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徵文範文 > 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

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

手機:M版  分類:徵文範文  編輯:小景

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 標籤:世界是平的 平凡的世界 悲慘世界

  紀念,是為了認清歷史、正視歷史、記住歷史,在人們慶賀勝利70周年之際,世界還不太平,我們一定要不斷增強自己的民族防範意識。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務必常抓不懈,居安思危的警鐘當在中國人民的心中長鳴!

  謹以此文獻給在抗戰中犧牲的所有先烈以及懷念他們的人們,希望在和平發展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能夠愈見繁榮,富強。而我們應該謹記歷史,不忘國恥,紀念先烈,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落後就要挨打

  作者:樊春雨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槍聲揭開了中國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序幕。經過八年浴血奮戰,偉大的中國人民贏得了反法西斯的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側耳傾聽,彷彿還能聽見七十年多前的炮聲,還能聽見抗日先烈氣壯山河的吶喊,還能聽見八百里太行烈馬追蹤的嘶鳴。為了民族的解放,無數先烈不惜犧牲生命,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寫下了一篇篇悲壯的、可歌可泣的歷史。艱苦的磨難,壓不垮中國人民;殘暴的敵人,只能激發起中華民族誓死抗爭的英雄氣概。"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振聾發聵的吼聲,伴隨着黃河的滔滔水聲流傳至今。這是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誓言,是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是抗戰精神生動有力的詮釋和展現。國難當頭,英烈輩出。從李大釗、楊靖宇到魯迅、胡適等等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社會名流,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一曲蕩氣迴腸的愛國之歌。拋頭顱,灑熱血。當打完最後一顆子彈時,狼牙山五壯士毅然砸槍跳崖;當被鬼子圍困於河邊時,8位女英雄誓死不屈,攜手跳江。

  1943年1月15日,日本侵略者發動對清西地區"鐵壁合圍".高青縣花溝鎮西口村著名抗日英雄韓子恆率領部隊巧妙地與敵人周旋,至高城西北大王村南開闊地時,被萬餘名敵人包圍,這時他號召部隊"只要還有一個人、還有一口氣也要同鬼子血戰到底"!最後寡不敵眾,部隊傷亡殆盡。當敵人蜂擁上來后,他們以"寧死不當俘虜"的精神,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韓子恆身負三處重傷,用最後一顆子彈,對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板機,為民族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

  南京大屠殺、"大東亞共容圈"、毒氣戰、慰安婦、731部隊、萬人坑等等血腥的記憶被那個民族強加在我們腦海中。也正是這些記憶時刻在提醒着我們,隔海相望的那個國家那個民族與我們有着"不相共存"的血海深仇。抗日戰爭雖然勝利了,但我們收穫的僅僅是侵略者的一紙戰敗投降書,日本人從來沒有認真反思自己的罪行,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參拜靖國神社,緬懷當年率領百萬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大地犯下累累罪行的戰爭販子!這是赤裸裸地打臉!

  我想讓人們回憶起70多年前那場悲壯激烈、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反帝國主義鬥爭;我想揭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個國家和民族所迸發出的神奇力量。我們紀念這場戰爭,不是為了仇恨,而是着眼於未來。歷史是不能忘記的,忘記意味着背叛。這段歷史,本應滲入我們的血脈,銘刻在我們的基因中,成為子孫後代與生俱來的記憶。就像一個永遠醒着的傷口,以一種永遠無法迴避的痛楚,時時提醒我們落後就要挨打,中華當自強!

  銘記歷史,弘揚抗戰精神;面向未來,實現復興夢想。國貧挨打,民弱受欺,八年抗戰終覺悟;開放納風,改革給力,卅載圖強再復興。歷史不容忘記。只有真正了解並牢記中華民族百年屈辱的歷史,才能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重要性。七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處於又一個關鍵時期。偉大的抗戰精神昭告我們:萬眾一心,艱苦奮鬥,百折不撓,敢於勝利。在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不僅僅能夠擊敗任何外來侵略,而且必將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偉大的抗戰精神,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這是一面旗幟,迎風招展,獵獵飄揚。這是永遠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作者:張行鵬

  我是一名80后,小時候是看着"地雷戰""地道戰"長大的,在歷史課本中也學過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也聽老人說過那時日本鬼子的殘忍。但這些並沒有改變我對日本的看法,我只記得小時候日本動畫片很好看,龍珠里的孫悟空很厲害,數碼寶貝里的皮卡丘很可愛,日本的電器很有名,索尼的相機,東芝的電視,澳柯瑪的冰箱。

