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現代散文 > 所見所聞激發所思所言(案例分享)

所見所聞激發所思所言(案例分享)

手機:M版  分類:現代散文  編輯:小景

  所見所聞激發所思所言

  作者:藍月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從每天的所見所聞中,都可以有所“發現”而引起所思所想。比如昨天與一個志願者去看一位住院的日籍華人,途中就有許多的所見、所聞而激的和“所想”

  路上這位志願者表露出這段時間心中不快,我沒認真問,但大約顯出以問題:

  第一:他說有個他心目中完美的人,對他有不恰當的評價。

  第二:他有鄒越同樣的聲音和激性,我讓他發出自己演講特長,可他說出去演講別人都認權威。

  第三:他說他兒子自主學習能力欠缺。我讓他激勵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訓練他自制能力。他說以前沒訓練好。

  對他的第一個問題,我講了一個故事讓他思索。我說培訓界有個出名的講師,他批評女兒后,女兒哭了,他問:“女兒,你的眼淚是什麼意思?如果爸爸說得不合情理,你應申明,你沒有申明自己意願或說服爸爸的能力,那你這是一種無力感。你要訓練自己的語言能力來解決你的問題。如果爸爸完全說錯了,那是爸爸的眼光和水平問題,與你有什麼關係?如果爸爸說得對,是你的錯,你應立即改變你自己才對”。另外我順便說了一句:“一個人遇到他人否定就耿耿於懷,那是幼小時候留下的“後遺症”,父母不認同自己時留下的焦慮和痛苦。

  對他第二個問題,我問:鄒越老師一開始演講就很“權威”嗎他有沒有“無名小輩”的過程?

  對他第三個問題,我談到一個志願者十幾年前開始按我說的方法去訓練孩子,現在只怕孩不休息,不是怕孩子不學習。他說孩子小時候自己不懂。現在晚了。我又問:現在能不能盡量去想出一些激發和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去陪着……

  去看生病朋友時,志願者提議買花看病人,我想想說醫院裡一般都不提供花瓶。最後經協商我們帶去了兩個小小玩藝:一隻生肖老虎,一個玻璃彩色蘋果。

  路上我在想,這兩個小藝術品送給她時,我就說點什麼才對,可是朋友又不屬虎,送這東東帶給她什麼“意義感”呢,最後想想,我賦予了兩種意義:生肖虎__朋友有虎性,因為她內心有很強的“能量”,並相信這樣的能量,能幫助她從這次的病中獲得新生。蘋果__由於她心態積極,她雖然病了,但能平平安安,她的心態能讓她的生活像蘋果一樣的甜密。這位朋友很長時間都還記得我送去的小禮物,帶給她生命中無限的遐想。

  以前到醫院看病人,我也一直是買水果營養品或送花,至到前幾年我住醫院時,我才悟出,其實不是所有人都看重物質的需要,有些人更看重精神層面的東西,只是我們看不見他人的需要而已。

  在停車場出來,看到停車場很空,我感到自己享受了眼前的一片寬敞。我說:“真幸福啊,這麼寬的地方我們獨享。每天都能感受到這世界的美,真好!”…

  許多人,把自己困在一個自己熟悉的城堡里,遇到問題時,就用自己昨日的認知結構去對待。因為腦袋裡就只有那些“模塊”。其實當遇到麻煩時,我們如果思考方法,大腦里的新“模塊”就能增加,所以遇到任何麻煩,最為重要的是改進方法和尋求解決。

  在大腦里,我們每天都能“修路”,管理“物”是“打地基”,處理“事”是“砌牆”,懂得了解自己和他人,與他人溝通合作就是“蓋房頂”。我們與人、事、物有很好的聯繫,大腦才能升級為“寬帶網”。

  朋友:我的經驗是:從所見、所聞中激發自己所想、所言;也就是從每天的“發現”和“解決”之中,我們的大腦就得到“升級”。

您正在瀏覽: 所見所聞激發所思所言(案例分享)
網友評論
所見所聞激發所思所言(案例分享)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