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三氣閻錫山
手機:M版 分類:舊聞舊事 編輯:小景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從山城還都南京,國民黨內的派系傾軋又浮出水面,首當其衝的是山西土皇帝閻錫山。
當時,閻錫山(字伯川)正在南京參加戰後的首屆“國民大會”。在會上,他見廣東的羅卓英,安徽的李品仙,青海的馬步芳在眾多中小官僚的倒聲中被搞得灰頭土臉,而倒他閻錫山的呼聲更是聲勢浩大,倒閻的核心人物有行政院長於右任、監察委員苗培成、胡伯岳、立法委員姚大海、國大代錶王熙堯、連天祥、梁賢達等,在這些“黨國大佬”的彈劾下,他自己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不由得急如熱鍋之蟻。
閻錫山在“前台”遭彈劾的危急關頭,更怕後院失火,他忙找了個借口溜回山西,召集死黨訓話,以確保老窩不被“內奸”攻破。
這天,閻錫山突然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孤身一人在一座聳入雲霄的陡山上,漫天大雪,揚揚洒洒,寒氣襲人;就在他被凍成冰棍體力難支即將倒卧冰天雪地之際,忽有一金錢豹橫空出世、其嘯若虎,聲震山河,瞬間風息雪止、紅日東升。就在他絕處逢生、欣喜若狂之際,又見眼前突現一條水天相連的大江,驚濤駭浪,江潮排山倒海般地向他洶湧而來,就在他將葬身無情洪水之際,說時遲、那時快,那頭剛才救他脫險的金錢豹又從天際飛身躍出,撲向江潮,頓時,剛才還鋪天蓋地的洪水便泄退千里,他再次化險為夷……
閻錫山從夢中驚醒后,深感此夢蹊蹺,便火速召來他最寵信的心腹梁化之來“詳夢”。粱化之深諳“周公、子牙之術”,他略作思索,便向主子言道:“聳入雲霄的雪山乃暗合高位也,主閻公高處不勝寒;風雪飛舞暗合流言也,主閻公眼前仕途不利;滔滔江水暗合蔣委員長也,主妨閻公之意;能發虎嘯的金錢豹暗合在(南)京、滬辦報(紙)也,主閻公需破費大量金錢辦報,以阻流言、抬聲望、消蔣(介石)疑也……”
閻錫山對梁化之的一番“高見”深信不疑,他當機立斷,即命自己的另一寵信五堂妹閻慧卿去(南)京、滬操辦辦報一事。
閻錫山在山西經營多年,也算是知人善任,但他這次請“五妹子”閻慧卿去京、滬辦報,卻是老道失算。
剛愎自用的閻慧卿第一站就飛到大上海,她在滬聘請一幫老報人,聽取他們對京滬各報的品評后,決定接受這些行家的建議,用重金洽購笑面佛孔祥熙在滬辦的《時事新報》。這些老報人對《時事新報》進行評估后,匡算該報的總資產在50萬-70萬銀元之間。閻慧卿當即開出70萬銀元的現金支票給孔祥熙,不料孔祥熙獅子大開口,聲稱《時事新報》很有發展前途,如閻錫山誠心洽購該報,言不二價:200萬銀元。閻慧卿見這筆生意做不成,便將實情向閻錫山作了彙報。閻錫山接受了梁化之的建議,當即致電閻慧卿,表示可接受孔祥熙開的價碼。誰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閻慧卿咽不下“被宰”這口氣,她自作主張地回絕了孔祥熙。她當著孔祥熙的面忿言道:“哼,死了張屠夫,就吃帶毛豬?我就不信,我自己招兵買馬,在京滬開不了報館!”