  可以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並沒有對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備和敵意;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諂媚的嚮往。我當然也聽到過"南京大屠殺"、"731細菌部隊"、"旅順大屠殺"和數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時的歷史;但是,我始終認為,那些已過去了,記着就可以了,幹嗎要抱着不放哪?兩國友好不是很好嗎?這些和他們這一代日本人沒關係啊……等等如是的想法。更何況還能時常聽到"友好鄰邦"、"一衣帶水"之類的宣傳。

  但與此同時,日本方面一次次的參拜靖國神社,修改小學歷史教科書,日中兩國聯合實施的一項輿論調查顯示,日本人中對中國"沒有好感"的比例達到93%

  觸目驚心!!!

  該反省了!!!

  應當承認,我們對後代的抗戰歷史教育還有不少欠缺。今天我們的歷史教育,基本上是在學校里開展,由於方式的單調沉悶,在孩子們眼裡,它只是教學大綱上的一個章節,是需要背誦、考核的一種"知識".而在一些國家裡,類似的歷史教育形式多樣。比如,讓學生選擇一位在戰爭期間被害猶太人的名字,然後用課外時間調查他的歷史和被法西斯殺害的經過,最後全班交流各自的報告,老師根據完成情況打分。

  這樣的教育不但切實有效,而且震撼心靈。孩子們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逐漸由一個生命的消失,一點點揭開那段驚心動魄的殘酷歷史。它讓已經開始有獨立判斷和分析能力的孩子們,不僅記住了歷史的真實,也獲得了研究歷史的視角。

  不久前,曾有調查公司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的年輕人進行了"二戰認知現狀"調查。數據顯示,二戰對於年輕一代已越來越"遠";對於一些二戰的關鍵詞,知道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了"張靈甫不是抗日名將""邱少雲違反生理學"等聲音。

  真是悲哀!!!

  我們有的人看不起先輩,看不起父輩,認為他們老土,但正是在這些老土的父輩身上,才有希望看到中華民族真正的精華,正是他們直接間接和日本美帝鬥爭,才保住了我們的最後一點尊嚴。

  70年過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或許很難理解領悟過去那個時代的悲慘和傷痛,也永遠難以感同身受侵略戰爭的罪惡和災難。戰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讓今天的人們記住,在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最殘酷壯烈的戰爭,發生過侵略者慘絕人寰的血腥屠殺,有過先烈們浴血抗戰的驚天壯舉,有過"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壯歷史,卻是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都不應當放棄的。

  今天中國周邊形式嚴峻,也有人在網上大聲叫罵,發泄不滿,但關鍵是為什麼沒有人想一下我們能幹什麼?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戰爭給我們帶來了痛苦,抗戰中我們損失慘重,犧牲了很多愛國將士,無數家庭幼無所養、老無所終。日軍犯下的罪行更是罄竹難書,"南京大屠殺""旅順大屠殺",這些我們不忍面對的歷史國恥,我們要牢記。這些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用鮮血換來的勝利,我們要牢記。

  回首歷史,我們總結教訓,我們知道只有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才能真正的打擊侵略者的野心;立足當今,我們凝聚民族力量,弘揚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展望未來,我們知恥而後勇,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不斷激發我們奮發圖強的鬥志,為國家富強而努力。

  以史為鑒 開創未來

  作者:張春曉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世界展開了隆重的紀念活動。我國已定於9月3日在北京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以回望歷史、緬懷先烈、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回望歷史,緬懷先烈。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的抗日戰爭和入朝反擊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銘記。80后的我,腦海中對抗日戰爭的記憶便是讀書時期的紅色電影、歷史教材和老一輩講的抗戰故事。這些故事給我的內心帶來了很大的震撼。1937年7月7日夜間,日軍在盧溝橋地區進行挑釁的軍事演習,謊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入宛平縣搜查遭拒,成為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導火索。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實施了殘忍的"三光"政策,所到之處皆是生靈塗炭。1937年12月3日日軍攻陷南京,對手無寸鐵的南京平民犯下了史無前例的罪惡之舉—南京大屠殺。他們用機槍掃射,還將大批的中國人當做化學毒氣的試驗品,被毒害和活埋的中國同胞多達30萬人。面對日軍的暴行,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開始驚醒。無數的中華兒女前赴後繼、奮起反擊。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在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一名名抗戰老兵的親眼見證下,我們眼前彷彿呈現出先烈們不怕犧牲、機智勇敢、負隅頑抗的鬥爭場景。生活在如今和諧秀美、村容整潔、阡陌縱橫的花溝鎮,我們依然不能忘記為我們開創出這番和平盛景而做出犧牲的革命先烈。韓子恆生於花溝鎮西口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於1938年2月參加抗日軍隊,歷任八路軍中隊長、營長、團參謀長等職。1938年1月,他組織率領"聯庄會"會員配合黨領導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第五軍一部,在小清河沉重地伏擊了日軍,極大地鼓舞了當地軍民的抗戰熱情。1938年2月,他率部參加了黨領導的山東人民抗日救國第五軍,頑強地開展抗日鬥爭,不斷地粉碎日偽的殘酷"掃蕩"和"蠶食". 1940年2月,在魏家堡伏擊戰中,韓子恆率基幹一營一、三連過小清河進駐唐口。期間,先後在前池、后池、中南寺、西南寺、東南寺多次與日軍遭遇,給敵人以痛擊。作為軍事指揮員,群眾稱之為"常勝將軍".這種不畏犧牲、永不放棄的血性品格和戰鬥精神,唯有在這樣的戰爭歲月,才愈顯熾熱,倍加珍貴。

