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1500字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1500字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1500字 標籤:100個品德故事 讀書思廉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1500字(一)

  《貨幣戰爭》——比戰爭更可怕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造成了永遠無法抹平的傷痛,而操控兩次世界大戰的幕後黑手卻是少數幾個國際銀行集團的銀行家,這說起來危言聳聽,卻是鮮為人知的實情!因為在國際銀行家的眼裡,沒有固定的國界、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悲愴與憐憫!只有永恆的自身利益!為了本集團利益的最大化,少數的國際銀行集團可以不惜發動任何戰爭機器,甚至可以暗中支持敵對的雙方,無論哪一方獲勝,最終的受益者都是國際銀行家。因為只要戰爭爆發,敵對雙方就必須消耗無比的戰爭物資,戰爭物資從何而來,就必須找國際銀行家申請巨額的貸款作軍費。戰爭結束時,獲勝的一方自然需支付貸款的本金和利息,而戰敗的一方除了支付戰爭賠款外,同樣難逃要支付銀行的本息,在無錢可還的情況下,政府就成了銀行家的代言人,就必須低價抵押給國際銀行本國的核心資產,這樣一來,國際銀行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賺取永久的額外財富,輸贏的雙方都賺到,大發戰爭橫財。就好比拳擊比賽,拳手的表現無論精彩與否、無論誰輸誰贏,而大贏家永遠是幕後老闆。

  美國的貨幣發行權不在政府,而在於私人銀行,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美國1863年通過的《國家銀行法》規定:銀行以美國政府債券作為發行銀行券的儲備金來發行貨幣,實際上將美國的貨幣發行和債務永久地捆綁在一起,這就是說如果政府清償發售出的政府債券,就意味着沒有債券去做國家貨幣的抵押,還清債務就等於摧毀了貨幣流通!所以美國的國債會永久無限量的增長!人民在負擔日益增加的國債的同時,義務在為銀行打工!而銀行卻被少數的國際銀行家所壟斷,錢無國界,所以國際銀行家有充分的理由:只愛錢,不愛國!總統和首相在西方是權力和榮耀的象徵,可在國際銀行家的眼裡,那只是他們的前台代言人!他們可根據自身需要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稍懂金融的絕大部分知道美國花旗銀行,卻很少有人知道羅斯柴爾德銀行,全世界都知道比爾蓋茲、索羅斯,比爾蓋茲曾連續蟬聯世界首富,身價500多億美元,可比起羅斯柴爾德家族保守的50萬億美元的財富,那只是千分之一!

  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創造股市神話,他也只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馬前卒而已……倫敦—華爾街軸心銀行體系,是一個"超級特殊利益集團",他們不忠於任何一個國家和政府,相反,他們控制國家和政府。"聯邦儲備銀行"簡稱"美聯儲",其實既不是"聯邦",也沒有"儲備",就算不上"銀行",國際銀行家們操控"美聯儲","美聯儲"操控着美國的金融命脈、工商業命脈和政治命脈,每次由它發出的任何金融信息都左右着全球的股市行情和銀行利率!這些銀行家們與倫敦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保持着密切的聯繫,而發生在世界金融業上的任何一件大事,都與羅斯柴爾德家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以前貨幣政策是金本位,即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總量必須以銀行儲備的等額的黃金來核定,所以當初美元也俗稱美金,而這種金本位的貨幣流通方式無疑是束縛了國際銀行家的手腳,他們的可操作賺錢的空間太小,所以他們想方設法廢除金本位,把黃金作為貨幣的衡量手段強行廢除,想方設法打壓成為普通的消費品、工藝品,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擺脫黃金儲量的制約,無限量的發行貨幣,精心進行有準備有預謀的定點、定期、精準的定向爆破(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就好比制爆米花一般,本來你有一桶玉米,在經過國際銀行家們有目的的加工工藝后,你留下的一桶是爆米花,而溢出的部分自然歸國際銀行家所擁有!美國不停的發售國債,到處"打白條",造幣廠開足馬力印製美元,靠出售債務而享受提前消費,而我國目前的"出口導向"經濟對美國的國債需求則形成了一種"金融恐怖平衡"的狀態,如果中國停止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經濟就周轉不靈,但這樣也同時導致中國產品向美出口遭遇麻煩,如何步入良性循環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1500字(二)

  《貨幣戰爭》是一本引起很大轟動的書,長期雄踞暢銷書榜首,但這本書同時廣受爭議。《貨幣戰爭》的核心思想便是陰謀論,書里描述的事情是世界經濟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控制,這些銀行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們導致了美國獨立戰爭,美國1929的經濟危機,兩次世界大戰,這些銀行家甚至控制了戰爭的慘烈程度。

