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得得9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名稱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 之 “家鄉·社會·文學”
二、研究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為了實踐這些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將“綜合性學習”與“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並列,共同組成語文學習內容的五大板塊。
綜合性學習是語文學科的課程內容,其實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過程和實踐探究過程。課改以來,語文綜合性學習已經邁出了探索的步伐,但作為鄉鎮中學,結合本鎮教育現狀,90%以上的學生來自於農村家庭,我深切的體會到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的嚴峻性。學生閱讀面窄、語文學習興趣不濃、語文素養不高,亟需改變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學習機會,拓寬視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和協調發展。而大部分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認識還存在誤區,在實施上還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他們認為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附屬”“添頭”和“裝飾”,在教學中不作為或作為不夠,隨意性強,缺乏計劃性;有的過分依賴於課本,唯教材是從,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課堂作業來完成;有的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訓練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一種形式和手段,將綜合性學習課上成閱讀課;有的把綜合性學習當作課來上,把內容當作課文來講……更有一部分教師急功近利的追求學生的應考成績,根本不從事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和實踐,不能立足於學生終生素養的形成,不能立足發展和激發學生的潛能,有悖於現代教育理論和規律,有悖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目標,有悖於《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更有悖於教師的職業職責。
基於這種現狀,我們在區教研室的引領下着手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和實踐研究,期望解決以上問題,探索出適合本校實際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體系。
三、理論依據
崔巒在《《/SPAN>語文課程標準>關注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一文中指出:“日本的‘綜合性學習時間’是超越學科的、橫向的、綜合的學習。我國《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綜合性學習’則是植根於語文學科的、與其他學科有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學習,和日本的‘綜合性學習時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它突出自主性,鼓勵每個學生積极參与,從學習內容的確定,學習活動的組織實施,到學習成果的呈現,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它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注重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創新實踐的能力。因為是語文課程中的綜合性學習,它又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綜合”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能力的綜合。要完成綜合性學習,起碼應具備資料的搜集能力、資料的分析判斷整合能力、與同伴的協作能力、探究能力、探究性論文的寫作能力、彙報展示能力和資料分類積累能力。在這個基本要求之上,力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研究能力。二是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綜合。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不再僅僅局限於語文學科內,而是拓展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向了學科的交叉和融合。
四、課題界定
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乃至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通過優化語文學習環境,整合語文學習資源,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採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的豐富多採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
五、研究目標
1、改變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態,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潛能。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2、初步構建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體系。探索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語文性”, 研究建立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新型師生關係。有效地開掘本地潛在的本土資源,關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整個過程,注重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效性,從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重角度去研究,使項目設計及過程實施體現語文學習的有序性、階段性和漸進性。
3、研究建立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方案,改善現行教育範式對學生的不良影響,讓成績成為改造教學過程的自然結果。
六、研究對象
七——九年級的學生
七、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易於接收新鮮事物,喜歡探索、樂於實踐,並且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思維水平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綜合性學習以其新穎的學習方式,開放的學習環境、多樣的實踐機會,易於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綜合性學習旨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讓學生親歷問題的提出、設計、操作、成果表達和檢驗等探究過程,體驗過程、積累經驗,掌握問題探究的策略與方法,發展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並通過聽說讀寫的全方位訓煉,提高語文素養。
2、師資條件
2011年,我校順利通過了省級課題的結題,語文組陳允紅校長、王孝珍老師參與其中,積累了課題實踐的寶貴經驗,為本課題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陳允紅校長作為我校語文學科的包組領導,對此課題的實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並能保證研究經費的投入。課題組成員中有三人曾獲得過歷城區教學能手的稱號,陳允紅校長是濟南市語文中心組成員,各年級的備課組長教學和科研經驗豐富,組內成員有課題實驗的激情和精力,業務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能力。
3、環境條件
“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課題得到了區教研室領導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同時得到了我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有課時保證。校圖書室比較豐富的藏書保證了學生的閱讀量和資料搜集。學校附近有山東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四門塔、九頂塔、湧泉以及豐富的鄉土資源,社會資源比較廣闊。
八、研究內容(課題設計)
1、主題設計思路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立足於“語文味”和“綜合性”兩個特點,我校語文綜合性學習以“家鄉·社會·文明”為總課題,根據七八九三個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成長曆程,遵循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本着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原則,下設三個主題,分別是:走進美麗的家鄉、走進廣闊的社會、走進燦爛的華夏文明。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全面提升語文素養的同時,開闊語文視野,關注身邊的語文元素,熱愛家鄉、熱愛社會、熱愛燦爛的華夏文明,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主題及子課題設計簡析
七年級設置“走進美麗的家鄉”主題,下設“四季風光、泉韻叮咚、民風民俗、歷史文化、物產資源、旅遊名勝”六個子題,通過觀察描摹、調查訪談、資料搜集、為圖(樂)配文、詩歌朗誦、文藝表演、導遊解說、主題寫作等系列語文活動擴大學生的語文視野,幫助學生認識家鄉、熱愛家鄉、保護家鄉、回報家鄉,促進學生高遠立志、勤奮學習,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為家鄉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年級設置“走進廣闊的社會”主題,下設“木石人生、網絡漫遊、報刊影視、佳節詩話、街頭巷尾、異域風情”六個子題,通過觀察感悟、閱讀瀏覽、資料搜集、調查訪談、辯論賽、主題寫作、文藝表演、導遊解說等活動方式,在鍛煉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廣闊的社會是語文的大舞台,語文的外延等同於生活,小到一草一木、大到遼闊的網絡,近如街頭巷尾,遠至先秦上古,要用一顆敏感的心去捕捉社會生活中的語文,感悟語文的繽紛多彩,激發對語文學科的熱愛,同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理解生活的真諦。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範文推薦:
相關範文
- ·“初中語文基於學習目標的檢測試題的命
- ·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初中 “
- ·“初中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文藝晚會串
- ·小學生體育興趣培養實踐研究課題方案
- ·小學生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
- ·《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習動機的實
- ·《數學自主閱讀互動式教學》課題實驗研
- ·《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 ·初中語文預習方法研究實施方案
- ·《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構建》課
- ·初中生物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 ·課題實施方案
- ·語文教研組《易錯生字歸因及對策的研究
- ·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實施方案
- ·《微課程設計與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學習
- ·數學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 ·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 ·七年級文言文閱讀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 ·學校總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總)
- ·小學德育教育研究課題--學會“感恩”
- ·高三一輪“一節練一節評研究”發言整理
- ·《小學英語有效合作學習的研究》實施方
- ·黨支部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 ·新常態、新作為、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實
- ·xxx區畜牧局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
- ·學校黨支部“搞好三十問,聚力促展”主
- ·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 ·“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 ·“十二五”規劃前期重點研究課題研究方
- ·《小學英語詞彙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課
-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課題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