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螞蚱的揭示 3000字作文 ( 手機版 )

螞蚱的揭示_3000字

分類:初二作文  字數:3000字  編輯:得得9

螞蚱的揭示 標籤:螞蚱作文 捉螞蚱作文 抓螞蚱作文

蝗蟲(locust,grasshopper) 

  又名“草螟”、“ 蟈螞”、“ 蚱螞”、“ 螞蚱”、“扁擔鉤”。 

  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蝗科(Acrididae)以及螽斯科(Tettigoniidae)昆蟲的總稱。數量極多,生命力頑強,能棲息在各種場所。在山區、森林、低洼地區、半乾旱區、草原分佈最多。植食性。大多數是作物的重要害蟲。在嚴重乾旱時可能會大量爆發,對自然界和人類形成災害。 

  幼蟲能跳躍,成蟲可以飛行。大多以植物為食物。 

  不過,蝗蟲是螞蚱的進化,螞蚱只有褐色和綠色的,蝗蟲卻是褐色的 。 

[編輯本段]生理結構 

  頭部觸角、觸鬚、腹部的尾須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觸覺。味覺器在口內,觸角上有嗅覺器官。第一腹節的兩側、或前足脛節的基部有鼓膜,主管聽覺。複眼主管視覺,單眼主管感光。後足腿節粗壯,適於跳躍。雄蟲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後足腿節的音銼摩擦前翅的隆起脈而發音。有的種類飛行時也能發音。棲息地各異,如南美的Marellia remipes在漂浮植物上度過大半生,能游泳,產卵於水生植物上。 

  體型呈中型或大型,某些種類(如南美的巴西排點褐蝗 Tropidacris latriellei)長度超過11厘米。有的地區的人們以蝗蟲為食品。蝗蟲的天敵有鳥類、禽類、蛙類和蛇等,同時人類也大量撲捉。 

  全身通常為綠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頭大,觸角短;前胸背板堅硬, 像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兩側,中、后胸癒合不能活動。腳發達,尤其後腿的肌肉強勁有力,外骨骼堅硬,使它成為跳躍專家,脛骨還有尖銳的鋸刺,是有效的防衛武器。產卵器沒有明顯的突出,是它和螽斯最大的分別。 

  頭部除有觸角外,還有一對複眼,是主要的視覺器官。同時還有3個單眼,僅能感光。頭部下方有一個口器,是蝗蟲的取食器官。蝗蟲的口器是由上唇(1片)、上顎(1對)、舌(1片)、下顎(1對)、下唇(1片)組成的。它的上顎很堅硬,適於咀嚼,因此這種口器叫做咀嚼式口器。 

  在蝗蟲腹部第一節的兩側,有一對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蟲的聽覺器官。在左右兩側排列得很整齊的一行小孔,就是氣門。從中胸到腹部第8節,每一個體節都有一對氣門,共有10對。每個氣門都向內連通着氣管。在蝗蟲體內有粗細不等的縱橫相連的氣管,氣管一再分支,最後由微細的分支與各細胞發生聯繫,進行呼吸作用。因此,氣門是氣體出入蝗蟲身體的門戶。 

  食性:植食性。喜歡吃肥厚的葉子,如甘薯、空心菜等。 

  生長發育:不完全變態。 

[編輯本段]發育 

  每年夏、秋為繁殖季節,交尾后的雌蝗蟲把產卵管插入10cm 深的土中,再產下約50粒的卵。 產卵時,雌蟲會分泌白色的物質形成圓筒形栓狀物,然後再把卵粒產下。 

  蝗蟲的發育過程比較複雜(如圖)。它的一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剛由卵孵出的幼蟲沒有翅,能夠跳躍,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這種形態的昆蟲又叫“若蟲”。若蟲逐漸長大,當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長大時,就脫掉原來的外骨胳,這叫蛻皮。若蟲一生要蛻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蛻皮,是1齡,以後每蛻皮一次,增加1齡。3齡以後,翅芽顯著。5齡以後,變成能飛的成蟲。可見,蝗蟲的個體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不完全變態。 昆蟲由受精卵發育到成蟲,並且能夠產生後代的整個個體發育史,稱為一個世代。蝗蟲在我國有的地區一年能夠發生夏蝗和秋蝗兩代,因此有兩個時代代。 