  《貨幣戰爭》一書主要寫金融。由於文筆流暢,且引述了許多歷史典故,傳說,軼事,名人語錄等,它引人入勝,勾起了一般讀者對枯燥金融問題的興趣,這是該書的一個貢獻。但遺憾的是,該書對許多經濟歷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繆誤甚多,斷章取義,牽強附會,言過其實,或根本就是妄加猜測,肆意定論,給讀者提供了錯誤的信息,並有可能誤導政策制定者。全書每每強調,以羅斯柴爾德為代表的國際銀行家如何擁有神秘的超級權力,可隨心所欲地玩弄王權與政府於股掌之上,肆意操縱世界的戰爭與和平,繁榮與蕭條。事實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確曾經盛極一時,至少在19世紀是公認的最有影響的跨國金融企業,在今天的國際金融體系中也算是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市場地位與影響力目前已可以說微不足道。無論是按股票與債券承銷,交易及企業併購業務的市場份額,還是按旗下所管理金融資產的規模,該公司都往往排不上國際前十名,更談不上呼風喚雨,主宰全球金融市場了。書中宣稱,羅斯柴爾德家族是當今西方主要發達國家最大的債權人,這並不符合事實。同樣,今天的J.P.Morgan銀行經過無數次分分合合,與《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出台前的老J.P.Morgan公司除了繼承同一商標品牌,其股權結構,組織形式,公司文化,業務與客戶基礎皆有顯著不同,市場影響力也是今非昔比。該書武斷地認定,所謂國際銀行家為一小撮利益一致緊抱一團的陰謀團體,而對現代金融體市場與金融機構之間空前激烈的競爭這一客觀事實全然漠視。大浪淘沙,適者生存,曾經盛極一時的Drexel,霸菱等老牌銀行都已破產,而書中一再提到的庫恩雷波公司也已經無跡可尋。事實上,金融業是現代經濟中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其產業結構與壟斷組織相去甚遠,這也就是金融創新如此活躍的一個原因。金融業也恰恰是現代經濟中最受監管的行業,其經營業務活動受到各國政府如財政部,央行,專職金融監管當局甚至國際組織的嚴格監管。書中所刻意描畫的超然凌駕於國家政府乃至國際政治法律制度之上,擁有神秘權力的所謂"國際銀行家",恐怕除了存在於作者的豐富想象中,純系子虛烏有。

  《貨幣戰爭》一書稱,歷史上每次金融危機都為國際銀行家故意製造,有違基本常識。該書還聲稱,國際銀行家孜孜以求的是廉價貨幣與通貨膨脹,也不合邏輯與情理。通貨膨脹使貸款的真實價格縮水,作為債權人的銀行損失最大,自然最倒霉。該書並沒向讀者解釋清楚究竟為何國際銀行家企冀的不是價格穩定,卻偏偏是通貨膨脹。《貨幣戰爭》一書試圖給讀者一種旗幟鮮明,是非清白的印象,但其實立場含糊不清,多處地方甚至自相矛盾。書中瀰漫了反猶太色彩——不斷影射一些國際金融家的猶太出身背景;揉雜了極左思潮——抨擊私有化,自由貿易等市場經濟政策;極右傾向——仇視羅斯福新政與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政策;民粹主義——反精英階層,敵視華爾街,金融界與大企業;美國式的孤立主義——不信任包括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WTO和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內的任何國際組織與機構;無政府主義——主張絕對的個人自由,併流露出對任何集中權威包括中央銀行的天然不信任;對日本的同情與反西方意識(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系西方國家金融核彈打擊所至;日本倡導亞洲貨幣基金乃"天經地義",而美國的反對屬極端不合理等)。總之,在意識形態與價值判斷方面,此書是一杯奇特的"雞尾酒".但是,《貨幣戰爭》逼真地重現了歐美銀行壟斷家族對世界近代歷史演變的重大而又鮮為人知的影響力。該書以全新的視角審視了當今中國金融開放所面臨的潛在風險,為維護中國的貨幣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1500字(三)

  作為生長在和平年代中的一代,我們沒有對戰爭刻骨銘心的記憶,也絲毫體味不到在戰爭歲月中人們的苦辛,天真地認為和平才是人類史的常態。《貨幣戰爭》一書則賦予了我們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明白,並非硝煙戰火才是戰爭,在這個仍然有着利益紛爭和意識形態對立的世界上,國家之間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着各種各樣的戰爭,並且不論輸在哪一方面,都有可能將一國置於不復之地。

