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漢觀后感3篇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十二怒漢觀后感(一)
昨天熬夜看完了《十二怒漢》,很有感觸。影片講述的是陪審團十二個男人對一個素昧平生的十八歲犯罪嫌疑人最終認定否有罪的故事。影片設計的精巧讓人折服。
故事發生在一個法院陪審團的討論室里,故事時間也就一個多小時。在一個暴風雨來臨前的傍晚,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十二個男人聚集在這裡,由於異常悶熱,陪審團的十二個男人都打算儘快把案子了結,好去忙各自的事情。故事一開始,其他人都顯得很懶散,唯獨一個人站在窗邊陷入沉思,他是一位建築師,儘管證據都證明那個嫌疑犯有罪,但是他認為一旦這十二個人一致認定有罪,那麼這個十八歲的男孩就將被送上電椅,一個年輕而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逝,畢竟這男孩才十八歲。他認為,這裡面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
為更有效率完成認定任務,有人建議投票,如果意見一致,大家就可以回家,但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那麼就必須好好討論,仔細研究直到最後意見統一為止。第一輪投票,只有一個人認為那個男孩是無罪的,而那個人就是那位建築師,其他人都用自己的道理企圖說服建築師,而富有戲劇性的是,這個認為犯罪嫌疑人無罪的建築師並沒有被其他人說服。他提出自己的質疑,並且有些人認為他的質疑還很合理。在他的不斷強調和推理解釋后,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他的觀點,對所有指證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和看法。最終,這十二個人都達成一致的意見——指控不成立,這個十八歲的犯罪嫌疑人無罪,應噹噹庭釋放。
這部電影之所以被奉為經典,我認為原因有四點:
一、主題
影片表達的主題是對生命的尊重。這個被控告殺死他父親的十八歲男孩,出生貧民窟,性格粗暴,沒有文化,甚至連最基本的英語語法都不懂,可以算是社會的人渣。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作為公民也享有公平的權利。《獨立宣言》中說:“人生而平等,生命是人最基本的權利。”這個犯罪嫌疑人有權得到一個公正的判決。從陪審團的角度來說,要他們來決定一個素昧平生的人的生死,應該帶着巨大的責任就像決定自己的生死一樣慎重。
二、表現手法
以小見大是影片最突出的表現手法。影片不僅展示陪審團判定一個案子的過程,而且從不同的人對同一事件不同的態度和看法折射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社會經歷和一定現存的社會問題。那個一開始就準備在討論結束後去看球賽的男子,最初人為男孩有罪,在情勢發生戲劇性的逆轉時,他由對反對者的憤怒轉變為投靠反對的一方,他的解釋是“他有罪沒罪我不知道,我只是不想讓事情變得太麻煩!”顯然是一個無所謂的態度。而那個一直堅持認為有罪的男子,在第一次談到他和他兒子時,他看着自己和兒子的合影說為了讓兒子成為男子漢,他一直用着嚴厲的方法鞭策著兒子。而在兒子十六歲那年,兒子成為男子漢把拳頭揮向了他的下巴。最終,只剩下他一個人堅持認為有罪的時候,他把皮夾摔在桌上,憤怒地把那張合影撕成碎片,趴在桌上失聲痛哭,最後說出:“無罪。”他與兒子之間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測到他和兒子的關係很僵,他之所以認定男孩有罪,一定意義上是把自己對兒子的恨轉嫁到這個男孩身上。還有一個人,一開始就帶着偏見來看待這個犯罪嫌疑人,當他說像男孩這類人就是小混混的時候,大家都紛紛離席,不願意聽他繼續講了,因為事先就有偏見是不可能形成公正的判決的。然而這個人的看法卻反應出一個社會問題:一個來自於貧民窟的孩子,無論怎樣,都會被認為是人渣,多數情況下會遭到歧視。
三、環境渲染
環境具有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一開始悶熱的天氣,十二個人都處在煩躁的狀態,沒有心情坐下來冷靜地討論。而下雨之後,天氣變涼爽了,那個球賽也沒辦法舉行了,大家逐漸冷靜下來,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認定無罪的行列,最後所有人都同意犯罪嫌疑人“無罪”.討論結束后,走出法院,雷陣雨停了,眼前是一個涼爽舒心的天氣,這也呼應着那個建築師的心理狀態—一由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到最後露出欣慰的笑容。
四、搖鏡頭
