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佛地隨筆

佛地隨筆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小景

  【1】

  長途車輛顛簸,短途馬背前行,險處纜車直上;穿越峽谷的炎熱,目睹茂密的叢林,感受頂峰的冷涼。

  我終於又回到二十餘年前曾經觀光的雞足山佛地,真正對祝勝寺門前的絕句——“退後一步想,能有幾回來”內涵的理解,只有此刻才能有更深刻地領悟。

  攀登至頂峰時,斜陽照射,整個山峰輝映出她迷人的英姿。來不及多逗留,畢竟不是一個人的行動,六十多人的團隊,不能太自由的,就隨緣吧。

  吃與住,對我來說並不重要,關鍵是尋覓一份離開紅塵喧囂的超脫。很難有時間到這裡,往日與同學上雞足山,狂奔熱鬧觀美景,馬上亂言胡語的完了,存留到現在的也僅為幾張發黃的黑白照片,記錄著曾經……

  【2】

  那時的我,沒有深思的資本。

  我們是深夜三點多從祝聖寺出發,拿着電筒,相互牽手,腳瞪亂石之徑。

  路,沿着古迹的寺院蜿蜒盤旋。遺憾的是那些寺院多敗壁牆埂,凄涼地守侯在險峻的山間。請教身邊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李懷森先生時,他告訴我們:這些古建築,在我幼小的時候還比較完整,文革“破四舊”被徹底摧毀。

  轉目間,依稀還能辨認出散落在雜草叢中的土堆碎瓦……

  我感到惋惜。

  想想歷代王朝,國人不是在進行着“破舊立新”嗎?而文革劫難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誰也不能阻止它的發生,這裡也不例外受到嚴酷的衝擊。

  我很欣賞清華大學厲利寧老教授的構思。我提出:發展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對於古建築我們要增加保護的力度,若要創新,那就在離開古迹的地方開闢新區。這樣既保護了過去的真跡,也不妨礙當代的發展。此超前的建設理念,受到國人的接納和應用,並取得較好的成效。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到達觀日頂峰——金頂。那時自然就沒有象今夜在這裡逗留的機會。所以,這是我圓二十年前的夢想,享受頂峰夜色的最好間隙。

  【3】

  吃過飯後,住進了山中的賓館,同事都圍在桌前,玩起了麻將,身邊是不是有人,對他們來說,都不在意的。

  我離開住宿,悄悄一個人向頂峰前行。小徑間古樹茂密,台階上積滿落葉,下足時看不清真實的台階,我小心翼翼地走着。蒼穹月掛,散落台階前的光線很柔弱,但也憑添了幾分前行的便利。

  慢慢地迂迴,一會兒就跨進了金頂靠北面的側門。門是趟開着的,月光下能看清輪角。此有別於《題李凝幽居》唐 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月光皎潔,萬籟俱寂,鳥兒棲息在池邊的樹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來訪,敲響了這座庭院的門——那種清幽的感受。

  迎面吹來陣陣的寒風,雖不是深冬時節,這裡卻山高峰險,又位居頂部,難免寒風突生。學過地理,我知道其中的原由,對此也就不會放棄環視美景的念頭。

  【4】

  映入眼帘的是高聳的古塔。

  月光下,讓我能分辨出在蒼穹間孤傲的雄偉的身姿;塔影西斜,留在石板面上面清晰的影子,漫漫地隨月而飄逸。

  古塔,宛如一位孤獨的老人,在訴說遠古的故事嗎?

  追敘史跡,我知道這裡的相關歷史: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飲光迦葉僧,抱金襤袈裟,攜舍利佛牙入定雞足山。而重建1934年的“楞嚴塔”。塔為密檐式十二層方塔,高42米。周圍還有三光殿、韋陀殿、大雄寶殿。而雞足山整座山麓間在未毀前,有36寺72庵共108座寺院宏大建築規模,僧尼多達二三千人,可謂歷史悠久。這些都成為遠古的雲煙,長存於歷史的歲月……

  站在塔前,我想到很多。

  曾觀光過湖南的花塔,為她動人的傳說傾倒,但花塔四面環山,只能顯現她的秀麗婀娜,不能象楞嚴塔突兀我的偉岸;也到過杭州西湖旁,遠視雷峰塔的莊嚴英姿,可傳說的故事,難免使人產生心痛的情愫。

  然而,這裡的塔,內涵的理念是什麼呢?

