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斯通納讀後感

斯通納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斯通納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斯通納讀後感(一)

  二雷

  《斯通納》----一本塵封多年的小說,在今天被重新提起,最初的雪藏有着時代的原因,很難想象一本文風平淡如水的文學作品,能夠在50年前全球戰後經濟迅猛發展,社會中充滿着創業狂熱的"美國夢"社會大行其道,而今此書火遍全球,亦有其全球經濟頹勢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喚起了全球讀者對於人生的審視和思考。

  斯通納,本書主人公的名字,如同其英文表述stoner,人如其名,頑固又堅強,渺小又普通,斯通納的一生,從農村考入大學,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而未離開學校,在學校中他專註於學術,因為他的固執得罪了教務主任,事業上一直沒有大的起色,雖有學術成果,但最後也只是一名副教授;他努力經營家庭,但是與妻子的關係卻漸行漸遠,連親近自己女兒的做法也遭到了妻子的阻撓,他中年頹廢,索性搬到學校宿舍住,此時他與女學生凱瑟琳經歷了一段刻骨的愛情,但是也因為校方的阻撓而夭折,晚年的他在經歷了失去朋友,親人疏離,在學校為他辦理了一場退休晚宴后離開人世。

  初讀斯通納,如同飲白水一般索然無味,但是隨着閱讀的深入,便能體會到這水的沁涼,如同作者的文風娓娓道來,最重要的,是貫穿本書的心理描寫,至深至細,讓人不僅感覺沁人心脾,更是毫無雜質,潤人心田。

  本書一大特點就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完整地道盡主人公斯通納的一生,從成年到死亡前的一瞬,不得不佩服作者約翰威廉斯的文字駕馭能力,讀完這本書,也就隨着作者走完了他的一生,失敗的一生,至少是不成功的不光輝的一生,用斯通納戰場上殉國的朋友的話講:

  "你會任由這個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來,你還躺在這裡納悶,到底做錯了什麼。因為你總是對這個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沒有那個東西,它也不希望如此".

  至此,我們會認為斯通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潘浚雖然他終身副教授的身份和銀行家女婿的背景非我們大多數人能及,至少在性格上如此,他的一生生於平庸。歸於平庸,這也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宿命,我們終將成為無數個斯通納中的一員,我們有青春有理想,甚至虛偽,甚至狂熱,但是隨着歲月的流逝,人終將回歸本我的真實,"從長遠看,各種東西,甚至讓他領悟到這點的這份學問,都是徒勞和一場空,而且最終要消解成一片他們撼動不了的虛無。",如同青春之於少年,消極,失望和安於現狀也是隨着歲月漸漸成長的情緒,會浸染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會儘力抵禦它,但是我們都會衰老,都會失敗,都會面對自己面對世界而無能為力,接受這些,並與這個世界和解,是我們一生必修的課程,那麼,我們如何度過我們的一生呢?

  斯通納出身於美國西部的農民家庭,這塑造了他一生安分守己的扁平化性格,當他得到終身教師的職位后,終其一生,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也沒離開學校,他一生平凡,以至於死後被人迅速忘記。但是他也終其一生固守着自己做人的準則,在與這個世界和解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味地妥協,雖然這種固守讓他經歷了世俗意義上失敗,這種失敗的原因就如同斯通納朋友說的那樣"可是你也夠聰明——但只是夠聰明——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自己會怎麼樣。你因為失敗而與世隔絕,你知道這個。雖然你有能力當個混賬傢伙,可是你不夠無情到堅持不懈地當下去。雖然你不完全是我認識的最誠實的人,你也沒有那種異常的不真誠。一方面,你有工作能力,可是你又太懶,工作不夠勤勉,達不到這個世界要你達到的程度。另一方面,你又並不那麼懶惰,你又給世人一種印象,一種你很重要的感覺。你並不走運——真的不走運。從你的身上看不到升起的光環,你總是帶着副迷茫的表情。在這個世界上,你總是處於成功的邊緣,你會被自己的缺點毀掉。所以,你被選中,被挑出來;天意,它的幽默感經常讓我覺得很有意思,老天已經把你從這個世界的大嘴裡抓出來,安全地放在這兒,放在你的兄弟中間。"