影片在拍攝手法上最大的特色在於搖鏡頭和長鏡頭的使用。從十二個男人逐個進入討論室以及會議之前的閑聊,都是一個鏡頭,沒有被切斷,畫面流暢銜接自然,顯示了高超的拍攝技術。
總之,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它對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尊重他人闡釋獨到而又不露聲色。當然,推理過程也相當精彩,不同人的觀點既符合人物身份又能展現人物個性,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
十二怒漢觀后感(二)
今天看了一部很棒的片子,以至於現在還興緻勃勃,激動地不能入眠。在沒有查看任何本片評論及背景的情況下寫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因為怕被左右掉一些直觀的印象,先入為主總是讓我們失去很多珍貴的感覺。
片名如題目《十二怒漢》。講述的是一個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對一個疑似兒子謀殺父親的案件的裁決。一九五幾年的片子,黑白,場景簡單,簡單到只有一個房間,其實當一部電影只有一個這樣的場景時,你就可以感覺到導演的自信。近100分鐘吧(確切時間不定,因為此刻的激動,也沒有再回頭看一遍,只是粗略估計),12個男人都在這個空間中,甚至一開始你都會覺得擁擠,每個人都在做各自的事,有些眼花繚亂。人物(除了兩個人最後交換姓名)甚至都沒有名字,他們來自社會的不同階層,從事各種職業(建築師、推銷員……),不同的社會背景,生長環境等等諸多不同點的人,他們聚集在這個房間,裁決一個18歲的少年是否該被送上電椅(不是很清楚美國的法律,應該是死刑的裁決吧)。最初的設定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今天是今年最熱的一天”.炎熱,讓人感覺煩躁不安,而他們所處的空間是一個會議室,唯一的風扇壞了,房間被鎖上,以留給這12個陪審人員充分不受干擾的空間。在進入這個空間以前,庭審告一段落,法官的話也非常重要,雖然這位法官顯得很不耐煩這樣“顯而易見”的案件。但他依然提出了兩種結果,一個便是男孩背叛有罪,一條年輕的生命就此結束;另一個便是男孩無罪釋放,但若判斷有誤,就是放走了一個將來可能對社會有潛在破壞力的殺人犯。這樣兩個結果,如果交給我們,當所有證據都將矛頭指向男孩時,我們會如何做判斷?
男主角,他從一開始便與眾不同,當其他人走進會議室,為天氣的炎熱煩躁時,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風景,應該是在思考。而接下來,眾人便開始展開了精彩的故事。男主角認為判男孩有罪的證據存在問題,而其他的11個人,從一開始的一致反對,到一步步被說服,甚至是說服彼此,最終走向12個人的統一,判定無罪。這並不是一個反對少數服從多數的故事,但卻是從少數者的思考開始的。煩躁的天氣讓其他11個人作出的判斷更多的帶有早些結束的念頭,更不遑其中還有急着去看球賽的興奮的棒球迷等等不負責的人。但,爭論既然開始,當然要有一個結束。其中精彩的推斷、主角的冷靜與堅持、以及每個人直接的互動都非常精彩,就不一一詳述。
而我最欣賞的是男主角的一個概念,“我們應該有合理的懷疑”.沒有人看到事發的真正經過,也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個男孩可能是無罪的,甚至一切為男孩辯駁的理由都不能完全的、毫無疑義的肯定。但,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一開始就判定一個人有罪,不論這個人之前做過什麼,出自怎樣的社會背景,這些都不能成為一個人必然成為罪犯的理由。沒有什麼是必然的。
我不是學法律的,但是我知道法律上有一個概念——疑罪從無。以前並不能十分的贊同,但看過這部片子后,對這個概念卻有很強烈的認識。當一個人可能犯了罪,但是沒有明確的證據指證時,判定他是無罪的。我想,這是我們之所以稱自己為高級動物的理由。可能這句話說得大了,但我直觀的感受就是如此。我們是人,在我們無法確認時寧願給予信任,寧可把它想得美好些,這是我們應該為人有的認知。試想,如果我們堅持人性本惡,那麼我們認知世界的角度將會怎樣?這個世界將會被蒙上一層怎樣的顏色?即使我們嘴上總是對現世充滿抱怨,但試問問你骨子裡那流動的鮮血,你不希望這個世界美好些?你不希望好人多一些?我們都明白答案,而這可能就是那個“善”字。我不是喜歡套用“愛”、“善”這些詞彙的人,甚至我都會盡量避免使用這些詞彙,因為害怕一不小心就說大說多了一些東西。但這一刻我想就是這樣的,正因為我們心中有那個字所以我們定下這樣的法律,為每一條生命負責。這樣的法律證明我們是一個人,活生生。