  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戰勝法西斯侵略的偉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以最富於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的模範行動、與人民水乳交融的魚水之情,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銘記歷史。"忘記歷史等於背叛,丟掉傳統等於自刎。"當今社會思想文化趨於多樣化,各種價值觀念激烈交鋒,享樂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奢靡之風"四風"問題突出。問題越突出,越需要銘記歷史紅色精神,尊重歷史,勿忘國恥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必然要求,"知恥而後勇",只有銘記歷史才能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價值追求。才能繼承和發揚反侵略精神,才能從內心激發出強烈的愛國之情,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侵華戰爭以來,日本從未真正承認過侵略行徑。他們甚至妄圖篡改歷史,將這段侵略行為抹去:篡改歷史教科書,誤導少年兒童;否認強征慰安婦的事實;他們甚至聲稱,從未製造過"南京大屠殺".他們非但不承認錯誤,請求受害國人民原諒,反而變本加厲,參拜靖國神社,搶佔釣魚島。這些令人髮指的罪惡行徑遭到深受過日本侵略人民的竭力反對,與世界和平的願想背道而馳。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雖然近期世界處於相對和平狀態,但我們依然不敢忘記歷史的悲歌。紀念是為了更好的銘記歷史,正視現實。我們應當牢記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不斷探索進步,增強民族防範意識,追求更長時間、更大範圍的和平。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應該常抓不懈,居安思危的意識當在中國人民的心中警鐘長鳴!

  開創未來。我們是被打上80、90后標籤的一代,被社會稱為"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轉互聯網"的一代,與抗日戰爭似乎相距甚遠的一代。面對80、90后的畢業生和入伍的新戰士,紅色教育是不是已經過時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當今社會的新形勢下,應當弘揚的不僅僅是為了祖國浴血奮戰,更多的應當是團結一致、破舊立新、不畏艱險、報效祖國。

  繼承和發揚抗日戰爭的紅色精神,必須牢牢扭住經濟發展這個重中之重。當今世界呈現多極化態勢,不再是一國獨大的格局,也不再是真刀實槍的較量。沉痛的歷史事實表明,落後就要挨打。我國本着增強本國實力,不侵犯別國,提高民族防範能力的原則,謀求綜合國力的發展,以更好的造福人類和社會,維護世界和平。

  繼承和發揚抗日戰爭的紅色精神,必須將幹事創業的小我融入到為祖國做貢獻的大我中去。自我價值的實現是自我需求得到滿足的重要標準之一。紅色精神是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釘子精神;是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實幹精神;是為祖國之崛起而努力地奉獻精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遵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結合在一起,盡心儘力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在工作中勤奮鑽研業務,精益求精,做到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

  繼承和發揚抗日戰爭的紅色精神,必須適應時代發展,開創工作新思路。面對新形勢,應當開拓思路、改革創新,充分利用博客、微博、微信、客戶端、建立紅色網站、論壇等新途徑實時交流,搭建傳統文化學習的平台。把黨史國史載入學習平台,隨時聽,隨時看,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研討交流會,讓新生代群體更好地理解紅色精神,使其得到更好的發揚。

  回望歷史、緬懷先烈、銘記歷史、開創未來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使命。讓我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抗戰的紅色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萬眾一心,相信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定能匯聚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推進,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讓我們為促進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而努力奮鬥!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
網友評論
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