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世俗評說 > 心誠則靈

心誠則靈

手機:M版  分類:世俗評說  編輯:小景

  “心誠則靈”,這句話確實說得有些意思。夠幽默,夠圓滑,夠忽悠。從前,上高中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同學去青山頂遊玩,不知不覺就來到一處寺廟,我不知道這座寺廟叫什麼名字,後來在別人的文章中了解到,大約是叫“金錢寺”。這寺名就取得夠好聽,夠直接。因為寺廟大半也與金錢相關,不然廟裡的“活佛”吃什麼呀,所以去廟裡拜佛,總不能兩手空空,還得帶點香油錢才行。而且你帶的香油錢的多少,往往能給你的心誠的程度成正比,因為“虔誠”嘛,就是“錢成”,有錢就成。若是你香油錢夠多,則菩薩就會保佑你賺更多,這就是為什麼越有錢的人越信佛。由此而見,佛除了渡有緣人,還渡有錢人。不過佛渡了有錢人,有錢人也得鍍佛,最好有用金來鍍,因為佛靠金裝。金裝過的佛,不但也比一般的佛靈一些,而且也好看得多,不然世人怎會“不看僧面看佛面”呢?

  我們進得寺廟去,廟裡的和尚就叫我們買香燭拜佛。本來嘛,大家都還是學生,也沒什麼錢,香燭買得少。所以敬佛的時候,香遠遠不夠。先前我們以為,上香嘛,不過拜拜觀音菩薩就夠了,可哪知拜完觀音還得拜文殊,拜完文殊還得拜文昌,一個接一個,哪裡拜得完?也不知道古往今來,究竟有多少人修成正果,以致於菩薩比活人還多。

  拜菩薩嘛,當然是要向菩薩祈禱的。大家那時都是高中生,祈禱的內容都不外乎:“考上好的大學”、“將來長大多賺點錢”、“一家人都平安”之內的。這時有同學向那守在菩薩面前的和尚問:“這靈不靈呀?”我小聲的在傍邊說:“心誠則靈。”因為電視裡邊當有人拜完佛后問靈不靈時,得到的都是這個回答。當然,那和尚的回答也是如此。其實多半不靈。因為他不敢肯定的回答,是靈還是不靈。說不靈吧,讓拜的人絕望,以後也不來拜了;說靈吧,那是昧着良心。因為出家人不打誑語,所以只好這樣模凌兩可了。這樣對拜菩薩的人才好交待:不靈是因為心不夠誠,不是因為菩薩不保佑;要是萬一靈了,那人高興之餘,還以為是菩薩顯靈,於是倍加感謝。

  我之所以說多半不靈,是因為拜佛之人多半是心不誠。即使心誠,還得錢誠,有心沒錢同樣不成,且有錢的少於有心,又有心又有錢的就少之又少了。不誠的人當中,也有靈的,那是因為,事物本身就是那樣發展。比如一個成績猶的學生,祈禱菩薩保佑自己考上好的大學,後來果然考中了。當然,心誠的人,多半都靈了:因為若是真的誠心向佛了,有朝一日,你參悟佛法,才發現原來世間種種皆為空,生死慾念都能置之度外,還會管它當年的一個小小祈求靈沒靈念嗎?那時候,靈亦是不靈,不靈亦是靈了。

心誠則靈 範文推薦:

  • ·心誠隱秘的試
  • 您正在瀏覽: 心誠則靈
    網友評論
    心誠則靈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