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事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青年教師應該養成分析問題的習慣,切勿在知識的理解上過分迷信教材和教參,更不能迷信那些龐雜的資料,獨到而切合作品原意的分析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因為這樣的分析比較尊重原創,而且把握了寫作的本質規律。

  ??一位年輕教師在參加優質課競賽前問我:“關於教材的理解有些問題,《讀〈伊索寓言〉》的前兩段感覺不能把握,特別是與自己對該課的設計不搭調,而且兩位辦公室的教師也出現不同的理解。應該怎樣理解和處理才好呢?”我對於錢鍾書的這篇分析文章是比較欣賞的,因為他這篇文章看來是在說《伊索寓言》的不是,其實是在批判現實的複雜和險惡,如果我們不能把握這個主旨,而單純理解成了對《伊索寓言》本身進行批評,因而誤以為本文主旨就是強調讀書要有自己的理解的話,那麼我們就不好把握文章了。這位年輕教師看來對文章分析是很深入的,也許是受了別人的影響,尤其是受了幾個年紀比她大,教齡比較長的老教師的影響,因而對課本分析陷入了僵局。其實,當我們在分析文章的時候,大可不比先徵詢別人的看法,而是要認真品讀原文的段落,理清作者的思路,在把握好原作的主旨,反顧段落大意和思路,對全文建樹起整體理解的框架,這樣才能不誤入歧途。

  ??我要肯定的是這位年輕教師的求教態度,年輕教師就是得多向人求教,因為這是分析探討問題的嚴謹態度。做教師的首先是做學問的,做學問就得有這樣的嚴謹態度,有了這樣的嚴謹態度,我們才有了分析問題的基本素養。有些教師教書一輩子,因為缺乏與人合作的精神,遇上難題只是去查閱過時或者帶有膚淺理解的參考資料,結果自己沒有進步不說,反而害了學生不少,照本宣科的教書態度早就已經被時代厭棄。古人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如果只是相信書籍上別人的觀點,或者只聽從別人的分析理解,那麼我們就可能肚子里裝進不少的謬誤,而不是真理。遇上難題先要自己思考,然後學會與人探討,進而結合原作的內容進行認真的比照核對,我們就能夠把握好原作的要義了。青年教師有了求教精神,這說明你並不迷信教參了,而不斷求教眾多有經驗的教師,這說明你也並不迷信老教師。這樣的求教精神表明你的素質是很不錯的。

  ??也許你沒有讀過多少錢鍾書的作品,這也不能怪你,因為錢鍾書的作品並不算太多。倘若你善於聯繫的話,你可以聯想到他寫的《圍城》,你看看《圍城》中對現實的諷刺態度,認真玩味《圍城》的藝術風格,你也許就明白了錢鍾書這人在文學創作方面的特色。錢鍾書所處的時代是糟糕的時代,或者是人心不古的時代,世界並不是十分美好的,所以他的眼睛也就分外地清明,能看到現實中最暗淡的一面。《讀〈伊索寓言〉》這樣的作品並不是寫給小孩子看的寓言分析文章,而是一篇借品讀《伊索寓言》之名批判現實的讀後感,而且這樣的讀後感思維也與一般人的不同,屬於那種“繞着彎子罵人”的雜感。這也難怪我們許多人會讀不懂它,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平常所讀的文章太有邏輯了,以至於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去品味不一樣的評論文章。其實,我們如果對錢鍾書作品的特色和錢鍾書本人有了分析,再對《讀〈伊索寓言〉》全文有了總體感知,那麼我們要分析它也就不是難事了。

  ??教書不光是要注意分析文章,我們還得分析我們身邊的現實,分析學生學習的習慣尤其是閱讀習慣,只有將一件事的各個方面都分析好了,我們才能找到做這件事的正確方法。有些教師比較不注意分析,既不分析教材,也不分析學生,只是一味地迷信教參和資料,所以往往不能在教學上有創建,他們傳授給學生的東西有限,而且多半是無益的。教書是一門科學事業,它需要從業者有分析研究問題的態度。看見一位年輕教師有這樣的分析研究問題的習慣,我很感欣慰。有這樣的教師,是學生的幸事,是學校的幸事!

  〖作者:風雪刀客〗

幸事 範文推薦:

  • ·人生兩大幸事
  • ·幸事
  • 您正在瀏覽: 幸事
    網友評論
    幸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