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鄉土中國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鄉土中國讀後感

  中國正在崛起,從傳統走向現代。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探索歷程。如同樹木要長的高大就必須有堅實而健康的根系一樣,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也得立足於自己的傳統,或對其批判改造或對其繼承發揚。我們要忠於中國的現代化,就要忠於中國的過去。忠於過去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什麼,我們應該走向何方,應該如何走。

  《鄉土中國》就是一本既忠於中國過去又忠於中國將來的書。首先,它面對的是中國的農業社會,通過社區調查追究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在一個靠農業起家的國家,農村佔據絕大部分的領土,直到現在這依舊是中國的一個現實。回到以前,按費孝通老前輩的意思說,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生於泥土、長於家族、教於禮教的社會。雖然那裡有現代人看來尚未開化的“愚”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私”,然而這的確是一個無為政治下的太平這會。其次,它對中國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做了一些暗示,如隨着社會的發展,地緣會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等。

  一 、鄉土本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對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對柔弱、婉約,這與北方平原的曠盪和南方山水的纏綿是分佈開的。土地養活着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和土地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節。土地之於鄉土社會就如同水之於魚,離開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與人的完美結合也培育出了五千餘年古國古的農業文明,如此互利雙贏的買賣,又有誰捨得丟棄了呢。在在物質生產能力極不發達,靠天吃飯的年代,擁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該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處於小康社會的心情差不多吧。於是,與其說鄉土社會的人不捨得土地,不如說土地束縛住了鄉土社會的人。於此同時,鄉土社會有了另外一個特徵,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徵服了人口的流動性,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造成了一個環境內人們彼此熟悉的社會。我想正是這種慣於熟悉的環境而形成的惰性讓鄉土社會與現代充滿着陌生人的社會格格不入,阻礙了中過的現代化。

  二、文字下鄉

  在兩篇論文字下鄉中,費老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闡述了文字下鄉在鄉土社會中的不必要性,而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個對外相對封閉而內部非常熟悉的鄉土社會。

  文字與語言比較,依費老當時所言,文字適於間接傳播並且有產生歧義的毛病,而語言則適於間接傳播。我們就當代來看,語言在現代可以通過語音設備進行長距離的傳播部分取代文字長途傳播的功能。鄉土社會在空間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會太大,並沒有使用文字傳播的必要,又因為彼此之間以及彼此對環境尤其是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的熟悉,語言傳播減少了相當部分的歧義;

  再從時間上來看,我認為語言更有適應環境小範圍變化的可變性,因此用語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際之間傳播更具時效性。在鄉土社會語言是優於文字的。

  關於鄉土社會中人“愚”的問題,肥老的解釋是,鄉下人並不愚,愚是學習能力問題,而鄉下人不識字只是知識積累問題,鄉里人也有城裡人不知道的知識。由此我的感想是:在社會發展,鄉土的封閉性被打破的必然趨勢下,文字下鄉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並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是,而是當局如何抓住時機,提高文字下鄉效率的問題。

  三、差序格局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我看來並不是指社會的冷漠,而是指鄉土社會中合作的狀況,在左鄰右舍關門不見開門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小天地里,怎麼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呢?鄉土社會確實是一個“私”當頭的社會,人們都以“我”中心,考慮與人交往營建生活圈子,賺取社會資本。這一切的根源我認為在於封建自然經濟的封閉性,自然是因為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在小範圍內存在,但人們的生活大多依賴於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實體,合作則多在自家土地上自家人之間產生。要強調的是,在物質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年代,一心忙於自家的生產而無暇顧及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費老把差序格局和傳統格局對比,突出了西方社會的合作分工細緻、權利義務分明與中國鄉土社會“老死不相往來”的鮮明對比。

  四、鄉土社會價值體系

  麻雀雖小,肝膽具全。鄉土社會雖然範圍小,但它畢竟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有着它獨特的價值體系。就私人而言,有維繫私人的道德,就社會而言,有禮治秩序、男女有別、無訟等觀念。

  維繫着私人的道德,費老在《鄉土中國》中將其歸納為孝與倫常。具體的說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克己復禮”,“恭、寬、信、敏、惠,仁、義、禮、智、賢”等一系列儒家思想。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頭銜,並且這不是自封的,相必着與佔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鄉土社會在私人道德上的教化有很大關係。人們總是力求在對自己的剋制上化解矛盾和糾紛,並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和感化人以此來實現“和”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這確實創造了一個穩定和諧的鄉土社會,但它也有不足。在《從傳統到先代》一書中,金耀基先生曾說,中國人對禮的過分注重即對人事的注重,使中國人對自然的探索僅限於美的欣賞,而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這是科學方面,中國人也曾為禮付出過生命的代價。用一部電視劇來說,《中國兄弟連》中就有這樣悲慘的一幕,全唐庄的人對“皇軍”以禮相待,因為他們從祖先那裡學來的永遠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然而,結果卻是全庄人藏生火海。私人道德對人際關係一定時候是有用的,但不是時時有用,尤其是涉及民族利益之時,這是歷史留下的教訓。

