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讀書隨筆 > 忠與愚的化身

忠與愚的化身

手機:M版  分類:讀書隨筆  編輯:小景

  蕭何是一個忠臣,我們不得不這樣說。也許這一個忠字,便是歷史對蕭何的評價。蕭何的確是很忠的,終其一生,為了大漢的天下鞠躬盡瘁。沒有他,也許大漢的天下早就另改別姓了。然而蕭何卻不能隱匿其愚的一面。他的愚,只是他忠到極點的表現。所謂大智若愚者,蓋蕭相國也。

  一、打拚天下,嘔心瀝血,英雄之忠

  劉邦打拚出的這片天下,可以說完全靠他白手起家。看看他剛剛出道的時候,基本是一無所有。唯一有的只不過是那條早已馳名天下的斬白蛇的傳說——根據《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劉邦在擔任泗水亭長時,曾為沛縣押送過徒役。誰知半路上他卻和徒役串通逃跑,以共圖大業。但在逃跑的途中被一條白蛇擋道。劉邦上前將白蛇劈作兩段,道路便暢通無阻了。後來的人傳言白蛇為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所殺。顯而易見,劉邦就被世人當做了赤帝之子——可是無論如何,一條不可靠的緋聞始終不能成為劉邦平天下的主要因素。我們想象不出,僅僅一位泗水亭長,如何在日後成為馳騁中原的帝王,他究竟能靠什麼爭奪國家的主權?就在這時,他遇見了蕭何。

  眾所周知,秦末的天下,是一段紛紜縱橫,英雄輩出的亂世。在中國古代“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歷史規律中,誰都有可能成為這時天下的霸主。項羽和劉邦就是那兩個讓上天垂青的幸運兒。他們一個天生英雄,一個狡詐多端,好色殘忍;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一個猥猥瑣瑣。假如按照歷史車輪的前進方向,英勇的項羽自是應該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然而,事實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曾經讓項羽認為不會成為大氣候的劉邦,卻是最後的大贏家。這不僅僅是客觀現實的發展規律,而是因為一個人的努力。

  這個人,就是蕭何!

  蕭何是劉邦集團的總參謀,他對劉邦的幫助大過任何一個謀臣。在楚漢相爭的初期,劉邦總是處於下風,曾經有一次就被項羽圍困在巴蜀之地不能自拔。此時的劉邦雖已自立漢王,但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光桿司令。原來,劉邦手下諸將在圍困之時早就盡思東歸,不想再為歷史的爭端而無辜犧牲了。劉邦或許也感到無奈與無助,對逃亡的諸將不再過問與追究,如此一來,開小差的人也就日益增多。

  誰又料到,未來為大漢王朝建功立業的韓信,也差一點在這次“東歸大逃亡”事件中遠離劉邦而去。試想果真如此,中國歷史上也許永遠要隕落一顆將星,中國的歷史將會改寫,多少英雄不再活躍在你我的面前?但所幸的是,歷史只是與人們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我們似乎不能忘記,在劉邦陣營的背後那個默默的支持者——蕭何!

  蕭何總是能讓我們感到慶幸與安慰,他對大漢的忠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韓信在受不到漢王劉邦的重用后,便打算隨一波將領逃跑。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以後,來不及報告漢王,親自追趕他。歸來后,極力向漢王推薦韓信擔任大將軍。從此,劉邦也就逐步擺脫了圍困的境地,大漢王朝得以建立。我們所能看到的文景之治,武帝雄才,終究也正是蕭何的功勞。

  可見,蕭相國之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蕭何是真正忠於劉邦的,蕭何的忠誠可不是口頭上的吶喊,虛虛緲緲。他從來不在劉邦面前跳“忠字舞”,他只是默默地為劉邦安鋪好一條坦蕩之路,讓劉邦在這條坦途上徑直地走下去。蕭何的忠,只體現在他的行為上,他可以無所求地為劉邦的帝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學的殿堂可以說一個人“忠肝義膽”,而我說,蕭何渾身是“忠”!

  若非如此,蕭何何以上演那一幕“月下追韓信”,只因韓信是人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為主上的事業得到他。

  而倘若韓信是反臣,蕭何也可不遺餘力地殺了他。

  二、成敗蕭何,自污示忠,英雄之愚

  韓信的死,是蕭何一手造成的。蕭何之所以殺死韓信,正是因為他太忠於大漢,忠於皇帝,而不是忠於自己:不然,又怎會手刃自己親眼看中的人才。但是,蕭何又何以知道,殺死韓信,則是他一生中最為愚蠢的事情。猶如文人筆下的敗筆,格外刺眼,盡惹非議。

  《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漢朝初建制,蕭何排次居首。“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可見,劉邦對蕭何一直是有好感的,但是,這也阻擋不住群臣對蕭何的非議(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這樣的非議比比皆是,幸而被高祖一一駁回。劉邦曾說:“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的確,蕭何的功勞是漢初群臣中不可多得的,然而,蕭何的表現卻低調之極,他沒有沉浸在紙醉金迷中,而是仍為漢朝都城的建設和國家建制的完整奮鬥。他的愚,此時也盡顯出來。

  他的愚,正是因為他太忠。他忠於劉邦,此生最大的錯誤也是如此。

  我們先看看劉邦,劉邦是個什麼人呢 我說他是個小人。當年的劉邦只不過是街頭重義氣的小混混罷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無業青年,曾經靠一條緋聞揚名天下。溫文爾雅的蕭何只是因為與劉邦私交甚好,便極力推舉劉邦當上起義軍的首領,後日才有輝煌。然而,歷史的種種例證表明,一個小人一旦當了皇帝,最不放心的就是身邊的元老功勛,必定想方設法除去心腹大患,劉邦如此,朱元璋如此。

  最先遭殃的就是韓信。韓信這個人,在歷史上總是能惹來非議。不過我認為,無論韓信謀反與否,他的死是必然結果。劉邦稱帝后,一邊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建設;一方面,還是致力於翦滅異姓王的工作之中,這就是劉邦疑的表現。劉邦深知,手握重兵的韓信一旦發難,自己的天下就會不穩固。這樣的結局是劉邦最不願看到的。韓信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必殺的對象。

  然而,殺死韓信的人,就是蕭何。

  蕭何是這個事件中最矛盾,最苦惱的人。也許他在和呂后共謀誅殺韓信之時,想到的那個月黑風高夜,他騎着快馬,大呼“韓將軍”的情景。肯定是的,不然,他又為何早早避開韓信,他不忍心看到那一幕......

  韓信的死也觸動了蕭何敏感的神經,他隱約感覺到,下一個倒霉的人該是他自己了罷!於是,蕭何便在此時一愚再愚!《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劉邦剿滅韓信,歸功於蕭何,於是封蕭何為相國,加封五千戶,並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國的衛隊。為此許多人都來祝賀,唯獨召平表示哀悼。他說:“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則上心說。”就是奉勸蕭何故意裝作行徑惡劣,以除去皇帝的疑心,蕭何果然從其計,從此高枕無憂。

您正在瀏覽: 忠與愚的化身
網友評論
忠與愚的化身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