撫等多職。梁章鉅是一位政績突出、深受百姓擁戴的官員。他是林則徐的好友、堅定的抗英禁煙派人物。他在廣西巡撫任上,曾奏請摘去禁煙不力的梧州知府劉錫元的頂帶,憤怒地責令劉去抓拿大宗的煙販以贖過失,表現了他禁煙要“清其源”的明智主張。在他護理江蘇巡撫期間,江淮患水災,每天有萬餘災民沿江聚集蘇南,他賑災民、修水利,表現出崇高的人格精神。

  這兩個人都曾多次到過浦城,並且和祝桐君有過交往。根據《浦城文化大觀》記載,林則徐途經浦城,特地逗留造訪祝鳳喈,兩人在祝家花園推心置腹,吟詠唱和,不覺天亮,成為美談。尤其是梁章鉅和浦城有着更多的歷史淵源,根據史料記載,嘉慶十二年至十五年,他曾在浦城的南浦書院任講席,嘉慶十六年離開浦城,不久,又赴浦城為南浦城書院講席。梁章鉅還將長女梁蘭省嫁給浦城人祝普慶,後來,梁章鉅還在浦城購買花園弄宋代狀元章衡花園舊址造新屋,稱“北東園”(他在福州的宅名為東園)。

  永泰有一個叫做余潛士的人(1784-1851),他終生治學治教,以理學名世,素享譽東南,他與祝鳳鳴亦師亦友。在《余潛士集·絲桐一曲答客難》(此書2011年4月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載:祝鳳喈(即祝桐君) “喜接納天下之琴人、詞家、詩客、名士。林君則徐、梁君章鉅等進京宦遊,途經浦城時,亦多至祝家十二琴樓相聚,每有詩酒之會。”通過上面這幾句話,我們可以想像得出當時文人雅士在十二琴樓相聚的盛況。講到這裡,我們又不由得想起了劉禹錫著名的《陋室銘》來,當年的十二琴樓也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的高雅處所了。

  令人遺憾的是,1958年浦城新建五一三路,拆除祝氏祠堂,琴樓北向磚門外全部拆除,園中兩琴樓及走廊、涼亭仍然保留。北面小磚門作為出入主門,南向主屋與琴樓小院封隔。20世紀90年代,因舊城改造,為使建設整體性,琴樓移建它處,尚待實施。祝桐君的十二琴樓在1997年舊城改造的時候,被拆除了。

  此外,現在浦城縣博物館還收藏有兩張沒有琴弦的古琴,一張無名,一張名“養心”,兩張琴保存尚好,裝上弦即可用,按其形狀與尺寸及漆面風化程度,可以確定是清後期之物。博物館的同志介紹說,這是他們花了很大的勁兒才搜集到的,可以說,這是浦城曾經出現過“閩派古琴”的最有力證明了。

  (這一講,我向大家介紹了一些古琴的基本常識和閩派古琴發源地的一些基本情況。下一講,我將向大家具體介紹閩派古琴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藝術貢獻等。)

  三、閩派古琴——中國文化的傑出代表

  講到流派,我們大家最為熟知的便是豪放派和婉約派,眾所周知,豪放派和婉約派是宋代詞壇上的兩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多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詞人以蘇軾、辛棄疾為主。婉約派作品語言清麗、含蓄,表達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鬆活潑,或離愁別緒,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細,題材較狹窄,往往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間有寫山水,融情於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

  我們知道,任何藝術流派的誕生都是藝術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而一個流派的誕生,是需要諸多的條件和因素的,也就是說,需要其形成的基本硬件,而絕不是依據黃婆賣瓜、自賣自誇便可以名垂千古的。

  浦城之所以成為閩派古琴的發源地,閩派古琴之所以自成體系,在我國古琴藝術中佔據一席重要之地,成為中國文化的傑出代表,我以為,主要是具備了以下幾個基本但又是必備的要素。