這是一部好電影,有太多可說的,節奏的掌控,矛盾的處理,人物的塑造……很多很多,但我最想說的是我感觸最深的這些。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能看到這樣一部老電影,是我們的運氣。嘆服於導演與編劇的才華,感謝他們在那樣的年代為我們保留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人之所以為人的理由便是思考吧,思考着的我們才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將這部電影推薦給大家,希望將這樣的珍貴分享給每一個人。
拷問人性——《十二怒漢》觀后感(三)
世上有兩樣東西使我敬畏,那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義。
——康德
從歷史上看,苦難的俄羅斯有着多姿多彩的個性,人道起來像個聖人,霸道起來像個瘋子,浪漫起來像個詩人;時而像個美麗的姑娘,時而像個醉酒的漢子,時而又是個仰望蒼穹的哲學家。但眾口一詞的是,俄羅斯的藝術有着偉大的傳統,從古典音樂、文學、戲劇、詩歌、舞蹈到電影,都達到過必須仰視的高度。
前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人隨着社會價值觀的改變,面臨前途的迷惘與彷徨,以及對好萊塢大片的盲從,電影業出現了短暫的停滯。然而,毋庸置疑,《十二怒漢》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佳片,影片向世人生動展示了面臨民族矛盾的俄羅斯現實之創痛,以及人性與社會衝突引發的諸多思考。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導演的《十二怒漢》,借用了1957年美國經典影片《十二怒漢》的框架結構,他將故事的背景置於俄羅斯與車臣深遠而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大環境中,把一個有關司法體系、法律制度、人性對於公正與真理不懈追求與堅持的故事演繹得更加深邃。
影片從一個男孩在車臣戰火的回憶中開場,全片結構緊湊,主題嚴謹。12個來自不同職業和不同社會地位的陪審團成員聚集在一起,商議車臣少年對其繼父的一級謀殺指控。其中一位陪審員力排眾議,他要求其他人至少再討論一下這個案子,但這個要求卻激怒了其他陪審員。在他們看來,當調查員和公訴人已經控訴這個被告“有罪”之時,他的罪行就已經先行論定。隨着一個個人物的內心自我掙扎而改變觀點,人性的張力開始湧現。最終持反對意見的那個人說服了其他十一個人,以一己之力扭轉了整個方向,從而使正義得以伸張。憑藉人性的良知,少數戰勝了多數。
在現代法治社會裡,一個常識是,正義不僅應得到伸張,而且公道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這就是所謂的程序。然而,為何人民都感覺到了真相,往往偏偏主審大法官充耳不聞?人性的良知與道義,才是避免每一個置於法律弱勢地位的人被不公正對待的最後的安全閥。
誠然,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構建需要有大量專家和顧問的存在,但它同樣需要局外人、普通人的常識與判斷。社會和強權不能隨意認定一個人“有罪”就對其任意處罰;否則有一天喪鐘同樣會為那些並非壞人的人而響起。
發展中和彷徨着的俄羅斯人用一部改編的電影《十二怒漢》,藉著對一個車臣孤兒命運的審判,再次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反省自身的態度。
相關範文
- ·十二怒漢觀后感
- ·《十二怒漢》觀后感
-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篇
- ·《蘭亭》觀后感3篇
- ·新《三國》觀后感3篇
-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3篇
- ·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觀后感3篇
- ·小學生《狼牙山五壯士》觀后感3篇
- ·狼牙山五壯士觀后感3篇
- ·夏洛特的網觀后感3篇
- ·紀錄片幼兒園觀后感3篇
- ·同桌的你觀后感3篇
- ·《摩登時代》觀后感3篇
- ·大國工匠觀后感3篇
- ·電影《蘭亭》觀后感3篇
- ·大國重器觀后感3篇
- ·新疆是個好地方觀后感3篇
- ·《寶貝別哭》觀后感3篇
- ·掃毒觀后感3篇
- ·海洋天堂觀后感3篇
- ·辛亥革命觀后感3篇
- ·天堂電影院觀后感3篇
- ·焦裕祿觀后感3篇
- ·《焦裕祿》觀后感3篇
- ·較量無聲觀后感3篇
- ·桔子的天空觀后感3篇
- ·《我的法蘭西歲月》觀后感3篇
- ·唐人街探案觀后感3篇
-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后感3篇
- ·廉政記錄片觀后感3篇
- ·琅琊榜觀后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