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最近上映的《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是一部重大題材、農村題材電影。以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國遭遇了連續三年的自然災害,莊稼幾乎顆粒無收,國民經濟出現了嚴重困難為背景。1961年,周恩來乘專列來到革命老區河北邯鄲武安伯延考察調研,在四個晝夜與當地村裡農民之間發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電影通過不同的人物性格、語言動作,將村民們的真誠、質樸,對國家和黨的熱愛體現得淋漓盡致。

  已經很久沒進電影院了,現在網絡這麼方便,想看什麼只需在網上一搜索就能找到,不過看電影跟網上看還是差別很大,電影銀幕那種情景逼真、讓人震撼的效果是電腦無法比擬的。我被這部電影中許多似曾相識的“公共食堂”場景深深打動,把我的記憶拉回到那個不尋常的年代……

  我所經歷的那個年代,其實比電影中的情景要苦難得多, 那時候誰身上沒有幾塊補丁?哪個人不是面帶菜色?除了極個別幹部,哪裡能見到這麼多面色紅潤、精神煥發的社員!當然,電影是藝術,藝術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我們不能去吹毛求疵。電影對周總理形象的塑造基本是成功的,體現了黨和人民血肉相連、魚水相親的關係,這無疑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大力弘揚的。

  現在回顧那個年代,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當時的情景,公共食堂是大躍進、人民公社的產物,起始於1958年,剛開始時是辦得非常紅火的,以生產隊(即現在的組)為單位開辦的食堂,所有社員統一就餐,原來分析居住農戶也全部搬遷,集中到一個大院 生活住所謂的“居民點”我們生產隊沒有條件擴建居民點,而是擠住在別的社員家。1958年是個農業大豐收年,但由於青壯勞力大多被無償外派修水利、修鐵路、鍊鋼鐵,所以生產隊勞力嚴重不足,許多莊稼來不及收割爛在地里,特別是作為大半年主食的紅薯,幾乎沒有收回。到1959年下半年,糧庫基本空虛,社員只能維持半飢半飽的生活,加上當幹部的貪污糧食成風,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由於飢餓,社員無力干農活,儘管天天被幹部逼迫下地幹活,但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想獲得好收成根本不可能。到1960年,餓死人的事情已經不是什麼新聞,能吃的野菜、樹皮、草根都吃光了,有的地方甚至吃觀音土,再後來,公共食堂只剩下一個空殼,食堂難為無米之炊,已經是不解散的解散了。

  至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食堂過的第一個春節 ,生產隊60口人,殺了頭36斤的年豬,滿滿的坐了6桌,大人們都把幾片肉省給孩子們吃,孩子們到是無憂無慮打打鬧鬧過得很開心。以後的春節那就沒那麼幸福了,沒有好菜不說,飯也是雜糧的,每人定量一小碗,兩、三口就能扒光,根本填不飽肚子。

  其實那個年代除了貧窮與飢餓,最讓人無法忍受的,還是部分基層幹部工作作風的霸道,生產隊的幹部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有時簡直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比如看到哪個人不順眼、“不聽話”頂撞了他,一句“不準給飯吃”就斷了人傢伙食,看誰敢違抗!而他們自己,雖然不可能花天酒地,卻也絕對不會餓肚子,所以“飽漢不知餓漢飢”,高興整誰就整誰,幹群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回過頭看大躍進,公共食堂,當時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嚴重脫離了農村經濟極端落後的實際,還有就是過高估計了幹部社員的思想覺悟。政策失誤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央急於求成,以為實現共產主義也像打幾個大戰役那樣容易實現。好在中央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了錯誤,否則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歷史是一面鏡子,任何一段歷程都有它發生的前因後果,後來人總是那麼智慧地點評當年的歷史,其實,換了你生活在那個年代,你未必就是“諸葛亮”。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目的,是在於提高現代人的科學決策能力,避免重複過去的錯誤,避免在若干年後,我們的子孫後代為我們今天津津樂道的所謂政績而扼腕嘆息!

您正在瀏覽: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網友評論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