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盼望着,盼望着,“小年”來了,春節的腳步近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是一個春節。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節日,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對於春節,老百姓還有一個很好的稱呼---過大年,所謂“年”,是神話傳說中的怪獸,《傳說》中說每逢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它就跑到民間禍害百姓,老百姓都很懼怕,於是用盡各種辦法(比如燃放竹子,門上貼上桃木製成的神符等)把它趕跑,這幾天甚至接下來的整個年頭就能平平安安的度過,所以稱之為“過大年”,久而久之,過大年就成了中國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古代,有很多詩詞描寫春節的景象,比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這些日子,是全年最熱鬧的日子,也是老百姓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刻,遠離家鄉的遊子才能和家人團聚。整個中華大地,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老老少少改頭換面,全家做好豐盛的飯菜,圍坐在一起,喜笑顏開,推杯換盞,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氣氛里。

  我也說不清楚,我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究竟是多麼的盼望過年。這麼多年來,每逢春節來臨前的那些日子,我總是坐立不安,心潮蕩漾,每年剛過完年,總又企盼着下一個春節趕快到來,可能我是個傳統主義者吧。但每次過年,心情又些許有點失落,總感覺每次過年總是樂少憂多,總懷念孩提時的春節,難道“年”已經成為孩子們的專利了嗎?有時候我真的是在怨恨,怨恨遠離故土的子女,只顧着“忙”自己的事情,從而好幾年都不回家裡探望整天在大門旁翹首企盼兒女歸來的白髮蒼蒼的父母,怨恨這個時刻還有一些不法分子甚或居心叵測之徒正在破壞着別人家庭的幸福,怨恨正在歡笑的時候聽到街坊鄰居的哭聲,我也怨恨我的父親,每次這個時候見到我又在訴說著他整日過得多難多難。唉,可能吧,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境況永遠都在每個家庭不停地上演。我常常懷念我小的時候的春節,那個時候,真是童年不識愁滋味;那些天我總是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我喜歡挨家挨戶地看各家門楣上貼的春聯,並喜歡把它朗朗地讀出來,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比如,家居錦繡富貴地,人在歡樂幸福中;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兔年辭舊歲,龍年迎新春;還有很多是一些家庭根據現今世界上或我國發生的事件自己用毛筆寫的春聯,總之花樣繁多,不勝枚舉。身臨於色彩斑斕的街燈,穿梭於鞭炮齊鳴的小巷,看着那笑容滿面聲聲賀歲的人群,那種感覺真是莫可名狀;大年初一天還沒亮的時候,我們叔伯子侄輩便早早相聚在爺爺奶奶家給老人們磕頭,然後再一齊到沾親帶故的家庭,在逝去先祖老人的牌位上磕頭,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走親訪友,一直熱鬧到正月十六元宵節過後才結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可能是成年之後吧,這些景象已逐漸淡漠,那種孩提時的景象幾乎已不再。我不明白,這些幾千年更迭不變的習俗怎麼在當代社會就慢慢變味甚至淡化了呢?難道是長大了的人們的靈魂被瞬息萬變的生活的壓力所扭曲,或者是習慣於忙碌的人們已經沒有了那份被節日氛圍所籠罩的心緒了嗎?當然有時候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不明白,為什麼節日只是孩子們所獨有?其實,春節不僅僅只是“度過”那麼簡單,它蘊含著我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禮儀,其中更多包含的是有血緣關係的家庭之間的,比如孝道,教化等;舉個例子,現今城市中的人(甚至同一個單元樓住戶的對門鄰居)沒有鄉村中的人(哪怕隔了幾里地的人家)的相互關係好就是很好的體現,其實,我覺得其中有很多的禮儀因素包含在裡邊,春節習俗就是禮儀中的一部分,甚至佔有很大的比例。

  每次中國人向國外的人介紹中國,都會自豪地稱之為我國是禮儀之邦,可事實呢,我國人在中國本土或國外的表現往往令洋人們咋舌,他們腦海中對於我們是不是來自禮儀之邦存在質疑,更有甚者,我國幾千年的傳統節日和傳統醫術被某國所擄去當成他們的固有財產。每次看到我們國家的寶貴遺產流失,我的心裡像鞭子抽一樣,我們何以麻木至此。難道我們不應該深刻地反思嗎?

  我很喜歡聽歌唱家陳紅的《常回家看看》,也很喜歡聽中央管弦樂團演奏的《春節序曲》,有時候聽着聽着,我的淚水就會情不自禁的流下來。。。。。。

  喔!又過春節了!

您正在瀏覽: 春節
網友評論
春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