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

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小景

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 標籤:研究生畢業

  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加強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做中學”能力的研究》

  (實施階段:2014.1-2015.4)

  板橋初級中學:

  一、課題研究背景:

  理化新課程理念的宗旨是要服務於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着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那麼在理化新課程的實施中,我們就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學生對教學過程參與度低的局面。要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了學生美好的明天,我們需要不斷探索新的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示才智的舞台,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學會創造性地學習和生活,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流行的“動手做”和“做中學”的教學方法,以及我國流行的“研究性學習”就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典型形式。我們進行課改,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指導學生探究學習是我們的實驗課題。探究創新式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極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二、課題研究理論依據:

  1.教育的本質是育人,當今社會是知識與技能競爭激烈的時代,如何培養實踐能力強,會學習,會生存,會交流的新興人才,是當今教育界的一大熱門話題。

  2.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學生動機的激發,興趣的培養,個性的塑造,能力的培養,都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現代的教學目標除了知識目標以外,更重視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實現。

  3.當代認知心理學派認為,應該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有目的,能夠選擇和塑造自己行為並從中得到滿足的人。

  4.“做中學”理論。

  5.初中生的心理思維逐漸開始從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富有創新精神,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課題研究實驗設計:

  1.設計在每一節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與合作探究,培養濃厚興趣,使學生不僅在能力上而且在情感上獲得成功體驗,建立自信,體驗化學活動中的探索和創新過程。

  2.教師要用先進教育觀念推進探究式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用理化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學會“理化地思考”,即通過探究學會運用理化的知識、方法去分析現象思考問題。

  3.課題研究內容

  (1)、切實完成課標要求必做探究實驗和演示實驗。(2)、創造條件完成課本家庭實驗和興趣實驗。(3)、加強改革實驗教學積極開展探究性,研究性實驗。(4)、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功能,研製教具,改進實驗裝置,提高探究能力宗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彰顯“實驗教學的功能”及課改精神。

  4.課題研究的的方法、手段及途徑

  根據學校的實際和學科特點:採用改進課程實驗實驗教學法,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功能,開放實驗室,積極開展課外研究性實驗活動。與電教模擬有機結合創建理化學習情景,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和各案分析法等,輔以問卷觀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開展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1.“自主互動”型初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基本模式。

  2.明確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係。

  3.用實驗及電教模擬構成理化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積极參与理化學習,培養創新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敢於創新。

  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不折不繞敢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合理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研究理化問題的方法,體驗理化和人類社會的關係,體會用理化為人類社會服務的意識科學探究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發揮學生潛能,構建良好的理化課堂文化。

  4.多媒體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有機整合提高教學效率。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1.在課堂上,實行小組探究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2.啟發小組發現問題,在理化學習中,能將課本知識與生活中的常識聯繫,培養其理化感。

  3.選取某個問題為突破點,通過質疑,調查研究,分析研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4.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理化的興趣,培養其問題意識。“探究性學習”總是圍繞問題進行的,問題能激發情趣,引發思考。

  5.根據學校的實際和學科特點:採用改進課程實驗實驗教學法,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功能,開放實驗室,積極開展課外研究性實驗活動。與電教模擬有機結合創建理化學習情景,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和各案分析法等,輔以問卷觀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開展研究。《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做中學” 能力的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板橋初級中學:張榮春

  我校理化學科的教師在教研員王紅老師的帶領下,在校領導的關懷下,確定研究課題,在五位老師的努力下對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做中學”能力課題進行有效的探索。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我國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教師和學生在思想上、觀念上存在着重理論、輕實驗;重實驗結論、輕實驗過程的傾向。針對目前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演示實驗通常由教師獨攬,學生沒有動手操作機會;用“做實驗題”代替“做實驗”等現象。

  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特別是應用分析,聯繫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極差,這就是為理化新課程的實施,創設積極活躍、動手、動腦的實踐氛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策略,和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體驗實驗樂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那麼如何關注學生的發展學習理化的興趣及能力,就是我校理化課題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新課程標準

  2.發展心理學理論: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最有效的知識是自我調控的知識。

  3.建構主義理論:學習過程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過程。

  4.基於問題的學習模式。

  5.“做中學”理論。

  6.初中生的心理思維逐漸開始從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富有創新精神,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

  實驗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是培養學生能力的嚮導, 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有句名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是能否積極思維和具有求知慾望的重要前提。一般來說,學生在剛接觸物理時,都有一種新奇感。這種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時培養,可能很快就會消失。所以,應該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將學生的這種新奇感轉化為持久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實驗魅力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奇、有趣的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新鮮感,培養學生初步的學習興趣。成功的創設演示實驗,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於克服思維定勢,開拓學生思維, 激勵學生放大標新立異,提出富有新意、與眾不同的實驗方案,以此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1)通過實驗可以使理化教學理論聯繫實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髮掘問題,激發其求知慾望,從而調動他們學好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熱愛科學。