  第一、浦城地理位置獨特。

  浦城位於福建省最北端,稱為福建的北大門,為閩、浙、贛三省七縣結合部。浦城雖為山隅僻地,但自古以來,便是出入福建的咽喉要道,山川秀麗,人文鼎盛,幾千來,一條仙霞古道不知過往多少行旅商賈,也不知留下如陸遊、蔡襄、劉克莊、朱熹等多少歷代名人墨客跋涉漁梁嶺的足跡。宋代以後,由於朱熹等歷史先賢多在閩北武夷山講學傳道,名儒大家匯聚,學術氣氛濃厚,琴學也由此逐漸走向興盛。特別是到了清代的嘉慶年間,浦城古琴進入黃金時代,出現了善於彈琴的祝、李、祖、曾四大家族,除了“十二琴樓”外,祖家有“皆山堂琴樓”,李家有“酌海樓”,一時間琴人云集,琴學繁榮。

  第二、代表人物獨樹一幟。

  代表人物是一個流派的奠基者,是一個流派的標誌,是撐起一座大廈的棟樑,是船隻遠行萬里的風帆。就像人們只要一提到豪放派和婉約派,頭腦里倏然湧現出的自然是蘇東坡和柳永這兩個經典歷史大師。

  琴派古琴的代表人物是浦城人祝桐君,祝家為世代書香望族,富甲一方。據史料記載,清嘉慶五年(1800年),浦城爆發了特大洪水災害,衝決“三面城垣至四五百丈,人丁遭漂沒都也以萬計”。意思就是說,城牆被洪水衝垮幾百丈,百姓被洪水捲走幾千上萬人,造成了慘不忍睹的大災難、大悲劇。祝家捐獻銀子五萬兩,耗時三年,獨修全城城牆。嘉慶皇帝曾御題“深明大義”匾額給予褒獎。祝桐君的父親祝昌時,精於琴藝,曾經不惜花費重金收藏古代名琴數十張,他的兄長祝鳳鳴,年長鳳喈四歲,性格恬淡,喜歡吟詩填詞,尤其善長於演奏古琴。

  根據1994年版《浦城縣誌》記載:祝鳳喈,字桐君,浦城城關人。自幼喜功詩書,19歲以父遺舊琴一張,向胞兄祝鳳鳴(字秋齋)學琴,致力於此,精研30餘年,所學皆通。家有園林之勝,藏琴樓數十張,擇其優者,築十二琴樓貯之。兄倡弟和,恬然自得,並接納雲遊天下琴人、詞家、詩客、名士。

  鳳喈音律精通,不作靡靡俗韻,他所作的琴譜《風雲際會》,表露出他對清朝腐敗無能的憂慮,表現出其民族氣節。他首創新法,在減字譜旁加工尺,以助初學者視譜自理。曾任浙江東防(今東陽)同知,宦遊江浙,以琴自娛,所至名噪一時。著有《與古齋》琴論。後有張鶴著《琴學入門》,亦經鳳喈鑒定,在同治年間出版,民國初再版,流行極廣。祝鳳喈成為閩派古琴的代表。

  張鶴著的《琴學入門》,載錄有祝鳳喈家傳秘譜《風雲際會》、《漁樵問答》、《平沙落雁》、《石上流泉》、《陽關三疊》、《古琴吟》等6首,其中5首於1962年出版的《古琴琴曲》釋成正譜。

  通過以上簡潔文字的介紹,我們至少可以獲得這麼幾方面的信息。

  一、祝桐君是浦城城關的人,他這個人從小喜歡讀書,並且讀書很用功。

  二、祝桐君家中和古琴有着深厚的淵源,他的父親和兄長都是善於操琴之人。他19歲時開始跟他的哥哥祝鳳鳴學古琴,他學古琴不僅僅是一種業餘愛好,而是進行了深入的鑽研,鑽研時間長達30年,終於成為一代古琴名家,創立了閩派古琴流派。

  三、祝桐君是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着民族氣節的人,有的資料還介紹道,祝桐君的這種民族氣節曾受到林則徐的影響。

  四、祝桐君曾當過官,任過浙江東防(今東陽)同知,他在為官期間,隨身帶琴,以琴會友,名氣很大。

  五、祝桐君不僅是一位古琴演奏家,還是一位古琴理論家,著有《與古齋琴譜》等理論專著,留傳有經典的家傳秘譜。

  六、祝桐君的學生張鶴等發揚光大了閩派古琴藝術。

  以上這些信息,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古琴名家較為豐滿的歷史真實形象,同時,也為我們了解這位歷史先賢提供了較為翔實的歷史資料。

