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能力評估方案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能力評估方案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小景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能力評估方案 標籤:培養孩子 職業道德 職業素養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能力評估

  教師須知

  一、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定位和辦學特色簡介

  (一)指導思想

  學校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動力,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全面推進職業教育創新,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把我校建設成為以林科為特色,農、工、服務業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中等林業職業學校。

  (二)辦學定位

  ——發展目標定位:將學校建設成為辦學特色鮮明,國內林業行業知名的國家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

  ——類型定位:實踐技能型中職學校

  ——辦學模式定位:綜合型。專業、學科綜合;類別、層次綜合;辦學形式綜合,融為一體:普通中等職業教育、函授教育、繼續教育、短期培訓教育為一體。

  ——培養目標定位: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個性品質良好、適應能力較強的職業素質,在實際工作中能夠運用具體技術,操作處理,完成生產任務的合格人才。

  ——服務面向定位:以林業行業為依託,立足當地,面向全疆,積極主動服務於新疆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人才培養模式定位:以實踐技能培養為主的“四階一梯”,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實驗實訓實習環節,突出職業性、技能性和應用性的特點,着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辦學特色

  1、貫徹樹木樹人知行合一理念----開放性一體化課堂的建設與實踐

  2、園林專業“四階一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四階一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詳見圖1—1、1-2)是基於就業導向,分析研究職業能力和職業特徵,按照園林植物生產、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建設和園林綠化養護4個目標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根據園林植物生產的季節性特點,以基於園林行業工作任務的技能模塊為切入點,實現“四階一梯”培養的教學模式。

  “四階”指以基礎能力、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就業能力為四個台階,分階段培養;“一梯”指以職業核心能力為樓梯,串聯四種能力。

  3、林業專業“模塊菜單、循環實訓”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確立了林業技術專業 “模塊菜單、循環實訓”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林業行業、企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改革調研,綜合分析得出林業技術專業崗位群及各崗位群的工作任務及職業能力目標,結合新疆林業特色和林業生產活動的特殊性,確定林業技術專業 “模塊菜單、循環實訓”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圖2-1)。

  “模塊菜單、循環實訓”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林業工作過程為主線,林業工作項目為載體,工作任務為內容,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其運行機製為:第一學期在校內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文化素質、職業道德素質、自我學習、數字運用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第二學期在校內實訓室和實習林場以“學徒工”的身份進行專項實訓,做中學、學中做,提高學生專業基礎技能;第三~四學期在校內實訓室、實習林場及校外實訓基地以“准技術員”的身份進行相對集中的生產性實訓,提高學生專業核心技能;第五學期在校內實訓室以“准技術員”的身份進行崗前實訓,根據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強化、提高學生專業技術水平,拓展專業能力;第六學期在校外實訓基地以“技術員”的身份進行分散型頂崗實習,提高學生專業職業能力。

  二、近兩年學校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所做的工作簡介

  1、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優化專業設置

  學校建立了以就業需求為導向設置和調整專業的機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專業設置,並結合招生工作經常組織市場調研。招生就業辦公室與行業、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建立經常性的聯繫;通過校企合作、合作辦學、學生假期實踐等方式開展調研活動;各專業組織教師分赴企業、行業與各地區調研;利用網絡收集行業、企業相關信息。對各種渠道獲取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確定人才培養規格與需求數量,使專業設置與調整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目前學校已初步形成了以林為主,符合新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結構體系。目前已形成以林果、林政、園林為主骨幹專業,以旅遊與酒店管理、裝飾裝璜、商務俄語、計算機應用等專業為輻射專業的辦學格局。

  2、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一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與技術為主線設計教學計劃,按照“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工學交替的規律,確立教學計劃的制訂原則,並積極貫徹實施,推動了教學計劃改革的持續深入發展。學校各專業教學計劃定位準確,畢業生質量標準具體明確。二是採取“模塊菜單、循環實訓”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以基於林業生產過程的教學活動為導向,在林業生產季節,採取工作實踐形式,非林業生產季節學習技術理論知識。通過緊密結合林業生產活動的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綜合能力。三是認真研究少數民族教育教學特點,針對少數民族學生設計教學計劃,學校認真研究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教學特點,對其培養目標進行準確定位:通雙語、懂理論、強技能。據此,學校不斷改革少數民族班級教學計劃,在堅持預科制度、加強漢語教學的基礎上,根據服務面向,以關鍵能力和專業技能為主線,強化實踐教學體系與能力培養,形成漢語教學不斷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替進行。該計劃的實施,使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和專業技能顯著增強,就業率大幅度提高。如針對莎車等縣的少數民族班,學校根據學生畢業主要要從事的林果栽培、裝飾裝潢設計、林政資源管理等職業定位,制定教學計劃。

  3.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不斷深入

  學校始終將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作為教學改革的中心工作。按照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的要求,近幾年學校加大了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力度,以着力構建“以職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的能力標準和綜合模塊化課程體系為工作重點。建立了緊扣職業標準中職業功能、工作內容(工作單元)、技能要求及相關知識的課程體系,堅持以崗位職業能力為主線,以技能包為突破口重組課程體系,在理論教學的相應課程中落實應知內容,在實踐教學的環節中落實相應的應會內容。

