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徵文範文 > 4.23徵文:我的悅讀之旅

4.23徵文:我的悅讀之旅

手機:M版  分類:徵文範文  編輯:pp958

4.23徵文:我的悅讀之旅 標籤:愛德華的奇妙之旅 我的中國夢

  4.23徵文:我的悅讀之旅

  任藝軍

  說到讀書確實感到非常慚愧,經常翻了兩頁書之後就把它放到一邊,玩起了手機。現在這應該也是一個普遍現象,越來越少的人選擇在閑暇時間拿起一本書去讀,更多的是坐着、躺着、走着玩各種電子產品。而且中國的家長口口聲聲說的"閱讀"也是十分功利的,僅僅把閱讀當成了讓孩子考上大學的一種手段,在潛意識裡就認為孩子一旦考上了大學有了專業找到了工作,之後,閱讀是可有可無的一種小資情調的生活。

  對於從小不愛讀書的我來說,被老爸不知批了多少次。由於爸爸媽媽的職業都是教師的緣故,從小對我的教育就很嚴格。他們買書也從不吝嗇,家裡擺滿了各種百科全書,《上下五千年》,《十萬個為什麼》等等。然而我對看書只有三分鐘熱度,每本書看了前幾章就擱置一邊。小時候因為這個習慣沒少被老爸念叨。

  在讀大學以前,我最喜歡的一類書就是童話故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小公主》等等,反反覆復的看,樂此不疲。高中時學習壓力很大,每天10點鐘下晚自習,晚上睡覺前也必須要翻一翻故事書,緩解一天緊張的神經。一章章精彩的故事情節,給我帶來很多憧憬與幻想,讓我相信着這個世界充滿着真善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就像是朋友一樣,給我帶來很多溫暖。

  上大學是我第一次離開家,脫離父母的庇護,我開始慢慢接觸這個社會,發現它並不像童話故事書里寫的那樣單純簡單。大部分時間和同學在一起是很快樂的,不過也經常出現我不能應對的狀況,我會困惑,會氣氛,會不知所措。不開心的時候喜歡和同學聊天,或者一個人跑到圖書館看看書。之前從來沒接觸過的主題也開始慢慢關注,關於愛情的《簡愛》與《傲慢與偏見》;關於懸疑推理的《夏洛克福爾摩斯》;關於反映中國當代農村歷史變遷的《平凡的世界》;關於一個回族家族六十餘年間的興衰歷史的《穆斯林的葬禮》……我走出了我的童話世界,去了解這個真實的社會,接觸更多新的事物。這段期間改變了我很多,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價值觀,學會了更理性的看待現實問題,改變了思維習慣。使我更加清晰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現在書籍也成了我的一個好朋友,每當遇到難過心煩的事情,閱讀一本好書就能忘掉這些不開心的事情,給內心帶來平靜與安寧。

  關於閱讀的意義,只有自己經歷了才能知道。很喜歡網上流行的關於閱讀的一段話:"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為我的骨頭和肉。"

  這是一本薄薄的大32開的版本,淺茶色的封面,白色鑲邊,簡潔乾淨,如一位面容姣好的素顏女子,讓人平生好感,左上角有一個小天使,抱着比他還高的一摞書大步向前,左側中部是清瘦的宋體字"書店",旁邊一行小字特別顯眼,"我就是想開一家書店".

  全書114頁,書頁有點泛黃,手摩挲的感覺很舒服,小五號的字體,行距分明,看上去就如書本一樣短小精悍。

  越是簡單,越是讓人有一種想讀的慾望。

  我就是想開一家書店。

  有點宣戰的口氣,好像是遇到了什麼阻力,也可能是異想天開。

  作者佩羅內普?菲茲傑拉德,不是那個寫《夜色溫柔》和《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菲茨傑拉德,而是英國的一位女作家(1916—2000),畢業於牛津大學,從事過記者主播書店店員的工作,60歲后開始寫作,她曾獲得英國布克獎,美國圖書獎,並多次獲得布克獎題名。就是衝著60歲才開始寫作這一點,也值得我崇拜,更何況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書店》。

  故事發生在1960年代的英國一個名叫哈堡的小鎮,寡居八年的女人弗蘿倫絲突然突然想要開一家書店,這在鎮上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她買下了一座廢棄不用的屋,據說還不時鬧鬼,簡單改造以後成了書店。

  其實她並不懂書,不像《查令十字街84號》里的書店經理弗蘭克,可以為海蓮推薦書目,自作主張地為她選購善本;也不像《紙房子》里的愛書人布勞爾,能認清書與書之間的真正關係,絕不會把博爾赫斯和加西亞洛爾迦的書擺在一起,也不會把莎士比亞和馬洛、略薩和馬爾克斯的書並列,她甚至不知道她是否該進一些據說會很暢銷的《洛麗塔》。

  但是她知道:"一本好書是一位大師精魂凝結而成的珍貴寶血,是為了超越生命的生命而永久珍藏。"