  這裡,我想就祝鳳喈的字“桐君”先談一點個人的看法。我們知道,現在的人,大多數有“名”,無“字”,所以當我們說到“名字”的時候,通常指的僅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數人,既有“名”又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稱“表字”。《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意思就是說,剛生來三個月就要起名,而到二十歲成年了,便要取字。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那麼,古代的女子有沒有字呢?也是有的。《禮記·曲禮》記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 也就是說,女子十五歲許嫁時,舉行笄禮,也要取字。笄禮,即漢民族女孩成人禮,俗稱“上頭”、“上頭禮”。笄,即簪子。-即在行笄禮時改變幼年的髮式,將頭髮綰成一個髻,然後用一塊黑布將髮髻包住,隨即以簪插定髮髻。當然,中國古代社會重男輕女,所以許多女子一般沒有字。秦漢以後就很少有女子有字了,偶爾有書香門第或知書女子取字也只是個例,史書上記載很少。較有名的有宋末元初大家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字仲姬;明末清初女詩人方維儀字仲賢;清女作家汪端字允庄。

  古人取字都是有含義的,比如諸葛亮,字孔明,是取發光之義;再比如周瑜,字公瑾,是取美玉之義。祝鳳喈為什麼取“桐君”為字呢?我以為,這與古琴有關。我們上面講過,“桐君”是古琴的一個別稱,這有陳師道的詩為證: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根據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祝桐君19歲開始學琴,而古人取字則是在二十歲舉行冠禮時,所以,祝桐君取字是在他開始學古琴之後,我以為,祝鳳喈以“桐君”為字,應當可以理解為,體現了他刻苦鑽研古琴、立志成為古琴名家的遠大抱負。

  第三、學術專著聞名傳世。

  一個流派的誕生傳世,必定需要可以千古流傳的代表作,我們還是以豪放派和婉約派為例,蘇東坡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至今仍令人熱血沸騰。柳永的一首《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至今仍令人慾哭無淚。

  作為一代古琴名家,祝桐君曾致力於琴譜的搜求,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彙集了明、清刊傳的譜集三十多種,他一一加以比較之後,認為以公元1744年蘇璟編輯的《春草堂琴譜》為最優。於是他詳加校訂,寫有評語,準備再版。後來,由他侄子祝慶年,字安伯,於1860年付印,以後又多次再版。

  清咸豐五年(1855年)三月,祝桐君的《與古齋琴譜》四卷在浦城刊行,當年,著名古琴家陳世驥得到此書欣喜若狂,“眠食與共者三閱寒暑”。這句話什麼意思?也就是說,陳世驥得到《與古齋琴譜》后,幾年時間裡,無論是吃飯和睡覺都與此書為伴,隨時學習鑽研。隨着此書的傳播,培養了一大批琴手,形成一批體現祝鳳喈風格的琴家群體,稱為閩派古琴,與浙派、蘇派、川派鼎立。

  下面,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與古齋琴譜》。

  《與古齋琴譜》為祝鳳喈編訂的琴論專著。全書共分四卷:卷一《弦律考實》;卷二《材制發微》;卷三《學琴備要》;卷四《彈曲合解》。分別從打譜、制曲、演奏幾個方面,分析了琴曲音樂的基本要素,同時也特別談及古琴的製作、保養、貯存與修復等問題。

  《與古齋琴譜》不收琴譜,專論琴理,也就是說這是一部古琴理論專著。古塤先生在《閩派古琴的現狀與傳承》一文中對這部書的若干理論觀點作了簡要的介紹。他寫道,“《與古齋琴譜》幾乎談到了琴學理論的各個方面,其中對於古琴音樂的作曲、打譜、演奏、審美、教育傳承諸方面的分析,頗有獨到之處”。

  他舉例子說,“比如關於打譜,祝氏提出‘按譜鼓曲’,需要經過師承傳習和深入了解譜本的特點,並且心、手、耳、目四者配合應用”。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無論從事什麼工作,如要達到高的境界,必須做到心到、手到、耳到和眼到,四者缺一不可。他還介紹說,“再者祝氏對琴曲打譜中的音調、節奏,有相當詳細的論述,給予較多的重視。他認為節奏‘要不外於聯斷、疾徐、迭宕、收縱。一曲始終,必得其綱,起承轉合,四者以成之。’”這裡,實際上就是談到了節奏輕、重、緩、急的區別與把握問題,

