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新禧納福

新禧納福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冬雪雪冬小大寒,大寒小寒又一年,雖一冬無雪,大寒不寒,但歲月的年輪又轉了一圈,年的腳步近了。

  中國的春節是紅火的。一進臘月,集市上便會成為紅色的海洋,別具特色的中國結、各種文體的福字、大紅的燈籠,被各種飾物包圍着、映襯着,一串串、一排排,紅的耀眼。春聯有的被高高掛起,有的平鋪在地上,更是火紅一片。各種形式的紅色閃耀在人們臉上,喚起了人們對年的慾望和期待。

  中國的春節是忙碌的。尤其到了農村,一進臘月,年的氣息就撲面而來。臘八粥、大掃除、蒸年糕、殺豬宰羊、豬肉灌腸、炒花生、買瓜子、買衣服…….孩子們眼巴巴地等着好吃的,等着母親給買來漂亮的新衣服,大家呼朋喚友一同去加工磨面,一同去趕集購買,忙碌並喜悅着。

  中國的春節是有響聲的。鞭炮、禮花是必不可少的。到了臘月底,鞭炮市場便紅火起來。為了吸引顧客,賣家紛紛試炮、比試,小孩子們買來小炮也不時的放,鞭炮聲便絡繹不絕,好像相約要在除夕夜大顯身手。伴隨鞭炮的是禮花。近年,禮花也由過去哄孩子的小花演變得規格越來越大,有的更似“禮花彈”,打到天上五彩繽紛,營造出一個萬紫千紅的童話世界。

  春節是農曆的一月初一,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是新年的開端、新季節的開端、新月份的開端,亦為“三始”;因為是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又稱“三元”。“開端”的意義在於給予世俗生活中的芸芸眾生一種總結過去、期盼、規劃未來的開口和節點。春節的傳統意義也是圍繞“開端”而存在的。“爆竹一聲辭舊歲,又把新符換舊符”,燃放的鞭炮從表層意義上有“驅邪、趕鬼、迎神”的說法,而其深層面則有“混沌初開、天地分離、開天闢地”的象徵。根據傳統禮俗,正月初一是“雞”日,不是因為“雞”與“吉”諧音那麼簡單,更主要的是雞在中國古代神話中被譽為“五德之禽”、“重明鳥”,人們把雞貼在門上,或者剪成窗花貼在窗上,金雞報曉、守夜而不失時,結束黑暗,迎來光明,也具有開端的意義。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當天有許多講究。據清代潘榮陛撰《帝京歲時紀勝》記道:“出門迎喜,參葯廟,謁影堂,具柬賀節。路遇親友,則降輿長揖,而祝之曰新禧納福。”福是人性共同的願望和追求,“希望天下蒼生都平安、富足、健康、快樂”,這是福的境界,也是傳統儒家思想中“仁”的體現。“納福”是人們共同的心裡期盼。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際,熱烈地追求“新禧納福”,小心翼翼地“趨吉避凶”,這便是春節民俗中納福的文化根源。

  雖然現代文明的大潮逐漸淡化了傳統年俗文化,但是骨子裡的文化淵源是永生的。和着忙碌的腳步,聆聽年的聲音,我俯首祈福,長揖祝願——人人福星高照,戶戶新禧納福!

您正在瀏覽: 新禧納福
網友評論
新禧納福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