  作者以文風簡潔雋永而著稱,結構也精巧,文本不長,卻屢屢讓我感動,高貴與卑賤、豐富與淺薄,世俗與理想,勇氣與懦弱,在這本薄薄的冊子里顯而易見,即使弗洛倫絲算不上一個文化人,卻比任何人都值得尊敬,有那麼幾次我竟然忍不住放下書來,有一股細細的暖流從心底瀰漫開來,我夾上一張書籤,閉上書頁,站起來,我要離開一會,我想要讓那個畫面就此定格,正是她們,弗蘿倫絲,克里斯汀,還有布朗迪希先生,對書的喜愛,對文化的尊重,體現了一種崇高的人格魅力。

  書里至始至終瀰漫著一種孤獨的氣息,讀來有一種淡淡的哀愁,海邊,小鎮,60年代的背景,孤獨的眾人,生活不易,書店的開張關閉,如同一滴水落入大海,不起一絲漣漪,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除了布朗迪希先生的死亡,克里斯汀的長大,弗蘿倫絲的離開,老屋最終被一直覬覦的加瑪特夫人設計徵收。作者沒有強加給讀者任何的思想或者人生哲學,她只是用冷靜的筆調告訴我們, "當火車開出車站時,弗蘿倫絲坐在那裡,羞愧地低下頭,因為她生活了將近十年之久的小鎮並不需要一家書店。"

  感到羞愧的絕不應該是弗蘿倫絲。

  我也想開一家書店,即使它不能像莎士比亞書店一樣屹立百年而不倒,更不能如查令十字街84號那樣成為全球愛書人之間的暗號,甚至也可能不比弗蘿倫絲的書店存活得更久,但是,假若因此給愛書人一處駐足之所,一段美好的記憶,也就足矣。

  前些日子在微博上讀到一句話"所有的春天,都關情於去年。或者更遠。一年中有這麼一小段時間就夠了。孤獨而詩意地活在最喜歡的城市——如果這個城市恰恰叫蘇州的話。"因了這句話買了這本書——《傾城記》

  雪小禪的文字依舊唯美動人,她的喜好,她的生活,她的旅行,她的親朋好友,她看的書,她寫的字,她愛吃的食物,她愛喝的茶,她最愛的城市……都在文字中彰顯無疑,驚艷談不上,卻讓人傾心不已。

  她最愛的城,蘇州,古稱姑蘇。她在蘇州寫作,閑暇時去山塘老街吃五塊錢四個的生煎包,傾聽裡面做生煎包說吳語的年輕男孩女孩。她用"粉"來形容這個溫婉大氣的城市,這個城市在她的眼中"到老了都風情萬種".

  日常是一個城市的風姿。"真正的蘇州在日常的細節里,在隔壁",一個城市令人傾心不已的往往不是他的名勝古迹,而是隔壁的人情世故,隔壁的小橋流水,隔壁的溫文爾雅,隔壁的藏書羊肉,隔壁的浣洗衣者……蘇州是個令人動容的城市,慢而有序,小而精緻,秀氣不凌亂,大氣不庸俗。"真正的藝術都是生活。"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底蘊。蘇州的評彈博物館在雪小禪的書中是一好去處,吳儂軟語,帶着濃濃的蘇州標識,你說不好蘇州話,怎能說得好蘇州評彈,這是一個城市的象徵,也是一個城市的獨到之處。它總有一個閃閃發光的亮點,讓你不忍移開目光。一曲《牡丹亭》讓多少人為之傾倒,遊園和驚夢兩場戲是否都曾發生在姑蘇的某一宅院呢?你是不是也在園林里迎光閉目,幻想着美妙的愛情?

  建築是一個城市的靈魂。蘇州園林不勝枚舉,每一處的特點細數開來,說不清道不明。你傾心的是高牆邊的斑駁竹影,還是閣樓上的雕樑畫棟?你欣賞的是池塘邊的畫舸停橈,還是長廊邊的楊柳依依?如果北京園林向你吐露皇家的氣派,那麼蘇州園林則道出小家的溫馨。

  植物是一個城市的精靈。春觀海棠夏觀荷,秋賞菊花冬賞梅。他日俯瞰整個姑蘇城,必是鬱鬱蔥蔥,花團錦簇。它們不言不語,靜靜矗立,瀏覽着這個城市的過路人。你來過,留下你的香氣與之融合,它會銘記於心,你也會銘記於心。

  姑蘇的煙雨隔着窗聽,似聽宋詞,婉約不可方物。"姑蘇的雨絲毫沒有塵土氣息,細細的,軟軟的,潤潤的。"縱然你是個討厭雨的人,於姑蘇處,定會喜歡上它,並且你會托腮沉思,哪個小巷會走出一位撐着油紙傘像丁香一樣的姑娘。她身穿旗袍,娉婷走來,被煙雨籠罩,彷彿一張唯美的山水畫。

  有一讀者鍾愛雪小禪,因為《傾城記》愛上姑蘇城,后獨自搬來姑蘇,憑一己之力定居於此。你是否會有這樣的勇氣為你的愛好付出所有的努力,因為一座城能遞出一顆心。你是否傾心於這樣的城市,哪怕只是走一遭看一眼。城在心中,心中有城,傾城傾心,惟念而已。

您正在瀏覽: 4.23徵文:我的悅讀之旅
網友評論
4.23徵文:我的悅讀之旅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