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哲理散文 > 打牌頓悟(二)

打牌頓悟(二)

手機:M版  分類:哲理散文  編輯:pp958

  曾經聽到一個培養過奧運冠軍的教練說過這麼一番話:技藝達到一定程度,就是一種感覺。就比如打乒乓球,一個出色的運動員,往往不是靠眼睛看球,而是憑感覺接球。要知道,有時候,球的速度讓你沒法完成用眼睛判斷它來自哪個方向,然後將這一信息迅速傳回大腦,大腦再指揮握乒乓球拍的那隻手攔截這一系列程序。

  想想也是這樣。我在做高考模擬題時,往往不是用我教給學生的方法去做,而是憑感覺:要辨認一個句子有沒有語病,我常常是一眼找出句子最敏感的部位,只要這個部位不出錯,這個句子往往沒有語病。拿到一個選合適的詞填空一類的試題,我會讀一遍句子,就看出被選的合適詞。而在有些情況下,我是沒法用語法,或者修辭學的角度給學生作以清楚地解釋的,閱讀這類依賴悟性的題更是如此。我也常常告訴學生,做題要有題感。拿到一個題,應該馬上意識到這個題會是什麼問題,命題人想考察我們什麼,它常常會設什麼障礙;這個題我一看就是要考察某一知識點,某個地方最容易設陷阱。你要有這種感覺,那你的做題水平就提高了一大步。為此,我還給學生做了總題為《跟着感覺走》的專題講座,主要分專題講了如何快速的做題。可學生的答卷反饋出來的信息,總讓我皺眉頭。問題出在哪裡呢?

  這兩天很煩悶,高考結束了,學校也沒有別的事情,高三教師基本上不到校了。而我除了日記以外,別的是一概不想做。妻在臨潼小學辦的商店我也懶得光顧。本來想翻看着自己的日記,讀一讀一些作品及理論文章,找一點靈感,寫一篇反映中年教師生存狀況的小說,現在也擱淺了。我這個人偏偏不愛打牌,不會打麻將,也不喝酒,興趣索然,只能獨自來到學校,一個人坐偌大的辦公室的電腦前,玩起了剛學會不久的“蛛蛛紙牌“的遊戲。儘管我只是個新手,可在這一段時間卻如此勤奮;坐在電腦跟前,不知不覺地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儘管我常常失敗,可正因為失敗,才讓我離不開電腦,總在等待勝利的喜悅,也許藉以沖淡這段時間的晦氣。

  別人教給我一些訣竅,我也在嘗試,可總找不到使用這種訣竅的條件。有時候,條件在我猶豫之中一閃而過,我才遺憾地回味着它的背影。可當我採用一種訣竅來對付牌局時,卻恰恰弄巧成拙,等來的又是失敗。

  儘管這樣,我還是常常一個人到辦公室玩遊戲。漸漸的,在失敗中,我逐漸學會應用同事交給的一些訣竅,比如,剛開始打牌時,不要怕雜色,因為以後有機會重新整理牌局;只要能連成一串的,就不要怕雜色,這樣的牌,只要有機會,調整得非常快。我現在逐步摸索出一種感覺,知道什麼情況下膽量大一些,放心地擺牌,也常常能預感到儘管現在出牌不太順利,雖接近尾聲,桌面的牌還那麼多,但是勝利的可能性很大。而這種預感,不是用道理能說得清的。在以後的幾天里,我贏牌的次數明顯的多起來了。可能在別人眼裡屬於微不足道的勝利,末流的牌技,可在我這裡,卻足以讓我欣喜若狂,忘掉煩惱。

  “熟能生巧”,這句話誰都懂。可很少有人弄得這句話沉重的分量。有時候,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卻讓我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才體悟出來。僅僅從理論上懂得道理,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只不過造就了一個空頭理論家而已。你懂得,並非你接受;你理解,並非你會應用;文章中的海誓山盟,生活中並非堅如磐石,一看就明白的,可能你連它的皮毛還未了解清楚;讀了很多寫作技巧一類的書,並不代表你就是一個作家,可能連一片像樣的文章未必能寫得出來。

  感覺是什麼?感覺是實踐與積累的痛苦蛻變,感覺是智慧的結晶,感覺是“熟”中生出的“巧”,感覺是才藝的至高境界。沒有實踐與積累,沒有智慧,沒有“熟”,沒有才藝等作鋪墊,是沒法理解感覺的。脫離了這漫長而又痛苦的鋪墊,幻想着一把抓住感覺,那隻會是痴心妄想。

  人生貴在積累、貴在實踐,空談技巧,只能助長浮誇之風,是起不到任何實質性作用的。缺乏一定的積累,一定的實踐,技巧永遠是一件精巧的擺設。只有多一些實踐,多一些積累,技巧才能轉化為能力,技巧的價值才發揮出來。

  學生如果浸泡在閱讀的海洋里,啜飲着精美的文章,何愁找不到做題的感覺呢?沒有一塊好“錦”,沒有“十年磨一劍”的繡花體驗,是絕對不會“錦上添花”的,要知道,積累與實踐,遠比技巧重要。

  這不就是前人總結的學語文的方法嗎?多麼樸素的感覺呀!

  2007年6月15日於臨潼中學語文組辦公室

您正在瀏覽: 打牌頓悟(二)
網友評論
打牌頓悟(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