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手機:M版  分類:現代散文  編輯:pp958

父親 標籤:父親的病

  又是一個父親節。這個節日不管是因何而來,我們隨着網絡學,按照網絡的提示,去過節日,總算讓我們知道了感恩,學會了感恩。昨天,我打電話給父親,父親依舊像往日一樣在電話里反覆叮嚀着:要注意身體呀!其實,我真還沒有記住,父親節是在6月第二個雙休日的周六還是周日,便早早打了電話,還以為昨天就是父親節了呢。好在現在一般時興在節日前就送祝福,我電話里的祝福也讓老父親高興了好一會兒,並告訴我說老二也打電話給他了。看看,我這做老大的還是落在弟弟後面了不是。父親今年七十八歲了,但卻不顯老,除了頭髮有些花白,臉上看不到深的皺紋,走起路來很精神,整天樂呵呵的樣子,嗓音也很洪亮,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許多。其實,父親小時候家庭是很不幸的。在他十二、三歲時,我的祖父、祖母因病相繼去世,使我父親四兄妹各奔東西。當時,大姑媽出嫁了,姑父是革命幹部,在農場工作,條件算比較好的了。小姑媽年歲最小,祖父、母去世后無人照管,是作為童養媳送到小姑父家的。而二叔則隨了舅父,去到農村,后與我嬸嬸是老表結親。只有我父親比較幸運,投奔當時還無兒女的我的叔祖父,由其撫養成人,讀過私塾,後來還學了理髮的手藝,並由叔祖父安置成家,娶了我母親。1956年,國家號召青年人盡義務服兵役,我父親響應號召便去到東北當了義務兵。父親年輕時還是比較英俊瀟洒的,我印象中,有一張父親梳着當時流行的小分頭穿軍服照的全身像,形象好極了,應該是那個年代軍人特有的酷吧!

  父親從部隊複員后,便分配到了家鄉的供銷社工作。也許是幾年的部隊生活改變了父親,聽母親講,父親當兵前因年輕是不太顧家的,有空就喜歡在外玩或賭博。可打從我們記事起,就只看到父親來去匆匆的身影,他因長年在基層供銷分店工作,幾乎是很少在家的,整個家就靠母親操持。而母親自己也有一份在飲食業的工作,每天上下班都很晚。等我大了會做事後,就在家帶弟弟妹妹,為母親分擔一些家務。那年月,好多物質都要靠計劃供應,我們家人多,有些緊缺物質都是父親想辦法弄一些回來。父親的心特別善良,對農民的態度好,肯幫忙,村民有事也都喜歡找父親。有了好人緣,在小鎮上,我們家的生活還是過得去的,常常讓人羨慕。有一次放暑假,我和弟弟到他所在的分店玩。他因經常要下鄉,就讓食堂的師傅管好我們的生活。一天晚上,還特地準備了豬肝湯讓我們宵夜,豬肝鮮嫩味美,至今都令人回味。如今“烏龜、王八(甲魚)”都成了美味佳肴,在我們年少時卻是很少有人吃的。而父親知道這類動物的價值后,就利用下鄉的機會向農民收,每次回家都會帶上幾斤用水缸養着,等他空閑時就親自殺了做給我們吃。至今想起來仍是很溫馨的一幕,只是這樣的日子實在太少。也因如此,父親幾乎年年都被評為勞模或先進工作者,成為我們兒時心中的楷模和驕傲!

  自退休之後,老年的父親,是一個以子女、兒孫為樂的豁達老人。他總認為,人不一定要多有錢,但卻要讓孩子們學習好。讀好書,才能有出息。我們讀書時處於無書可讀的年代,他仍然會通過各種途徑為我們找來可讀之書。等我們兄弟有了子女后,他就盼着孫子們一個一個都能上大學,長知識。如今,孫子們一個一個長大了,有的上了大學,讀了研,孫子們一個一個地就成了他口中嘮叨的話題,他為有讀書好的孫子而自豪,而也為讀書動力不足的孫子而着急。雖然讀書並不一定是成才的唯一標準,但老人的那份心事其實我懂的。當年,他就為自己沒有讀好書而懊悔,儘管後來靠自學在工作中還能夠對付,但畢竟現在年代不一樣了,他認定惟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記得他曾經就對我說過,就是砸鍋賣鐵我也要供你們讀好書。現在,父母親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天在家自娛自樂,早上買菜做飯,也藉機到外走一走,活動一下,下午邀老年同伴在家抹抹麻將,活動腦筋,很自在。這麼多年,老人靠自己的退休費養活自己,生活很節儉,但卻深知健康才是第一的,總是保持着樂觀好善的生活態度。今年正月,我叔叔因中風住到醫院后,他更加懂得了珍惜生命。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幾乎每天都要到病房去陪給過他很多幫助的弟弟——我六十歲的叔叔,要他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堅持康復鍛煉。有這樣一位好父親,真的令我無比感動!

  其實,父親的故事還很多,讓我難寫完也說不完。幾年前,也在父親節前,我曾寫過一篇《淡淡的父愛》。我以為,父親和很多人一樣是普通的,但父親的為人、父親的精神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他的兒女。我們的血液里流淌着父親的血脈,我們都在為這個社會默默奉獻着,儘管沒有輝煌的人生,但生命的價值卻在於人的品德和正直,在這點上,父親不正是我們的榜樣嗎?父親節到了,遠在他鄉,不能回到父親的身邊,我只能默默祝福我的父親:願您生命常青,願您福如東海!

  寫於2012年6月17日父親節

您正在瀏覽: 父親
網友評論
父親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