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琅琊榜觀后感3篇

琅琊榜觀后感3篇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琅琊榜觀后感3篇 標籤:春晚觀后感

  琅琊榜觀后感(一)

  想那日束髮從軍

  項騰飛

  一捲風雲琅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好久沒看過這麼好看的古裝劇了,今天跟粉絲們聊下我的看后感。

  先不說這部劇,先說下胡歌吧。

  第一次知道胡歌是因為那首《六月的雨》,挺好聽的。後來他拍的那個仙劍,看着文弱矯情,實在不喜歡就沒關注,倒是聽周邊的朋友不斷提起。再後來,聽說他遭遇車禍毀容后,為之惋惜,他也隨之消弭了很長一段時間。

  其實本來就對現在那些花千骨、雲中歌之類的古裝劇沒啥感覺,一堆人在裡面哭啊愛啊的,矯情的要命……再也不如當年黃日華的《天龍八部》、古天樂的《神鵰俠侶》精彩絕倫。這次若不是N個朋友推薦,斷然也不會去看這個《琅琊榜》。

  初看此劇時,就不難發現梅宗主右眼角的疤痕,後來我仔細查看了當年的新聞,了解到一些細節。胡歌2006年遭遇車禍,右眼重傷,險些喪命。當時他正參演射鵰英雄傳,被送進醫院后,胡歌清楚自己右眼在流血,他用手按住時感覺血肉模糊,同時按住自己的脖子,很大的傷口,不停在流血。他當時覺得自己瞎了,瞎了就演不了郭靖了,他還能演什麼角色呢?經過兩次手術后,幸運的是眼睛並沒有瞎,視力也慢慢恢復起來,可是臉和脖子加起來縫了100多針,受了不少皮肉之苦。

  再看故事中的林殊,脫皮拆骨,受盡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體弱多病,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就如同現實中的胡歌一樣,當年面對車禍的慘痛,想必也是歷經各種苦楚。但就如故事中林殊鳳凰涅,脫去少帥甲胄成為江左梅郎一樣,當年的奶油書生逍遙哥哥也成長為真正的胡歌,不靠炒作,只靠演技和實力重新站在大家面前。

  且不說演技編劇這些總是會被大家拿出來討論的槽點(人們往往善於發現缺點),而我卻猶如身處這故事中,看翻雲覆雨的江左梅郎,看鮮衣怒馬的林殊少帥,目送他背負一身血淚,明知前途艱辛萬苦,仍然義無反顧置身這金陵的腥風血雨中。縱使有悲涼,有手段,有詭計,有陰謀,但也時時透着溫暖,處處存着希望,坦坦蕩蕩,迎着朝陽的第一絲明亮,閃爍着金色的光芒。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道盡江湖風雲變幻,十二年未雨綢繆,舉手投足,讓各路英雄皇家顯貴競相折腰。人們只看到談笑退敵,風姿凜然的梅長蘇,卻看不到隱忍着辛酸的林殊。摯友相見,不能相認;摯愛重逢,唯有輾轉。最誠摯的友情,最真心的託付,最感動的信任,最深厚的情義,讓人忍不住愛上這錚錚熱血義薄雲天的男兒。

  遙映人間冰雪祥,暗香幽浮曲臨江。當年與霓凰郡主一別十二年,轉眼如今在長葛亭中聲淚俱下,讓人唏噓。

  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假如重回江湖,過着閑雲野鶴的日子……只是,生命中已無假如。

  琅琊榜觀后感(二)

  溫水煮青蛙煮一代人,煮、國之未來

  文/宇文經緯

  朋友說劇里的靖王很像我,心裡好奇,一下子就被成功安利了。初看劇時很認真,無法停下來,但當看到太子和譽王鷸蚌相爭而不自知時,心不淡定了,再看到謝玉被流放時,開始拉着看——梅長蘇被設計得過於完美了,像諸葛亮一樣有些"近似妖".

