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獻上一朵童心不泯的心花

獻上一朵童心不泯的心花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獻上一朵童心不泯的心花 標籤:感恩的心

  歲月無情人有情,數十載春秋猶如彈指一揮間,就把人生滄桑無情地刻在我們的臉上,可是,歲月永遠沖不淡小時候的那些師恩印跡。在這個懷念、感恩老師的節日里,我想把銘記於心的點點滴滴作為花瓣,做成一朵童心不泯的心花,獻給我尊敬的老師,以及培育祖國未來花朵的園丁們!因為沒有春華,就不會有秋實,是你們誨人不倦,引領一個個矇昧無知的孩子,走進五彩繽紛的人生世界…… ——題記

  春華秋實,桃熟流丹,辛勤的園丁又一次收穫金秋的喜悅,沐浴着教書育人的榮光,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

  走在通向校園的求知路上,不論是路旁的參天大樹,還是不引人注目的小草,都露出一抹生機勃勃的新綠,感恩園丁的澆灌。在熙熙攘攘的行人中,不論是駕車送子上學的爸爸媽媽,還是大手拉着小手的爺爺奶奶,都是寧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能苦了孩子,砸鍋賣鐵也要送孩子上學,一路護送着滿臉稚氣的的孩子們,手捧一束束康乃馨和百合花,走向菁菁校園,每一個花朵里都蘊含著對老師的尊敬和美好的心愿。

  駐足學校大門前面,目睹莘莘學子走進明亮的教室,心裡湧起久違的感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誨和啟迪,都凝結了老師的心血和汗水。即便是霜染雙鬢,在一去不復返的歲月中,依然留下師恩的印跡,他們永遠是我們的老師。耳聞朗朗讀書聲,我彷彿又返回到曾經就讀的故鄉母校,見到恩師的慈祥面容,再次聆聽他們的教誨……

  落其實者思其樹,學其成時念吾師。在我剛好7歲那年秋天,入學受教於家鄉新辦的灣港小學,村裡窮苦人家的子弟也都能上學讀書了。這對渴求知識的農家來說,那是千載難逢的好事情,孔夫子倡導的“有教無類”,終於在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就實現了。

  這座初級小學,僅有兩名老師,教學設施也很簡陋,採取復室授課,即一、二年級復室和三、四年級復室,老師輪番講課,當一個年級的學生聽老師講課時,另一個年級的學生則靜默自習。儘管老師很辛苦,但教得很認真,我們也很用心學習,當天的功課包括背書和作業,都在老師的嚴格監督下完成,幾乎沒有家庭作業,放學后,我們就能幫助家裡勞動,有一點艱苦奮鬥的“抗大”精神。在鎮(區)政府組織的抽查考試中,這座小校的教學質量總是名列前茅。

  用當地農家的話來說,叫做“廟不大,念真經就靈,學校雖小,有好老師就行。”我的啟蒙老師何先生,既有出生於數代書香門弟的熏陶,也有師承鎮上唐老夫子的高足才學,因此,當地農家包括鄰近鄉村的農家子弟,能得到何老師的啟蒙教育,都感到很幸運。

  何老師博古通今,尤以文學和書法見長。那時的教材很簡單,他教我們語文課時,從不拘泥於書本,或滿足於教學生會讀會寫,更注重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他經常教我們課本以外的許多字詞、語句、典故、範文和作文基礎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拓寬知識視野,讓我們學深、學透、用活。他教我們寫大仿時,也是一絲不苟,先在黑板上示範,用毛筆蘸着白色糊狀牙粉,懸腕揮毫板書,邊寫邊教我們握筆的恣勢、一筆一劃和筆劃順序的寫法,在黑板上留下一行行整齊而漂亮的字跡,不僅顯示他的書法功底,也足見其治學嚴謹,頗盡為師之道。

  何老師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天職,從我們踏入校門的那一刻起,他不僅用淵博的學識開啟我們幼稚蒙昧的心智,還用身體力行和古人的名言來教導我們求學做人的道理:他把農家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那樣,傾注着父親一般的關愛,教導我們“人窮志不短”、 “有志者,事竟成”,要用知識來拓展人生的道路,還送給特困生一些食物、衣服和書藉,讓他們能夠坐教室里安心上課;他勸告我們要珍惜“幼學如漆”的童年時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他給我們講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的治學之道,在班上為大家樹立勤奮好學、愛動腦筋的學習榜樣,以激勱先進,鞭策後進學生;他嚴格要求我們尊守學校紀律制度,“嚴是愛,松是害”,並以“教不嚴,師之惰”自律甚嚴;他希望我們能夠做個大寫的人字,從小養成講文明,愛衛生、有禮貌的生活習慣。比如,他要求我們每天都要刷牙,沒錢買牙刷牙粉的同學,也要用毛巾蘸鹽擦洗牙齒。對於蓬髮垢面、骯髒邋遢、衣冠不整者,一律回家叫父母弄好了,方可到校上課,這簡直是命令,家長也表示理解和配合。因此,我們不穿校服,人家也知道是何老師的學生。

