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施工方案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得得9
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五樓梯鋼筋綁紮
划位置線→綁主筋→綁分佈筋→綁踏步筋
一般要求
六、梁鋼筋的綁紮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紮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範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範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紮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次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樑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樑上部鋼鞘降低一個次粱上部主筋直徑的距離加以解決。
6、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大於45d。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紮,如圖2-19。
7、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採用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
8、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樑柱節點處,由於梁筋穿在柱筋內側,導致梁筋保護層加大,應採用漸變箍筋,漸變長度一般為600mm,以保證箍筋與梁筋緊密綁紮到位。
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規範要求。
10、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鋼筋直徑等於或大於22mm時,宜採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小於22mm時,可採用綁紮接頭,搭接長度要符合規範的規定。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折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紮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採用綁紮搭接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的任一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大於50%。
七、核心筒鋼筋的綁紮
1、柱鋼筋為二級20、22螺紋鋼筋,箍筋三級鋼12@100,水平、垂直分佈筋一級10圓筋@150/200拉鉤為一級6@400/450,具體按藍圖施工。
2、鋼筋的綁紮間距應一致,鋼筋應順直。
3、按施工需要設立鋼筋立架,固定鋼筋網片。
八、框架柱及牆體鋼筋的綁紮
1、柱、牆體的主筋在綁紮前,應先找正主筋位置,在板筋及梁鋼筋在焊接定位箍筋,並將柱、牆的鋼筋與定位箍筋進行焊接固定,防止發生鋼筋偏位。
2、柱、牆上部應綁紮3道箍筋或牆體水平分佈筋,確保鋼筋間距及垂直度符合規範要求。
、箍筋應與主要受力鋼筋垂直綁紮,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方向錯開設置。
3、各受力鋼筋之間的綁紮接頭位置應錯開,從任一綁紮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的1.3倍區段範圍內,有綁紮接頭的受力鋼筋面積占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比應符合,受拉區不超過25%,受壓區不超過50%。
4、對綁紮形式複雜的結構部位,先確定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鋼筋綁紮的先後次序由鋼筋工長按結構形式特點進行策劃,施工時特別注意與木工聯繫討論支模、放預埋件和鋼筋的先後順序,以減小綁紮的難度。力求在滿足規範要求的前提下,盡量做到方便,省力,快捷、準確到位的順序進行。
5、電渣壓力焊及閃光對焊等鋼筋接頭布置要求,按規範執行。
6.現場人工斷料,所用工具必須牢固,掌鏨子和打錘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錘區域內的人和物體。切斷小於30cm的短鋼筋,應用鉗子夾牢,禁止用手把扶,並在外側設置防護箱籠罩或朝向無人區。
7.多人合運鋼筋,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送不得在同一直線上。鋼筋堆放要分散、穩當、防止傾倒和塌落。
8.在高空、深坑綁紮鋼筋和安裝骨架,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
9.綁紮立柱、牆體鋼筋,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內,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樓面上綁紮,整體豎起;柱筋在4m以上,應搭設工作台。柱樑骨架應用臨時支撐拉牢,以防傾倒。
10.綁紮基礎鋼筋時,應按施工設計規定擺放鋼筋支架或馬凳架起上部鋼筋,不得任意減少支架或馬凳。
11.綁紮高層建築的圈樑、挑檐、外牆、邊柱鋼筋,應搭設外架或安全網。綁紮時掛好安全帶。
12.起吊鋼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須待骨架降落到離地1m以下始准靠近,就位支撐好方可摘鉤。
13.吊運短鋼筋應使用吊籠,吊運超長鋼筋應加橫擔,捆綁鋼筋應使用鋼絲繩千斤頭,雙條綁紮,禁止用單條千斤頭或繩索綁吊。
14.吊運在樓層搬運、綁紮鋼筋,應注意不要靠近和碰撞電線。並注意與裸體電線的安全距離(1kv以下≥4m,1-10kv≥6m)。
15.夜間施工燈光要充足,不準把燈具掛在豎起的鋼筋上或其他金屬構件上,導線應架空。
竹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交底
九柱鋼筋綁紮
1、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後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
2、搭接綁紮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後,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應按表2-13採用。
表2-13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表
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
C15C20~C25C30~C35≥C40
光圓鋼筋HPB235級45d35d30d25d
帶肋鋼筋HRB335級55d45d35d30d
HRB400級、RRB400級—55d40d35d
註:兩根直徑不同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
3、柱豎向筋採用機械或焊接連接時,按規範要求同一段面50%接頭位置。第一步接頭距樓板面大於500mm且大於H/6,不在箍筋加密區。
4、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5、柱箍筋綁紮:
(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紮,宜採用纏扣綁紮,如圖2-15。
(2)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紮,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紮。
(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拄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紮牢固,見圖2-16。
(4)有抗震要求的地區,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見圖2-17。
(5)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加密區內箍筋問距應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規範不大於100mm且不大於5d的要求(d為主筋直徑)。如設計要求箍筋設拉筋時,拉筋應鉤住箍筋,見圖2-18。
(6)柱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規範要求,如主筋外皮為25mm,墊塊應綁在柱豎筋外皮上,間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豎筋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準確。同時,可採用鋼筋定距框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性。當柱截面尺寸有變化時,柱應在板內彎折,彎后的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
(7)牆體拉接筋或埋件,根據牆體所用材料,按有關圖集留置。
(8)柱筋到結構封頂時,要持別注意邊柱外側柱筋的錨固長度為1.7Lae,具體參見《建築物抗震構造詳圖》03G329—1(民用框架、框架—剪力牆、剪力牆部分框支剪力牆)中的有關作法。同時在鋼筋連接時要注意柱筋的錨固方向,保證柱筋正確錨人梁和板內。
十剪力牆鋼筋綁紮
1、立2~4根豎筋:將豎筋與下層伸出的搭接筋綁紮,在豎筋上畫好水平筋分檔標誌,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並在橫筋上畫好豎筋分檔標誌,接着綁其餘豎筋,最後再綁其餘橫筋。橫筋在豎筋裡面或外面應符合設計要求。
2、豎筋與伸出搭接筋的搭接處需綁3根水平筋,其搭接長度及位置均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本書中“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表”。
3、剪力牆筋應逐點綁紮,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筋或支撐筋,其縱橫間距不大於600mm,鋼筋外皮綁紮墊塊或用塑料卡。
4、剪力牆與框架柱連接處,剪力牆的水平橫筋應錨固到框架柱內,其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如先澆築柱混凝土后綁剪力牆筋時,柱內要預留連接筋或柱內預埋鐵件,待柱拆模綁牆筋時作為連接用。其預留長度應符合設計或規範的規定.
5、剪力牆水平筋在兩端頭、轉角、十字節點、連梁等部位的錨固長度以及洞口周圍加固筋等,均應符合設計、抗震要求。
6、合模后對伸出的豎向鋼筋應進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鐵或用梯子筋將伸出的豎向鋼筋加以固定,澆築混凝土時應有專人看護,澆筑後再次調整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
十一;樓板鋼筋綁紮
1、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彈好主筋、分佈筋間距線。
2、按划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佈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
3、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綁紮板筋時一般用順扣(圖2-20)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紮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紮(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紮)。
4、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紮。
5、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於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mm。蓋鐵下部安裝馬凳,位置同墊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