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逮魚去!”

“逮魚去!”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一)

  老人們常說,三歲四歲,蒙蒙忽忽記事,五歲六歲,已經懂事。我可能是太笨吧,五六歲前的事一點也記不得了。直到七歲入學,好象才開始記事。

  那是一年夏天,剛下完大雨,我和幾個小孩,正在庄前的山塹溝里逮魚,本家的一個比我大兩歲的哥哥,跑來找我,說叫我跟他去上學。我很高興,就跟他去了街上的小學校,報了名。記得當時給我報名的,是一位二十多歲,留着齊耳短髮,漂亮而又慈祥的女老師,她見我手裡還提着一罐小魚,就笑着對我說:“是送給老師的嗎?”我嚇得躲到大哥的身後,不敢吱聲。她一邊咯咯地笑着,一邊和別的老師說著什麼,我都忘了,只記得她笑着對我說,暑假后開學,我就是一名正式的小學生了。後來她就成了我的第一位班主任,第一位啟蒙老師——徐惠芬老師,也是我印象最深的老師之一。我的人生的記憶就從這裡開始了。所以,當我長大以後,曾經無不調侃似地說,我的人生是從逮魚開始的。

  以上的文字中都說到“逮魚”這兩個字,也許有的朋友會問,逮魚是怎麼回事?好的,咱們先來看這個逮字,逮念dai,讀第三聲,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道:逮,捉。例句是,貓逮老鼠。大家想想,貓逮老鼠要使用工具嗎,不要,它也不會,它只有用爪子抓。這就是說,咱們這個地方(蘇北,魯南)說逮魚,一般是不使用工具的,也就是說,逮魚,一般是直接用手抓的,最多使用些簡單的生活用具,如盆,罐,笊籬等,非漁魚的工具。捕魚,打魚一般就會使用船,魚網等工具的。至於別的地方是怎麼說,我沒有調查研究,不可瞎說的。下面只好給你們講講我親身經歷的,幾個逮魚的小故事,也許你們就會明白了。你們也一定會高興地說,太有才了!

  (二)

  上面說道,有的魚兒居然能游到山頂,這還不是稀奇的,還有更奇怪的事。至今仍是個謎。

  從以上的文字中,你也許能知道,我的老家是在山區。那裡的山並不高,但很多,一個接一個的,連綿起伏。山體是紅岩石結構,脆而不規則,只能做民房的地基或修路用。山下的農民開採石頭時,就在山頂或半山腰留下了一個個大坑,人們稱這樣的坑叫石堂子。下雨了,石堂子里積滿了水,裡面就有了魚兒,你說怪不怪。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小孩,到石堂子里去洗澡,無意中發現,水裡竟然有魚。於是,我們幾個分頭找來了盆盆罐罐,把石堂子里的水豁(舀)干,好傢夥,逮了足足有十來斤!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魚不是普通的魚,而是一種圓錐體的魚,頭粗尾細,一般只有三四指長,最長的也不超過一弧(弧,長度單位,是拇指與食指間的距離),一乍的都很少見,(乍,是中指與拇指間的長度)。只因為這種魚不在水中游,而是趴在地面上,人們就給它們起了一個好聽而又形象的名字,叫地趴魚,又因為它們喜歡鑽在泥里,也有叫泥咕叮的。魚兒是怎麼進去的?當然不是游進去的,更不是飛進去的,也不是老人們說的是螞蚱子變的。那究竟是從哪裡來得魚兒,我想,大概是雨水裡的魚子變的。龍捲風把河水卷到了空中,河水裡的魚子又隨着雨水落到了坑裡,不久,魚子就變成了小魚兒。你說不是,你可以有別的說法呀。

  (三)

