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焦裕祿》觀后感3篇

《焦裕祿》觀后感3篇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焦裕祿》觀后感3篇 標籤:春晚觀后感 焦裕祿

  篇一:《焦裕祿》觀后感

  葉蔚青

  焦裕祿,黨的好兒女。這部電影主要圍繞着焦裕祿的為人民服務展開了一系列故事。

  那個背影,很難讓我們和革命英雄焦裕祿聯繫起來。穿着黑色的雨衣,亮閃閃地透着雨,彷彿是某種清涼的肌膚,熠熠生輝。他正拿着工具對地鑿去,賣力地,像是把心臟握在手上,努力地和困難鬥爭。他身邊也有很多人在和他做着一樣的事,他和他們一樣是在雨天的黑夜勇敢前進,他和其他人一樣悶着臉埋頭。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和他一樣官職的吳縣長正在自己家裡愜意享受着大米和涼茶這樣美味的奢侈品。那個背影及其厚重,他就是焦裕祿。

  一切回到影片剛開始的情景,那是焦裕祿死亡后的安葬禮。哭的最凄慘的是他的女兒。——這個比其他女孩穿得還要寒酸的女孩。“還是縣委書記的女兒呢,連身衣裳都那麼舊”。當耳畔的回聲響起,那是焦裕祿死前,他女兒受到的嘲笑。同學的嘲笑讓她走在隊伍的最後面,盯着這穿了近十年的舊衣裳抬不起頭來。晚上她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做身新衣服,什麼時候爸爸會回來,從媽媽語重心長的話語中,她知道了她的父親又在工作,這就是那個“背影”后的心酸。焦裕祿可能不知道他的女兒想要一件新衣裳,他只記得鄉親們需要吃糧食,他們要有吃、有穿、有住、有幸福、有新年後的禮物和糧食。他愛他的女兒,他愛他的家人,可是他更愛黨,他更熱衷於以小愛換大愛,以智慧換來溫飽問題的答案。所以,他也以自己的樸實與敬業,換來了鄉親的愛戴與敬重。做個好官真難!做個長久的好人,更難!

  當今世界,一片浮華。影壇的歌星舞星喧鬧叫囂,娛樂圈讓生活多了一抹娛樂,卻少了一些智慧。唯有《焦裕祿》,讓那些傳統的時代里的人和物再次直達我們心中“不信任”的防線。沒有一點炒作成分的奉獻純凈地如同水,又如同焦裕祿的心。這也更讓我相信:正義是會綻放的。就算正義的故事不算精彩,就算唱響的基調不夠響亮,就算塵封的歲月不留痕迹,好的東西也是會被發現的。革命永不老,戰爭永不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有戰爭的地方便需要像焦裕祿一樣正直廉潔的人。可是有時候並沒有。大家都知道吃虧是福,可是沒有多少人願意那樣做。人是精明的,又何嘗不是愚蠢的。焦裕祿那個縣的人,已經足夠幸運。

  窗外的雨也在持續對地面攻擊,彷彿也有一個焦裕祿在我心中發出正義的吶喊。

  篇二:《焦裕祿》觀后感

  為中國革命與解放事業而犧牲的英雄可敬,為國家建設而獻身的英雄同樣值得讚譽。——題記

  周三下午,我們全班同學集體觀看了電影《焦裕祿》,對此我有一種特殊的感觸。

  影片講述了焦裕祿到蘭考縣開始工作直到因病去世的感人故事。由於演員的演技精湛,加上背景布置合理,所以每個“畫面”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焦裕祿,一位革命老同志,參加過抗日和解放戰爭,可以說是出生入死。20世紀60年代初,他被派到河南省蘭考縣任縣委書記。當時的蘭考縣水澇、風沙、鹽鹼三害極其嚴重,糧食產量降到歷史最低水平。許多人為了不被餓死紛紛逃離此地。焦裕祿一上任,便開始解決百姓溫飽問題。放置在火車站數月都無人問津的救災物資,他全部分發給了群眾。為了摸清風沙災情,他在風沙大時親自到風口上調查,然後決定修建綠色城牆——防護林,以此阻擋風沙。天下暴雨,縣裡又鬧洪災,田裡莊稼被淹沒了,許多幹部和農民愁眉苦臉、垂頭喪氣,他卻帶頭到洪水泛濫的田野里搶救糧食。同時,他站在沒過腰的洪水中畫水勢流向圖,以此研究出了挖渠排水的可行方案。他和家人不搞特殊化,生活條件甚至不如一些百姓(他將能給予的一切都給了貧困災民)。1年零3個月後,蘭考縣貧窮的面貌開始改變了,而他卻被確診為肝癌晚期(積勞成疾)。既使在彌留之際,仍不忘蘭考縣的糧食收成與百姓生活。1964年,黨的好乾部——焦裕祿不幸去世。臨終前,他的唯一要求就是把自己埋在蘭考的沙丘上。