  他還介紹說,“(祝桐君)他還從古琴音樂(純器樂)的角度談到琴樂的審美特徵。他概括琴樂審美的特徵是‘以音傳神’,認為‘一切情狀’皆可表現於琴樂中,但他不是從形象的描寫來講琴樂的表現,主要是從演奏者的‘傳神’與接受者的‘會意’來談琴樂審美的表現,實際上是從兩者的關係來談琴樂的審美,‘神’、‘趣’是祝氏談琴樂審美體驗時提出的兩個主要概念”。也就是說,祝桐君在《與古齋琴譜》中闡述了自己的美學觀點,琴聲絕不是呆板的演奏,應該要能夠傳神與會意,還要有情趣。

  他還介紹說,“祝氏還從傳統琴學思想的角度,提出‘修養鼓琴’的問題。認為‘鼓琴曲而至神化者,要在於養心’,由‘養心’談及‘修德’,由‘修德’而言‘抒情’”。這裡,祝桐君將演奏古琴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那就是演奏古琴和演奏者個人的修養和品德的關係,也就是說,琴聲,可以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品德。

  - 此外,李禹賢先生也對《與古齋琴譜》有着很高的評價,他曾說過:“《與古齋琴譜》四卷是關於音樂理論和美學的,是研究‘閩派古琴’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

  第四、傳承弟子發揚光大。

  閩派古琴第二代傳人代表為張鶴。張鶴,字靜薌,上海玉清宮道人。少長,喜好雜藝,尤愛古琴,但無名師指導。後讀到祝桐君的《與古齋琴譜》,再三讀之,悟出音律的精髓。認為“非它所可及,洵後學津梁也”。這裡,張鶴對《與古齋琴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把這部書比喻為學古琴者的渡口和橋樑。當年,祝桐君寓居上海,張鶴即拜他為師。祝桐君論議音律精遂,使張鶴升堂入室,琴藝大進,並於同治三年(1864年),經祝桐君鑒定后,刊行《琴學入門》,此書二卷,上卷摘錄《與古齋琴譜》,間有自己的議論;下卷專列琴曲。《琴學入門》一書,傳播祝桐君的琴學理論、指法字母及工尺等,使閩派古琴藝術得到更大的發展。

  閩派古琴第三代傳人代表為陸琮,他幫助他的老師張鶴刊行了《琴學入門》。

  隨着《與古齋琴譜》和《琴學入門》的流傳,使閩派古琴藝術走向大眾,私淑弟子日眾,民國期間,浦城的李迪瑚即成為了閩派古琴第四代的代表人物。

  李迪瑚(1874~1952年),字聘珍,號葆珊。晚年好佛,又號匏僧,閑雲居士。福建浦城城關人。清未拔貢,授候補通判。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法律、經濟。民國期間,任過浦城縣勸學所所長,創辦浦城私立中學,任校長。當選為省參議院候補議員,後任福建省公署咨議等職。

  李迪瑚生平曾廣置圖書,建酌海樓,藏書4萬多冊。能詩善文,喜好古琴,研究頗有心得,著有《酌海樓琴言》、《酌海樓琴譜》五卷。1985年5月,北京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古琴協會主席吳景略說:“李老前輩(指李迪瑚)昔在滬時為古琴會員,習閩派祝桐君之藝。為閩派之代表,是當時古琴有影響之人物。”

  第五、藝術成就貢獻顯著。

  在談及祝桐君對古琴的藝術貢獻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一下幾種記譜方式,如,文字譜、減字譜、工尺譜等等。我們現在一提到曲譜,最為熟悉的是簡譜或五線譜,但是,古琴則不同,用的是文字譜、減字譜。