  禮治秩序、無訟的觀念、男女有別主要對社會整體而言。魯迅在他的第一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就說禮教統治下的社會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它不單吃祥林嫂、吳媽之類的女流,其實對處於統治地位的男性也實殘忍無比。與方飯社會的法治不同,中國社會實禮治,雖然同樣都是人在操作,但操作的規則卻是截然不同的。法有賴於國家權力執行,而禮卻是任何擁護它的人都可以執行,法比較明晰而禮卻很模糊,這兩者結合中國社會如何用禮來治也就無一定之規了。人們對禮教的敬畏也就油然而生,因而在行為上處處注意、不不小心,生怕一失足成萬古恨,怕違反禮就處處去維護禮。可以說中國的禮治是在人們的敬畏中一步步加強的。對禮的敬畏也是“無訟”的觀念的來源,用“訟”來解決矛盾,雙方都會招致很嚴重的禮與法的懲戒,而採取“無訟”的方式,用禮來教化,代價就會小很多。在人治向法治轉化的過程中,“無訟”的觀念嚴重影響了法律地位的提升,阻礙了法制化進程。

  “男女授受不親”是用禮來解釋吳媽為何會在阿Q的“毒害”下自殺的最好答案。男女有別當然不止於此,費老在這本書中說,中國鄉土社會形成了同性相吸的奇異現象,男女只有在生產和生育上是一致的,在心理上卻不要求一致。這當然是一種畸形變態的社會,它使得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長期底下,但社會又離不開女性實現人類的延續。不過這種社會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它使社會多了一個安定的因素。

  五、家的核心地位

  這裡的家指家族,費老將其定義為家庭單系擴展的產物,它是以男性為對項的擴展。“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都說名女性不在擴展的範圍之內。鄉土中國知家而不知有社會,對他們來說,家就是歸宿,出則為飄蓬,為遊子。中國有一套家族制度,它由族中長老控制,長老們擁有教化的權力,“孝”就是他們實現權力的工具。“孝”在中國是一種高尚的品德,“百善孝為先”就可以印證,但它卻含有相當分量的“順從”的意思,順從於父母、順從於長老、順從於傳統。長老統治下的家族是個人生活的核心,它擔當著政治、經濟、教育等各類事業,其秩序也交於長老來維持。同樣是《中國兄弟連》中的唐庄,如果不是長老的迂腐和堅持,那幾百條活生生的生命也須不會有如此下場。

  六、無為政治

  費老在《鄉土中國》中提到了四種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和時勢權力。無為政治關乎前三種權力。鄉土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物質資料極度缺乏,人們沒有更多的富餘產品去養活一個能控制他們的權力中心。中國有句古語“廟小容不下大佛”,鄉土社會就是一個“小廟”,是不適宜橫暴權力這樣的“大佛”的。鄉土社會是一個鬆散的家庭集合,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使人們之間沒有權利和義務可言,是沒同意權力的。一代代的教化使人們都克己復禮,鄉土社會呈現出一片“和諧安寧”的景象。雖說中國古代專制獨裁,然而鄉土社會因其封閉性確是一個國中之國,是一個“小國寡民”的世外桃源。

  七、發展趨勢

  費老明顯提出的發展趨勢有地緣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以及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地緣衝破血緣,我的理解就是,隨着社會分工的細化的聯繫的日益緊密,家族在社會中的作用會被削弱,而家族所擔當的事業也會被眾多專門的社會機構所代替。就拿教育來說吧,鄉土社會中的人所受的教育來自家長,而現代社會則很多來自學校。傳統教化的名實分離是隨着社會的變遷產生的,是時勢權力的結果,也是人們面對社會變遷的現實不得不承認而又不願意承認的心是口非的現象。需要代替慾望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的積累,人們對自身的需求有了科學的認識並開始探索自己生存的條件用主動選擇代替了順從巧合和本能的結果。

  時間倉促,對《鄉土中國》我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來閱讀,這篇感想多是用自己的話重複費老先生的觀點,甚至其中也會有許多理解錯誤的地方。但讀了它,我更加忠於中國的過去,我也更加忠於中國的未來,因為幾十年前就有人能清醒地面對中國的過去,中國的崛起指日可待

您正在瀏覽: 鄉土中國讀後感
網友評論
鄉土中國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