  焦裕祿的事迹讓我深受感動,因為他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所以他是一位無私的好公僕。他一生清貧,甚至幾近一貧如洗,那是因為他一輩子都在為別人着想,從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和健康,這種為集體奉獻的精神是可敬的。為什麼有的人總覺得無法替別人辦好事呢?因為他們從不會把別人之事當成自己的事,而焦裕祿做到了,這不僅限於做官,在為人處事中皆是如此。只有人人以集體為中心,這個集體才會爆發出無比巨大的潛力,否則再大的力量也不過是“一盤散沙”罷了。大家團結一心,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當時的幹部有的想做“大事”,從而忽略了百姓溫飽;有的想自保,結果不顧百姓生活。然而,焦裕祿卻選擇了從最重要的事做起,解決百姓溫飽問題。發放糧食救災、建立防護林、挖排水渠等等,他都一一去做。因此,縣裡的災荒得到了有效遏制。他所做的一切不算驚天動地,但都是當時的蘭考縣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表面看起來,他沒有想得太遠,而僅限於當務之急,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做是目光短淺,然而正因為如此,蘭考縣後來的發展才有了基礎。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是焦裕祿的辦事準則,更應該是我們要養成的習慣。

  與其說焦裕祿“鼠目寸光”,而治理“三害”甚至要求死後把自己安葬在蘭考沙丘上,這無不表現了他的遠大目光。焦裕祿在蘭考縣工作不僅條件艱苦,而且環境十分惡劣,可越是這樣,他越是下定決心治理“三害”,這種不怕艱難困苦的頑強拼搏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具備的。他的這種精神必將激勵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奮發向上。

  如今的蘭考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焦裕祿同志的願望已經實現了。雖然他在蘭考縣工作的時間不長,但留下的精神財富是極其寶貴的,以至於對現在產生着重大影響。焦裕祿——黨的好乾部,蘭考人民不會忘記他,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他。

  在幸福美好的今天,我們更應當銘記:永遠不忘那些為祖國而犧牲的人民英雄。

  篇三:《焦裕祿》觀后感

  王曉菀

  焦裕祿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的人,可惜的是他走的太早,甚至不曾留下幾句話教導“同行”。只有他告訴女兒的那句“我們永遠都是共產黨員”觸動心靈。

  ——題記

  看完這部記錄片,心情複雜,語言能力像是喪盡,從腦海中拚命尋找詞彙來形容這個焦裕祿。無果,才深知到人類語言能力的匱乏和貧窮。

  即使沒有生在那個飢餓黑暗的瘋狂時代,我也為有這樣一個書記而極喜。蘭考這樣一個地方,因為焦裕祿的到來而復活重生。他一個人的力量挽救了一個地方,這和那些美國大片中的超人大概不同,他沒有華麗的衣着甚至吃不飽穿不暖,他沒有刺激的橋段,他沒有“主角光環”。他是血肉之軀,與災難搏鬥。強者對抗,智者勝。他用他的力量和智慧擊退了災難。沒有超能力的焦裕祿也最終宣布“殺青”。

  從此,中國人都開始記住他,記住這樣一個小小的書記,他無疑是不幸的,同時他也是幸運的。他的蘭考,沒錯,我們大可以聲稱是“焦裕祿的蘭考”。他的蘭考如今依舊養育着一代又一代祖國棟樑。它沒有消失於中國地圖,相反,它因為你,因為你焦裕祿而被更多人熱愛。

  沉睡於大地之下的你啊,倘若你的靈魂有一日不再被禁錮,這些,您看看,還滿意嗎?

  他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好官,他樹立了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時間飛逝,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好官不再是為群眾幫好事幫扶群眾困難,只要不貪污就不是差官的風氣越來越明顯。貪污違紀已成為了每天報紙新聞的固定版面,每天都有官員被摘掉烏紗帽。

  他們中曾日日夜夜花天酒地,也有的是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為什麼社會會變成這樣?

  中國日益強大,中國人越來越為中國自豪,幾乎每個人都有公正的待遇。可悲於上帝賜予人的慾望讓人陷入光怪陸離的幻覺中。中國的那些所謂貪官。你們都曾立下鴻圖大志為國家效力,而現在捫心自問,你們都幹了什麼好事!

  學習焦裕祿實實在在做人。不僅僅是官員,中國人都應該學習他如何做人,讓好的風氣傳下去。祝願中國更加美好。

您正在瀏覽: 《焦裕祿》觀后感3篇
網友評論
《焦裕祿》觀后感3篇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