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國史大綱讀後感

國史大綱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國史大綱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國史大綱讀後感(一)

  孫述鵬

  《國史大綱》是一部簡要的中國通史,用大學教科書的體例寫成。內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紀中葉之中國歷史的演變發展,尤其是經濟與社會、政治制度、學術思想的狀況及其相互影響。全書力求通貫,便於讀者明了治亂盛衰的原因和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本書成於艱苦的抗戰年代,作者的憂患之情躍然紙上,對學生積極抗戰,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積極作用。著者錢穆(1895.7.30-1990.8.30)是著名的國學大師,江蘇無錫人,原名恩,字賓四,民元改名穆。先生畢生著書70餘種,約1400萬字,在中國文化與中國歷史的通論方面,多有創穫,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學、宋明理學、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

  《國史大綱》的《引論》甚為重要,表達了著者的文化觀、歷史觀與方法論。他指出,研究歷史,撰寫中國通史的目的在於:

  (1)能將我國民族以往文化演進的真相明白示人,為一般有志認識中國已往政治社會文化思想種種演變的人們提供所必要的知識。

  (2)應能在舊史統貫中映照出現今中國種種複雜難解的問題,為一般有志革新現實的人所必備參考。前者在於積極的求出國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為全部歷史所由推動之精神所寄;後者在於消極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徵候,為改進當前方案所本。這是錢穆撰寫此書的主旨。

  著者以獨特的眼光注意把握時代的變遷,如戰國學術思想的變動,秦漢政治制度的變動,三國魏晉社會經濟的變動等。錢穆的通史研究在立論的標準上反對以一知半解的西方史知識為依據,主張深入理解本民族文化歷史發展的個性與特性。他又以整體與動態的方法,把國史看作是一不斷變動的歷程。他認為,幾千年來的中國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學術思想是發展變化着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政治制度而言,綜觀國史,政治演進經歷了三個階段,由封建(分封)統一到郡縣的統一(這在秦漢完成),由宗室外戚等人組成的政府演變為士人政府這自西漢中葉以後到東漢完成),由士族門第再度變為科舉競選(這在隋唐兩代完成),考試和選舉成為維持中國歷代政府綱紀的兩大骨幹。著者十分注意中國行政官吏選拔制度、士在文治政府中的地位、政治權力與四民社會的關係。就學術思想而言,秦以後學術,不僅從宗教勢力下脫離,也從政治勢力下獨立,淵源於晚周先秦,遞衍至秦漢隋唐,一脈相承,歷久不衰。北宋學術的興起,實際上是先秦以後第二次平民社會學術思想自由發展的新氣象。就經濟而言,秦漢以後的進步表現在經濟地域的逐漸擴大,而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播、政治建設逐漸平等相伴而行,儘管在歷史上快慢不同,但大趨勢是在和平中向前發展。該書也分析了阻礙中國歷史發展的"病態".如中唐以後的社會是一個平鋪散漫的社會,政治仍為一種和平大一統的政治,王室高高在上,社會與政府之間的相隔太遠,容易招致王室與政府的驕縱與專擅。又如社會無豪強巨富,雖日趨於平等,然而貧無賑,弱無保,其事不能全部依賴於政府,而民間又苦於不能自振。再如政府與民間溝通在於科舉,科舉為官后出現腐敗等。這都是中唐以後的病態。宋儒講學主要是針對這種種病態而發。然而宋以後不能自救,中國政治進一步遭到損害。明代廢除宰相,尊君權,以及清朝統治,皆背離了傳統士人政治、文治政府的精神。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中的病態。挽救這些病態則需要一種"更生".這種更生是國家民族內部自身一種新生命力的發舒與成長。書中認為,我民族數百世血液澆灌的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充滿了生機,不僅能挽救自身病態,而且能回應西方文化挑戰,爭取光輝的前途。

  《國史大綱》第一次明確地把文化、民族與歷史三者聯繫起來考察,認為歷史就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展開和演進,研究歷史的目的不但要釐清歷史事實,更重要的要弄清事實後面所蘊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進而形成既有別於新考據學派,又不同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新型歷史觀,成為二十世紀文化民族主義史學派的代表。同時,強調文化是民族國家認同的基礎出發,對新考據學派所持的史學觀進行了批評,集中彰顯了中國的文化民族主義思想,這對抗戰期間以史為鑒,從民族的記憶中找回自尊和自信,激發國人的民族意識,喚醒沉睡的國魂,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書作為一部章節體兼顧綱目體的通史著作,突破了傳統史學著作只重政治制度的綱目體例,全方位展示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等社會生活的全貌,鮮活了歷史事實,還原了歷史真相,這種全新的著史方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錢先生以史學為路標拓展新儒家思想,既突出儒學精髓,又接揚春秋傳統,與以哲學思想為路徑的現代新儒家交相輝映,建立了一柱擎天的新儒家史學。

  總之,先生的思想,發人深思。

  《國史大綱》讀後感(二)