就在閻慧卿放出狠話之後,閻錫山和梁化之才風風火火地從太原趕到上海。在梁化之曉以利害下,不可一世的閻錫山放下架子,謙恭地請孔祥熙“品茗”。閻錫山當即表示,願出200萬現大洋購買《時事新報》。然而,此時的孔祥熙是烏龜吃秤砣——鐵了心,他不但表示決不割愛(指轉讓《時事新報》),還奉勸閻錫山不要在京、滬辦報,否則他孔某人不會袖手旁觀。閻錫山見孔祥熙盛氣凌人,拂袖而去。這位山西土皇帝在向孔祥熙告辭時,不卑不亢地拱手說:“待日後閻某人在京、滬辦報開館之時,務必恭請庸公(孔祥熙字庸之)大駕光臨。”
閻錫山說干就干,他起初想在上海開家報館,出出孔祥熙的丑。誰知,孔祥熙搶先一步在國際飯店大宴賓客,所請嘉賓“清一色”全是報業大亨,酒過三巡后,孔祥熙大談恪守本分、“守土有責”的道理。這一番“莫名其妙”的話使諸位報業大亨如墜霧中。待翌日閻錫山設宴請他們轉讓報館時,他們才知孔閻鬥法之事。在這些報業大亨中,有的是孔祥熙的座上客,“義無反顧”地謝絕了閻錫山的購報意向,而另一些有意出讓報館的報業大亨因懼於“笑面佛”的法力,也均不敢與閻接洽,導致閻錫山在滬辦報失敗。此乃孔祥熙一氣閻錫山也。
這天,閻錫山正在山西駐滬辦事處內因在滬辦報不成而生悶氣,梁化之見狀,向主子進言道:“閻公,東方不亮西方亮……”閻錫山眼睛一亮,斬釘截鐵地對梁化之說:“化之,你說得對,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你快去準備準備,咱倆明晨赴京!”
閻錫山、梁化之、閻慧卿一行趕到南京后,立即緊鼓密鑼地在南京招募新聞從業人員,欲自建報館。當時,閻錫山的智囊們草擬了近10個報名呈閻定奪。閻錫山斟酌再三,決定使用《金陵時報》這個報名。閻錫山“欽點”金陵時報是“別具匠心”的,他對粱化之說,金陵的名稱是因秦始皇在今南京城北龍灣金陵崗埋金以鎮王氣而得,他不妨古為今用,利用“金陵”來“鎮”孔祥熙的《時事新報》,故謂之曰:《金陵時報》;再說,金陵乃南京古稱,將其“嵌”入報名,順理成章,即使孔祥熙揣摩出他閻某人的用心,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就在閻錫山在南京大張旗鼓地籌建報館時,孔祥熙也沒閑着,他一心不讓閻錫山在京滬一帶報界染指,又急匆匆從滬來京拆台。他買通和指使各地駐京辦事處紛紛打報告要求在南京辦報。因南京是“首都”,申請辦一張報紙本來就很困難,而現在一下子竟有十來家辦事都要求辦報,當局自然不會批准。閻錫山儘管“面子”不小,但也只能被“一刀切”了。孔祥熙祭出的這着陰招差點沒把閻錫山氣吐血。此乃孔祥熙二氣閻錫山也。
閻錫山辦報不成,又生一計。他慷慨出資,在京滬“動員”了一批文人去山西參觀,這批文人在山西採訪、採風期間受到山西方面盛情而又隆重的款待,不但每人的車馬費和食宿費均全額報銷,梁化之還饋贈給每人一筆豐厚的“活動經費”。這批文人也“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們回來后各顯神通、舞文弄墨,不足一月,就彙集出版了《山西進步的方向》、《閻伯川先生與山西政治的客觀記述》等50餘本為閻錫山歌功頌德的大部頭書籍和小冊子。閻錫山見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又授意閻慧卿在南京太平南路用重金租了一間很漂亮的書店,店名:正仁書局,擬專營為自己歌功頌德的圖書。
正仁書局開業這天,真是天公作美,晚秋的金陽籠罩古城南京,暖風習習、丹桂飄香;前來捧場的達官貴人接踵而至,觀看開業盛況的良民百姓有萬人之多(據說前來營造“人氣”的百姓每人可免費領取一斤水面)。此外,書局門前還實行交通管制,有500名鴿友和500名氫氣球手,擬在書局營業揭幕儀式開始時,先放氣球,再放飛鴿,使地上的“盛況”和天上的“盛景”互相呼應;最後再燃放各種鞭炮數十萬枚,把揭幕儀式推向高潮。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正仁書局的房東梁雨霖。梁雨霖與孔祥熙是世交,這是當時南京上流社會人所共知之事。既然閻錫山也知梁雨霖與孔祥熙的關係,他為何仍與他打交道呢?原來,閻錫山因報辦兩次被孔祥熙忽悠后,他在辦報不成的情況下,欲“曲線報復”孔祥熙,棄山西在京房產而不用,而以重金買通梁雨霖,租下他的房產開書局,這無疑是給孔祥熙一個難看。
就在閻錫山洋洋得意之時,孔祥熙的二千金孔二小姐突然光臨正仁書局,她一身男子裝扮,嘴裡叼着一根煙斗,帶着20多名隨從。孔二小姐一見閻錫山便一掃平日冷峻之容,滿面春風地向他拱手道:“閻公安好,您在京開書局可喜可賀,但恕我直言,您選錯店址了。”閻錫山見來者不善,冷笑道:“此言差矣,此地乃老夫精心選址,有何差池?!”孔二小姐不計較閻錫山的態度,仍然滿臉含笑地說:“閻公,我很遺憾地告訴您,梁雨霖的房產是我家祖產,他只是租用我家祖產的二房東。我老爹本來也想把這處房產借給您辦大事,但因臨時有急用,故不得不差遣我來收回房產,多有得罪,慚愧、慚愧!”
