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混生活

混生活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混生活 標籤:教人幸福地生活

  混生活

  重複並且固定的生活只會令人生厭,我討厭這樣的自己,也非常看不起這樣的自己。我不知道有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的專業,也沒有看到自己亮麗的人生前途。人活着,我討厭這麼一代一代地重複。人們總說你現在的努力就是為了將來的成功。人必須為將來渺茫的成功而活?然後等到你年輕有為了,你該結婚了,生孩子了。該停下來教育小孩了。該工作了。該相夫教子了。該安享晚年了。你該入土了。然後讓你的下一代繼續重複。就是這樣,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人生對於我來說將非常痛苦。

  我們總是希望穩定、希望不要有那麼多的大起大落。希望自己總是有別人都有的東西,希望獨立,希望沒有惡習,希望自己要成功,希望在別人口中得到好評,希望自己獲得所謂的成功。

  也許這些是都是我厭惡但是又不能逃避的問題。

  這個暑假我我無意翻出在高中畢業的那個假期寫過一篇小文章,題目是

  我將在更大的沉默中歸來

  文字如下:

  『 我討厭這麼中國式的寒暄

  “你家真漂亮。”

  “哇,這麼高工資,在哪上班啊?”等等。

  不知道為什麼,因為總是聽到很多成年人口中這樣的對話就會產生一種令人不舒服的世俗感。我不明白,除了物質,這個世界上還會有多少人會去想想精神和內在。人的高貴的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他的精神生活。帕斯卡爾說,人是一顆有思想的蘆葦,如果丟失了自己的靈魂,那將會是什麼----一具行屍走肉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微小個體?會是一個終日忙碌卻又終日落魄不知所以的傻瓜?難道會是一個氣質出眾、冰清傲骨的高尚者?

  你看得起物質,看不起藏在物質背後醜陋的內心。

  你看得起醜陋的內心,也看不起一無所有一窮二白的空洞思想。

  的確,我們終將和這個世界妥協,和所擁有的物質妥協。

  和所有讓你活下去讓你在人前光榮的一切妥協。

  那又有什麼關係,哪怕我擁有了這些,我也要成為擁有高尚靈魂和真正配得上我的精神生活。因為最終,我將在更大的沉默中歸來。』

  人在回望自己過去所有和思想有關的隻言片語也好,文章也好,都會覺得幼稚。現在看來,那時候的我也是幼稚極了,這段話應該是被哪本書上的言語洗腦了一陣。因為我覺得現在的我根本沒有資格去談思想和靈魂。我只是一個巨大的幼稚的傻瓜。

  這個時代,這個我。現在的時刻,現在的我。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然後有這樣的標籤,在乾著這樣的事情。

  我討厭談人生

  所以最好還是閉口不提。

  前陣子和外婆聊天,外婆說“人生下來,就是混的,混着今天,就不要想太遠的事,一輩子混混就過去了”。外婆經歷過的事情紛繁複雜,想想還是老人家的話深刻。過一天,混一天的飯吃。就這樣,多好。

  這麼久以來,我學會了怎麼樣按照世俗的方法用最完美的方式隱藏自己,逃避自我。我怕用再多的書,再多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也扳不回來最初的那個真實的自我。管他呢,現在開始你看到的那個我,每一種樣子,都是我。

  大一下學期的暑假,本來的打算是放假后拿得到的獎學金出去瀟洒一段,然後自己帶上了很多的書,準備在家裡好好讀書寫作業。我以為自己那麼沉得住氣,直到現在才知道我錯了,我錯得太單純。人怎麼可以凡心無念地呆在同一個地方做着同樣的事情享受心靈的寧靜?我只是個凡人,我恐怕不能做到看破紅塵只安心念書。八月十三號和我哥去了寶華寺散心,人很少,只有和尚和尼姑在裡面。路過其中一座佛像的廟宇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尼姑穿着袈裟(應該是那樣叫吧)絲毫沒有看到我似的在念經,我站在離她一個門檻的距離瞥了她好幾眼,她還是心無旁騖地在念着一些我聽不懂的佛經。也許到了那樣的境界,才叫做能真正享受內心的寧靜吧。

  一個人獃著總是會感覺到孤獨,儘管每日和家人作伴,但總是隔了代溝的。情緒上的很多不順讓我和母親之間經常產生矛盾。拌嘴時常是免不了的事情,家裡細碎的家務也會令人重複得發瘋,幸好我總是用《第二性》中的文字來安慰自己,這是作為女性的一種必然結果。有的時候我就像一個火藥桶,甚至因為母親在我房間頻繁地出入也會讓自己煩躁不安從而生氣;有時候又嫻靜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剛回到家的那幾天,做飯和水果沙拉是我的樂趣之一,現在我覺得做飯是我最最討厭的事情之一了。