  它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5】

  古塔的南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

  昔日登上塔頂,卧在狹小的木樓上,伸出頭於塔窗外,感覺塔在向南邊的懸崖里傾倒,而且連連不斷的移動。頃刻心底突升眩目頭葷恐懼之感。在抖顫中凝神良久,方閉目扶欄慢慢返回地面。那真是一場通徹肌膚的洗滌,一次震撼人心的體驗。

  回首再望,其實是流雲飄飛,塔太高,產生錯視的緣故。為此,我驚嘆古人建築的巧奪天工,欽佩古人的異想天開。高峰懸崖間揮灑一石一磚,竟能留下歷史的瑰寶,長存於天險。

  【6】

  塔,起源於印度的窣堵波。漢代末年,丹陽人笮融造樓閣式塔,開中國造塔之先河。

  在古代印度最早建塔是為放置釋迦牟尼的舍利,供人們紀念崇拜。佛教很重視形象的崇拜,塑造佛像是佛教傳播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以次來傳播教義,供人們來寄託信仰。塔作為藏有佛真身舍利的對象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成為佛的一種象徵,被佛教徒們作為“佛”來崇拜。

  而在塔的建造中也處處體現着佛教的思想,但中國的佛教本與古印度的不同,又很強的本土化色彩。古印度佛教中塔的層數與塔頂相輪數相同,都是雙數;但在中國由於“陰陽五行說”的影響,塔的層數和相輪數一向都為單數。

  但畢竟佛祖的真身舍利很少,有的塔內埋藏的是假的佛跡,作為一種象徵。

  那這裡的楞嚴塔,所存釋迦牟尼的大弟子飲光迦葉僧真身舍利,不會有假吧?高僧的行蹤不會是捏造的傳說?孤獨的老人在傳誦着佛家的真諦,是神聖可頌嗎?!

  【7】

  月光灑落着銀輝,叫人思緒萬千。

  古人為心中的追求,克服了重重艱辛,建造了這座古物,毅力之堅定,行動之感人。這些可以從往日到雞足山時,頂上沒有水源,吃水都必須到山腳下人背馬馱才能完成之間可以想象。

  遠古,僧人揮動柔小的身軀,石塊從岩石上獲取,磚頭從山下運來,日積月累,層層加固,不歪不斜,一座高塔,直插雲天,難度可想而知。

  讓今人,遠在千里之外的地方,能依稀看到它點滴的蹤影;讓百里山谷,能賞閱它的風姿;讓十里山下,能仰慕它的威武;近在眼前,能傾醉它的傲氣……

  此人間奇迹啊!

  【8】

  我敬重出家人的壯舉,雖出家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情感挫折,看破紅塵;有的宦海失意,躲進寺院;有的身世悲涼,虛幻超脫;有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

  種種原由,最後都化作慈行善心,在青燈寒寺里,成服歸心,夢幻着更高超越,期待着新的輪迴。

  “空即色,色即空”。該怎麼才能圓滿解答,我想所謂“色”,乃紅塵繽紛的寫實;“空”則為佛祖指點世人頓悟的歸宿。

  這裡,也有吃、穿、住、行煙雨人家的尋常之事。可地處高山顛峰,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艱難的選擇。也許正因為艱難,心存着單一的善,讓他們甘願接受辛勞的磨礪,以此來證明自己對佛祖的虔誠。

  佛祖的光芒,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誰不願意洗盡人世的沉浮恩怨,在佛祖前低下高昂的頭顱,笑罵自己的荒唐,懺悔着敬獻滿腹的慈悲。

  然而,在僧侶敲響木魚的空曠聲中,現代人的求佛心理叫人不解。本該是身體力行時,多一份慈善,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寬容,做到了嗎?多沒有。在摩天的高屋大廈裡面,在百姓的疾苦生存片段,在燈紅酒綠的拍馬吹噓場所,做的都是忘記父母、忘記前身、忘記存在的驚天動地的壯舉,名曰:創新!

  狼煙過去,當身敗名裂的時刻,才心生求佛保佑的思想和舉動,是求消災今生,還是獲取來世榮華?

  佛在山中,佛又在心中。只有心存善意,什麼災難都會化無,不會摧殘柔弱的臭身……

  【9】

  古塔一旁,古寺默默地守侯。

  那裡,四角的屋檐頂端,疾風中銅鈴聲聲,交匯成清脆躍耳的樂曲。告訴人們,清幽的高山之顛,仍存在着另一種生命的活力,彷彿笑談着紅塵的荒唐,同時傳誦善行必應的奧秘。

  古寺內,青燈點燃,火焰隨風裊裊晃動;高高的佛體,閃閃金身;讓人心裡,憑添幾分敬畏。很難得的是,虔誠的尼姑,還在做着夜課,青衣薄袖浮動,纖指敲響木魚,口裡背誦佛經,祈禱着……

  我沒有在那裡多逗留,甘願經受寒冷的夜風吹拂,一個人來到空靈的觀日台前,憑欄遠瞰。

  目睹四周,一片沉寂,山巒疊嶂,都掩映在淡淡的雲紗中;更遠處濃黑的雲層,包裹群峰為圓圓的狐線,大地匯合成另人心醉的圓盤;近處零星地燈火點點,我知道那是生活着、奔波着、沉浮着的繁雜塵世家人,一切都毫無吝嗇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我曾在這裡,與其我人一樣,欣賞過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觀:東看日出,南觀祥雲,西望蒼洱,北眺玉龍雪山。也查詢過徐霞客為集日、海、雲、雪“四觀”而抒發“奇觀盡收古今勝”的美好詩句。

  然,那是白天的風光。

  而夜間,該是我孤享的景緻吧。

您正在瀏覽: 佛地隨筆
網友評論
佛地隨筆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