孔二小姐這番話並沒唬倒閻錫山,他在租賃梁雨霖的房產時就已知道此處房產是孔祥熙的,那麼為何他明知山有虎,卻偏要虎山行呢?因為,素有“九尾狐”之稱的閻錫山在得知梁雨霖是二房東時,他也同時看到梁雨霖提供的租約為十年,有效期從民國三十五年七月五日起,截至民國四十五年七月五日止的正式租賃契約文本。精通民國法律的梁化之對閻錫山說,民國有關法規規定,二房東在有效租賃期內,有權將所租賃的房產再轉租出去。閻錫山為了“噁心”孔祥熙,毅然決定“虎口拔牙”,租下粱雨霖轉手的房產。
今天,閻錫山見孔二小姐來“劫收”正仁書局的房產,心想,孔祥熙呀孔祥熙,你也有老道失算的時候,待我當著眾多中外嘉賓和新聞記者的面拿出我與梁雨霖簽定的租賃契約,看你如何收場。想到這,閻錫山對身旁閻慧卿說:“小妹,你把你與梁雨霖簽的東西拿出來給孔二小姐看看。”“是!”閻慧卿邊答應邊快步走進正仁書局,轉眼間拎出一隻精緻的小皮箱,她打開皮箱,熱情洋溢、頗有風度地對引頸探望的諸位嘉賓說:“女士們、先生們,請看這是我代表閻公與梁雨霖簽訂的租賃契約文本。”誰知,接下來的一幕不但沒有使孔二小姐無地自容,反使閻錫山閻慧卿尷尬異常,更使眾多來賓面面相覷、目瞪口呆,因為大家都看清楚了,閻慧卿揮動的不是一張租賃契約,而是一張白紙!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閻錫山的“虎口拔牙”從開始實施時就掉進了孔祥熙精心為他設置的陷阱:梁雨霖與閻慧卿簽訂租賃契約的紙是孔祥熙提供的,這張紙採用了當時美國最先進的特工技術處理,這張被處理過的紙的隱性塗層能在設定的期限內與天藍墨水中和消失,而閻氏兄妹和梁化之素喜使用天藍墨水的書寫習慣已被孔祥熙偵知,這樣一來,任憑閻錫山精似鬼,也不得不喝孔祥熙的洗腳水了。此乃孔祥熙三氣閻錫山也。
孔祥熙三氣閻錫山的消息傳到蔣介石耳中后,蔣坐不了,立馬設家宴請來孔祥熙,請他放閻錫山一馬。在家宴上,平時滴酒不沾的蔣介石破例陪孔祥熙喝了一杯果酒,他在舉杯時對孔祥熙說:“庸之啊,關公要臉也只能要半張臉(指關羽敗走麥城‘丟’了‘半張驗’)啊,得饒人處且饒人吧。”孔祥熙不看僧面看佛面,當即向蔣介石承諾,與閻錫山握手言和。你道為何老蔣在閻錫山與孔祥熙鬥法失敗時助閻一臂之力,因為此時國內戰局已朝不利於蔣家王朝的方面發展,眼下正是用人之秋,所以老蔣為了“顧全大局”,他為防“內耗”不得不做和事佬了。由於孔祥熙“窮寇勿追”閻錫山得以在南京太平南路原址開書店,好歹算掙回點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