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之夙緣敦煌
手機:M版 分類:讀書隨筆 編輯:得得9
前陣子有個朋友問我信佛嗎?我說信,他又說佛能帶給你什麼?我說你有什麼是自己做不來要佛給你的,如果他平白給你你又能安然接受嗎?
————木魚
去關山月美術館看敦煌壁畫展的話許諾過多次,卻一次次的為自己辯護推脫着沒能去成,前天因畫展即將結束的緣故終是下定了決心。
去的那天趕上颱風過境,從前一天晚上開始嚎啕的風便夾雜着雨沒頭沒臉的砸下,我因着這風雨的飄搖不曾睡的安穩。
清早風小了少許,雨卻沒有要停歇的樣子,我沒有撐傘行走在如絲的雨里,不是因為浪漫只是懶散慣了。
將到美術館時恰好迷糊着了,過站后好心的司機提醒別人時方明白過來,於是匆促的下車回行。
或許是因為下雨的緣故偌大個館里只有稀稀疏疏的幾個遊人,但安保卻是不曾懈怠照例每個人都做了安檢才放行。
展館側面是一棵許願樹,糙紙做的葉子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不同的願想,我看了下已無處落筆只得作罷。
進得A展廳迎面是涅磐窟釋迦牟尼佛安祥的卧像,兩邊是未來佛和歡喜佛,都是面色和善讓你打心眼兒里有種親近,那嘴角似蘊含的似笑非笑的智慧比之蒙娜麗莎更美些。
沿展廳信步,起首是九色鹿本生的故事,后是釋迦牟尼去魔成佛,再往後依次是都督夫人供養圖五百強盜成佛等。
但最吸引我的是在敦煌無處不在的飛天,那曼妙飛舞的身段端是讓人神異目眩。
再之便是薩埵捨身喂虎的圖像,薩埵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似有着與生俱來的慈悲。
故事講敘薩埵兄弟三人外出遊玩見一隻母虎攜七隻幼虎餓的奄奄待斃,於是薩埵借故支開兄長卧在母虎面前,怎奈母虎這時已餓的頭暈眼花無力食他,於是薩埵便跑到山頂以竹刺勁然後奮然從山頂躍下,母虎舔食薩埵的血恢復氣力后同幼虎食掉了薩埵肉身。
當兩個兄長回來時只看到一堆支離的白骨,兄弟倆飛奔回報國王,國王感念薩埵慈悲建舍利塔安放薩埵受世人供奉膜拜。
從A展廳出來觀看樓上敦煌史記年鑒,看風雨敦煌的興衰,敦煌從絲綢之路的耀眼明珠到埋沒在風沙里數百年,再到被王姓道士發現藏經洞引世人再次關注的目光。
最後五萬多卷的經書史記的流落,至此讓人世重新了解到敦煌不只是一個佛窟而是千年文明的傳承延續,讓你得以走近歷史與古文明對話。
觀看的最後一個去處是薩埵捨身喂虎的個案圖例講解,在這裡通過光影不僅詳述了完整的故事,還敘述了整個圖畫的藝術構造,畫工的匠心獨具再現了這個佛教宣揚平等慈悲的故事。
註:釋迦牟尼佛,俗名喬達摩悉達多為迦毗羅衛國太子,二十九歲出家歷時六年於三十五歲悟道成佛,八十歲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