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角的初步認識》是二年級第三冊的教學內容,主要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初步的認識角。這節課也曾聽過一些公開課,有過各種各樣的處理方法,但大體的也主要是認識角的各部分的名稱、學會畫角、比較角的大小這三塊內容。那麼怎樣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讓學生掌握這個內容,建立正確的空間觀念呢?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我也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要在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建立角的概念。

  學生對於角究竟有多少認識呢?在一年級的時候,學生曾經有過觀察物體的學習體驗,學生覺得在長方體、正方體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說對於角的認識他們是比較模糊的,只是直覺中感覺角應該是尖尖的,另外學生也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這些平面圖形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我覺得角的認識首先應該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出發,並在這節課當中發展他的認知水平。由此,我在教學導入的環節,運用了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兒童化的語言“認認老朋友”引導學生把已經學過的平面圖形(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逐個地呈現出來,而後又從學生以及認識的三角形出發,把三角形的一條邊去掉形成一個新的圖形,這個圖形就是角。讓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出發來接受角的形象。這樣的教學處理我覺得是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的,另外正確的角的出示也有利於學生對角的概念的形成。角雖然出現了,但並不代表學生就已經認識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又設計了一個了解學生基礎的環節“關於角,你聽到過或者知道些什麼?”,學生究竟有怎樣的基礎呢?這個基礎對於後續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開展教學,也就是尋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只有切合學生實際的才是對學生有意義的。

  二、依存學生體驗,發展學生認知。

  數學教學一向來都是以知識和技能為重要目標的,直至到了新的課程標準出台才有了“經歷、體驗”這樣的詞語。以往可能在文科的教學中更注重學生的自我的體驗,因為文科更需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來理解文章的意蘊,那麼在理科中又為什麼要提到這個字眼呢。我覺得無論是哪一門學科,哪一種教育,其心理機制是一樣的,什麼東西都必須是來自學生內心的,無論是知識的重點還是難點,無論是他們容易出錯的地方,只有學生自己體會到了這個點的重要性,學生才能真正的重視起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問題。體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在畫角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學生回顧自己剛才創造角的時候是怎樣畫的?因為有了剛才畫角的過程,學生紛紛敘說自己的畫角的步驟,這個步驟有比較成功的、簡便的,也有比較繁雜的,學生在比較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說,先畫一條邊,再畫一條邊,然後再將兩條邊延長到相交點,這個方法就有很多同學認為過於複雜,都比較喜歡先畫點再畫邊的方法。因為學生對於畫角都有了切身的體驗,所以能夠認同比較好的畫法,所以,我覺得建立在學生體驗的基礎上的教學,對於發展學生的正確的認識是很有好處的。體驗帶來的是一種學習的革命,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進入體驗的概念,要不斷豐富學生的體驗。

  這節課,我覺得在比較角的大小的處理上還不夠好,學生折角后比較角的大小,這個比的過程還太短,給學生提供的素材太過於開放,沒有提供一些有利於學生觀察、比較、探索的材料,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學效果還不夠好,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篇二: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課文《窮人》是俄國作家列夫 . 托爾斯泰的作品。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你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學習本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思想活動中體會窮人的美好品質。教過這課後,產生以下想法:

  一、我努力創設了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自說,自讀,自評,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感受,讀出感受。有的說怕丈夫回來,要讀得非常緊張;有的說怕丈夫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有的甚至說因為桑娜擔心要讀得慢,而有爭議的說因為桑娜緊張、着急要讀得快 …… 教學中不僅讓學生 “ 解讀 ” ,更引導學生 “ 創讀 ” ,甚至允許 “ 誤讀 ” 。而從另一個角度,學生們從讀中也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冶。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

  二、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學生繼續自由朗讀,了解故事的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相互依存對桑娜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因此,我細扣其中的每一句話,先教給方法,再讓學生學會運用,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複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

  三、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打開想象的翅膀,續定 ‘ 桑娜拉開了帳子 ’ 以後。 ”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 善於想象是學生最寶貴的思維品質,教師為學生營造了想象的空間,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潛能的增強。同時,引導學生進入意境,為學生的想象奠定了基礎,使想象合理化。

  篇三: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我自己認為很多方面不盡如人意,值得注意和反思:

  1.抓不住重點,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來,對詞語講解不夠。

  2.指導朗讀這一環節的深度和廣度應加強,師引導的還是不夠,應引導學生都有自己的體會,並能把自己的體會說出來、讀出來,從而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3.在上課時,研究和探討環節氣氛不夠活躍,和對課文內容的升華環節做的不夠。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反思:

  《想別人沒想到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看誰能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的駱駝最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讚的故事。這篇課文故事性強,文字淺顯,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便於閱讀和理解。

  在教學中,我始終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整篇課文中,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學生為主,所以大多學生對我所提的問題都能解決。這節課我主要圍繞着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麼能得到畫師的稱讚這一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

  孩子們學完了《想別人沒想到的》,紛紛表示明白了學習、生活中要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而我講完了《想別人沒想到的》,則更加明白教學中更要有所創新,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

您正在瀏覽: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第三單元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