  一是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全面推動課程改革。從2007年起,學校課程改革形成了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精品課程建設為抓手的改革思路。根據自治區教育廳關於精品課程建設的通知精神,在2008年下半年,學校申報了《園林植物保護》、《森林植物》兩門精品課程,並通過評審,被確定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009年我校將全面開展和實施校級精品課程的評選和建設。在精品課程建設的帶動下,其他專業課程從教學內容、方法、手段、考核四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改革,力求做到順應社會發展新需要,爭取理論於實踐的最大結合。二是以教學大綱為基礎、注重教學體系、教學方法、考試模式改革。三是根據人才市場需求,以實踐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應用為主旨構建課程體系。學校各專業以就業為導向、以實踐應用為主旨和特徵,通過廣泛的社會調研,同時開展師生座談會,探討職業發展和課程設置的銜接問題,了解掌握社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和規格,明確從業者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在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構建完整的職業能力體系,並按照先能力體系、后理論體系的原則建立課程體系,從而有效保證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4、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成效顯著

  學校根據中職學生學習的特點,積極倡導教師採用行動導向、項目教學、理論實踐一體化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2009年5月學校成功舉辦了新疆林業學校第一屆“技能之星”運動會,有160多名參加了23個技能項目決賽的角逐,進一步增強了教師和學生進行技能教學與學習的積極性。

  5、實踐訓練體系逐步完善

  學校根據能力培養目標和實踐教學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實踐訓練“現場化”、技能鑒定“標準化”、畢業實踐“崗位化”,努力打造專業技能過硬、實際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零距離”上崗的優秀職業人才,經過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建立健全了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的實踐教學體系,並取得了顯著的實訓教學效果。一是建立健全了實踐訓練組織管理系統。二是以職業技術領域的崗位和崗位群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以崗位職業能力所需要的技能為主線,構建了獨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必需、夠用”為原則構建相應的理論教學體系。整個實踐訓練體系從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拓展技能四個層次逐步推進,採取課堂實驗實訓、課程教學實習、專業綜合實踐(頂崗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具體環節予以落實。同時按照職業能力培養標準的變化,不斷更新完善。學校不斷改革實踐教學的途徑與方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由過去單一的校內課堂實驗實訓和畢業實習,轉向把專業辦到企業,極大程度實現了教學做合一,產學研結合,在干中學,在學中干,有效實現了學生能力和崗位需要的對接。

  6、建立了科學的實踐評價體系

  近年來,學校堅持實踐訓練考核的改革和探索,逐步確立了考試的能力導向。結合中職教育的特點,在原有的課程實踐教學評價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了綜合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完善了學校實踐教學的質量標準。目前,學校學生課程實驗、實習考核以實際操作和實驗、實習報告為主;專業綜合實踐訓練項目考核以綜合實踐質量評價標準為主;頂崗實訓、畢業實習等在企業中完成的技能訓練項目則以企業對員工的標準進行考核。同時,學校明確規定了學業合格的學生必須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此舉有效地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鑒定標準納入實踐訓練評價體系。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形成了包含職業基本能力考核和職業綜合能力考核兩部分內容的、涵蓋學校—企業—社會三方面評價的、科學的職業能力考核體系,更進一步地使中職教育的能力導向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各環節。

  7、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施有效的質量監控和反饋

  學校在近年來的辦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形成了三級有效的質量監控和反饋機制。制定了《教師工作規範》《實踐教學管理辦法》、《實訓基地管理辦法》、《教師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等文件,對教學各環節均有相應的管理制度與質量標準。在有效的監控機製作用下,學校教學體系,特別是實踐訓練體系運行順暢,實驗實訓計劃、實驗實訓大綱、教學實習大綱、實驗實習記錄等教學文件規範、齊全,相關資料積累豐富。學校在嚴格監控校內實踐教學的同時,非常重視各專業學生在企業中的實訓情況。每年組織的大型實踐教學檢查,均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親自帶隊,對校內外基地實踐教學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涉及學生實訓情況、實訓單位對學生實習情況及對學校專業教學的意見反饋等,為學校及時有效地調整與改進專業教學收集了最前沿的資料。同時,通過企業對學生頂崗實訓的評價、已畢業學生的跟蹤調查等,真實了解學生就業以及企業對學生的滿意情況,並根據各種反饋信息,綜合分析、調整、修訂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

  多年的教學效果表明,科學實用的實踐教學體系,保障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得到系統有效的訓練。更為重要的是,最前沿的先進生產經營管理和科技水平信息反饋,使實踐訓練內容及時得到更新、補充,有效提升了學校學生崗位能力的發展後勁。

  8、廣聚資源改善實踐訓練條件

  “師資”與“基地”是保障實踐訓練質量的硬條件,為此,學校高度重視“師資”與“基地”的建設。

  學校把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作為強化實訓條件的重要途徑,按照“專業背靠企業群”的思路,大力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分“全面合作、訂單培養;實訓就業‘雙基地’;單一實訓基地”三個層次,建立了4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的建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生產實踐的條件,使學生的專業技能緊跟生產發展的實際,而且拓寬了教師技術研發與服務的領域,促進了學校的專業和師資隊伍建設。

  高質量的實踐課程指導教師隊伍,充足的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為實踐教學的順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保證了學校近兩年必修實踐課開出率達到100%。

  三、職業能力考核

  學校建有自治區第二十四職業技能鑒定站。可對林業、園林、裝飾裝潢等專業的18個工種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學校高度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和技能的考核工作,近幾年不斷完善了考核與評價制度,學校明確規定凡已開通職業技能鑒定的專業,學生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方可畢業。園林專業、旅遊專業、林業專業、裝飾裝潢專業的多屆畢業生參加了相應專業的職業技能鑒定,綜合取證率在91.3%以上。

  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在樹木樹人、知行合一理念引領下,學校按照教育部及上級有關部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就業為導向,堅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進一步加強以敬業和誠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進以職業素質為核心,以學生的實踐技能為重點,拓展學生綜合素質,努力完善為學生就業和可持續發展服務的素質教育。

  

您正在瀏覽: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能力評估方案
網友評論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能力評估方案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