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一)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鬆,蒼老后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850字(二)
喜歡讀余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迹。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余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后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迹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迹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余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余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里。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迹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洒,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群,每每,處處不在宣洩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相關範文
-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500字
-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
-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
- ·文化苦旅讀後感600字
- ·文化苦旅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作文
-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600字
-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 ·《文化苦旅》讀後感1000字
- ·《文化苦旅》讀後感600字
- ·《文化苦旅》讀後感
-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
- ·讀《文化苦旅》有感
- ·隨筆三則——讀《文化苦旅》有感
- ·讀文化苦旅有感
- ·一點感悟——讀《文化苦旅》有感
- ·我讀《文化苦旅》
- ·品讀文化苦旅-讀書交流會活動策劃書
- ·讀《文化苦旅》有感
- ·《文化苦旅》賞析
- ·《老人與海》讀後感850字
- ·苦難輝煌讀後感850字
- ·吶喊讀後感850字
- ·與幼兒教師對話讀後感850字
-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850字
- ·麥田裡的守望者讀後感850字
- ·《駱駝祥子》讀後感850字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後感800字
- ·大國崛起觀后感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