  張華

  從《國史大綱》看中國古代士族門第的發展及其原因

  抱着尊重傳統文化,希望從歷史上去尋找中國民族文化的精神選讀了《國史大綱》。追根溯源明智古今,感受先賢何以將人文推向理想的新境地。不才借本書述事淺談中國古代士族門第如何演變及其原因。

  中國古代士族門第形成於東漢,沒落於隋唐。在政治上,士族擁有先天特權,政府官員幾乎全部是士族人士,這主要是士族在文化上的領先地位造成的;在經濟上,士族藉由兼并把持着大量的土地和佃戶,為自己的其他活動提供了基礎;在文化上,知識也主要以家庭形式在內部傳播,平民很難觸及,造成"累世經學"的狀況,同時由於政治上的主導地位,又有"累世公卿"的結果出現。

  在講漢朝士族形成之前,有必要先略述春秋戰國時代的民間自由學術的興起。春秋之時,學術被貴族階級所特有,但由於戰亂以及貴族階級的墮落,原本由貴族階級所特有的學術以及知識逐漸由一些沒落的貴族或者貴族養的賢士傳到民間。諸子百家在此時逐漸興起與發展,民間學術一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為中國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

  經過戰國二百四十多年的戰爭,到秦始皇二十六年秦滅六國,中國遂開始有大規模的統一政府出現。秦自統一到覆滅,不過15年。到劉邦稱帝,建立大漢王朝,開始有一個代表平民的統一政府出現。

  門第在東漢時逐漸形成並逐步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學術環境之不普遍,學術的教授條件有限,往往限於少數私家;第二,由於經學是入仕的條件,所以那些有知識傳承的家族佔有極大便利,於是又有所謂"累世公卿",較熟悉的是袁紹,號稱"四世三公";第三,當時朝廷的選官制度為地方察舉與朝廷徵辟,但地方察舉權在各地太守手中,且無客觀的標準,易於營私,遂使天下仕途漸漸掌握在一個特殊階級的手中。此三者相互作用,遂成門第。

  直至魏晉南北朝,士族門第發展到頂峰。主要原因此時連年動亂,武將作亂,王朝更替頻繁,再加上南北對峙。但王朝的更替並沒有對這些世家大族造成多大的影響,因為每一個新上台的帝王都需要士族的支持,都需要靠士族門第維持其脆弱的統治,甚至有些朝代的更替還有這些士族門第的影子。所以帝王換了一個又一個,王朝換了一朝又一朝,但士族門第依然穩如磐石。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蘭陵蕭氏成為士族門第的典型代表。特別是東晉,"王與馬,共天下",門第勢力之盛可見一斑。東晉南渡,依仗的是王敦、王導兩兄弟,王敦統兵在外,王導執政在內。晉元帝尊王導為"仲父",晉成帝見王導躬身行禮。

  同時,此時的選官制度逐漸演變為九品中正制,講人才分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級又分為上中下,共三等九級。但人才的品評繫於"中正"之手,這一官職基本掌握在士族門第的手中,相當於由是族門第之人來給天下的讀書人劃定等級,評定優劣,遂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之局面的形成。另外,兩漢之時的官員,與舉察制度相輔并行的尚有學校與考試製度。及至東漢,門第勢力業已成型,學校與考試製度遂遭受到冷遇,重要性越來越低,以致難以存在。

  至晉朝南渡,南北對峙之局逐漸形成。故士族門第也有南北之分。南朝士族門第分僑姓與吳姓,隨晉朝南渡的士族為"僑姓",以王、謝、袁、蕭為代表,當地士族為"吳姓",以朱、張、顧、陸為代表。吳姓士族不如僑姓士族。北方士族也分兩類,漢族為"郡姓",山東以王、崔、李、鄭等為代表,關中以韋、裴、薛、杜等為代表,鮮卑為"國姓",以長孫、宇文、竇等為代表。

  留在北方的士族與隨晉朝南渡的士族而言,地位與門望皆較次,但因北方處於胡族的統治與逼迫之下,所以北方士族不得不厚結民眾,以此保持自己的地位,藉以博得胡族統治者的重視。較南方士族而言,也更為務實。南方士族因無異族的壓力,當權者亦需要其維持自己的統治,因此南方士族圈田佔地、把持仕途、遠離民眾,逐漸腐敗墮落,與北方士族的差距越來越大。到了隋唐時期,北方士族甚至扛起了當時士族門第的大旗。

  經過四百年的動亂,終於盛運再臨,遂有隋唐之統一。隋唐的代表是五姓七望——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榮陽鄭氏、太原王氏。但此時,五姓七望也已是士族門第夕陽的餘暉。士族門第沒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隋唐兩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的是科舉制度,這給平民百姓進入仕途打開了大門,破除了士族門第的長期壟斷;二是隋唐兩代均有意識的抑制土地兼并,削弱了士族門第的經濟基礎;三是當權者有意識的壓制士族門第。

  從東漢萌芽到唐朝的沒落,士族門第存續了六七百年的時間。隨着科舉制度的逐步完善,有越來越多的平民百姓通過科舉走上了仕途,士族門第也不復往日之盛,甚至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歷史的發展是合理的,她在不斷的邁向一個理想的境地。她是一個有生命的存在,並在不斷地續寫着變幻的下一刻。

