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愛彌爾讀後感

愛彌爾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愛彌爾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愛彌爾讀後感(一)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好像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此話說得巧妙。但與高尚人士談話並不一定是件幸福的事,正如閱讀《愛彌爾》韻過程。姑且套用一個時髦的詞語:"痛並快樂着".

  閱讀《愛彌爾》首先是痛苦的,原因有二。

  第一是難以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從教育學的角度說,盧梭是一位教育家;從西方美學的角度說,盧梭是一位教育家;從西方美學的角度說,盧梭是一位哲學家;而從文學批評的角度看,盧梭又是一位文學家。角色的雜糅使得作者的文字充滿着思辯性與包容性,引經據典,博採眾長。閱讀之,正如與高尚人士的對話,卻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及其造成的交流的羈絆。

  第二,文章所倡導的不少理念,是我翻開導讀切人正文之前就無法認同的。

  具體表現有三:

  1.階段教育的機械化

  盧梭在《愛彌爾》中把兒童教育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對兩歲以前嬰兒的體育教育;兩歲到十二歲兒童的感觀教育;十二歲到十五歲的智育;十五歲到二十歲的德育;最後是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及對子女的教育。姑且不考慮這種年齡段劃分是否科學,單從割裂智育德育等、在某個年齡階段實施絕對的教育方法來看,也是沒有科學和理論依據的。實踐證明,體育、感觀教育:知識教育、道德教育等等,應貫穿在由幼小到成年的全部教育過程中。雖各個年齡階段應有其側重點,卻不該只有到某階段才實施某項教育。

  2.男女教育的不平等 .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和博愛"是由啟蒙運動者提出來的,而盧梭正是啟蒙運動的三大領袖之一。但在《愛彌爾》中,盧梭卻認為女子在體力和智力上都不如男子,是男子的附庸。於是他認為女子接受的教育應不同於男子,女子不應涉足學術園地和社交場合。然而這與他自己倡導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是自相矛盾的。

  3.學校教育的缺失

  《愛彌爾》中所強調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盧梭反對兒童人學接受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學校教育的作用。歷史證明,數百年來學校的效用宏偉;絕非一般家庭所能比,由國家舉辦教育事業是毋庸置疑的渠道。此外,在盧梭的其他兩本著作中,他又搖身變做國家教育論者。這種搖擺性使得文章的理論根基略顯脆弱。

  也許正應了一句老話:瑕不掩瑜。隨着閱讀的深人,《愛彌爾》這本傳世經典猶如陳年老酒,不經意間飄散出濃香。在我看來,《愛彌爾》之所以能在學教育、研究教育的人們心中盪起波瀾,並不在於盧梭提出了諸如自然教育之類的曠世理論,而在於有着不同背景的人們都能從《愛彌爾》中找到一句或幾句引起感悟,喚起認同,指導實踐的隻言片語。

  感悟一——童年

  "當我們看到野蠻的教育為了不可靠的將來而犧牲現在,使孩子受各種各樣的束縛,它為了替他在遙遠的地方準備我認為他永遠也享受不到的所謂幸福,就先把她弄得那麼可憐時;我們心裡是怎樣想法的呢?即使說這種教育在它的目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當我看見那些不幸的,孩了被置於不可容忍的束服之中,硬要他們像苦役的囚徒似的繼續不斷地工作,我怎麼不感到憤概,怎麼能不斷定這種做法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歡樂的年歲是在哭泣、懲罰、恐嚇和奴役中渡過的。你們之所以折磨那可憐的孩子,是為了使他好;可是不知道你們卻招來了死亡,在陰沉的環境中把他們奪走了。誰知道有多少孩子由於父親或教師過分地小心照料終於成犧牲品。"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這兩段話要表明的意思再清楚不過:應該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應該尊重兒童。因為兒童就應該有兒童的樣子,"玩"是兒童的天性;我們不應將兒童當作成人來看待,讓他們過早承受各種壓力。

  然而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常常要求自己的子女學這學那。這如果是源自孩子內心真實的需要,那也元可厚非。但往往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於是自己擅自作主,剝奪孩子"玩"的權利,有時甚至將原本諸如小學高年級的教學要求強加於幼兒園孩子的身上,而且還喜歡炫耀自己的孩子_天賦高,有高人一等之處。殊不知在這"短暫成功"的背後犧牲了多少本應屬於孩子自己支配的時間正如一位學者在接受採訪時說"你不能說孩子今後的幸福就要靠今天的努力,或者說犧牲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值得的,可以獲得一個未來的成功,這種事情到底在邏輯上成立不成立呢,可能在逝去當下幸福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