  文字譜,就是中國古代用文字的方式記錄的樂譜,這種譜子一般地人是看不懂的,只有那些專門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的人才能看懂。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現存唯一的文字譜是《碣石調·幽蘭》,它由六朝梁代丘明傳譜,原譜則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於文字譜過於繁複,使用不便,經唐代琴家曹柔減化,發展成為減字譜。減字譜,是中國古琴常用的一種以記寫指位與左右手演奏技法為特徵的記譜法,因為它是將古琴文字譜的指法、術語減取其較具特點的部分組合而成,故名“減字譜”。其特點為:“字簡而義盡,文約而音賅”。減字譜是對文字譜記譜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種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記譜法。還有一種我們下面要提到的“工尺譜”,工尺譜是中國民間傳統記譜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

  根據余奎元先生在《祝桐君與閩派古琴》一文中闡述,祝桐君對古琴藝術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識譜:祝桐君首創在減字譜旁填“工尺”(指法記號和節奏板眼記號),這是在他以前諸譜所未有的。通過教人念工尺之法,是學琴者的捷徑。琴曲有天然節奏,惟有心領神會,操之極熟,才能輕重疾除,自然合拍。但是初學者,對琴譜上記的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東西,很難看懂。非有一定節奏按譜鼓曲,殊難成音。所以,祝桐君以工尺傳其高下板眼節其長短,學者先念工尺,次習手法,按譜而鼓,彈了數次,就能成曲。工尺法有利於初學者迅速入門,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個方面,指法:琴為絲樂,必須按彈,才能成音。其為曲之音,上下相需,剛柔相濟,即寓輕重疾除之節。祝桐君深入研究各家指法,對不明的地方進行註釋,提出自己的看法,對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並繪圖標註指法字母,使學者不致混淆,開卷即有瞭然之益。

  第三個方面,琴譜:祝桐君有家傳秘譜《風雲際會》、《漁樵問答》、《平沙落雁》、《石上流泉》、《陽關三疊》、《古琴吟》等6首,這6首琴曲,1962年出版《古琴曲集》中,除《風雲際會》外,其他5首均譯成正譜,行於世。其後《風雲際會》,也由李禹賢先生整理成正譜。這6首琴曲為豐富中國古琴琴譜作出了貢獻。

  祝桐君的6首琴曲均音色優美,雅靜動聽,沒有靡靡俗韻。氣韻清高純古,泛音輕靈清越,散音沉着深厚,按音舒緩凝重。厚重中透着清婉,蒼古里滲着甜潤,真是破空而來,絕塵而去,使人神骨俱清。

  根據余奎元先生以上的分析介紹,實際上也就是說,通過祝桐君的努力,主要是使古琴這種古典藝術,由深奧化逐步走向通俗化,由貴族化逐步走向平民化,也就是說,由此,可以讓更多的人可以學習古琴,可以讓古琴藝術得以較大範圍的普及和推廣。此外,祝桐君身體力行,6首家傳秘譜豐富了我國古琴琴曲寶庫。

  李禹賢先生對祝桐君也有着相當高的評價,他說:“祝桐君對古琴界的一大貢獻是他首創在古譜旁註工尺譜,以方便初學者來學習古譜。古譜一般是非常難懂的,如果沒有把它轉化成‘1(duo)2(ruai)3(mi)4(fa)’,誰也不會來彈。祝桐君在中國古琴史上是一座巔峰。為什麼這麼說呢?他首創的工尺譜就是明證,這一點,一直影響到民國期間的著名古琴家楊宗稷。”

  第六、藝術價值佔位重要。

  閩派古琴藝術在中國古琴藝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價值。

  一、閩派古琴從形制到曲目,從特殊的記譜方式到豐富的演奏技功,都體現出中國音樂藝術的至高境界,代表着中國文人怡情養性、寄情抒情的生活方式,表演出完善自我人格修養的理想追求,蘊含著關愛自然、天人合一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它所形成的獨特的文化記憶,對中國文化史、藝術史乃至中國人的精神、氣度、品格、行為產生了持久而廣泛的影響,它是中國文化的傑出代表。

  二、古琴經過祝桐君的創造、改造,使學者易懂、易學、易操作。同時家藏的琴曲,改變了一般古琴琴曲的孤獨性、脆弱性及附庸風雅的道具。祝鳳鳴的古琴猶如天籟,聽起來豪放跋宕,又清麗委婉舒展。琴意得之弦外,音有盡而意無窮。產生的神秘的藝術魅力,可以陶冶人們的精神,鼓舞人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這對當今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這一講,我向大家介紹了閩派古琴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藝術貢獻等,下一講,我將向大家介紹閩派古琴的傳承發展基本情況。)

