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現代散文 > 夕游西山崖

夕游西山崖

手機:M版  分類:現代散文  編輯:小景

  (文/樂樹樹/)

  早就聽說距夏茂集鎮8華里處的西山崖風光旖旎,景緻怡人。可也只是聽說而已,來夏茂這麼久卻也不曾去過。

  今年的五月初,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同游西山崖。由於連日的綿綿細雨,此事竟是一拖再拖不能成行。五月的中旬,終於逮着了一個一睹西山崖的好日子。這一天風和日麗,天空萬里無雲,我們這些上班族就在下午下完班后一起向西山崖進發了。

  這西山崖位於夏茂鎮松林村,呈獅子形狀。從鎮上驅車趕到此處大約是十來分鐘的路程,我們趕到那裡的時候,一縷夕陽紅紅的餘輝正透過兩山間的縫隙灑在我們這幫遊人的身上。——來到西山崖道口,那一束束蘆葦花兒從綠葉叢里伸出一隻只紅嫩的小手正招搖着迎接我們的到來……。馬勒漈瀑布就掛在眼帘,只見得一條白色的銀柱鑲嵌在青山褐石之間。由於相隔甚遠,讓人覺察不出它的氣勢磅礴,但那轟隆隆的巨響,卻也讓你感受到了它的水流湍急。

  三千階石嶺古道是通向西山崖頂的必經之路,我們有說有笑的延着石嶺古道盤旋而上,不一會兒就到了一座古亭邊——這破破敗敗的古亭,不知風風雨雨的立在那裡多少個年頭。四邊的檐角微微的向外勾翹,仿若是一隻展翅千年的蝶;屋檐底下依稀可辨的一幅殘缺了的雙龍戲鳳圖,彷彿在向我們訴說著它的年代久遠。

  拾級而上,石階邊偶爾冒出的一兩朵淡黃色的小蘑菇似一把把破土而出的小花傘一般立在道邊。山中漫山遍野的都是松樹,那松一樹挨着一樹的擁成了一片片斑駁的林——無怪乎這山下的小村莊名喚“松林”,竟是因為這滿山的松樹而得名。

  繞過了一個歇腳的小亭。就來到了“聖福亭”,這聖福亭設計的甚是巧妙——人字形的屋檐下一前一後的洞開了兩扇拱形的門,這兩扇門竟成了這路的必經通道。

  繞過“聖福亭”,經過一段陡峭的坡路,不多久就可以看見一處洞開的山門立在那裡,上面自上而下的寫着:“西山崖——阿彌陀佛”七個大字,下懸一幅對聯——“擇選覺雪須聖地,特集雄獅萬進基”。

  過得山門,大峰禪寺就立在眼前。據史料記載,這大峰禪寺始建於宋建炎十六年(1142),至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寺院內自下而上的立着一座大殿、一座祖師殿。——兩殿歷經八百餘年的風雨,早已顯的破敗不堪;建築之風也顯得簡陋異常。想來是南宋時期,正面臨內憂外患,國力衰敗,建築廟宇寺院也只能一簡了之。

  大殿內供奉着“七寶如來”的法像,殿門外立着一塊石碑,七寶如來的名號就羅列在這石碑之上——“曰南無多寶如來、曰南無寶勝如來、曰南無妙色身如來、曰南無廣博身如來、曰南無離怖畏如來、曰南無甘露王如來、曰南無阿彌陀如來”。大殿房檐上掛着一個喇叭——無怪乎在夏茂鎮內的傍晚或是清晨,偶爾能聽見一段優美的佛教聖歌“大悲咒”飄蕩在青山綠水之間。不知是因了這大峰禪寺還是那與其遙遙而立的天湖凈寺,或者竟是兩寺間遙遙相鳴的佛法交流。

  寺院外不遠處,幾株神情飄逸的竹子相擁成林,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的詩句用在這綿延數百年的佛家聖地之間真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山中歷代不食人間酒肉的僧侶難道不是一個個寺外的高人嗎?山上石壁間東一簇、西一簇的映山紅兀自的招展着那鮮紅色的花瓣,讓人禁不住地呤哦着“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紅花始盛開”的詩句……