  而且這些早熟的果子正如盧梭在文中。所說:既不豐滿也不甜美。更多的是因為不成熟而變得酸、澀。、苦,最後便過早地脫落、腐爛了。"只要一個少年兒童沒有僅僅屬於自己的世界,僅僅屬於自己的感受方式。他就沒有任何抵禦被成人文化過早異化的能力,他或者毫無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導,造成創造力的過早枯萎和生命活力的過早消失。或者產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絕任何成年人的任何指導。"於是那些"不甜美"的果實要麼是一個個打着官腔的"小大人",要麼是一個個抑鬱反叛的問題孩子。 或許,我們有很多理由證明我們的教育還達不到尊重兒童當下生活、讓他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樂的要求,但我們至少應該明白兩點:第一,我們不能夠在目前更充分實現對兒童生活世界的尊重,但我們至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行動的理念納人到我們的實踐中,用以糾正我們的教育行為中的不合理;第二,如果我們不能積極地去增進兒童生活價值的實現,但至少也不能人為地去壓抑、阻遏、肆意打擊兒童的天性和正當趣味。

  感悟二——體驗

  "老師的心中熱情洋溢,他想把這種感受傳達給孩子,他以為使孩子注意那些觸動他本人的情感的地方,就可以使孩子受到同樣的感動。這完全是愚蠢的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有時,讀到一篇自認為"很好"的文章或一本"很好"的書,為之感動,內心因為受啟發而久久不能平靜,因此有了把心中這份"熱情"傳送給別人的想法。我們期望別人也能深受啟發,並也往往相信他們會產生同感。但常常事與願違,因為我們的感動也許源於曾經經歷,而不同的經歷難免使理想中的共鳴達不到期望的效果。在教育上,特別是道德教育中,師生之間容易產生類似的尷尬。

  教育者總是先行設定為人格的優越者,理直氣壯地面對學生,施以其想像中的道德關懷。教師揮舞着教化的權威,把一句句空洞的理論一遍遍灌輸給學生,使我們的道德教育充斥着玄之又玄、脫離學生實際生活的理想主義色彩。到頭來,曲高和寡,教師依舊為學生的非道德行為頭痛不巳。

  面對單方說教而無法喚起學生認同的局面,讓學生自己真實地去體驗往往更有效。湖南衛視前不久做了一期節目叫《變形記》。第一期是讓城市的網癮少年和青海的農村娃進行7天的身份互換。長沙少年魏程,冷漠、自私、頹廢,嗜網如命,城市問題少年典型病症一個都不少;高占喜,青海貧困山區的農村娃,對貧窮的現狀不滿,嫌棄家裡貧困的生伯。然而,經過七天角色互換的洗禮,兩個少年都發生了令人驚喜的變化。魏程戒了網癮,對父母更有責任心了,而高占喜並沒有因為城市的富裕生活而樂不思蜀,反而明白了改變現狀要靠自己努力。

  我們並不是說這樣的嘗試是萬能的,對於改變學生的毛病是一勞永逸的,而只是從一個側面肯定道德行為實踐體驗的重要性。盧梭認為"在培養道德觀念的過程中,行動多於口訓".道德作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規範,就是需要人來實踐的。

  從生活中尋找德育的靈感、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比說教更有利於觀念的形成和意志的培養。現在有不少學者提出道德教育應回歸個體生活,從神聖的高遠處下移。要改變學校道德教育脫離實際生活,缺乏實效的狀況就需要恰當利用學生在生活中獲得的經驗,從學生日常的待人接物中找到德育的契機,避免高高在上的命令曠另一方面,應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

  判斷力和選擇力,使其辨識情境和自己教育管理自己,不斷成熟。不僅要有道德行為,還要在實踐中培養其道德行為能力。

  愛彌爾讀後感(二)

  最早聽說《愛彌爾》這本書是在師範的時候,我想對於師範專業來說《愛彌爾》會是一本很耳熟的書。《愛彌兒》一書輕鬆而嚴謹的語言,通俗而易懂的詞句,娓娓道來,一氣呵成!細細體味與盧梭大師交流的那種感覺,細細品讀蘊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觸頗多。在我的印象中"愛彌爾"是一個人的名字,而這本書以它作為全書的題目,我想它會是一本通過描述"愛彌爾"的成長曆程而寫成的一本書。所謂的"愛彌爾"只是盧梭為了闡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個教育對像。並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那樣,即使其中涉及到"愛彌爾"的許多事例,自然也是盧梭假想的。

