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齋

手機:M版  分類:亂彈八卦  編輯:pp958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人世間》

  《莊子》中借孔子和顏回的話引出“心齋”一詞,譯文中這樣解釋“虛無空明的境界就叫做‘心齋’。”是啊!事世煩雜,我們有多久沒有讓自己的心靈沉澱了呢?

  《道德經》中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初讀時不解,應該是為學日益,為道日近啊!後來看到《莊子》中心齋一詞,頓悟道:這裡的學應該是指人生中擾亂心神之事,每日煩雜的學事使我們忘卻了“修”一詞。例如,剛出生的小孩眼睛是最明亮的,因為他還沒有被俗世所擾,離“道”最近。再看看自然中的生物,大象,鳥類能感知地震,蝙蝠能用超聲波定位------好像上帝給了所有動物"超能力"唯獨沒有給人。

  但細想來,不是沒給,應該是被我們給“忘了”上古之時,應該人人都有心齋的境界吧!只不過夏朝以後人喪失了本性。追名逐利,勾心鬥角,深陷名利場中。以至於現在孔子的“大同”社會依舊沒有實現。

  《紅樓夢》中的《好了歌解》中這樣寫道:“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篷窗上。”世事多變,如不能使心靜下來,如何來面對世間之風雨。與其用聰明才智去追名逐利落得楊修般的下場,不如學鄭板橋“難得糊塗”的大智慧。

  有人說道家的思想是在消極的避世,例如心齋中虛無空明的境界。其實退只是一種表象,老子講過:“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又講過“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都是以退為進積極的處世哲學,道家是讓我們用無為之法為之才不會妄為。“心齋”也是如此,能夠在喧囂繁華的都市心卻依然平靜、淡泊。處世不驚,面對煩事能自然應對,不是心齋嗎?

  我們的確應該為自己的心靈做一次齋戒,至少在那一霎那重新感悟生命。

心齋 範文推薦:

  • ·心齋
  • 您正在瀏覽: 心齋
    網友評論
    心齋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