  《貨幣戰爭》中講到的經濟學原理很簡單,但是在我本科學習經濟金融的過程中,從未深入分析這些道理,就是這麼一些簡單的、在邏輯上看上去自洽和完美的原理,其誕生竟是如此歷盡坎坷、暗藏玄機。就拿現代商業銀行體系中的貨幣創造機制(部分準備金制度)來說,根據西方經濟學的經典理論,這是現代貨幣發行制度的基礎和根本,是人類在經濟活動過程中不斷發展形成的優美體系,貨幣發行機構發行的基礎貨幣通過商業銀行體系的反覆存貸,放大並滿足了這個社會經濟活動的所有貨幣需求,也給經濟活動主體帶來了相當大的便利,貨幣的過剩和不足都能通過機制自動調節。

  但是,《貨幣戰爭》一針見血的指出,正是這樣的機制,為今後泛濫的通貨膨脹埋下了禍根,也使得商業銀行體系成為不勞而獲的社會寄生蟲,不斷地蠶食人民的財富。私人擁有的商業銀行"空手套白狼",通過不斷貸出創造出來的新錢,獲得高額的利息收入。而一旦商業銀行不注意控制風險,準備金率過低,新錢投放增量過大,就極有可能產生惡劣的通貨膨脹,更為重要的是,銀行體系發生的風險和損失將直接轉嫁給人民,特別是底層人民,由於沒有任何避險工具,他們辛辛苦苦攢下的積蓄將瞬間大幅縮水,成為最終的買單者。《貨幣戰爭》更明確地指出,這種現象的發生並非是當初機制設計的疏忽,而是銀行家們有意的設計,為的就是通過掌控貨幣數量進而獲得瓜分財富的手段,書中做了一個形象貼切的比喻:剪羊毛。

  牧羊人在羊群生長過程中對羊精心呵護,為的就是在收穫的季節剪下更多的羊毛,銀行家們也一樣,平時為經濟活動的健康快速運行提供便利穩定的貨幣環境,一旦到時機成熟,貨幣也就成了剪刀,銀行家藉機推高資產價格,形成經濟泡沫,然後在泡沫破滅過程中洗劫社會財富。《貨幣戰爭》還指出,商業銀行家並不滿足其在貨幣體系中扮演的角色:貨幣流通中介,因為僅僅存貸利差並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貨幣遊戲里的利潤要向源頭要,所以銀行家們希望能夠把持各國的貨幣發行權,這樣就能以購買國債的方式向政府放貸,所獲利潤極高,特別是在戰爭時期,政府不得不向銀行大舉借錢以保證戰爭的持續,"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政府把人民今後的稅收作為抵押向銀行借款,而高額的借款利息並非是能夠在短期內結清的,剩下的只有無休止的向人民徵稅和向銀行家們繼續借款、並廉價地出售國有資產,國際銀行家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戰爭期間和其後的時間內大發橫財,並將觸角拓展到實業領域,從控制貨幣體系發展到控制整個國家經濟體系。

  整部《貨幣戰爭》貌似危言聳聽,故事情節生拉硬套,與近來歐美流行的有關陰謀論的小說、電影如出一轍,但是仔細想來,習慣了天真、單純、學究式思考問題的我們真的需要從實際中獲得一些關於世界的真實認知,至少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服,2007年此書出版后,書中所預言的國際金融危機真實的發生了,而且肇始者就是書中警示到的房利美、房地美,而黃金的價格也隨之大漲,書中部分言論不可不謂之洞見。但是,部分觀點確實無法苟同,和許多讀者提出的異議一樣,我懷疑當前具有缺陷的金融體制是否只有通過回歸金本位一種方法才能矯正,金本位真的是被國際銀行家的陰謀所顛覆的還是如經濟學家們反覆灌輸的"作為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長期作為貨幣而存在的黃金最終為法幣所取代".我個人認為,為防範應對這種無形的"貨幣戰爭",在當前應該探究籌劃的不是金本位的問題,中國正面臨著金融人才競爭力不強,金融體系不夠發達的問題,而越來越猛烈的國際化浪潮裹挾着機遇和風險已經到來,我們無法拒絕這樣的大趨勢,不能由於害怕被人給謀了國家資產而閉關鎖國,更不能毫無防範之心地引狼入室,在各方面必須準備好應對措施,比如金融業,什麼領域是永遠不能向外資開放的,什麼領域是暫時不能向外資開放的,什麼是允許同業競爭的,都必須界定清楚,並制定好各類方案,就和下棋一樣,現在來競爭的是強手,我們就要精打細算的構思好每一步棋怎麼走,他們要給我們下什麼樣的套,這些都要想。

  所謂多難興邦、居安思危,國人多一點這樣的思考和顧慮並不能就說是"小肚雞腸、沒有大國國民風度",在睦鄰友好、親善合作的宏大背景里尋找一些尖利刺耳的音調,多聽聽一些所謂"極左"的言論和觀點其實也挺有價值的。

您正在瀏覽: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1500字
網友評論
《貨幣戰爭》讀書筆記1500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