  四、南浦大地——悠悠琴聲再度迴響

  閩派古琴再度興起,李禹賢功不可沒。

  談到閩派古琴,不得不提到著名古琴藝術家、福建古琴研究會原會長李禹賢。他對於閩派古琴藝術的挖掘研究傳承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說:“我曾於1981、1982年三赴浦城,就是為了從古書庫里發掘‘閩派古琴’的琴譜。當時的文化局長叫蔣仁,也是個文化人。他同意我進古書庫,因此我帶着我的學生就在古書庫里待了一段時間,把《琴學入門》和《與古齋》琴論的一部分整理出來了。”

  通過到浦城調查,李禹賢先生寫出了《初考清代琴派——浦城古琴》、《祝桐君家傳秘譜——〈風雲際會〉》、《閩派琴家祝桐君》等一系列文章,文章稱“閩派古琴,以福建浦城祝桐君為代表,影響很大”;“祝桐君一生對古琴藝術所做的貢獻深受讚揚,成為一代名流琴家”;“浦城為‘閩派盛地,名不虛傳”;“閩派古琴源出浦城,至今能保存那麼多珍貴資料,這是浦城人民的榮譽,浦城人民的貢獻”。

  還早在1982年,李禹賢就在北京“全國民族音樂聯會”上首次演奏“閩派古琴”最經典曲目——《風雲際會》,引起了較大轟動。而讓李禹賢和“閩派古琴”引起廣泛關注的則是在1983年的“全國古琴打譜會議”。李禹賢先生曾回憶說:“會上,一曲《風雲際會》博得現場陣陣喝彩,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後來曾每季度向海內外播放一次。”

  李禹賢先生還於2009年6月再度赴浦,並於6月28日上午在浦城劇院舉行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演出——李禹賢先生偕其兩位親傳浦城籍弟子吳燕琳、吳文秀在此進行閩派古琴表演。李禹賢先生的一曲《風雲際會》令聽者為之動容、為之肅然。 李禹賢先生一曲未盡其興,一邊作講解,緊接着又演奏了幾曲經典古曲。最後,他還用古琴演奏了一曲流行歌曲,把古琴的古樸與社會的進步詮解得水乳交融、添衣無縫。作為李禹賢先生演奏的補充,吳文秀的一曲《高山流水》、吳燕琳的一曲《梅花三弄》也得到了全場聽眾的喝彩。

  閩派古琴傳承發展,吳燕琳、吳文秀成為後起之秀。

  近年來,隨着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閩派古琴這門古老的藝術也在浦城重新煥發了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風采。

  2006年,閩派古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正在加緊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把浦城的閩派古琴發揚光大,2007年3月,縣裡派出浦城贛劇團琵琶手吳燕琳來到榕城,跟隨李禹賢老先生學藝,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她不但彈得一手好琴,還面向社會教授古琴。現在,大家只要走到浦城縣贛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也就是原來的浦城贛劇團)附近,就可以聽到閩派古琴的悠揚琴聲。2009年8月,吳燕琳應福建省文化廳邀請,赴台灣參加“福建文化寶島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這是浦城首次派出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代表赴台交流。2009年11月3日,南平市隆重舉辦第二屆文化藝術節,在開幕式文藝晚會上,浦城贛劇團古琴學沒班的同學們在南平大劇院集體演奏了優秀古琴曲《滿江紅》、《湘江怨》,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2010年月2月,吳燕琳帶着她的4個學生到福州參加三坊七巷福建非遺項目鬧元宵活動,她們5個身着古裝,琴聲柔和宛如楚女淺唱,旋律跌宕好似千軍萬馬,美而不艷,哀而不傷,閩派古琴聲傾倒榕城聽眾。鑒於吳燕琳在閩派古琴文化傳承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2010年她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同時,近年來,在浦城的北面,坐落在京台高速公路閩浙收費所旁的浦城縣官路中小校園內,每當下午課堂活動時間裡,都會傳出古樸、悠長的古琴聲。這是該校古琴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輔導老師吳文秀的帶領下練習古琴。吳文秀,也是李禹賢先生的弟子,經過長年累月的研習,她的古琴演奏技藝已達到較高水準。她不是學校在編教師,她的工作單位在京台高速公路閩浙收費所,自從調到京台高速公路閩浙收費所工作后,吳文秀便萌生了在官路中小組建興趣小組,利用自己的專長義務為學生教授古琴的想法。經她多方聯繫,努力爭取,終於組建了官路中小“閩派古琴”興趣小組。此後,只要沒出差,她每周都到學校上輔導課,通過幾年時間的努力,古琴興趣小組的同學都能彈奏簡單的古琴古譜了,有幾次,省、市文化部門的領導到浦城檢查工作,還特意前往官路中小,觀摩小琴手們的古琴演奏,並且給予了積極的稱讚和肯定。

