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會議發言 > 市組織工作務虛會上發言材料

市組織工作務虛會上發言材料

手機:M版  分類:會議發言  編輯:pp958

市組織工作務虛會上發言材料 標籤: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 找工作 工作經驗 銷售工作

  ——"法治".弘揚"法治"時代主旋律,教育引導幹部增強法治觀念,宣揚法治精神,堅守法治定力,帶頭尊崇和遵守憲法法律,自覺在法治軌道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以上率下,在全社會帶動形成良好的法治風尚。

  ——"擴招".按照5年內將幹部輪訓一遍的要求,在準確測算幹部培訓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幹部輪訓力度,消除空白點,擴大覆蓋面。市委黨校要增加主體班、專題班次,年培訓人數達到2000人以上。

  順應新形勢,當前幹部教育培訓要實現"四個對接":一是與嚴格監督管理幹部對接。"善治人者必先自治".從嚴治黨,必先從嚴治干。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落實"八項規定",持續推進"四風"整治,需要加強"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築牢幹部"不敢"、"不想"、"不能"的思想防線,保持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二是與增強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對接。"道法者治,道私者亂".在教育培訓模塊設置上,要設立法治課程、創辦法律講堂、增加法制教學,教育引導領導幹部對法治有信仰、有堅守,從思想源頭防止幹部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引導幹部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三是與加強幹部黨性和能力建設對接。"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要把強黨性作為"主課",課程佔比不低於60%,加強理想信念、黨性黨風黨紀、道德品行教育,在深化、內化上下功夫,補精神之"鈣";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強化業務培訓,增強幹部抓發展、惠民生、保穩定的本領,補齊能力"短板".四是與提高幹部專業化素養對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越來越需要大批有戰略思維、全局眼光、專業素養的高素質幹部。要借鑒金融規劃班培訓模式,分地區、分領域、分類別,開辦一批專業化班次,解決部分幹部不懂行、不適應的問題。

  三、2015年工作展望

  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辦好"353+X"培訓班次,加大幹部調訓力度。要認真測算年度幹部培訓量,統籌安排2015年幹部調訓計劃,擴大教育培訓覆蓋面。市級重點抓好"353+X":一是3期主體班次。市委黨校開設春季主體班2期、秋季主體班1期,共15個班(縣干班6個、科干班5個、局干班2個、鄉干班1個、年輕幹部班1個),培訓縣科級幹部800人次(縣級幹部300人、科級幹部500人),比2014年增加400人次。二是5個專題班。分別是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三嚴三實"培訓班、金融規劃、信息化專題班、精河縣幹部培訓班,培訓幹部500人次。三是3個公務員培訓班。會同市委組織部公務員科和市公務員局,辦好公務員任職培訓班、初任培訓班、專項業務培訓班,培訓公務員200人次。四是"X"個專項業務培訓班。依託各行業主管部門,舉辦若干個專項業務培訓班,納入幹部學時制管理,培訓幹部500人次。

  2、突出"3項重點工作",提高培訓實效。學貴有效,教貴有法。要緊緊圍繞為黨的事業發展服務、為培養造就好乾部隊伍服務的要求,創新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一是優化教學內容設置。建立"1+3"教學內容模塊:以黨性教育為主,突出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習總書記系列講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學,引導幹部廓清迷霧、看清趨勢、不忘根本,受用一陣地,管用一輩子;抓好規矩教育,突出黨風廉政、廉潔從政教學,引導幹部不越矩、不越線;抓好法治教育,突出憲法等法律法規的教學,引導幹部帶頭學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法辦事。抓好作風教育,引導幹部樹立民本觀念,堅決反對"四風",爭當為民務實清廉的表率;抓好能力教育,突出經濟發展、公共管理、社會建設、做群眾工作等教學,增強實際工作本領。二是深化教學方式改革。找准服務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增加社會實踐的內容,實現"四參與":參與疑難案例的探討、參與重大項目服務、參與信訪積案的化解、參與行政執法現場,讓學員換位體驗、親歷實戰,提高幹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能力。加大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比重,市縣黨校(行政院校)達到20%以上,強化幹部實戰演練。三是提高黨校辦學水平。以縣級黨校辦學水平評估為動力,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完善教學設施,改善縣級黨校辦學條件,2015年京山縣、沙洋縣委黨校通過評估驗收;鍾祥市、東寶區委黨校(城區分校)實現提檔升級。積極探索市委黨校縣市分校運行機制,在教學師資、精品課程、培訓方式上增強上下交流互動,開展送教下鄉等活動,優化幹部教育資源配置。紮實推進市委黨校遷建工作。