  從何老師舉止言談中,彷彿透出一種“師道尊嚴”的塾師氣派,但沒有戒尺或棍棒,也很少見到他體罰學生。偶爾,他揍了哪家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的農家非但不護短,還理解為“嚴師出高徒”,這是何老師對他家孩子的重視。樸實的農家也沒有什麼教子良方,常叮囑孩子的話就是,“要聽何老師的話,你不好好學習,他就不要你上學,只好曬太陽、種田了。”大概,再頑皮的學生,也不願意做那種被人瞧不起的“醜小鴨”。 在班級里,他不怒而威的人格魅力,總使我感到有點敬畏,自覺遵循他的教導,屬於 “聽話、懂事”一類的乖孩子。

  在這個學校里,還有一位老師就是崔校長,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聰明睿智,也沒有何老師威嚴,但為人隨和,很善於啟發引導學生,從而調動我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他講課時,某個字是什麼偏旁部首?由哪幾字組成?能組成哪些詞語?他先讓學生舉手回答,答錯了不批評,答對了,大大表揚。因此,我就把何老師教的或在家中學的東西,在課堂上表現一下,令在座同學刮目相看;他也很顧及學生的自尊心,我有時候起早放牛,睏了,上課時偶爾打個瞌睡,他非但不批評,還叫我到教室外面吹吹風,醒一下瞌睡,再回教室上課;我的記憶力好,老師講課的內容基本都能記住了,他就叫我當“小老師”,幫助成績差的同學…….如此等等,宛若滴水穿石一般,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漸漸培育着自尊、自信、自強和好學上進的品性,足以使我們受益終生。

  在那個天真爛漫的童年時代,何、崔二位老師嚴與寬相濟,灌與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啟迪我們在人生求知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待到初小畢業時,我同學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大多都回家務農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成為能寫會算的基層幹部。我和一些年齡較小的同學考入大橫橋高小,繼續學習五、六年級的課程。

  在大橫橋小學校里,高小年級的師資配備比較雄厚,都是師範畢業的老師,教學設施卻相當滯后,我們入學新生坐在村裡粉坊的房屋裡上課,成天呼吸着酸腐氣味的空氣。班上同學,大部分是梁一村的當地學生,小部分是離學校較遠的灣港學生,我每天要步行六、七里路到校上課,中午來不及家吃飯,就自備乾糧熟食,勉強充填轆轆飢腸,下午繼續上課,做好當天功課後,放學回家還要放牛或做其它勞動,學習環境非常艱苦。不久前,我去看望那時的班主任崔老師,這位八十幾歲的老先生談起當年的教學經歷,仍然讚歎不己,認為灣港何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基礎好,到他班上都好教,學習刻苦,頭腦也靈活,學習成績普遍好於當地同學。我也感謝他老人家付出的辛勞,把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教育成優秀少先隊員,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我的學習成績一直穩居上游,五、六年級都被該校評為“三好學生”。

  在高小學習階段,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幾位剛從師範畢業、初執教鞭的老師,他們沒有像崔老師那樣教上語數主課,教的是不為人看重的副課,但憑着他們的良知和學識,為師很敬業,教得有聲有色,曾得到校內外的一致好評。比如,教歷史課的袁老師寓教於樂,為便於我們記憶中國歷史朝代,就教我們唱《朝代歌》,“猿人黃堯舜禹夏,商周秦漢三國完,晉終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和元明清。”不僅我們記牢了,連家裡人也聽會了。除了教我們歷史知識,還給我們講述歷代英雄豪傑的故事:如大禹治水,岳飛抗擊金兵,文天祥寧死不屈,......等中華民族歷代精英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我們心靈中,從小就播下愛國主義、民族尊嚴和情操氣節的種子,澆灌“少年強,則中國強”的精神養分。

  大概是出於童年的好奇心,我也很喜愛吳老師教的自然課。他把一些抽象的科普知識,通過課堂實驗的操作演示,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我們對科普知識的興趣愛好。回家后,我就如法炮製,如:利用物體的熱脹冷縮原理,頂開瓶塞,或切割玻璃瓶,製作漏斗和杯子;應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觀察玻璃瓶中綠色水草,在太陽照曬下釋放氧氣;利用空氣的浮力,把自己做的竹蜻蜓飛上天,降落傘飄起來;自己製作指南針,用於辨別家鄉草原上的方向……等自得其樂的小玩意,曾留下我走上人生科技之路的童年足跡。

  歲月如流,稍縱即逝,數十載春秋猶如彈指一揮間,就把人生滄桑無情地刻在我們的臉上,可是,歲月永遠沖不淡這些小時候的師恩印跡。在這個懷念、感恩老師的節日里,我想把銘記於心的點點滴滴作為花瓣,做成一朵童心不泯的心花,獻給我尊敬的老師,以及培育祖國未來花朵的園丁們!因為沒有春華,就不會有秋實,是你們誨人不倦,引領一個個矇昧無知的孩子,走進五彩繽紛的人生世界……

  (2013年9月10日)

您正在瀏覽: 獻上一朵童心不泯的心花
網友評論
獻上一朵童心不泯的心花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