  在24℃左右, 蝗蟲的卵約21天即可孵化。 孵化的若蟲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時其外形和成蟲很像,只是沒有翅,體色較淡。幼蟲在最初的一、二齡長得更像成蟲,但頭部和身體不成比螞蚱例。到了三齡長出翅芽,這是四齡翅芽已很明顯了。五齡時若蟲已將老熟再取食數日就會爬到植物上,身體懸垂而下,靜待一 段時間,成蟲即羽化而出。 

[編輯本段]形態及生活習性 

  蝗蟲的成蟲及若蟲均能以其發達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莖、葉。 

  善飛善跳,頭部的一對觸角是嗅覺和觸覺合一的器官。它的咀嚼式口器有一對帶齒的發達大顎,能咬斷植物的莖葉。它後足強大,跳躍時主要依靠後足。蝗蟲飛翔時,后翅起主要作用,靜止時前翅覆蓋在後翅上保護作用。雌蟲的腹部末端有堅強的“產卵器”,能插入土中產卵,蝗蟲產卵場所大都是濕潤的河岸、湖濱及山麓和田埂。每30~60個卵成一塊。從卵中孵出而未成熟的蝗蟲叫“蝻”,需蛻5次皮才能發育為成蟲。雨過天晴,可促使蟲卵大量孵化。蝗蟲還具有驚人的飛翔能力,可連續飛行1~3天。蝗蟲飛過時,群蝗振翅的聲音響得驚人,就像海洋中的暴風呼嘯。這是螞蚱的一種 

  成蟲的後腳腿節具有一列相當於彈器的乳頭狀突起,前翅徑脈基部有相當於弦器的粗脈,二者摩擦時,振動翅的震區便可發出聲音,這就是它們的發音器。蝗蟲的聽器也很特別,位於腹部第一節的側方。 

  蝗蟲俗稱“蚱蜢”,台語稱之為“草螟仔”。它們的生活史是卵→若蟲(幼蟲)→ 成蟲,屬不完全變態。具咀嚼式口器,為植食性昆蟲。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叢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葉片。它的觸角沒有螽斯那麼長,呈短鞭狀,但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有時還可看到兩隻蝗蟲(雄上雌下)的結婚畫面。 

  靠氣門呼吸。 

[編輯本段]種類 

1.稻蝗 

  外觀特徵:體長♂21~31mm,♀26~39mm。體背灰褐色;腹部和各腳綠色。生態習性:本種是平地與低海拔地區草叢間極常見的蝗蟲。成蟲除了冬季外,幾乎隨處可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葉片為食,早期是稻作的重大害蟲。 

  生活環境:平地地區、低海拔地區〈800公尺以下〉。 

  生活小環境:草叢環境。 食性:植食性昆蟲,包括植物各部位與腐果。 

  活動時間:晝行性昆蟲。 

2.東亞飛蝗 

  屬昆蟲綱,直翅目,蝗科。據統計,蝗總科共有223個屬,859種。東亞飛蝗在自然氣溫條件下生長,一年為兩代,第一代稱為夏蝗,第二代為秋蝗。現在人工養殖可以轉換為每年四代。 

  飛蝗有六條腿;驅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兩對翅,前翅為角質,后翅為膜質。體黃褐色,雄蟲在交尾期呈現鮮黃色。雌蝗體長39.5~51.2毫米,雄蝗體長33.0~41.5毫米。成蟲善跳,善飛。東亞飛蝗身體粗壯,採食範圍廣,適應性強,從孵化成幼蝗后,經35天的飼養過程即可為成蟲,50天左右肥壯后即可銷售,所以時間短、回報快。飼養1萬隻東亞飛蝗成蟲可達20公斤,其經濟效益是可觀的,並且購種只一次。自繁數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復始,多年飼養,不斷賣錢,一隻雌蝗一次可產卵35~90多粒。飛蝗之所以受人青睞,是由於它肉質鬆軟,鮮嫩,營養豐富。經專家分析測定,其蛋白質含量高達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並含18種氨基酸及多種活性物質。 