  上面說道,在山塹溝里逮魚,有的朋友可能感到很稀奇,會問,山塹溝里怎麼會有魚呢?是的,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都會不相信的。那時候,不象現在,又是農藥,又是化肥,污染嚴重。那會兒真是“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毫不誇張地說,哪兒有水,哪兒就有魚。先說說這山塹溝,山塹溝就是人們常說的山溪,是山的低洼處,經過多年暴雨的沖刷,自然形成的一道一道的,大大小小的旱溝。每年的夏季,大雨過後,雨水順着山塹溝,向山下的小河裡流淌,嘩嘩啦啦,叮叮咚咚。這時,各種各樣的小魚,戲着溪水,急急忙忙,趕路似的向山上游。有的竟然能游到山頂。一般都是小魚,有槽魚(也就是鯽魚),參子(一種象柳樹葉子的小白魚),泥鰍,血(xie)鱔,鯰魚,吱咯咽(刺魚),馬蝦(一種小淡水蝦,那時,這兒還沒有龍蝦),螃蟹更是爭先恐後地向山上爬。如果幾天不下雨,山溝里的水就斷流了,魚兒就會被擱淺在一個一個的小水坑裡。小孩子們就會一手端着小盆,一手抓魚。不多會兒,個個都能滿載而歸。

  (四)

  渠道,就是水渠,是用來灌溉農田用的。渠道與河溝的作用正好相反,前者是灌溉,後者是排澇。河溝是在低洼處開挖,渠道是在較高處修築;河溝里常年積水,渠道里只是在灌溉時才有水。那渠道里怎麼會有魚呢?你就聽我仔細道來。

  咱們老家有一條古老的河流,叫不牢河,上游接微山湖,下游通駱馬湖,蜿蜒數百里。過去,一到夏天雨季,就會泛濫決堤,淹沒農田,沖毀房屋,民不聊生,人們就給它起了個“不牢河”的名字。我在上面的文字中說到的河溝,大部分通入了不牢河。自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傍着不牢河開挖了一條運河,據說,這是京杭大運河唯一的一段東西走向的運河呢。自從有了運河,不牢河一般不再有太大的危害了。相反,它還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益處,比如前面說的排澇等,至於說到它還可以灌溉農田,那就是本文要說的渠道了。

  為了灌溉農田,人們環山修築了一條渠道,蜿蜒幾十里。太行山脈向微山湖瀉洪,微山湖的水蓄滿了,就通過大運河向下游的駱馬湖排放,這時,人們通過涵洞把大運河裡的水放到不牢河裡,再通過渠道流進農田裡。因為整個程序不須使用任何機器,於是,人們就叫它“自流渠”。河與渠的連接處修有一道人工的螺旋閘門,用水時只要把閘門提起來,不用水時把閘門放下就行了,很是方便。

  說到這裡,你也許已經明白了,放水時魚兒就跑到了渠里,停水了,魚兒就被擱淺在坑坑窪窪里。每到這時,我們小孩就會第一時間趕到,個個都能滿載而歸,如果你幸運的話,有可能逮到好幾斤重的大鯉魚呢!

  (六)

  河溝,是溝而不是河。是農民在田間的低洼處,開挖的排水用的溝,因為排水溝的下游通向河流,人們就叫它河溝。這種溝在農村老家特別多。一般有路,有渠(渠,下次再說),就會有溝。河溝一般是人工開挖的多(自然形成的也有),多數不寬,一般是兩到三米,或者四五米寬。溝邊常栽簸箕柳(臘條)或紫穗槐等矮狀植物,一般不栽高樹,怕遮光,影響農作物生長。由於河溝里常年積水,雜草叢生,裡面的魚特別多,個頭也大。是人們逮魚的最好去處,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去,最常去的地方喲。

  有一次,我們幾個小孩突發奇想,獨創了一種在河溝里逮魚的方法,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用現在時髦的話說,真的能進世界基尼斯大全了。好了,不賣關子了,說給你們聽聽。我們一群十幾個小孩,找到一段雜草多,水比較深的河溝,分成兩組,在兩頭下水,再一字排開,把雜草連根拔起,帶點泥更好,一起向上翻卷,使雜草變成圓圓的柱體向前滾,兩頭一起向中間擠,直到中間還有十來米長時,停下來,先放下草堰,一起跳到中間,再把雜草連根帶泥起拔起,壘在草堰上,這樣,魚兒就被擠在了十幾米長的河溝里。這時,大家一起拚命地擱拉(攪動)泥水,魚兒就會被嗆得把頭露出水面。大大小小,咯咯泱泱的,不一會,都做了我們的戰利品。哈哈,如果這時還興趣未消,那就如此這般,再來一戰!

您正在瀏覽: “逮魚去!”
網友評論
“逮魚去!”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