  大殿門前的院落里,一棵老松,精神抖擻的立於寺外——它不是南山的不老松,卻見證着這大峰禪寺的興榮與衰敗。——它不是黃山的迎客松,卻伸出那蒼勁有力的枝枝蔓蔓幾欲擁抱過往的遊人。打小生長在此間的鄧祖光有詩於此——“……八十一歲高齡的釋道靜住持/坐在老松樹下向我講述西山崖的傳說/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如今釋道靜住持不知仙歸何處,而這棵老松卻仿若手持戰戟的戰士一般忠誠的守衛在這座古寺旁邊。

  老松旁三棵樹影婆娑的紫荊古樹擁立成排,據說每逢晚秋紫荊花便會盛開,那紅紅紫紫的花瓣仿若是來往香客燃放的一朵朵絢爛的禮花,整個大峰禪寺竟因了這片紅紫而顯得熱鬧非凡起來……

  站在寺前的扶攔旁向下鳥瞰: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將整個夏茂鎮團團圍在中心——遠近的阡陌與低矮的小山相錯交織,幾條蜿蜒綿長的公路蛇行山間,一摞摞林立的樓房星布其中。……那連綿起伏的山巒層層疊疊地向外迤邐,最終都消散在遠方那層層縹緲的雲霧之間。好一派“昏黃夕陽日落時,遠山青黛染蒼天”的景象。

  大殿上方一塊體型碩大的巨石在天與山之間獨自矗立成一座風景秀麗而險俊的山崖。從遠處望去,這崖竟如一隻巨獅盤踞在那裡一般,這塊巨石也因而被命名為“獅球石”。——這山的山形本已神似雄獅,而這山巔上的山崖竟也形似石獅,不知其間又暗藏着何等的風水玄機?我並不迷信於風水學說,對此也只算是個外行人看個有趣罷了。……這獅球石不僅形似巨獅,其險俊、清麗的風景更為來往遊客搓腕嘆息。然而其間美妙的意境竟如觀賞一幅山水大師的風景畫一般的只可意會而不能言傳。“天生一座西山崖,無限風光在險峰”、“崖壁岩叢逞嬌姿,雄奇瑰麗似仙景”正是古來文人墨客為這段山崖留下的兩句嘆息。而這嘆息聲中竟也透着幾許“不可名其狀”的無奈。——西山崖正是因了這段崖而聞名存世的。

  站在獅球石旁向下望去,那高約萬丈的懸崖陡現眼前。那懸崖直深深的一眼可以望到崖底,崖底下除了綠樹還是綠樹,那綠樹密密麻麻的相擁得不分彼此。讓人覺着眼前就是一片綠茫茫的汪洋大海——偶有幾隻飛鳥飛過,竟仿若是游在海里的魚。

  祖師殿就立於風景險俊的獅球石旁,殿內供奉着佛教信徒龔志道、劉志達和楊志遠——俗稱三佛祖師,這三佛祖師相傳乃唐代雪峰寺高僧義存的弟子。深諳風水之道的三佛祖師廟修於此,足見這獅山之顛立獅峰的西山崖原是一塊風水寶地。

  看罷祖師廟,還復寺院中,只覺天邊日色漸淡,同遊人中已有人帶頭走下山去。由於無人指引,傳說中的兩塊神石——棋盤石和駕那石卻無法找見。據說這兩塊神石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流傳至今——“話說鐵拐李帶着呂洞賓雲遊到西山崖,便坐在棋盤石上下棋,正殺得難解難分的時候,松林村的一個少年上崖拾柴看二仙下棋竟忘了回家。鐵拐李說:觀棋不語有意思。呂洞賓附和着說:真有意思。一時興起,便順手拔出隨身佩戴的寶劍,往駕那石上丟去,那柄寶劍沒入石中,有餘音繚繞。那少年感到好奇,便使出吃奶的力氣去拔那柄劍,卻怎麼也拔不出來。忽的一抬頭就看見兩位神仙駕雲而去,也說了聲:真有意思”。身在其中,只聞得神石的傳說卻不見石的神貌,這不禁讓我有些悻悻。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無可奈何——無可奈何——天色已晚,我只得隨着同游的腳步向山下走去。心中默念“西山崖,西山崖,下次我來——揭你面紗”。

  2012年5月17日夕游西山崖始作至5月26日完稿

您正在瀏覽: 夕游西山崖
網友評論
夕游西山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