  形態特徵:雌成蟲體長39.5—51.2mm,雄成蟲33.5—41.5mm。體黃褐色或綠色。觸角絲狀,多呈淺黃色,有複眼1對單眼3個。複眼后具淡色條紋,前下方生暗色斑紋。前胸背板馬鞍狀,隆線發達。前翅發達,常超過後足腸節中部,具暗色斑紋和光澤。后翅無色透明。後足腿節內側基半部黑色,近端部有黑色環,後足脛節紅色。在田間受環境條件影響,往往形成群居型和散居型兩大類。卵粒長約6.5mm,淺黃色,圓柱形,一端略尖,另端稍圓微彎曲。卵塊褐色圓柱形,長 53—67mm,略彎,上部稍細,卵塊上覆有海綿狀膠質物,行卵粒排在下部。若蟲又稱蝗蛹,體型與成蟲相似。共5齡。生活習性 北京、渤海灣、黃河下游、長江流域年生2代,少數年份發生3代;廣西、廣東、台灣年生3代,海南可發生4代。東亞飛蝗無滯育現象,全國各地均以卵在土中越冬。山東、安徽、江蘇等二代區,越冬卵於4月底一5月上中旬孵化為夏蝗,經35—40天羽化,羽化后經10天交尾7天後產卵,卵期15—20天,7月上中旬進入產卵盛期,孵出若蟲稱為秋蛹,又經25—30天羽化為秋蝗。生活l5—20天又開始交尾產卵,9月份進入產卵盛期后開始越冬。個別高溫乾旱的年份,於8月下一9月下旬又孵出3代蝗蛹,多在冬季凍死,僅有個別能羽化為成蟲產卵越冬。成蟲產卵時對地形、土壤性狀、土面堅實度、植被等有明顯的選擇性。每隻雌蝗一般產4、5個卵塊,每卵塊均含卵約65粒,飛蝗成蟲幾乎全天取食。飛蝗密度小時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後,個體間相互接觸,可逐漸聚集成群居型。群居型飛蝗有遠距離遷飛的習性,遷飛多發生在羽化后5—10天、性器管成熟之前。遷飛時可在空中持續1—3天。至於散居型飛蝗,當每平方米有蟲多於10隻時,有時也會出現遷飛現象。群居型飛蝗體內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動力強,但卵巢管數少,產卵量低。而散居型則相反。飛蝗喜歡棲息在地勢低洼、易澇易旱或水位不穩定的海灘或湖灘及大面積荒灘或耕作粗放的夾荒地上、生有低矮蘆葦、茅草或鹽篙、莎草等嗜食的植物。遇有乾旱年份,這種荒地隨天氣乾旱水面縮小而增大時,利於蝗蟲生育,宜蝗面積增加,容易釀成蝗災,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蟲。天敵有寄生蜂、寄生蠅、鳥類、蛙類等。 

3.紅后負蝗 

  直翅目負蝗科體長雄20-25mm,雌34-42mm。體色單純綠色或褐色;頭部尖長,頭、胸與腳上都有細小白色突起,俗稱「尖頭蚱蜢」;飛行時可見下翅淡紅色。是中國最常見的負蝗。成蟲全年可見,生活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林緣草叢間。 成蟲能嚼食各種綠色的植物,常使植物的葉片產生許多不規則的洞痕。本種蝗蟲較善於跳躍而不善於飛行,其身體的保護色極佳,不容易被發現。 