  是的,就是在這樣一個世界上,他堅持着做真實的自己,在教務主任的研究生的答辯會上,他固守了正直公平,在與妻子不幸福的生活中,他固守了善良,在與凱瑟琳相處中,他也是全身心的投入真情。他一直保持着自我意識的覺醒,這種覺醒並不隨着時間和經歷的變化而變化和麻木,即使失敗,他也沒抱怨過生活,沒有為了生活而刻意迎合什麼,他用生命去捍衛一些東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嚴守自我底線,即使遭受挫折也不改金子一般的心。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的一生又是成功的。

  生命總會走向盡頭,此時當我們在回顧人生,最寶貴的時刻,就是我們真情度過的時刻,他真切的追求過,抗爭過,熱愛過,與其經歷過的真真切切的生活相比,再多的成功和失意都不值得一提。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就是成功。

  斯通納讀後感(二)

  周文艷

  《斯通納》,一本毫不忌諱地坦言自己的失敗、孤獨、無奈和悲催的小說,主人公斯通納,出生於窮困的農民家庭,儘管如此,父母仍然選擇送出去讀書,希望知識改變命運。斯通納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貴人"相助下,留校任教,也是他畢生的歸宿。選擇文學出於偶然,他也始終追求這文學的價值、語言的魅力、歷史的智慧。他秉持正直、純潔,又有些迂腐,夢想着一切崇高的事物,但卻永遠和他的時代格格不入,永遠不屈就於世俗的漩渦,永遠不與蠅營狗苟同流,但又不可否認的,這樣的一生註定是平庸無奇的,斯通納的一生看來就是單調而又無趣,出生寒門、發奮讀書、留校任職、努力工作、結婚生女、工作糾紛、婚外激情、愛女遠嫁、因病離世這些字詞足以總結他的一生。

  斯通納作為大學的教授,擁有着令人羨慕的職業和穩定的收入,但是書生氣十足也使得他變得近乎瘋狂,成為一塊抵禦世俗、不屑戰略妥協的頑石,面對外部世界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的斯通納,看似平庸實則瘋狂之極,在對待學生沃爾克一事上,他拒絕妥協,拒絕墮落,始終如一地保持着對文學的高標準、對教育的高要求,他維護大學的純潔性,不會為了一己之私而放棄他做人的標準,或着以犧牲文學修養為代價,但最終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鬱鬱而終。

  當回過頭來審視他的婚姻,卻又是另一番景象,與迪麗絲的第一次見面給斯通納帶來了無限的憧憬與美好,但突如其來的婚姻生活讓他來不及做好準備,從那一刻起,悲劇人生拉開序幕,在對待近乎歇斯底里的妻子上,他表現出來的與他內心的驕傲大相徑庭,看到問題的所在,但又無力改變,直到遇到凱瑟琳,享受了人生中短暫的熱戀時光,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似乎才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體會到了男歡女愛的美妙,但終究世俗不允,迫於種種壓力,這種只能生存在一個不可能暴露在陽光下的愛,無疾而終是意料之中的結果。

  但最讓我心疼的還是格蕾絲,斯通納和迪麗絲的女兒。我們常說,恩愛和睦的父母和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兩個充分必要條件。正是這個兩個前提條件,使得斯通納的女兒格蕾絲從誕生那刻起,就註定失去了這兩個要素,甚至格蕾絲的出生都是僅僅是源於一個突如其來的想法,她的到來是一個既定的程序的產物,而非愛的結晶,少了這層含義,註定她的未來也必將是一個悲劇的延續,最終也只有通過逃離來希冀改變。

  我們閱讀小說,總喜歡看到歡樂的情節、歡喜的結局,所以《斯通納》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更沒有我想要的虛構中的圓滿,但與當今現實相較,《斯通納》顯得更加耐人尋味,帶給讀者更多的思考和啟迪,其實斯通納的一生也不是他想要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充滿遺憾的失敗、毫無效果的努力,與其當初美妙的夢想、憧憬的愛情形成鮮明的對比,有想法,但事總與願違;雖然努力了,但一切徒勞。