  2016.9.14

  張華

  國史大綱讀後感(三):來自星星的錢穆

  吾所以將錢穆置於"來自星星的"之後,起因有三:一、錢穆與都敏俊同為教授;二、兩人熟諳歷史;三、此亦為最重要一點,即兩人之影響力均非同一般,蓋都教授影響於女人,而錢教授則影響於讀書人。是為序。

  多月以前,吾師鄧長春君賜我《國史大綱》一部;自是以後,吾視其為《九陰真經》,手不釋卷,雖時常覺其枯燥無聊,但深感此書有貨,故將其卯足了勁讀完。讀完其文,猜想其人,故有此鴻篇巨著出爐。關於錢穆,三言以蔽之,曰"中國控",曰"孔子發燒友",曰"學霸".

  1

  中國控

  控,據說源於島國語,意為情結,如許嵩唱"微博控"、楊帆講"德國控",皆有此意;而中國控,則也是指某人具有中國情結。讀《國史大綱》及相關文章,可知錢穆實為一資深中國控。他寫的《國史大綱》連排版都是豎排繁體,讓拿着這本書看的在下也瞬間有種莫名的高調感——毛澤東比他大幾歲,魯迅比他大十幾歲,有見過他們的書是這麼拉風的么?一翻序言,裡面那句"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其知名度堪比陳寅恪之"了解之同情"與灰太狼之"我還會再回來的"!這種"溫情與敬意"着實是被他帶進了對中國歷史的解釋中的。在書中錢大爺對那些發出"中國自秦以來二千年,皆專制黑暗之歷史"之類的聲音是這麼回的——"其然?豈其然!"意思是:"這話對嗎?對個毛線!"給予了深深的鄙視!那句"所變者我,能變者亦我,變而成者依然為我"所體現出來的"自我"精神怕是會讓那些沒看這本書而開口閉口就希臘羅馬、英美德法的夥計們慚愧了!

  太史公曰:現在有些人啊,經常這個"癖"那個"癖",這個"控"那個"控",豈不聞,知之深才能"癖"之切、知之深才能"控"之切?甚矣,其不知學也!

  2

  孔子發燒友

  我曾在一相機店裡聽過"發燒友"一詞,因說這個詞的人是個漂亮姑娘,"文以人傳",所以我對"發燒友"這個詞印象深刻。發燒友,大抵指一人或多人對某一人事有極高熱情,幾至於熱得發燒,故謂之"發燒友".錢穆九十三歲時曾謂:"我腦子裡心嚮往之的,可謂只在孔子一人。"由此可知,"孔子發燒友"一詞,錢穆當之無愧!錢穆在《國史大綱》中給予孔子之評價也是極高的,各種"第一個"的殊榮一併賦予孔子;錢穆論南北經濟中心轉移時將原因歸結於"人事",此一風格無異於孔子那句"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外我亦隱約覺着錢穆在書中對古代的稅制、兵制和官方意識形態有所側重,這讓我想起了孔子曾對他學生講為政要"足食、足兵、使民信之",不知是否有所關聯?反正錢穆對孔子的基情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太史公曰:無論是孔子還是貞子,能讓自己"發燒"到九十三歲的"子"都是好"子"!

  3

  學霸

  學霸之義,不言自明;錢穆為學霸,不言怕是不明。錢大爺其實只有中學學歷,貌似家境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然最後混到了大師級的人物,那想必是牛叉轟頂的。他自己也曾講他從7歲開始到80歲無一日不讀書——雖然明顯有吹牛的嫌疑,但還是對其真實性抱以最大程度的認可;其學生余英時也曾講錢穆胃潰瘍犯了都還想着要看王陽明的文集——而他自己的解釋是"求其所好",這怕正是韋伯所說的"陶醉感"了。我聽說有種人,他從讀書裡頭能獲得幾乎所有快感,甚至用讀書代替了性生活——錢穆怕是也差之不遠矣!

  所謂學霸相惜,錢穆對歷史上的學霸都是抱以最大同情的。錢穆講:"宋明以下之社會,……,其所以猶能造成小康之局面者,正惟賴此輩講學之人來做一個中堅。"這可謂是惺惺相惜的表現之一了。另錢穆之所以貶明朝而崇宋朝也幾乎是通過士大夫在這兩個時代的地位來判定的。由此也更豐富了"錢穆學霸論"的證據材料了。

  故太史公曰:世界上最牛的學霸,不是寫沒寫《國史大綱》的問題,而是他寫了《國史大綱》,卻發現他只有中學學歷;世界上最牛的學霸,不是他寫了《國史大綱》卻只有中學學歷,而是他這一切都是"求其所好".

  末了,以一首打油詩來為這不倫不類的文章結個尾:

  "《星星》已告罄,敏俊不太熟。欲讀錢穆書,京東可免郵。"

  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史專業2013級碩士研究生 劉奇

  2014.9.23

您正在瀏覽: 國史大綱讀後感
網友評論
國史大綱讀後感 暫無評論