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學作文 > 一年級作文 >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讀書筆記 3000字作文 ( 手機版 )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讀書筆記_3000字

分類:一年級作文  字數:3000字  編輯:得得9

麥克法誇爾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是國外研究文化大革命最權威的著作之一,雖然在中國絕版已久,仍受到許多讀者的特別青睞。據說此書第三卷已經翻譯成中文,但出版還遙遙無期,前兩卷在翻譯時也被刪節不少,但對於中國讀者的參考價值仍然是巨大的。我謹根據我所讀過的第一、第二卷中譯本,談談對此書的看法。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的特出之處,第一在於它不直接研究文化大革命本身,而是通過研究文化大革命前十年的歷次政治事件(第一次躍進、整風、反右、總路線、大躍進、糾“左”、反右傾等),發掘文化大革命爆發的深層原因,指出文化大革命和此前政治鬥爭的聯繫;第二在於它將“克里姆林學”運用在對中國政治的研究上,有不少新穎成功之處。克里姆林學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在西方也是有爭議的,因此麥克法誇爾在第一卷末尾專門撰文辯護,這個辯護並不十分有利,可見麥克法誇爾本人對於將克里姆林學用於中國文革研究,也不是特別堅定、特別有底。 

“克里姆林學”的精髓是什麼?我讀西方研究蘇聯方面的書不多,僅就《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本身而言,我認為克里姆林學的精髓是深度挖掘史料,研究史料字面背後的意義(正所謂“從字縫中看出字來”),重視不同時期、不同人物的互相聯繫,構築一個龐大的上層歷史人物關係網(也可以稱為“宮廷政治角力網”)用這張網來解釋歷史。總之,通過對歷史資料的文本分析,摳出種種不為人知的關係、不為人重視的矛盾,再將這些關係和矛盾小心翼翼地編織成矛盾網絡,用來解釋歷史人物的沉浮、歷史事件的變動,這就是克里姆林學的實質。 

克里姆林學並不一定需要“稀見”史料,即使是官方公布的史料,只要是正確的、符合當時歷史事實的,就可以用來做文本分析。但關鍵在於官方公布的史料往往因為許多顧慮而有所刪改,甚至是傷筋動骨的刪改,如著名的《論十大關係》官方註明是“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實際上卻是兩次講話的綜合;而《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據說有好幾個版本,難以判斷《人民日報》刊登的版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毛澤東的本意。許多國內學者一味相信官方史料,以為官方公布的講話、決議、文件等等都是原始版本,可以代表當事人的真實意願,這樣就容易把歷史人物在不同時期的觀點混淆起來,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為了避免官方史料對原始資料的篡改,《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多採用文革時期的非正式出版物如《毛澤東思想萬歲!》(按照麥克法誇爾的說法,此書有三個不同版本)、各種紅衛兵戰報等刊登的毛澤東著作、中央領導講話,認為這些資料是比較可信的(其中也有不少官方從未公布的稀見史料)。但麥克法誇爾同時也指出,紅衛兵經常肆無忌憚地篡改批鬥對象的言論,以便給其加上“反對毛主席”的罪狀,連劉少奇做的“八大”政治報告都被篡改,更遑論其他。 

所以說,克里姆林學在中國面臨的最大困境,還是史料問題。沒有真正可靠的史料,難以判斷歷史上的真實形勢,也不可能證實判斷是否正確。許多國外的文革學家,只好從官方出版的人物傳記、歷史記錄中尋找隻言片語、蛛絲馬跡。這裡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矛盾:克里姆林學的研究方法可以從較少的資料中發掘出較多的內涵,理論上講,它更適合處理目前文革史料嚴重缺乏的局面;但克里姆林學研究的恰恰是上層路線、宮廷鬥爭,因此它需要的史料恰恰是目前最缺乏、最難見到的史料,甚至這些史料是否存在都是問題。克里姆林學需要的資料太敏感,儘管它需要的並不多,但這“不多”的需要也是很難滿足的。概述性的資料、地方性的資料和專業技術方面的資料,對克里姆林學的意義似乎都不大。 

