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讀書隨筆 > 漫談“新官上任三把火”

漫談“新官上任三把火”

手機:M版  分類:讀書隨筆  編輯:pp958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因為其中有“立功”之說,所以一些官員新到一個地方或者部門,就有“立功”的慾望,往往總有“驚人之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據《三國演義》載,諸葛亮當了劉備的軍師,在短時間內,連續三次火攻曹操。第一把火是火燒博望坡,使夏侯惇統領的十萬曹兵所剩無幾;第二把火是火攻新野,水淹曹仁、曹洪十萬人馬,幾乎全軍覆沒;第三把火是火燒赤壁,百萬曹兵慘敗,最後跟隨曹操逃出去的,僅僅27人。這就是“諸葛亮上任三把火”,後來這話就逐漸演變成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在古代,縣官們初上任,要做很多事:要拜廟上香,尊儒崇道;要清倉盤庫,掌握家底;要巡查監獄,看是否有冤情;要視察城防,看城防是否牢固;要對簿點卯,核查官員;要傳考生童,甄別才學;要拜訪鄉紳,知道輕重。最後,才是貼出告示,接受公務。在當代,一些勵精圖治的官員上任,也要做很多事:或微服私訪,了解民情,運籌帷幄;或調整思路,轉變方向,重新布局;或變動人員,剷除庸官,提拔新人;或自我施壓,簡化流程,加快步伐;或敲山震虎,殺雞駭猴,以儆效尤……以此樹聲威、去痼疾、暖人心。還有一些新官上任,同樣也要做很多事:要“拜廟上香”,“感謝領導”;要“先拜碼頭”,密切權貴;要“清倉盤庫”,坐吃山空;要“對簿點卯”,做好笑納;要排斥異己,提拔親信;要“關注”大項目、大工程、大企業,做好“宰殺”準備。最後,才是召開會議,研究工作,“狠抓落實”了。當然這樣的新官,肯定為我們所不屑。

  對於那些以利己為目的的新官,我們暫且不論;我們只論勵精圖治的新官,只論他們的“三把火”。一個新官到任,自然人們對他極為關注,就像欣賞大熊貓一樣,大家都在密切地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都在關注他的“火”的速度、力度和強度。如果他選擇了事關百姓疾苦、影響地方發展的大事,別出心裁地燒起“三把火”來,艷紅了一方天地,磅礴了一方氣象,整合了一方資源,抒寫了一方燦爛,老百姓一定會歌功頌德,拍手稱快。所以,對於新官,“三把火”是必然要燒的,否則他就不能叫“新官”。只是,火要燒得恰到好處,太猛則可能會釀成火災,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太弱則不能發出應有的光和熱,難以樹立自己的威信,為自己日後的施政增加難度,甚至可能也把自己滅掉。

  之所以會流傳“新官上任三把火”,是因為老百姓一方面希望新官能夠給當地帶來新氣象、新風尚、新面貌、新成就,另一方面他們又被一些政客忽悠慣了,不相信他們會有第四把火、第五把火、第六把火……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樣,所以,自然不以為然了。據轉,程咬金被俊達欺騙做了強盜,俊達教他斧法,他總學不會。一天晚上,程咬金夢中遇一奇人,教會了他全套精妙斧法,醒來就進行演練,卻被俊達喝破,只記得三招半,這就是所謂的“程咬金的三板斧”。在拼殺打鬥中,程咬金的前三斧半,的確威力無比,很多對手遇到后都皮開肉綻;但只要挺住不敗,最後落荒而逃的可能就是程咬金。所以,老百姓常常懷疑一些新官,怕他們是程咬金第二。

  老百姓真正需要的,不是“程咬金的三板斧”,自然也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們希望的,是“三板斧”之後還有新的力量和動作;是“三把火”放了之後,還有若干把火,熊熊燃燒,燎原萬里。

您正在瀏覽: 漫談“新官上任三把火”
網友評論
漫談“新官上任三把火”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