  整部劇不錯,特別是演員的演技,否則也不會一時間風頭無二,32.1億的點擊量,不容易。僅憑這部劇,製作方和劇中的許多演員都賺足了眼球和名氣,特別是胡、靳、王,前一段時間的《偽裝者》已將他們的人氣已拉得很高,附上這個加強版,短期內應該很難被超越。

  作為描寫朝堂宮廷權謀爭鬥的劇,許多方面都到位,就是人物刻畫不夠立體、偏單薄,整部劇過於理想化——作為跨國公司江左盟的CEO,梅長蘇憑藉心中的恨和對正義的追求,以病殘之軀,短短時間內,輕鬆幫助靖王這一ST股,打敗了太子和譽王這兩隻准藍籌股,並最終進化為超級藍籌股,整個過程,梅長蘇贏得過於順利,過於輕鬆了:

  幫助靖王成功奪嫡登皇位,梅長蘇的綜合實力是夠的:心智夠成熟,為民申明和為赤焰英魂洗雪污名的信念夠堅定,個性夠強,格局夠廣,逆商夠高,胸懷夠寬,縱橫捭闔之術夠純熟,前期準備夠到位,精算之智夠巧,對所欲幫助的靖王夠了解……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梅長蘇是江左盟這一跨國公司的CEO,並且朝中關鍵崗位有十二年前梅為赤焰軍少帥的舊部,有充足的、可用以調配的人、財和物等資源(並且梅有主角光環守護^.^),可以做許多朝堂之人無法做的事。可謂是天時、地利與人和均優於他人。

  但是,即便擁有這麼多的優勢,想要在已幾乎成定局的朝堂格局中,幫助靖王這個邊緣人謀得帝位,仍走得太過順利了:入帝京成功搭線朝堂之爭的主線,太順;游刃於太子和譽王這對爭鬥了十幾年的冤家中間而很晚才被識破,太順;縱橫捭闔引太子和譽王這兩虎相鬥,分而化之,各個擊破,一個一個地剪掉太子和譽王的得力下屬而很晚才被識破,太順;剪除太子和譽王核心下屬,安插可忠於靖王的人入關鍵崗位,太順;剷除謝玉的布局,人多事雜,過程只是稍微得到頑抗,關鍵人物幾乎沒重傷與死亡,太順;拔除夏江這顆瘤,將梁帝的信任引向靖王的過程,曲折不深,犧牲也幾乎沒有,太順……所有的這一切,給人感覺梅長蘇太過完美,贏得太過容易,猶如諸葛孔明一樣"近似妖";而從小巧於權爭的太子和譽王兩幫勢力,身為梁國柱石的謝玉,老奸巨猾、心狠手辣、下屬精明強幹遍布全國的夏江,真正權術純熟、權力至高、思慮全面慎密且理性狠毒的梁帝,則都顯得有些小兒科了,而真實的權謀爭鬥實際要比這個複雜、血腥、艱難得多得多——所以說整部劇有點過於理想化了,而這樣的劇卻集觀者之所向:現實生活缺少梅長蘇這樣為民申明、為自我正名的英雄,缺少自我成為"英雄"的機會,更多時候只能YY.

  很長一段時間,感覺看到的網絡小說、國產之動漫、電視劇和電影,收視率高的、關注度高的幾乎都是類似的走向,反之一些反思、更能促人成長、成熟的書籍內容、電視電影等,卻關注度很低,雖說對於許多人來說有客觀原因促成這樣的YY情懷,但觀者需求偏好確實可見一斑——許多、許多、許多的時候,我們都只是在溫水煮青蛙煮自己和國之未來……缺乏反思的個人,很難取得質的進步;缺乏反思主流的社會,很難取得長久順穩的發展……

  PS:劇中幾個認為刻畫得很好的人物:

  心狠、多疑、脆弱且有些疏於治國,但仍謀全局,謀久治的梁帝

  身為劇中唯一一位有帝王之姿的梁帝,不算非常彪炳出色,心狠、多疑、脆弱,但仍舊能理性謀全局、謀久治,實際上是整部劇中最聰明的人。

  梁帝這個角色開始立體化,是在梁帝見到太子在太奶奶守喪期間笙歌墮落,假裝糊塗不理蒙摯索要困太子的書面證明時,這一行為第一次把梁帝的複雜心理刻畫了出來,身為國之君、愛子之父、朝堂之主等的內心糾結體現了出來,雖然最終其還是選擇了最正確的做法,廢了太子,但其身為父親等多面角色所應有的顧慮、思慮和無奈,卻多體現出來了(角色不怕弱,就怕其刻畫立體,一旦立體便能打動人心——人是複雜的)。

  角色刻畫立體化的加深,是在梁帝要求梅長蘇永遠離開朝堂那一刻,或許我們會覺得是其內心多疑和無法面對當年赤焰軍門事件,但作為觀者,我更願意相信那是他在守護梁國,守護未來繼任梁帝這一位置的靖王:1、梅長蘇太聰明,且靖王用情非常深,故不能久留於朝堂,不管主動還是被動,最終都將出問題,而一旦出問題必然是大問題;2、假若出現問題,靖王將會在心中留下當年自己處理赤焰軍事件留於心中的陰影,而靖王並不比自己堅強(梁帝在這件事情上,許多性情、思慮都被扭曲了,對國是災難)。當然,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梅長蘇在解決梁王上那麼容易仍舊是說得通的——梁本身也算重情之人(只是只有梁帝自己知道是不是)。