  "失敗"與"悲憫"是我能想到的最貼合此書的兩個詞,翻閱的整個過程,坦誠地講,壓抑而又沉悶。

  縱觀斯通納的一生,平庸又平凡,雖然有些不通人情世故,沒有多大的成就,但大多數人都可能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只是不盡相同,在當今日趨浮躁的世俗潮流中,我們很少能如斯通納般堅守自己的信仰,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的堅守着大學的純潔和文學的價值,而不允許任何雜質玷污它,這大概是《斯通納》最想帶給我們的思考。

  斯通納讀後感(三)

  文學是對抗俗世的武器

  哈羅德?布魯姆在論及塞萬提斯時,使用了"人生如戲"的斷語。因為就算《堂吉訶德》為塞萬提斯賺得無數好評,卻依然不能解決作家的溫飽。"他除了要養活自己和家庭外別無什麼雄心大志,他的劇作家生涯則是個失敗。他的才情不在寫詩,而體現在《堂吉訶德》之中。"放諸世界文壇,有如此遭遇的作家又何止塞萬提斯,美國人約翰?威廉斯就是一個。在出版50年後的今天,小說《斯通納》終於迎來了遲到的褒獎:從首印區區2000冊到如今動輒數十萬的印量,它毫無爭議地贏得市場和評論界的雙重肯定。威廉斯當然想象不到今天的成功。他一生精於寫作之道,卻叫好不叫座。1996年他去世時,世人只知他是學者、詩人,卻不知道他還是精妙的作家,不能不說是"人生如戲"了。

  以今人的眼光來看,《斯通納》講了一段失敗的人生。主人公威廉?斯通納一家世代務農。要不是父親送他上大學,他或許一輩子也不會知道文學為何物。大二那年,一堂英國文學概論課改寫了斯通納其後的命運。他本該和父母一起面朝黃土背朝天,將人生交付於日復一日"毫無歡樂可言的勞作",隨後在意志崩潰中一臉麻木地走完餘生,誰知道他竟如同蒙受天啟一般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里領悟到異樣的震顫。從此,他的世界被整個掀翻,只餘下一片全然陌生的處女地。

  小說家伊恩?麥克尤恩盛讚威廉斯以"威嚴有力的語言"創造了"一種美妙的生活".但其實,斯通納的人生並不"美妙".一開篇,仿若惡靈轉世的威廉斯用一則冰冷、不帶有一絲感情色彩的訃聞宣告了斯通納的死訊——人物未及登台,故事便已散場,其後的若干鋪敘也不過是借屍還魂、按部就班地沿着他的人生走了一圈:20來歲開始教書,10年後升為助教,其後30餘年碌碌無為,學術上再無建樹。同時,斯通納的私生活也是一團亂麻。蜜月還沒過完,婚姻就成了無用的擺設。而他自己呢?不管如何掙扎,到死也未能逃離被他稱為"監獄"的家。

  何以如此?且看威廉斯的說法。小說第二章,他借斯通納的毒舌同窗戴夫?馬斯特思之口道出了學院生活的真相:大學不是庸人的避難所,也不是書痴的樂園。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險惡叢林,奉行獨有的遊戲規則。夢想家、理想主義者難以在此生存發展,"你覺得這裡有某種東西,有某種東西值得去尋找。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你很快就會明白。你同樣因為失敗而與世隔絕;你不會跟這個世界拼搏。你會任由這個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來,你還躺在這裡納悶,到底做錯了什麼。"