  閩派古琴振興,浦城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

  浦城縣而今已將發展傳承閩派古琴藝術列入了構建浦城底蘊深厚的文化高地的一項重要內容,《浦城縣人民政府2013年民生工程戰役實施方案》指出要“建設福建省閩派古琴特色文化示範基地。”《浦城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求“以閩派古琴研習所為載體,開辦古琴培訓班,在傳承保護閩派古琴的基礎上,推進古琴系列文化產品的研製開發。”《2013年浦城縣宣傳思想文化重點工作項目安排》將“規劃和啟動閩派古琴琴樓建設、扶持古琴製作、閩派古琴演藝人才培養”列入其中。浦城縣還把“註冊桐君古琴商標、生產古琴”和“建立古琴培訓基地,舉辦古琴學員培訓班”列入《2014年浦城縣宣傳思想文化重點工作項目安排》。

  目前,浦城縣已成立了“浦城縣閩派古琴研習所”,建立了“浦城縣閩派古琴培訓基地”,縣政府還撥出專款,重新出版了閩派古琴古籍《與古齋琴譜》、《琴學入門》等,並將《與古齋琴譜》和《酌海樓琴譜》等琴譜古籍送到省圖書館修補。浦城還於2013年月10月成立了“浦城縣閩派古琴協會”,由閩派古琴省級傳承人、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古琴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吳燕琳任協會會長,由閩派古琴市級傳承人、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古琴藝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吳文秀任副會長。

  祝桐君琴樓始終是閩派古琴一個重要性標誌性建築,它的被拆除,也始終是浦城人以及一切熱愛古琴藝術者的一種心痛,自然,修復琴樓,也成了重振閩派古琴雄風的一項舉足輕重的舉措。目前,浦城縣在重點建設項目“夢筆山歷史文化主題公園”規劃中,已將重建古琴樓列入其中,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古色古香的琴樓便將立於南浦大地。

  五、閩派古琴——地域文化特性鮮明

  對於浦城來說,閩派古琴無疑是一張非常響亮的文化名片,祝桐君無疑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所以,我以為,除了上面我向大家介紹的一些閩派古琴的基本情況之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進行深一步的闡述,這就是閩派古琴藝術雖然成為了浦城人民一筆珍貴的文化財富,祝桐君雖然成為了浦城人民引以為豪的家鄉先賢,但是,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當今社會,閩派古琴和祝桐君對於家鄉浦城來說,還存在着什麼樣的文化特性呢?也就是說,發展傳承閩派古藝術、宣傳光大祝桐君精神,對於浦城來說有着什麼樣的現實意義呢?這一點如果沒有弄明白,那麼,所謂的傳承發展與宣傳光大,可很可能會陷入一種盲目與隨波逐流。

  歷史是一種客觀存在,人為的拔高或隨意的貶低都不是唯物主義態度。所以,本着尊重歷史和嚴肅面對現實的態度,我以為,對於當今的浦城,閩派古琴與祝桐君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文化特性。

  第一,人物的獨特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作為一個山城小縣,曾養育了祝桐君這樣一位琴家名人,如果僅僅用“自豪”、“驕傲”這樣的字眼來形容,我看是不夠的。我們都知道,文化是寶貴的資源,而有些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獨一無二的資源,祝桐君,絕對是這麼一種不可再生的獨一無二的文化資源,因此,我們如果僅僅因着祝桐君而沾沾自喜,或僅僅將之當作一種炫耀的談資,那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許可以算得上是對先人的一種褻瀆,至少是一種不尊重。如何以這個歷史人物為坐標,將他的歷史貢獻升華為愛家鄉、為家鄉奉獻的動力,引領今人和後人為家鄉爭光、爭氣,這應該是理智的態度。從這種意義理解,祝桐君對於家鄉浦城來說,就不僅僅是一位古琴名家,而是一位歷史先賢,甚至可以說是籠罩於家鄉上空的一道永不褪色的光環。