4.台灣大蝗 

  台灣大蝗不同於東亞飛蝗,台灣大蝗是台灣蝗蟲中體型最大的,尤其雌蟲身長可達8、9公分。在生態習性方面,不論哪一種蝗蟲都不能算是兇猛善戰的蝗蟲。可是對曾經嘗試徒手捕捉台灣大蝗的人來說,就有不一樣的體會了,因為在台灣大蝗粗大的後腳紅色經節後面,布滿着尖銳的硬刺;遭到捕捉時,它會猛力將腳后踢,對皮膚比較細嫩的小朋友來說,想要用手捕捉它,很可能會落得手指或手掌一陣刺痛,甚至流出小血滴! 蝗蟲最大的特徵是具有十分發達的後腿,適合長距離的跳躍,可輕易的跳到身體…俗稱的蚱蜢就是蝗蟲,台灣大蝗分佈很廣,成蟲主要出現於秋季,而南部在冬季,甚至隔年春天能可見到成蟲,本種是一年一代的昆蟲,主要分佈於低海拔山區。秋季雌蟲在地表內產卵后慢慢死亡,卵囊在地底過冬,隔年春季開始孵化,孵化后的幼蟲以禾本科、豆科等各類植物。 

5.擬稻蝗 

  體長2.2 - 3.5 cm,複眼後方至翅端,有一條黑色的寬從帶,身體細長,觸角具黑斑。荷葉是它們的咬痕,是它們的傑作,如畫一般的絢麗。 

6. 台灣稻蝗 

  外型特徵:體長雄 21~31mm、雌24~39mm,體背灰褐色,腹部和腳是綠色,體色差異頗大,會與棲息環境相似,形成保護色。生態習性:稻蝗是平地及低海拔地區草叢中極常見的蝗蟲,每年可發生兩代。 

  蝗蟲之所以要群體活動主要是因為生理上需要高溫靠在一起可以保溫。 

  成蟲的後腳腿節具有一列相當於彈器的乳頭狀突起,前翅徑脈基部有相當於弦器的粗脈,二者摩擦時,振動翅的震區便可發出聲音,這就是它們的發音器。蝗蟲的聽器也很特別,位於腹部第一節的側方。依蝗蟲的生活習性可分成遷移型與非遷移型,二者皆對作物有很大的威脅,尤以前者破壞性甚強,只要其過境則所有的綠色植物莫不被啃食殆盡。蝗災所帶來的震撼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其食性甚雜,遍食各種綠色植物,尤以禾本科植物更是愛不釋口。 

  若蟲亦稱蝗蝻,外型像成蟲,可是只具翅芽(不會飛),善於跳躍。須經四至七次脫皮后,才會蛻變成善跳又善飛的成蟲。蝗蟲有的擁有短觸角及短的產卵管,目前全世界約有五千多種的蝗蟲。 蝗蟲身體最長的部分便是後腳,大約與身長相等,而一躍便能跳出身體八倍長的距離,而蝗蟲的後腳也是它的最佳樂器,和翅膀互相摩擦便可發出聲音。 

  分類:屬於直翅目中蝗蟲目的所有昆蟲。 

  種類:世界約有12000種,台 灣目前已知有100多種 。 

  生活史:卵→若蟲→成蟲 。 

  外觀特徵:俗稱蚱蜢,台灣人稱為草螟仔有首民謠“ 草蜢弄雞公” ,歌詞中即描繪這種小昆蟲與大公雞相互逗弄的情形,這是台灣早年鄉間常見的畫面。 蝗蟲過境是大家耳熟能響的成語。 

  食性:是植食性昆蟲,大部份不特別挑食。 

  另類:棱蝗,習慣棲息於潮濕裸露地面,主要食物苔蘇類植物。 

  棲息環境與保護色:有典型的保護色,在草叢中有絕佳的隱身效果,後腳粗狀發達,善於彈跳,遇到危急是它們慣用的避敵方法。 

  交配行為:和其它昆蟲比,交配時間比較久。因此雌下雄上、夫妻檔的畫面屢見不鮮。

您正在瀏覽: 螞蚱的揭示30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螞蚱的揭示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