  重複並且能夠預知的事情雖然穩定可靠,卻讓人失去新鮮感和生活的激情。因為情感的朦朧讓我更加不知生活的積極和新鮮是個什麼味道。

  我這個年紀,心裏面有喜歡的人也是很正常的吧。可是我總是那麼認為,只有當我自己成熟了,我能夠夠上體面的工作,過着有品質的生活,當我努力把這一切都奮鬥去得到之後才有資格去喜歡一個人,那樣才能算配得上。諾,連我自己都陷入了自己的物質死循環。的確是的吧,不然呢,我長得又不算美,又不是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自己不努力,我又有什麼資格讓人家陪我細水長流?我也算是被這樣的勵志成功洗腦了。所以我決定放棄去喜歡一個人。那是一種什麼感覺------我感覺你的世界離我很近、很大,卻不能與我同享-----想想只是心酸而已。這就是放棄一個自己喜歡了很久的人的感覺。每天醒來感覺自己心裡空空無牽挂也是蠻不爽的,心都不知道往哪放了。我也許可以小小地總結一下:女人的歸屬終究是男人啊。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是不是因為生活這樣的單調導致我的越來越差勁的脾氣,以致於我總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自己和自己倔強着。現在的我有什麼意思?我總是逃避不了內心的回答。有意思,沒意思。

  人還是一個群居的動物,除了作為一個隱士,是很難做到隱居山林而不問人間世事。我沒有很多的朋友,儘管如此,我連這幾個屈指可數的朋友都開始想要逃避,我想不相見,我們的關係就會越來越淡,這樣以後碰到的話,也可以做到像陌生人一樣不用打招呼,慢慢地從彼此的生活中淡出彼此。人的本質是孤獨,絕不會因為你的身邊多了幾個人而把它改變成合群。曾經我以為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那就是自己的知己。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也是告訴自己,知音難覓,你眼中所謂的紅顏不過是在某一個時間段玩的很好的伴,僅此罷了。要經得起時間歲月經歷曲折的考驗而依然做到彼此惺惺相惜,那樣才能夠驕傲地說:“我有一個知己,我們都很懂對方”。那是有多難啊!但是仍然我祈願有這麼一天,能有這樣的知音與我相遇。在沒有遇到之前,我還是要過着群居的生活,我要去聚會,去唱歌,和朋友一起出去旅行,去做很多令我開心的事。

  說了這麼久,我一直都在說生活,有時候想想我配說生活嗎?在沒有體味到社會生活的百態之前,我說的生活怕是沒有多大的分量吧。也許大可不必把生活和生存的界限區分得太過明顯,人生下來活下去,不管以什麼樣的姿態,都可以是生活啊。為什麼一定要給小人物連呼吸着空氣做着自己的事情打上僅僅生存的符號呢,我們活着,任何一種生活品質,不都是基於生存的基礎嗎,我們生着,活着,我們所過的就是生活啊。

  呆在一個地方久了,就會感到厭倦。所以我常常會產生移民的想法,當我坐在我哥的摩托車後面吹着迎面而來的風把這個想法告訴他的時候,我哥只是笑了說,姑娘,想太多了。但是並沒有一棍子完全打死我這個念頭,又問我,想去哪?我開始想了想說,台灣,後來想到那個我曾經喜歡的男生也是對台灣充滿嚮往,我改了口說,美國,加拿大,歐洲,哪都行,只要不是這裡。又問我,現實嗎?我沉默了。我記得父親曾經和我說過,以後要是離他們太遠的話就相當於不孝。我的身上背了太多沉重的包袱。

  我想到一個慢生活節奏的地方,手上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我可以重新結交一些朋友,我理想中的地方是台灣的一個靠海的小城市。也不得不承認受到台灣電影的影響不小。那些鏡頭中的蔚藍色大海,安靜的街道,溫暖的街燈,都是我夢中縈迴想要去到的地方。心中的聲音總是提醒着我,想太多,沒用的。改變地點,如果不改變心情,只是徒勞。

  我不想抱怨什麼,我只是要把我想說的東西都說出來。生活中有很多的鬱結,就像我男閨問我煩什麼,我說我這個月來都很煩,煩的東西太多,我都說不清了。所以放下吧,我不要去看什麼勵志文章和電影,我只要自己想要改變,那就好了。

  生活就是這樣,過一天,混一天的生活。所謂成功與否,是混得好與不好的區別罷了。

您正在瀏覽: 混生活
網友評論
混生活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