  二、自私逐利、堅毅、狡詐而冷血無情,逐鹿朝堂的強者謝玉

  當看到蒞陽長公主勸其自殺時,作為觀劇者的我,真心為他捏把汗,擔心其會順從選擇自殺。本質上說,真心不喜歡謝玉的自私逐利本性、狡詐和冷血無情,但他確實是劇中體現得最為完整的強者,也是刻畫得最為立體的角色之一,如果當時他順從地自殺了,那整個形象和亮點就毀了,而他拒絕自殺的那一幕,個人覺得是整部劇最大的單一瞬間亮點。而謝玉也因這一幕,成為劇中刻畫得最真實的人,至死不失強者的本性,極端務實。

  三、站在風口的豬——靖王

  整部劇中設計得最沒有張力的主要人物,應該就是靖王了,雖然其能隱忍,且自始至終秉持正直的特性,但顯得有些假和笨拙,或許那就是所謂的大智若愚吧。但不管怎麼樣,作為厚德方能配位,方能長盛久安的《易經》思維闡述,那也算可以理解,至少是一種期望,只是那也很可能只是一種期望,靖王最終仍將和梁帝一樣,只是他不需要承擔梁帝所承擔的殺友的痛苦——確實是劇里最幸運的二代了。

  作者:宇文經緯,貫一天識特約寫手。個性簽名:伏羲一畫,升陰陽變量,鍛鑄經天緯地情;史遷多愛,着奇實相減,凝鍊宇宙文章義。

  琅琊榜觀后感(三)

  為了紀念逝去的蘇哥哥

  這兩天心裡頗不寧靜,我早已想寫一點文字,來紀念一下最近最火的國產電視劇——《琅琊榜》。這並非為了別的,只是因為這兩天以來,對梅長蘇的思念時時侵襲我心。對於梅長蘇的結局,我大概真的要被折磨的崩潰了。

  梅長蘇雖然死了,所幸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但我究竟要寫什麼好呢?在這個快餐文化橫行的浮躁社會,我實在不想浪費我的口水和筆水去批評那些毫無深度,粗製濫造,低俗無比的狗血劇。

  但對於好的作品,先生還是有必要對其進行推崇和表揚一番,《琅琊榜》正是一部值得推重的國產良心劇。先生愛看此劇,更愛劇中男主角梅長蘇。朋友圈中看過該劇的人都說它拍得好,好在哪裡?好的地方太多了,說也說不完,數也數不盡。且不說故事情節安排如何精心,人物刻畫如何細膩,單單從環境、服裝、對白、道具等細小的方面來說,這部劇已經是用心良苦做到了極致。

  詳細的劇評網上眾說紛紜,先生我也不想去瞎摻和,再對這部劇進行品頭論足。我只想用美圖配詩詞,重溫劇中人與物,進而勾起觀眾讀者們對蘇哥哥無限的思念。

  一襲白衣出江左,依稀翩翩美少年。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十三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一朝卧病無人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看完大結局,真的很感動,尤其林殊赴死沙場托書回來的那一段情節,配上憂傷的插曲,怎麼就那麼觸動我的心弦,那麼的傷感呢?說實話,自從吳啟華版的《倚天屠龍記》劉松仁飾演的張翠山被六大派逼得自殺那一幕讓我流淚感動之後,之後再沒有哪一部電視劇能像《琅琊榜》的結局那樣讓我真正地動容了。

  捨不得蘇哥哥,捨不得那一襲白衣,纖塵不染的仙風道骨。

  就讓我依白石道人的經典名作《揚州慢》,為梅長蘇譜寫一曲動人悲歌吧!

  揚州慢·梅長蘇

  (白樓居士作品)

  江左梅郎,赤軍少帥,魂歸暗換容顏。念金陵舊恨,欲昭雪沉冤。奈何患、火寒之毒,殘軀病體,瘦骨孱孱。但才高、名冠琅琊,衣袂翩翩。

  星移斗轉。入京都、妙計連環。幸帝子情深,滿腔熱血,舊案終翻。戰死沙場何懼,西風冷、忍別離難。惜與君相約,杳如一縷雲煙。

您正在瀏覽: 琅琊榜觀后感3篇
網友評論
琅琊榜觀后感3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