  3、落實"三項措施",強化剛性約束。一是對多年未訓幹部點名調訓。重點對5年以上未參加黨校培訓的主要領導幹部、重點崗位幹部、業務骨幹,有針對性地點名調訓,切實解決重複調訓、多年未訓的問題。建立幹部教育培訓情況台賬,實行動態管理。二是從嚴審核擬提任幹部教育培訓資格條件。對擬提任幹部,8年以上未參加黨校主體班培訓的暫緩提拔重用;對5—8年未訓的在一年內安排補訓。三是開展領導幹部政治理論任職資格考試。堅持"1241":一次考試,兩年有效、一年四次,一票否決。對未參加考試或考試不合格的幹部,不予提拔重用,不得列為後備幹部,激發乾部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

  4、實施"863"計劃,推進開放辦學。善於借力借智,加大與周邊地區黨校和大專院校的合作辦學力度,實現內外教學資源的共享共用。一是建立鄂西圈8城干訓交流機制。創辦鄂西圈黨校對外培訓合作交流論壇,舉行首屆論壇年會,荊州、襄陽、宜昌、十堰、恩施、神農架、老河口、荊門等地黨校集中交流研討。二是實施60人社會化師資計劃。建立領導幹部上講台制度,大力聘請行業主管領導、專業權威、拔尖人才擔任兼職教授。市縣黨校兼職教師授課量比重不少於40%.市級實施"60人計劃":10名市領導、10名院士、10名市外知名教授、20名"土專家"、20名行業權威進黨校,為學員講授精品課程。繼續實施骨幹教師培訓計劃,選派50名市縣黨校優秀骨幹教師到國家、省級培訓機構學習進修。三是建立30個幹部培訓基地。以黨校為主陣地,延伸校外課堂,建設一批現場教學、實踐基地,劃分城鎮化、現代農業、社會治理、黨性教育、警示教育等版塊,建立30個實訓基地(其中市外10個),讓學員80%在黨校課堂教學,20%在外培基地培訓,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市組織工作務虛會上發言材料(三)

  引領吸納 創新突破 着力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

  荊門市委組織部(人才辦、人才科)

  一、新格局下基礎更牢

  2014年,我們把組織實施人才工作"211"工程貫穿始終,堅持不懈抓協調、抓督辦、抓跟蹤、抓落實,全市人才工作呈現基礎更牢、標準更高、品牌更響的新格局。具體體現在"四率"上:

  一是落地率。分兩方面:一是項目落地率。2014年度人才工作"211"工程的19個子工程,除院士村工程外,其餘18個工程均如期完成,項目落地率94.7%,比上年提高15.8個百分點。二是政策落地率。主要是制定出台的引進人才"六五四三"(特聘專家"六個一"、領軍人才"五個一"、高端人才"四個一"、高學歷高職稱人才"三個一")扶持政策實現了全落地。其中:高端人才為首次評選。

  二是利用率。2014年,全市共引進(回歸)10名兩院院士、22名產業高端人才、75名農村經營型能人,分別比上年多4名、7名和12名;對接省"萬名創業人才計劃",啟動實施了產業人才"千人計劃",培養培訓高層次人才2300多名,比上年多300名。

  三是轉化率。組織實施十大人才資源轉化項目,積極推進人才資源向基層及生產一線轉化。2014年,先後選派150多名專業人才到鄉鎮、企業服務,比上年增加40多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家、院士工作站10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校企共建的研發中心5家,分別比上年增加26家、4個、1個和1家。

  四是貢獻率。重點加強專業技術官和院士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專業技術官的履職表現、院士工作站的作用發揮較上年有了新的改進和提升。

  二、新形勢下要求更高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已經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人才工作也面臨一系列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一)深刻領會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要求我們更加註重政治引領。"四個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完善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要素,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人才工作要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就必須在這些大局、大事、大道上遵循好、服務好、保障好。一方面,要大力營造環境,讓各類人才在荊門有施展才華的舞台;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各類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努力增進廣大人才對荊門發展的價值認同、事業認同和目標認同,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加速轉型、縮差領跑"的事業中來。

  (二)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我們更加註重人才驅動。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首次以新常態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國經濟。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適應"新常態"要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做到"八個更加註重"."八個更加註重"中有"四個"與科技、與人才息息相關,即更加註重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更加註重發揮企業家才能、更加註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更加註重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

  (三)加強荊門人才生態系統建設,要求我們更加註重整體設計。人才生態是一個地方人才工作、生活狀況和人才發展環境的集中反映。良好的人才生態,是一個區域人才集聚、人才輩出的關鍵所在。對此,我們要有系統思維,對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服務等各個環節進行整體設計。通過優化創新人才生態系統,推動生產關係變革,讓各類人才在推進改革發展中競展才華。

  三、新目標下任務更重

您正在瀏覽: 市組織工作務虛會上發言材料
網友評論
市組織工作務虛會上發言材料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