  為了逃開學院體制的荒誕,年輕的馬斯特思義無反顧地參軍入伍,以死亡對抗見慣不經的虛無。那麼斯通納呢?不得不承認,馬斯特思說對了。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夢想家。這個"我們中西部本土的堂吉訶德"、獨孤求敗似的平民英雄(他隻身挑戰風車,甚至沒有隨從桑喬作陪),到死都沒有忘記朋友的那番話,並用一生去驗證、去顛覆。若是將《斯通納》看作美國夢的成功典範,或者說是夢想家的徹底殞滅,則不免大錯特錯。至少威廉斯從來不曾幻滅,也無意以一地雞毛的家庭故事去烘托一出迴光返照的時代悲歌。他很清楚通往毀滅的路有千條萬條,到達救贖的路卻只有一條,那即是愛。具體到《斯通納》,它昭示着一顆單純的心是怎樣隱忍不語地走完他的一生,同時又暗指他對夢想的堅持。

  面對現實生活,斯通納是懦弱的。在他人生的每一個節點都隱含着推倒重來的可能,比如放棄味同嚼蠟的婚姻、和情人遠走高飛,或者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與獨斷專行的學院體制徹底決裂,但他終於還是揮了揮手,輕輕放開,退而求其次地遁入身後那個"荒涼、狹小而柔靜"的"靜謐之地".可即便如此,他仍是勇敢的。他的隱忍、不作為未必是無可奈何的權宜之計,反倒是以退為進的策略。他太清楚與其把自我託付給"毫無理性和黑暗的力量",不如漠然處之。因而,無論是眾口爍金的同事,還是小丑一樣跳來跳去的系主任勞曼克思,抑或虛榮做作、神經質的妻子伊迪絲,都不能抹殺他存在的價值。

  正如威廉斯所說,比之世人的"蠢傻、不足或者不夠格",文學作品永遠是真實可觸的。"在那個永恆的神秘面前,我們中最強有力的人都不過是最微不足道的低能兒,都不過是叮噹作響的鈸子和聲音渾厚的銅管。"換言之,文學才是對抗世俗的有力武器。斯通納深知自己無權去毀滅他用生命去建構的"藝術的尊嚴",於是以畢生之力去呵護,"像杯子般圈住手,保護着自己最後一根可憐的火柴發出的昏暗的光".他置自身前途於不顧,拒絕放水做假讓勞曼克思的學生沃爾克通過論文答辯,為的只是不讓神聖的文學蒙受庸人之害。

  雖然明知斯通納的諸般努力都是於事無補的掙扎,也知道在外界的圍追堵截之下,理想主義者將會付出多麼慘重的代價,威廉斯也不願輕易炮製一顆濫情的糖丸。很多時候,他更像是冷眼看世界的旁觀者,將"激情掩藏在某種冷靜和智性的明晰之後",只留下滿紙隱忍,越是滿腹悲憫,越是審慎克制、含而不露。讀《斯通納》,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讀威廉斯自己:斯通納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未嘗不是威廉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斯通納的憂鬱、失望和憤怒,則更像是威廉斯的憂鬱、失望和憤怒。

  《斯通納》出版於1965年,正值民權運動、反戰、嬉皮士的激情年代,恐怕沒有幾個作家能夠視而不見,選擇逆潮流而動。威廉斯是個例外。當整個世界高舉反戰大旗之時,他仍然孜孜LL地在19世紀文學傳統中挖掘,渾然不知當時文學圈皆以顛覆寫作傳統、大玩文本遊戲為美。果然沒過多久,他和他的斯通納就成了落伍的象徵,被輕輕易易地翻了過去。

  可以肯定的是,威廉斯沒有遺憾。假設上天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我想他還是會選擇斯通納。小說結尾,彌留之際的斯通納再一次表露心跡,"這本書被遺忘和沒有派上用場,他覺得這也沒什麼關係。任何時候,它的價值問題都幾乎微不足道。他沒有過那樣的幻覺,以為會從中找到自我,在那已然褪色的印刷文字中。而且,他知道,自己的一小部分,他無法否認在其中,而且將永遠在其中。"毋庸置疑,這是威廉斯的自白。他堅信真理永遠是真理,經典永遠是經典。時間不會磨滅它最初的光彩,卻給予其新生。回過頭來再看《斯通納》,威廉斯自然是做到了。

您正在瀏覽: 斯通納讀後感
網友評論
斯通納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