  第二,長久的效益性。作為閩派古琴的發源地浦城,這種藝術形式,我以為,至少可以為浦城帶來兩方面的效益,一方面是為浦城贏得榮譽,無論是典籍中或業內人士,只要一提到閩派古琴,便不得不提到浦城,不得不提到祝桐君,這種名氣,絕對不是靠炒作能夠爭得的,而是高山流水般的客觀實體。就算是再過上個幾百上千年,這也肯定是任何人也推翻不了的歷史定論。另一方面,隨着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進步,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文化的能量也必將不斷爆發出其強勁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閩派古琴和祝桐君自然還有着許多我們現今所無法估計到的前途廣闊性。比如,如果時機成熟,國家國力進一步強盛,也許會對這種藝術和它的創造者樹碑立傳吧,那麼,其時,能不來浦城嗎?比如,到了一定的時候,國家或民營的機構也許會成立專門研究閩派古琴的機構,其時,也一定要來尋根訪祖吧?這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許是難以估量的。

  第三,直觀的觀賞性。現在很多人不知道古琴,而每每將古琴與古箏相提並論。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樂器,按照我個人的理解,古琴應該比古箏更佔據文化高地,上面我們講過了,琴、棋、書、畫嘛,琴占首位,為什麼不將箏放在第一位呢?中國社會歷來是講究排座次的,所以,不可能胡編亂造的。因此,近年來,由於閩派古琴的傳承發展工作有了一定起色,所以,它的直觀的觀賞性也就有了很好的體現。並且,由於浦城是閩派古琴的發源地,由於浦城已經有了閩派古琴的新的傳承人和一支不斷成熟的演奏隊伍,所以,作為一個重要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歡迎。一方面是,各級領導來浦城,只要有機會,都希望聽一聽閩派古琴的天簌之聲;另一方面,不少古琴愛好者慕名前往。如是,外地人來浦城,除了品嘗浦城的風味小吃之外,浦城人民還可以為他們獻上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閩派古琴欣賞。

  第四,傳承的技能性。據我所知,其他地方學習古琴的人很少,主要是因為學習某種技能是需要一定的土壤的。而既使在我們浦城,雖然傳承閩派古琴的事業也才剛剛起步,但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浦城的少男少女,只要有興趣,都可以找到地方學習,當然不可能人人都成為名家,但是,作為一種業餘愛好,作為一種文化技能,那也是可讓人終生受益的。學習掌握了一定古琴演奏技能的浦城下一代,以後無論求學在外或工作在外,隨身帶一張古琴,閑暇之餘,偶而習之,也不為是一件雅事。

  第五,產業的發展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文化的兩隻翅膀、兩個輪子,缺一不可。當然,目前,浦城的古琴文化產業尚未起步,但也列入的議事日程。所以,有着閩派古琴發源地和祝桐君這兩塊金字招牌,這種文化產業肯定是可以做的,也肯定是有條件做強做大的。

  …………………………………………………………

  閩派古琴發源於浦城,浦城成為閩派古琴的誕生地,這是上蒼對於浦城這塊土地、對於浦城人民的一種極大恩賜;祝桐君為他的家鄉和他的後人留下閩派古琴這麼一筆如此豐厚的文化遺產,這是他技藝的展示、情操的奉獻,愛鄉愛民精神的結晶。我們在感恩於上蒼、感恩於祝桐君的同時,更需要肩負起一種歷史與現實的重任——踩在歷史先賢的肩膀上,以更高的眼光、更遠的視野、更昂揚的精神、更寬廣的胸懷,讓閩派古琴這朵絢麗的歷史文化奇葩,在新的時代綻放出更為類人的光芒。

  2013-11-11

您正在瀏覽: 解讀浦城的閩派古琴文化
網友評論
解讀浦城的閩派古琴文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