  盧梭在書中說的最多使我就是"自然教育".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他這樣主張教愛彌兒唱歌:"聲音要唱得准,唱得穩,唱得柔和而響亮;他的耳朵要聽得出牌子和韻調;但是,做到這一點就夠了,不要有過多的要求。擬聲音樂和舞台音樂是不適宜於在他那樣的年紀時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詞,如果他要唱的話,我就盡量拿適合於他年紀的有趣的歌詞給他唱,而且歌詞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樣簡單。"我個人極欣賞這段話,而想起自己曾在聽一些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唱流行歌曲時的鼓掌,真是臉紅啊!相信盧梭是不願意聽到那些含混其辭的天真童音的,這與他所推崇的"自然"太相悖了。

  我們教育兒童絕不能拔苗助長,應該順其自然。當今社會,由於人口激增,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從小就扼殺了孩子玩鬧的天性,或是逼其閱讀厚厚的書本,或是替其報名興趣班。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 5 、 6 歲的孩子,在其家長陪伴下,學習書法、鋼琴、舞蹈等等特長。他們大多都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家長和老師的逼迫下進行的。特別是當家長曾經的夢想沒有實現的時候,總是希望他的後輩來實現,於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絲毫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回想到自己身邊的孩子,每周末也都在參加圍棋,英語,國畫等興趣班,好像這已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可是我們是不是在扼殺一個孩子追求自由的天性呢?在家長和老師的逼迫式教育下,這些孩子是不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呢?是不是充滿自由和翱翔的空間的?

  其實,我們的孩子是有思想的。我想: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儘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盡情地哭笑打鬧。回歸自然,讓孩子采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這樣培養出來的才是有靈性有個性的孩子。

  愛彌爾讀後感(三)

  盧梭的《愛彌兒》寫於1757 年,是一部關於教育學說的名著。此書主要敘述了虛構的貴族子弟愛彌兒從出生到成年各個時期的生理心理特徵,成長過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動,是現代教育藝術的理論傑作。而我,則更習慣於稱這為盧梭的教育理想國。

  盧梭在此書中通過"愛彌兒"成長過程的描述,闡明了他對兒童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他認為教育應該以自然主義為基礎,尤其應注意兒童教育,並提倡促進兒童的能力和器官的發育,使兒童的能力日益發達,使其天資盡量的發揮擴展,達到與自然一致的目的。

  盧梭主張兒童的教育應順應自然,以兒童為本位。他在《愛彌爾》中開宗明義地說," 一切出於自然的創造者皆好,一經人手卻變壞了。" 盧梭認為教育遵循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不要對孩子橫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維強加在孩子身上,應該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而社會對孩子任何的干涉,都會使孩子覺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產生罪惡;任何違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會導致孩子的畸形發展,產生嚴重的後果。因此,盧梭極力主張:在兒童的理解力尚未發達之前,要讓兒童遠離社會,回歸自然,到自然環境中去看、去聽,不接受世俗的影響。

  盧梭認為,兒童並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則的" 自然的存在" .因此他主張教育應遵循兒童的自然本性,按照兒童自然發展的程序分階段進行。而在他之前的英國大哲學家洛克曾主張,兒童就像一塊白板,教育者可以任憑自己的意願採用任何方式去塑造兒童。在這種兒童觀下,教育就是重複訓練,兒童被當作一個容器,由成人隨意填充。這種兒童教育觀對教育的影響十分巨大。在當今學前教育實際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種影響。其實上述兒童教育誤區的例子也是洛克教育觀的流毒。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然教育觀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讓孩子的心貼近自然,讓孩子在自由的空氣中成長。

  讀完《愛彌兒》這部偉大的著作,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啟發,我認為在我們平時的教學當中應更加註重少年兒童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驗自然美,鍛煉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並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必要讓學生儘可能地接觸、了解、掌握一些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關心當代世界共同關心的問題,把當代和未來的科學發展的絢麗藍圖呈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去觸摸、體驗,並初步掌握。從而在更大的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

您正在瀏覽: 愛彌爾讀後感
網友評論
愛彌爾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