我手頭有一本從圖書館借來的《蘇聯共產黨最後一個“反黨”集團》,是蘇共中央1957年6月全會的速記記錄,蘇聯解體后被俄羅斯聯邦總統檔案館公佈於世,翻譯成漢語有洋洋數十萬言之巨。這正是克里姆林學最難得的第一手資料,最逼真地描述了蘇聯上層的宮廷鬥爭,但中國這樣的史料太少,李銳的《廬山會議實錄》(再版時改名《廬山會議真面目》)可以算一個。在這本著作中,李銳詳細描述了廬山會議前後的歷程,包括小組發言的大致情況、會議休息期間彭德懷、周小舟等人的私人聯繫,最關鍵的是詳細記錄了毛澤東7月23日在全體會議上的講話、7月31日和8月1日在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以及此後在中央全會上的講話,尤其是中間兩次常委會的講話,除了李銳的記錄,可以說沒有任何旁證可引。彭德懷在寫“萬言書”前後的思想狀態,李銳描寫的也非常詳細,目前找不到可與之媲美的。可惜麥克法誇爾沒有看到這些珍貴的史料(他寫作《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前兩卷時,李銳此書還沒有面世),他對廬山會議這場驚心動魄的政治大角斗的描寫,就顯得過於簡陋,比起第一卷對反右運動的描寫,可以說是低一大截。薄一波的《若干重大事件與決策的回顧》可以算是半個珍貴史料,雖然此書是官方協助寫作,有許多不能盡言之處,在反省方面遠遠趕不上李銳,但畢竟保留了一些比較可信的記錄。如薄一波承認,“反右運動”爆發前,中央的確向各級黨組織發布過“暫時隱忍不要還擊”的指示;大躍進中“以鋼為綱”的說法,是他向毛澤東提出的等等,如果麥克法誇爾看到這些史料,他的觀點可能會有很大變化,克里姆林學也不會面臨無米之炊的窘境。 

對比《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第二卷,我認為第一卷寫的明顯比第二卷深刻、新穎,第二卷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寫的都比較潦草,描述性的章節比較多,深入分析的章節減少了,克里姆林學的研究路線動搖了。第一卷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對“八大”的分析,從毛澤東致辭贏得的鼓掌次數,到劉少奇政治報告的措辭,再到各個發言人提到“毛澤東思想”一詞的次數,都有詳細的定量統計,並且和文革期間的政治鬥爭情況聯繫起來。這一段可謂是典型的克里姆林學分析,甚至有些“走火入魔”之感,但不可否認,這樣的分析的確很吸引人、很有說服力。麥克法誇爾還注意資料的前後聯繫,對同期《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文革期間紅衛兵對劉少奇、鄧小平“八大”發言的篡改也做了比較詳細的分析,進一步挖掘了毛澤東和劉少奇、和黨內多數領導幹部矛盾的根源。然而在第二卷里,這種深刻詳盡的分析很少見了,無論是對“大躍進”的分析還是對廬山會議的分析都沒有太多新意。難道是麥克法誇爾放棄了克里姆林學的路線,或者至少是發生了動搖嗎?我認為不是,因為麥克法誇爾對中蘇矛盾的分析還是很有見地的,秉承了第一部的一貫作風,而中蘇矛盾的史料恰恰是西方比較容易見到的。所以,《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部沒有堅持克里姆林學的路線,不是因為作者不想堅持,而是因為史料太少。“大躍進”的史料比廬山會議多,但公開的大多是經濟方面、技術方面的史料,對克里姆林學意義不大,最多只能在人民公社名稱的措辭上做一些文章,不痛不癢,難以觸及高層鬥爭的實質。廬山會議之前,召開了鄭州會議、南寧會議等多次比較重要的會議,但這些會議的史料直到今天仍然比較缺乏,因此也難以分析。廬山會議本身更是諱莫如深,毛澤東的幾次重要講話從來沒有官方記錄,當事人記錄的幾個版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小組發言的內容就更難一一探究了。麥克法誇爾斷定,是張聞天在會議上發表支持彭德懷的三個小時演講,促使毛澤東正式決定與彭德懷決裂,這不無道理;但李銳則以親身經歷指出,康生、柯慶施、李井泉等“左”派領導人對毛澤東的遊說,也是毛澤東決定批彭的重要原因。李銳更提到有人認為,毛澤東從廬山會議一開始,就是想抓幾個“右傾典型”打倒的,從7月初會議開始時,就已經把周小舟等人當作“右派朋友”了。事實究竟是什麼樣的?恐怕要等待中央公布更多的史料了。然而這些史料是否存在,又成為一個大問題,許多會議、講話中央未必有詳細記錄,只能依靠當事人的回憶,而當事人一旦逝世,這些史料就再也找不回來了。這樣,克里姆林學仍然難免陷入無米之炊的困境。 

我對《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一書的認識,還處於不太深入的階段,今後有時間一定會反覆研讀,爭取獲得更多的認識。更希望第三部早日出版,讓我們看到全貌。對於克里姆林學的研究方法,我基本贊成,並且希望今後能夠看到更多類似視角的歷史著作。有人說,克里姆林學太重視上層路線,把歷史演變完全變成了宮廷鬥爭,實在過於片面云云。其實當代的歷史著作,往往是越全面越無味,越全面越沒有自己的觀點。從經濟角度、地方角度、基層角度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史書,已經很多了,站在所謂“全面”角度的概述性著作也是汗牛充棟,相比之下,研究上層鬥爭的克里姆林學著作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面對一段歷史,我們既要有望遠鏡,又要有顯微鏡,而且要望遠鏡、顯微鏡協同使用,才能有更大收穫。

您正在瀏覽: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讀書筆記30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讀書筆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