  (2)通過加強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理化概念和定律是怎樣在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概念,導出規律,掌握理論,正確而深刻地領會理化知識。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方法以及基本的實驗能力和動手能力,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4)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應當具備的嚴格的科學態度,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的科學作風,逐步學會理化研究中基本的科學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用實驗及電教模擬構成理化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積极參与理化學習,培養創新探究能力,全面提高教學成績,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敢於創新實踐的能力。

  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不折不繞敢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合理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研究理化問題的方法,體驗理化和人類社會的關係,體會用理化為人類社會服務的意識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通過實驗活動感受物理學之美,體驗實驗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敢於創新實踐的能力,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不折不繞敢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課題的研究內容

  (1)、切實完成課標要求必做探究實驗和演示實驗。(2)、創造條件完成課本家庭實驗和興趣實驗。(3)、加強改革實驗教學積極開展探究性,研究性實驗。(4)、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功能,研製教具,改進實驗裝置,提高探究能力宗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彰顯“實驗教學的功能”及課改精神,對實驗教學的目的、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步驟、實驗數據的研究。

  五、課題研究的可實施性

  1.領導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對本課題的研究寄予厚望。

  2.學校有豐富的電教資源和標準規範實驗室及充足器材。

  3.本課題組成員:一線理化骨幹,有很強的業務能力和科研意識。

  4.規範的管理制度:學習交流制度、檔案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制度等,確保課題正常開展。

  5.可供利用的平台:學校教研室QQ群。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措施:

  (一)時間規劃

  本課題總體時間約為2年(2013年12月~2015年10月)

  (二)研究步驟和措施

  1.課題研究的準備(2013年12月~2014年1月)

  (1)全體課題組成員廣泛搜集理化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論及實踐資料,系統學習這些理論及資料,摘錄重要理論和實踐經驗,提升理論水平,清除認識誤區。增加對搞好理化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

  (2)討論方案的概念界定,內容,實質,進行人員的分工,明確責職。

  根據方案的要求進行小範圍試點,論證方案的可行性,積累經驗,掌握基本的數據,信息。做好計算機維護和遠程教育資源整理工作及理化實驗儀器配套。

  2.課題開題報告會(2014年2月)

  課題組成員集中研討,提出改進意見,完善課題研究方案,並召開課題開題報告會。

  3.課題實驗(2014年3月~2015年4月)

  課題組成員按照分工,通過研究教材、集體備課、上試驗課、實驗操作、正誤分析、調查方案、撰寫案例、考查對比等環節進行了大量的實踐……

  利用實驗室教學設施拓展實驗思路,通過教學示範、經驗交流、課件展示、評價鑒定等形式,推動實驗教學向縱深發展。每兩個月將工作情況向縣課題管理機構彙報一次

  4.彙報成果階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課改教師彙報各種研究成果,包括課件、論文、材料、數據等。

  5.修改完善階段(2015年7月~2015年8月)

  在大量數據、案例、實驗基礎上,對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評價和修改意見。

  6.上交專家評審(2015年9月)

  7.進行課題結題報告。(2015年10月)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調查研究法--對多區域、多層次、多類別、多特徵的課型狀況進行充分地調查與研究。創新:通過聽課、座談、問卷調查等手段搞清目前初中理化課堂教學現狀,並經過綜合分析,構建物理實驗教學的模式。

  2.文獻綜述法--對國內外關於課型的大容量相關文獻作以收集、梳理、研究和綜述。

  3.理論建模法--對實驗課型的理論加以系統性研究,對課型的模型加以系列化構建。

  4.資源推廣法--開發課型優秀資源,對課堂問題與現象加以集成,為課型實施與優化搭建平台。

  5.實證分析法--把傳統課型與現代教育理念有機結合,在多樣本實證研究中完善課題成果。

  6.網絡動態法--通過課題研究網,呈現研究過程、開闢課題博客、動態修訂成果。

  課題研究採用的方法開放、動態、靈活,實踐探索性強:即由參加課改的教師共同合作,共同探討,在平時的教學中邊實踐、邊探索、邊進行經驗總結。

  八、課題研究的預期突破性成果

  1.通過對整個初中理化的實驗教學案例的梳理,拿出一套體系完整的理化實驗探究的校本教材、校本學材和校本習材。

  2.初步形成理化實驗課的評價標準。

  3.理化實驗課的優質課範例。

  九、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1. 課題研究負責人:張榮春

  2. 理論研究負責人:岳富榮

  3. 實踐研究負責人:韓世義 李華毓

  4. 課題科研管理負責人:李延軍

您正在瀏覽: 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
網友評論
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